本報記者 周名猛 通訊員 楊 樺 陳星濤
十年,帶走的是你我歲月變遷,帶來的是湘西滄桑巨變……
「十二五」至「十三五」期間,湘西大地各項事業百花齊放:州府擴新區,縣市來提質,人居環境優美了;縣縣通高速,鐵公機在建,出行旅遊方便了;村村搞產業,戶戶真脫貧,全面小康同步了;四區大建設,大搞旅遊業,神秘湘西響亮了;金融添新軍,經濟引活水,未來發展更可期……一幅幅生動發展畫面,受老百姓所盼所看所贊。
昔日有「湘西,在沈從文的書裡,在黃永玉的畫裡,在宋祖英的歌裡」,今日有「湘西,在建設美麗開放幸福新湘西的成就裡,在金融改革與金融扶貧的偉業裡」。
「金融活,經濟活;金融穩,經濟穩。」透過金融這一扇窗子,可以看到湘西經濟社會行穩致遠的發展路徑。在湘西,湘西長行村鎮銀行——這家紮根湘西十載的金融機構,與湘西發展同頻共振、休戚與共。
村鎮銀行是2006年才出現的新鮮事物,由原中國銀監會批准設立,旨在激活農村金融市場、填補金融服務空白、改善縣域金融服務、補齊農村經濟短板。時光指針撥回2010年12月16日,上午九點十八分,籌備已久的湘西長行村鎮銀行在吉首隆重開業。至此,近三百萬湘西人民千呼萬喚、熱盼已久的「湘西人自己的銀行」終於開門迎客,她作為全國第一家地市級村鎮銀行、湘西州唯一一家州本級法人銀行機構,湘西長行村鎮銀行至此正式拉開了服務湘西人民、服務湘西經濟社會發展、服務湘西山水建設的大幕。
十年磨一劍,公司治理大提升
銀行作為國企,歸根也是企業。建設現代化企業必須要以構建科學完善的公司治理架構與體系為保障。
湘西長行村鎮銀行起於公司、衷於治理、精於完善,公司治理由無到有、由有到全、由全到優。從2010年12月第一屆董事會的揚帆起航,到至少一年一度的股東大會,再到2015年5月第一屆監事會的組閣完畢,三個專門委員會的陸續設立,標誌著該行以股東會、董事會、監事會和經營層為主體的「三會一層」法人治理架構日趨完善,職責邊界進一步釐清,議事規則不斷優化,形成有效的決策、執行、制衡機制。
2017年,該行進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結構,完成增資擴股工作,股權結構上已由原來的8家法人股東擴大到16家法人股東和160餘個自然人股東。其中,新增了8家縣市地方平臺股東,搭建了銀行與地方政府利益共享機制。如果說,之前不了解湘西長行村鎮銀行性質,那麼由長沙銀行主控股、地方政府平臺參股的股權結構來看,該行無疑是國有性質的銀行機構。同時,明晰的產權,也讓該行能實現相對獨立有效的人、財、物管控,為實施扁平化管理、減少管理層次、突出法人機制靈活優勢、促進業務發展,提供了基礎和保障。可以說,一筆上億元的貸款,在吉首市便可終結審批。
得益於良好的公司治理,也讓該行連續六年位居「全國百強村鎮銀行」行列。
十年磨一劍,服務地方大作為
助力民族經濟大發展。近年來,湘西全州上下積極實施加速建設「四個湘西」,在武陵山片區「率先脫貧、率先發展」戰略,湘西州民族經濟駛入快車道,金融業迎來千載良機。湘西長行村鎮銀行審時度勢,堅持融入與推動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吸收存款資金全部用於投放本地,緊緊圍繞湘西州經濟社會的發展,充分利用獨立法人的機構優勢,創新思維,創新產品,創新抵押方式,堅持把重點項目建設作為第一抓手,對各級重點項目的融資需求形成了「快審快貸」的高效工作機制。在2017年新增投放20.12億元,在2018年新增投放近8億元,在2020年新增投放近10億元,有力支持了湘西州優勢產業、基礎設施、新型城鎮等重點項目。在2019年,面對國家趨嚴政策,以積極穩妥的方式確保到期政務類貸款得到合規轉化,做到支持民族地區經濟發展節奏不變、力度不減。目前,該行已累計投放各項貸款逾300億元。
助力縣域經濟大突破。湘西農村地區金融機構網點少,金融產品和工具單一,資金外流嚴重,金融服務供給不足,「三農」和縣域正在成為農村金融機構廣闊的藍海市場。湘西長行村鎮銀行在貫徹實施「一縣一品」與「一行一策」差異化經營的基礎上,努力做大、做強縣域特色產業,致力於爭搶縣域藍海市場的制高點。
2014年以來,在長沙銀行帶領下,湘西長行村鎮銀行與湘西州政府籤約35億,累計投放30億元。2017年5月該行先後走進瀘溪工業園、湘西高新區、吉首經開區等各縣經開區開展營銷宣傳活動,與40多家企業籤訂合作協議,意向授信總額達8億元。2018年7月,響應州委州政府倡導的「1112」產業發展行動計劃,湘西長行村鎮銀行開展了以「聚焦實體經濟,共建產業發展」為主題的銀企對接活動,與湘西州經信委、經開區管委會、吉首市政府籤約共30億元的戰略合作協議。2018年12月,該行積極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民營企業座談會的講話精神,承辦湘西州支持民營企業發展大型專題講座,授信13戶民營企業代表2.62億元,積極發揮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重要作用。
湖南省某食品有限責任公司是湘西長行村鎮銀行發放貸款的首家地方特色企業,由於公司主要經營業務為蔬菜製品(醬醃菜)生產,決定了其需要大量的蔬菜原材料以保證生產經營,該行為其發放的900萬元貸款中,有近300萬元計劃用於採購蔬菜等原材料,「公司+農戶」的帶動模式與十八洞農戶達成協議,按市場價批量採購農戶種植的蔬菜,農戶只管種植,毫無銷售壓力,且由於公司生產銷售規模逐漸增大,原材料需求量逐步增多,農戶收入亦得到有效提高。這種模式既避免了農戶直接貸款的還款壓力,同時還有效支持了地方特色企業發展,帶動更大範圍的農戶脫貧致富,目前公司已與十八洞村34戶村民達成了蔬菜產銷合作,年均產銷資金50餘萬元。
助力特色文化大傳承。神秘的湘西,民族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湘西長行村鎮銀行從信貸上支持少數民族地區的文化傳承,支持「芙蓉、浦市、茶峒、裡耶」四大名鎮的提質升級;同時,大力支持土家織錦、苗家刺繡、湘西茶葉、湘西腊味等蘊涵民族文化底蘊產業的中小微企業轉型。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該行結合州內各縣市區經濟發展的特點,本著因地制宜,採取「一縣一品」的思路,選取縣域具有代表性的特色產業和龍頭企業,予以重點扶持。湘西長行村鎮銀行支持吉首市與湘西高新區的創新科技產業,支持瀘溪縣礦產品深加工產業,支持鳳凰縣旅遊服務、生態農業產業,支持古丈縣有機茶葉、龍山縣百合加工、永順縣油茶種植等產業。目前,該行累計投放各類產業貸款逾6億元。
保靖縣某生態公司是湘西長行村鎮銀行積極扶持的生豬養殖企業,也是該行的精準扶貧示範點。起初養殖生豬500頭,該行通過「助保貸」與精準扶貧的方式為其提供了450萬元流動資金支持,目前生豬年產量高達3000頭,並帶動了當地農民就業和生豬產業鏈的發展。
湘西某鋼化玻璃廠在無抵押、無擔保的情況下,該行以「助保貸」的形式給予200萬元的資金支持,隨著企業產值的逐漸增加,該行提供信貸資金增加到500萬元,並給予了一定的利率優惠,在解決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同時,積極支持農民工返鄉自主創業,該企業員工由最初的10人發展到50人,企業的發展同時也帶動了當地農民發展致富。
十年磨一劍,普惠金融大布局
實施小微金融業務優先發展戰略。湘西長行村鎮銀行不斷推進小微金融業務結構轉型,擴大小微企業金融服務覆蓋面。為促進中小企業、個體經濟、個人貸款業務的發展,該行出臺《應收帳款質押貸款管理辦法》,以應收帳款的預期收益作為授信償還的擔保方式,切實解決中小企業的無房地產抵押擔保問題。2017年以來,該行與湖南農業信貸擔保有限責任公司開展合作,湘西州地區範圍全覆蓋,為農業相關實體經濟提供授信支持,給予一年期基準的優惠利率。
「量身打造」小微信貸產品。為適應湘西地區的經濟發展特色,深化「三農」以及「中小微企業」的服務理念,近年來湘西長行村鎮銀行在小微貸款產品方面不斷進行升級、創新,先後推出了符合中小企業主的助保貸、助農貸,符合個體工商戶的免抵押吉湘貸、流量貸,符合穩定收入人群的個人消費貸、各類按揭貸,針對湘西的特色產業推出油茶貸、生豬貸、糧食貸等信貸產品,並在長沙銀行的支持下,順利發布「快樂秒貸」線上產品。
自2016年來,湘西長行村鎮銀行推廣「助保貸」業務,以實際行動大力支持園區實體產業客戶,為其利率定價提供不高於基準利率上浮30%的利率優惠。其中,為園區生產鋰電池的某重點新能源科技企業,以「助保貸」形式投放貸款500萬元,用於補充流動性資金。
為支持湘西州「鄉鄉通、村村通」交通網絡建設,湘西長行村鎮銀行為保靖縣「遷清」公路項目以「工程貸」免抵押的方式,累計投放資金5000萬元。為支持湘西特色產業,該行以「茶葉貸」的方式支持古丈縣有機茶、保靖縣黃金茶產業的發展,以個人家庭茶園為主的經營實體,累計發放金額4000餘萬元。為永順縣的油茶、獼猴桃種植及精深加工項目,以「茶油貸」的方式累計發放金額2000餘萬元。為鳳凰縣臘爾山片區的胡蘿蔔脫貧特色產業,以「省農擔保證擔保」的方式,累計投放資金190萬元。
同時為降低小微企業融資成本,湘西長行村鎮銀行對符合條件的優質小微企業實行靈活差別的信貸政策,通過「無還本續貸」「續力貸」「轉貸資金」的方式,為中小微企業提供「過橋」資金,截至目前累計投放資金逾1億元,贏得了良好的市場口碑。
推進普惠金融,打造「便民銀行」。湘西長行村鎮銀行積極踐行普惠金融,點面結合,努力擴大對三農、小微、個體工商戶等基礎客戶的服務半徑。為更好提供該行金融服務,延伸金融服務領域,截至2015年初,實現了湘西州各縣域領域的網點全覆蓋,對外營業網點共13個;2016年已設立9家一級支行、13個自助銀行、6個金融服務站;2017年以後對外營業網點已達30個,同時擁有19個自助銀行、20個金融服務站、17個扶貧再貸款示範點。
2017年8月,該行在花垣縣十八洞村建立社區銀行,這是該行重點打造的一家集村級社區銀行、助農取款點、金融扶貧服務站、農村電商平臺為一體的社區銀行,依託金融扶貧戰略的支撐,通過社區銀行的本土化平臺優勢,助力十八洞村的三農產業發展及貧困農戶的精準脫貧。這種金融服務入村入戶的做法,受到了省州各級領導的肯定。
十年磨一劍,創新引領大發展
縣域市場「紅海化」、經營「同質化」的現象,一度給湘西長行村鎮銀行的發展帶來了較大困難,破解瓶頸的有效途徑在於從渠道建設、產品創新、平臺搭建上尋找創新發展之路。
近年來,湘西長行村鎮銀行積極探索創新,加強與外部機構合作反哺該行發展,準確把握市場熱點,使業務發展向「創新方法做」「突破方式做」轉變,努力爭當市場的領跑者和開拓者。創新引領的思維與戰略,使該行資產總額最高達到106.35億元,展現了「湘西發展速度」。
以創新發展模式尋找業務突破點。2016年,湘西長行村鎮銀行向主發起行推薦了結構化融資項目3個、基金項目1個,共落地金額達到9.98億;2019年,該行順利取得了長沙銀行對吉首市華泰非公開發行債券5.2億元項目的支持,給予1.5億元授信支持;2020年,配合長沙銀行以企業債、債券融資計劃等形式,支持平臺融資主體融資近10億元。這些項目的實施對作為承接行和監管行的湘西長行村鎮銀行而言至關重要,在推動地方發展的同時,直接實現了自身負債業務的高速發展。
以創新合作打造業務發展新平臺。為進一步拓寬融資渠道,湘西長行村鎮銀行充分藉助湘西州積極推行的「產業發展」與「扶貧攻堅」兩大政策支持,積極探索創新合作平臺,全面深化與湖南省農業擔保公司業務合作,聯合開發「惠農擔」系列產品,研發出涉及生豬養殖、油茶種植、糧食生產等產業的特色貸款產品,基本實現了對涉農產業全覆蓋的金融支持。
該行為「參與金融精準扶貧」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中小微企業提供精準扶貧項目貸款,重新開發了「財銀保」和「助保貸」、「助銀保」等特色信貸產品,積極支持地方實體經濟。2018年,該行成為湘西州「滬洽周」招商引資唯一的參與行,同時積極爭取與長沙銀行、浦發銀行、國開行、農發行、三湘銀行的項目對接,努力探索業務發展新模式。該行與湖南「三湘銀行」開展合作,為其引薦湘西州「吉鳳投資」2億元的項目。
後記
十年磨一劍,礪得梅花香。十年來,湘西長行村鎮銀行始終將自身與區域經濟發展的前途命運緊緊聯繫在一起,構建了與當地經濟發展的「命運共同體」,既實現了業務發展,也促進了地方發展。未來,在州委州政府、州人行、湘西銀保監分局的正確領導下,在長沙銀行的大力支持下,在廣大客戶的信賴下,相信湘西長行村鎮銀行將繼續聚焦實體經濟,深耕農村市場,助力縣域經濟發展,奮力建設「湘西人自己的銀行」,全力譜寫建設美麗開放幸福新湘西的湘西長行村鎮銀行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