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經授權轉載自公眾號:刺蝟公社(ID:ciweigongshe);作者:石燦 編輯:趙思強
網文作家「會說話的肘子」已經很久沒出遠門了。1月初,他從河南洛陽乘坐高鐵抵達上海,參加在上海舉辦的2019閱文原創文學風雲盛典。
這是網絡文學界的「IP奧斯卡」聚會。只有網絡文學界頂級作家才有機會參加,圈內泛稱他們為「大神」。肘子將與包括「愛潛水的烏賊」、「亂」在內的多位閱文旗下的白金大神作家碰面。他們的作品在網絡文學界備受追捧,長期位於中國原創文學風雲榜前列。
在外人來看,網絡文學作家自有一套邏輯和話語體系。但深究下來,他們宣揚的技巧和價值觀,構成了這個時代最新的文學形式,且以非文學方式破圈,可能是影視劇《慶餘年》,可能是手遊《新鬥羅大陸》,也可能是網文作家富豪排行榜。
越來越多的人對他們感到好奇:他們是怎麼跨進網文浪潮的,怎麼才能擁有和他們一樣寫字賺大錢的能力,他們是怎麼樣的一群人?喧囂背後,隱藏著人們視而不見卻又十分顯現的基本邏輯,這是一個超級作家與新文學形式共同崛起的群像故事。
他們是大神,也是平凡人。
送刀片給他們最喜歡的作家
肘子是起點中文網的大神作家,河南洛陽人。結婚那天,有兩個「陌生」人從山西和上海跑到洛陽的婚禮上送來了刀片,真是刀片,剃鬚刀小刀片。
這兩個人是婚禮前一天抵達洛陽的,安頓後,馬上詢問肘子舉辦婚禮的酒店在哪兒。肘子沒想太多,便把酒店信息告知對方了。
他們送刀片時,還開了直播,有幾千個人在屏幕另一頭看他們把刀片親自送到肘子手上。不過,此番行為沒有任何惡意,反而有一種神聖的儀式感。
這是網絡文學圈裡的一個娛樂梗。肘子說,「刀片這種東西在網文裡面很可愛了,是一個禮物,是讀者和作者之間互動的一個默契,讀者給我們寄刀片,表示要催更。」
閱文大神作家「會說話的肘子」參加線下活動,與粉絲們拍照合影 圖片來自「會說話的肘子」微博
原來,兩人都是肘子的忠實讀者。肘子全名叫「會說話的肘子」,在現實世界裡叫任禾,《大王饒命》是他的作品之一,他用280萬字講述了主角呂樹依靠毒雞湯成為大魔王的故事。它從起點中文網千萬部作品中殺出重圍,成為單章平均付費人數第一、2018年全網首部原生書評超過百萬量級的作品。
肘子是2018年度男頻網文「圈粉王」。他的完結小說《大王饒命》也是中國原創文學風雲榜迄今為止首部月票總數超過百萬的作品,肘子被粉絲親切地稱為「肘百萬」。
網文作者大多保持每天更新一至兩個章節的職業行為,也養成了讀者保持每天必讀更新章節的習慣。如果作者不更新,讀者會催促更新;如果內容太過精彩,也會催促更新。
結婚前幾天,肘子告訴讀者,結婚是頭等大事,當天就不更新了。很多粉絲鬧情緒,「威脅」說要給他送刀片。
肘子生性爽朗自在,原本以為他們是開玩笑,直到在酒店接過真刀片,才發現一切都是真的,讀者們對他的愛也是真的。
閱文大神作家「會說話的肘子」在2019閱文原創文學風雲盛典上發言 受訪者供圖
結婚當天太忙,肘子沒空出太多時間照顧他們,賓客離席後,「當天晚上和他們喝酒了。」他開玩笑說,「灌翻,不是對手,一個能打的都沒有。」
與娛樂圈一樣,網文圈同樣盛行粉絲文化,大神作者是諸多普通讀者心中的太陽,在頻繁的互動中,粉絲已經不再是一個簡單的群體代稱,而是一種社會文化的表徵,參與性文化在網文世界裡,已成為一種默認的共識。
王啟年這個名字是在影視劇《慶餘年》裡大範圍傳播開來的。網文圈外鮮有人知,王啟年其實是一個真人,是網文界的骨灰級讀者,他經常向網文作者自薦自己的名字,希望對方給角色取名時,用上「王啟年」三個字。
多年下來,超過50部網文作品採用過「王啟年」,包括《慶餘年》《躍馬北望》《天下節度》等等。圈內人冠名「超級龍套帝」王啟年。
起點中文網男頻白金作家「宅豬」經常遇到粉絲自薦名字的情況。宅豬用十年時間,完成了白金的進階,他寫書的十年,就是在起點證道的十年,2017年,《牧神記》一書登頂,它講述了古代改革變法和現代改革開放的故事,是一本情節與文筆俱佳的玄幻小說,打破網文月票年13年以來的記錄。
十年能力積蓄,在2018年3月28日爆發。
宅豬創作十周年紀念日,《牧神記》因其強大的粉絲凝聚力,成為起點中文網建站16年以來少數獲得黃金盟主的作品,並在當天拿下起點中文網五榜第一的罕見成績,包括原創風雲榜冠軍、24小時熱銷榜冠軍、會員點擊榜冠軍、粉絲戰隊榜人數第一、本周VIP精品打賞榜冠軍。創下了眾多第一。
閱文白金作家「宅豬」 受訪者供圖
他會根據角色定位選擇粉絲提供的名字賦予給角色,「一個人的經歷是有限的,我寫小說時,有時候會因為想不到一個好名字,在那裡苦惱半小時寫不出一個字來。」
取名的過程往往漫長、複雜且考究性極強。遇到「起名瓶頸」,他會去《詩經》《九歌》、唐詩宋詞元曲中扒名字。
富含詩情畫意的語句通常會成為他的「涉獵」對象。一眼相中後,他便把詩詞中比較優美、有內涵的詞語提煉出來當人物名字。整個過程十分有趣,他自己沉浸其中,遊歷前人的悲歡世界,「但這個需要時間,你被這個東西牽絆住的時候,靈感就斷了。」
粉絲提供的名字可能是他自己的,也可能是他想出來的。「讀者提供的話,一個是讀者開心,另外也省你的時間。」
在網文圈,讀者和作者被放置到同一個平行世界中,讀者可以對他們的作品任意點評,作者也會第一時間查看讀者的評價,甚至會因為讀者的期望更改故事情節。
這對不熱衷於數字媒介表達的傳統作家群體來說,無法想像。「寵粉」行為在網文圈高頻更迭,無限放大,作者在塑造讀者,讀者也在反推作者,相互交替中螺旋式上升。
「愛潛水的烏賊」是誰?
對大多全職男頻網文作家來說,網文起到的第一作用是維繫生存,只有拿到了適度的金錢激勵,擺平世俗裡靠金錢解決的困惑後,他們才能安下心沉浸在創作中。
但驅使他們第一次動筆的原因並不是金錢,而是長期閱讀後萌生的天然興趣和表達欲。
「愛潛水的烏賊」本名袁野,是2019閱文超級IP風雲盛典的超級風雲成就作家,位居《2019中國網絡文學男作家影響力TOP50》榜首,唐家三少、貓膩、天蠶土豆等知名作家在他之後;他的連載作品《詭秘之主》打破起點中文網多項紀錄,作品評論數超200萬,是迄今為止評論數最多的作品。
烏賊很小就開始讀書,小學三四年級接觸《紅樓夢》《西遊記》《三國演義》;他父親有一個書櫃,柜子裡擺滿了武俠小說,他把整柜子的武俠類目看完後沒得看了,就把父親買的現代文學集、當代小說從頭到尾統統翻一遍。
他如饑似渴的閱讀欲一直蔓延到現在。但要是再往前追溯他與文學的關係,那就更早了。
在他尚是孩童時期,父母就用《365夜童話》《一千零一夜童話》的故事哄他入睡;小學花了50塊零花錢買了一本《福爾摩斯探案集》。這種潛移默化的家庭教養和文學薰陶,給烏賊日後的文學能力爆發埋下了種子。
閱文白金作家「愛潛水的烏賊」, 他也擔任四川省網絡作協主席一職 受訪者供圖
他第一次接觸網文,是初二的時候。那時學校周圍的書店流行出租小說,一次花幾塊錢,租上三五本。
《風姿物語》《魔法學徒》等網絡玄幻小說就在那時闖入他視野,它們的情節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塑造的世界新奇魔幻。這給烏賊打開了一個新的天地,給了他一個全新的閱讀體驗,「小說還能這樣寫?(作者的)想像力完全打開了。」
烏賊的閱讀經歷看似是按照時間順序推進的,但橫向來看,東西方兩種文明背景下的文學流派在極短時間內,以壓縮的方式滲入他的腦海裡,在他得當地處理下,積累了屬於他的文學思考。在日後的作品中,人們有幸看到一個個用西方背景架構世界觀,講述東方思想內核的奇幻故事。
烏賊的網文創作區別於很多網文作品。繁體小說作家於憶評價,「烏賊是我見過,天賦跟努力結合得最好的作者之一!」
八年寫五本書,每次寫書,烏賊都要更新資料櫃,為寫好《詭秘之主》,烏賊參考了一兩百本書,精讀了20多本。這是他解決困惑的方法論——網文作家正式寫作前,會花好幾個月時間構建一個宏大故事的世界觀,相當於構建一個新世界的溝通體系、世界版圖、物價體系等等,然後再動筆操作具體細節。
構建《詭秘之主》的世界觀時,烏賊是這樣做的。
他翻閱《深淵居民》,把視角放到1902年倫敦東區中下層人民的生活中;他去看《英國現代經濟史》等經濟讀物,試圖構建一套屬於新世界的物價體系;他正式動筆前,調換自己的語言風格,研讀一些翻譯得比較好的文學作品,「不是學習,而是沉浸在這種感覺裡,讓自己寫的時候能夠自然而然帶上這種感覺。」
人總是對新事物感興趣,不論是讀者的期待,還是作者的改變,本質都是求新。《詭秘之主》承接了烏賊最新的文學思想和時代探索。
2019年最受歡迎男頻網文作品《詭秘之主》 封面
從2003年起,歐美小說界吹起了一個叫「新怪談運動」的風潮。這一運動提倡從各種古代神話中吸取養分,顛覆傳統幻想文學中的浪漫想像,大量地甄選現實世界元素。它的理念已經從小說擴散至電影和遊戲領域。
烏賊很喜歡這方面的素材,平時會搜集一些視頻、小說進行研究,逐漸萌生了《詭秘之主》最初的靈感。
這部小說摻雜了克蘇魯風格、SCP基金會元素、第一次工業革命時代風情和蒸汽朋克情懷。很多讀者被小說主角吸引,在讀者眼中,《詭秘之主》的主角是一個有血有肉、有感情、喜歡報警、喜歡賺錢、偶爾小慫的堅守正義之人——主角身上會有缺點,但他始終還是「自強不息,堅持不懈」的英雄。
這種效果背後的原理有跡可循。
烏賊寫小說的方法論是這樣的:先給人物角色一個特點標籤,讓標籤迅速在讀者腦海中出現;在標籤之下,做一些相對反轉和延伸的描述,讓人物更豐滿、更立體一些;最後把標籤賦予角色的意義或價值放大,起到以點帶面的作用。這一方法論目前在網文寫作領域和新媒體寫作領域廣為流傳。
把視角放到讀者身上,他們對烏賊和他創造的故事保持著極高的熱情與熱愛。有讀者從文筆、設定、劇情+價值觀「3+1」維度來評價《詭秘之主》,得出的結論是:它是起點中文網的高水準作品。
辭職,當網文作家
2010年之後,國內網絡文學進入移動網際網路時代,PC時代的蓄力迎來新一輪大爆發,諸多文人看到新的淘金機會,不斷湧入其中,烏賊就是在那會兒入坑的,「第一,我本身有些東西想要表達;第二,趁這個機會賺一點零花錢,攢點積蓄。」
但鮮有人知,烏賊走上職業網文作家道路,源於中年危機。
2013年10月以前,烏賊在四川成都的一家出版社工作,一個月工資平均下來4、5千,屬於一人吃飽全家不愁,想買房卻很困難那類人。
烏賊的第一本書於2011年上架到起點中文網,叫《滅運圖錄》,講了一個修仙故事,283萬字。那年,唐家三少、當年明月當選中國作協全委,成為中國作協最高權力機構的兩位網絡作家,中南大學歐陽友權教授撰書說,這「說明了中國文壇主流話語對非正統作家和草根文化的正式認可。」
寫了兩年多,烏賊積攢到幾萬塊錢,平均下來,每個月的稿費和打賞收入在6、7千。這給他帶去莫大的鼓勵,只是「當時沒想過辭職,因為不知道第二本作品會怎麼樣。」
傳統頂流作家群體中有一個共同點,成名前,他們會依附在某一個正職工作(一般是公務員或事業單位職員)中,從事文學創作,用正常工作中獲得的收入,填補文學創作中所需的支出;如果成名了,不會離職,文學創作會以作品影響力、稿費、版權費、期刊認證、社會名譽等方式反哺正職工作。
但頂流網絡文學作家不是,最開始會依附既定工作寫網文,一旦成名後,他們大多以全職身份搞創作,不會擔心收入給自己帶來生活上的困惑。
這種安全感來自他們身後一套強大的付費體系。
在圈內出現過好幾次記錄在冊的打賞事件。2013年,一位叫「人品賤格」的讀者給作品《星河大帝》打榜時狂擲1億縱橫幣(約人民幣100萬元);2014年,讀者「zxingli」給作家唐家三少連續打賞10次,一次折合約人民幣10萬元。
刺蝟公社(ID:ciweigongshe)調查發現,很多上市公司高管、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都是網文讀者,打賞和VIP付費是圈內的行為共識,這也是網文行業最主要的收入來源。
烏賊的第二本書叫《奧術神座》,給他帶來了一個月4、5萬的收入。烏賊是1985年生人,隨著年齡增長,「我不可能一邊工作一邊創作,這對我身體是不負責任的事情,我就想,做人要懂得』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當時就辭職了。」
閱文白金作家「愛潛水的烏賊」在2019閱文原創文學風雲盛典上發言 受訪者供圖
其實,烏賊口中「不知道」背後是對未來不確定性的恐懼,大多數網文作家都遇到過這個狀態,起點中文網白金作家「宅豬」曾深深體會過這種恐懼。
2008年從安徽大學畢業後,宅豬一邊從事銷售工作,一邊寫網文。陸陸續續拿到了一些稿費,在外人眼裡,能拿稿費的人自帶光環,在傳統文人的語境裡,文字代表著社會等級、知識水平和金錢財富。
但人們看到的只是宅豬領到了稿費,沒看到他顆粒無收的那十個月。
2013年,結束了在江蘇徐州的銷售工作,他帶著懷孕的妻子回到安徽宿州農村老家。父母幫忙照顧妻子,他也可以靜心寫作(當時在寫《獨步天下》)。但家裡沒有安裝網線,每次寫完之後,都要跑二裡地到集市的一個網吧上傳內容,每天都去,風雨無阻。
也因此,讀者們給他取了一個綽號叫「豬二裡」。這種狀態大概持續了一年,家裡終於安裝上網線,奔波的日子結束了。
在宅豬的人生觀裡,毅力比天賦重要。這一感悟來自與妻子的戀愛經歷。他寫第一部作品《野蠻王座》時,正好談戀愛,便把寫作放到一邊了,斷斷續續更新,成績開始往下掉,結婚之後發現,必須得堅持,不然沒法謀生,沒法養家餬口。
《野蠻王座》完本後,他開始寫《獨步天下》,作品第一次上線,有814個讀者訂閱,不算多。宅豬在安徽老家持續更新《獨步天下》時養成了一個習慣,中午12點上傳一章,晚上6點或者8點上傳一章,經常夜裡1、2點睡覺。就這樣堅持了一年多,訂閱數逐漸漲到5600,稿費也從剛開始的每月4、5千,漲到了每月3、4萬。
後來有人開玩笑說,這部作品富含著泥土的芬芳。
對網文作家來說,最大的不確定性來自讀者,「每次一本書完本之後,都在拼命構思下一本書,拼命想讀者到底喜歡什麼,萬一他們不喜歡呢?我是不是要撲街了?我是不是要過以前那種生活?」
最大的確定性也來自讀者,相比於初期網文作品提供的閱讀資源來說,他們的閱讀水平一直在提高,反向推動作家自我蝶變。好作品,他們不會視而不見。
這些男頻作家都有高校背景,對文字有獨特的審美追求,經歷過浮躁和誘惑之後,他們通常把自己隱藏在世俗背後,專心創作。
作家「淨無痕」有三部代表作在起點中文網流量極高的玄幻分類,分別叫《絕世武神》《太古神王》和《伏天氏》。他很擅長在故事結構上渲染情緒,讀者戲稱他為「恨天郎君」,指他對「恨」的把控和塑造已經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
閱文白金作家「淨無痕」 受訪者供圖
「不是刻意渲染,情緒到了,就能把一個壞人寫得特別壞。」淨無痕說,他的讀者讀到這種人物情節,會把自己代入角色,特別恨小說中的壞人。知乎用戶張欣評價他:技術爐火純青,二壓手法嫻熟,一波波的拉仇恨,每次等讀者以為要開始裝逼,又壓下去,期待值滿滿。
「粉絲和作者的價值觀比較匹配,他們才會喜歡你的書。」淨無痕寫書的主題一直以熱血向上為核心。他寫書也是從興趣開始的,後來發現居然還能掙錢,就從房地產編輯崗位上辭職專心寫作,因為「白天工作晚上兼職,狀態非常累。」
其實,在這群作家身後,是一個正在崛起的網文大國。
1960年代日本經濟騰飛,動漫跟著發展起來;二戰後,影視也跟著美國經濟起飛,現在好萊塢是全球影視中心;網絡文學的成長路徑和中國經濟崛起關係十分緊密,呈正相關關係疾速發展。
宅豬的《帝尊》改編過手遊,肘子的《大王饒命》改編成了成漫畫,烏賊的《奧術神座》《一世之尊》均已改編成動畫和遊戲……起點中文網這批新生代男頻作家的個人背景、作品題材相對更多元,作品早已成為產業鏈上下遊的香餑餑,跨界合作之勢勢不可擋。
靠什麼寫下去?
宅豬有一個獨立書房,每次寫作都把自己關在小黑屋裡,一邊喝茶,一邊盯著電腦屏幕,注意力高度集中。千萬不要去打攪他,如果打攪他,他會「特別暴躁」。
他還有一個習慣。每次寫到興奮的故事情節時,他就站起來,推開房門,無意識地往外走,走出房間,到客廳去轉圈,思考情節演進。如果被其他人打攪,他也會生氣。
好在家人知曉他的習性,把他保護得很好。
男頻作家很依賴妻子和家庭。
2019年12月23日,作家「亂」給一條微博點了個贊,內容是:
《教父》裡的人生觀:第一步要努力實現自我價值,第二步要全力照顧好家人,第三步要儘可能幫助善良的人,第四步為族群發聲,第五步為國家爭榮譽。
事實上作為男人,前兩步成功,人生已算得上圓滿,做到第三步堪稱偉大,而隨意顛倒次序的那些人,一般不值得信任。
電影《教父1》劇照 圖片來自豆瓣電影
他實在是太認同這段人生觀陳詞了。「一個人22歲看《教父》,會看到主角用權力擺弄世界,享受欲望;27、28歲看就不一樣了,你會感受到主角是在守護自己的家。」用肘子的話來說,妻子「讓我更專注地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這是她對我最大的影響。」
「亂」(本名:餘虹)的孩子出生時,他剛好陷入寫作瓶頸期,「以前,我在家裡是小的,哥哥讓著我,爸媽讓著我,我老婆也比較尊重我,什麼都是以我為中心。突然間有一個比我更』霸道』的人闖進來,還是有些小不適應。」
初為人父、妻子坐月子那段時間,亂經常照顧孩子。「出了月子,大部分是我老婆、爸媽及嶽母輪替在照顧寶寶,我要操心的事情就不那麼多了。」
肘子感嘆,「如果結了婚之後的男人還可以專注做一件事,那你太幸運了,你的妻子要付出很大的代價,她要帶孩子,要做飯,要照顧你的生活起居,我家裝修都是我老婆在負責。」
寫小說有一個特點,作者須擁有一個完整的時間塊來思考和創作,如果寫作時間被切割成各種瑣碎的生活片段,思緒會亂。這對寫作者來說是一種傷害。
肘子家住在七樓,樓下經常有小區阿姨跳廣場舞,很吵。他寫作時必須獨處,不能有聲音。他書房的窗戶請工人專門換過,一面窗戶8000塊錢,就是為了隔音,關上門後,窗外的聲音休想進入肘子的耳朵。
在寫作臺上,肘子習慣性地擺著十瓶木糖醇、幾瓶無糖可樂、一包煙,「我現在每天1、2瓶無糖可樂,其實就是給自己找點幸福感。」
肘子寫作時的鍵盤、電腦和筆記本 圖片來自「會說話的肘子」微博
他還要聽音樂調動自己的情緒,如果要寫戰鬥的情節,得聽激昂的歌;若要寫悲痛的情節,就聽悲傷的歌。前不久,他聽了《我不是藥神》的主題曲《只要平凡》,就為了寫一個比較生活化的情節。
肘子是個90後,健談的性情讓他顯得朝氣蓬勃。但是不久前他一個人在書房裡,淚流滿面20分鐘。
在他的新書《第一序列》第一卷裡,角色陳無敵是唯一的好人,但也是一個神經病,「隱喻是只有傻子才能當好人,他被各種不理解,做好事卻被人利用,他一直幻想自己是齊天大聖轉世,一直幻想自己是鬥戰勝佛,要斬妖除魔,要匡扶正義。他得了妄想症。最後他死的時候說,這個世界已經不需要齊天大聖了。人們不再相信英雄了。」
陳無敵承載了他賦予的意義,割捨的那一刻感慨道,「英雄末路,英雄死了並不可怕,可怕的是這個世界上沒有人相信英雄了。」
這個人物也是肘子的思想寄託,「就是覺得不服輸。」
與宅豬和肘子不同,烏賊和亂對寫作環境的要求顯得隨遇而安。
烏賊「在臥室裡擺了張桌子,旁邊有個小的書架,放平時常用的參考書,然後就可以開始創作了。」他每次進行具體寫作前,會有一個習慣。他要先構思接下來的章節故事,去翻閱資料,斟酌語句,胸有成竹後,才會開始寫,一天能寫6千字。
亂在家大多是整理思緒、結構,不會寫作。動筆前,他會捧著電腦跑到他熟悉的咖啡店,在自己熟悉的座位上坐下,耳朵塞上耳機,播放音樂,開始沉浸在自己的寫作世界裡。
閱文白金作家「亂」 受訪者供圖
他憑《英雄聯盟之誰與爭鋒》的巨大人氣一書成名,成為2013年創世中文網最佳新人;2015年上線的《全職法師》已被改編成動漫,大受歡迎。但也有讀者埋怨過他,「他的小說適合完結了一口氣看,不適合追著看,追更的時候會覺得太著急......養肥了看會發現劇情銜接很到位,高潮不斷,一波跟著一波。」
作家們通常都保持著規律的寫作狀態,一般情況下,從早上9點到12點進行一天中的第一輪寫作,中午吃個飯,睡個午覺,下午3點到7點開始第二輪寫作。有些作家的靈感會在深夜爆發,他們工作到凌晨,一直睡到中午12點。
肘子的《大王饒命》火了之後,除了網上的粉絲擁躉,當地的一些公務員也向他表達傾慕之意,一家公司高層說要請他吃飯。
最初他會接受一些邀約,但頻繁的社交對一個網文作家來說,傷害太大了。「寫作是一種很耗精力的工作,在外面跑多了,寫作會受到影響。」淨無痕說。
持續一段時間後,肘子當機立斷,拒絕了所有陌生人的邀約,把錢全部交給老婆,不享受生活,始終保持渴望。「把自己關在書房裡,孤獨感會幫你反省,當你身邊沒有人時,你的想像力和你的世界是無限大的。」
特別聲明:本文為合作媒體授權DoNews專欄轉載,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DoNews專欄的立場,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及原出處獲取授權。(有任何疑問都請聯繫idonews@do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