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讀18本小說:跨越百年有戰爭記憶和網際網路共生的作家

2021-01-08 騰訊網

一個短篇小說,是一種思索方式,一種情感形態,是人類智慧的一種模樣。

--汪曾祺《短篇小說的本質》

時間腐蝕我們、摧毀我們,而時間更殘酷地抹滅庸俗劣的小說、詩歌、戲劇、故事,不論這些作品道德上如何高潔。

關於想像性文學的偉大這一問題,我只認可三大標準:審美光芒、認知力量、智慧。

--哈羅德·布魯姆 《小說與小說家》

2020年看了很多年輕作家的小說,所謂的年輕基本上說的是八零後九零後,或是出生在100年前的,或是當代的,有些游離在這些年份之間的,簡單粗暴按四捨五入近似原則歸類。

按時間段歸類後就發現一些有意思的地方,100年前的新生代年輕作家無論出生在哪個國家,作品中都有一股靜氣,就是朱光潛先生寫的《有趣的靈魂都有靜氣》。而當代的新生代年輕作家,作品中都有一股岡本太郎式的藝術爆炸,宣示《今日的藝術》態度,他們在各種題材中與時代激烈碰撞。

通過小說的人物,你能感知到兩類不同風格的小說家,這不同的差距和觸摸感就像下棋的AI與美女,一剛一柔。

100年的八零後九零後作家們,或經歷世界戰爭,或面對帝制時代滅亡,他們是有戰爭記憶的,但在他們的作品裡聞不到戰火味,小說也不是戰亂中的避難所,而是一道風景,是一種心境,他們或安靜的反省自己的內心,或摒棄環境的吵雜,放下實用經驗,單純的觀察人、觀察社會、觀察科技。

他們用有趣的靈魂化解亂世中的幹擾,用寧靜的情緒去感知未來的美好,用筆勾勒出一個理想中的現實世界。他們的故事專注而且帶有修正效果,在讀小說的過程中,會自動修復讀者的情緒和認知。

就如同朱光潛先生說的「一切美麗的事物都有不令人俗的功效。」

1.黑暗世界的「意念武器」操控著《胡林的子女》,是暗黑美的故事

2.《雙鳥渡》草間彌生式的幻覺表達:該如何讀懂80年前經典元小說

3.無賴派太宰治《女生徒》記錄80年前「她時代」的內心隱秘角落

4.125年前的科幻穿越小說《時間機器》看80萬年後科技改變什麼

5.奧威爾77年前寫的警世寓言《動物農場》是為群眾時代而吶喊

6.怪誕的「她世界」:77年前《塞拉耶佛女人》和布克獎《送奶工》

7.《奧蘭多》的400年:由男變女重生後用雙性視角面對生活和選擇

8.愛版畫的醫科生在百年前新時代新平臺寫的創新文學《狂人日記》

當代的年輕作家們雖然身處和平年代,卻有著一顆搖滾的心,他們的藝術態度像岡本太郎說的:「藝術家要與時代儘可能地碰撞,迸發出激烈的火花。現代主義者會貼合時代,追隨當時的審美,而真正的藝術家始終抱有批判態度。以時代精神反抗、超越現有的慣性狀態。」

除了爆炸和搖滾,他們的文字風格是有科技感的,像一艘宇宙飛船,帶你強行攻入各個未曾遇見的人性角落,或殘忍或溫柔。他們描寫的題材有時像頭條的信息每天刷都不同,都有新熱點。他們的生活似乎是被科技和網際網路馴化過的,有碎片化的跡象,特別是在那些短篇小說中,佩服著他們的想像力也詫異他們的神經質。

9.在「天真」與「複雜」的夾角中擦出了火花《銀河系邊緣的小失常》

10.荷蘭兒子寫漫畫風女主小說緩解媽媽叨叨聲的焦慮《老媽的旅行箱》

11.古埃及的國王拉美西斯,少年時如何面對困惑走出困境《光明之子》

12.是腦洞小說集,也是寫作課範本《量子非定域性與貓王之死》

13.少年熱血之燃:印度派海中鬥虎,科威特宰班沙漠吃狼《狼的味道》

14.當魔性遇到善性:名媛、精英們的內卷生活《張大小姐》

15.從日本乙一的《失蹤假日》到熊逸、葛飾北齋:用多人設筆名搞創新

16.布克獎入圍者的《沼澤》寫90後網際網路的「她時代」面對幽閉恐懼

17.《未來人不存在》精靈的妻子:英國科幻作家的「賽博朋克」風格

很奇怪的兩個時代的年輕作家講故事風格,戰爭記憶時代的小說世界是單純,專注有靜氣的。和平年代的小說世界到處可見的碎片和不知道為什麼分裂而分裂的情景。他們的風格是爆炸,碰撞和分散 。

也許這兩種不同風格就是秘魯作家略薩在《普林斯頓文學課》中提到過的:「文學是有生命的,根據周圍的生存環境來改變自己。」

相關焦點

  • 世界名著《百年孤獨》:一本讓莫言讀了20年的小說,究竟有何妙處
    #《百年孤獨》自1967年出版以來,已被翻譯為四十多種語言,銷量超過5000萬冊。高曉松說:「馬爾克斯是目前上這個世界上最偉大的作家」。李誕說:「看完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自己就一個字也不想寫了」。1982年,馬爾克斯在《百年孤獨》中「創造了一個獨特的天地,即圍繞著馬孔多的世界」,「匯聚了不可思議的奇蹟和最純粹的現實生活」,因而授予他諾貝爾文學獎。
  • 「90後」如何跨越記憶展現新的對話與共情能力?
    「90後」如何跨越記憶展現新的對話與共情能力?這個話題,至今已成功舉辦三屆的「與20部經典的上海相遇——青年學子品讀文學經典大賽」中屢屢被談及。今天,在上海市作協舉行的2019~2020青年學子品讀文學經典大賽獲獎作品發布會上,二等獎獲獎者、來自復旦大學的崔瑞琪的經歷也許可以代表一批參賽學子的心聲——在大二時候,她曾經寫過鬱達夫為主題的論文,但當時並不能真正理解作品的她內心覺得小說甚至有些無病呻吟的意味。
  • 揚州作家小說《記憶偏離》入圍華語科幻大獎
    資料圖片揚州網訊 (記者 楚楚)「你大腦中的記憶時常會欺騙你。」5月13日,揚州作家吳楚以「記憶」為核心創作的長篇科幻小說《記憶偏離》入圍2020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該部作品還被科幻評論家三豐、李兆欣稱為「民生科幻」。
  • 《百年孤獨》的開場白有多牛?僅用一句話就影響中國作家數十年!
    這是馬爾克斯《百年孤獨》的經典開場白,其偉大之處在於他創造了一種近乎前所未有的敘述方式——站在未來的角度回憶過去,這種寫法使作者和讀者雙重地進入了一種純客觀的視角中,故事本身變成一個既非未來、又非現在的魔幻傳說。長鏡頭的一步步推近,時光的緩慢轉換,作家主體的突然介入,讓我們與故事永遠保留著一定的距離,讓故事本身的發生和發展更加孤獨。
  • 《百年孤獨》到底有多牛?只是1句開場白,就影響中國作家數十年
    很多人想像不到,這本書的1句開場白,就影響了中國作家數十年。這句開場白是這樣的:「許多年之後,面對行刑隊,奧雷良諾·布恩地亞上校將會回想起,他父親帶他去見識冰塊的那個遙遠的下午。事實上,馬爾克斯對中國作家的影響,可不只是他獨創的經典開頭,他的「魔幻現實主義」成為一種讓中國作家不斷提起並重複模仿的奇特景觀。在許多的小說中,都能找到馬爾克斯的影子。
  • 開年讀好書,17本譯著推薦丨年度書單
    2019年8月《戰爭》是寫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的反戰紀實小說,自1928年首次出版,已被翻譯成近40種語言,在全球與讀者見面。說到反戰小說,大家可能會想到另一部反戰經典《西線無戰事》,但是不同於《西線無戰事》的戲劇性與浪漫主義色彩,這本《戰爭》以紀錄片一般的,真實而洗鍊的手法,去呈現一個德國普通士兵重新認識戰爭的過程。如果你喜歡最近剛剛在國內上映的「一戰」紀錄片《他們已不再變老》,那一定會喜歡這部《戰爭》。
  • 2019年這些作家都讀了什麼書?
    2019年,你出於什麼需要閱讀了哪些書籍?《夜的命名術》2019年,我讀了一些詩集和小說,重要的有汪天艾譯的皮扎尼克詩集《夜的命名術》,阿米亥和薩巴的詩,土耳其作家阿提岡的小說《祖國旅店》。重讀了莎士比亞的一些劇作、《金瓶梅》、馮夢龍的短篇小說、佩雷克的小說《人生拼圖板》、特雷弗的《出軌》、託卡爾丘克的小說、卡夫卡的《城堡》、加繆的《局外人》。讀這些書為了寫作,或者教學。也讀了張楚、慄鹿、趙松、大頭馬等朋友的小說。為了學術研究,讀了很多關於共同體和倫理方面的哲學書,比如亞里斯多德、努斯鮑姆、南希、阿甘本等等。這些書籍在你的閱讀史中扮演著什麼角色和功能?
  • 5本主角重生創業網際網路帝國的小說,商戰精彩紛呈,讓人酣暢淋漓
    主角在網際網路行業呼風喚雨,喜聞樂見的搞掉了小馬哥。感情描寫細膩,人物性格鮮明,十分優秀的一本重生小說,本書和其他書相比優勢在於作者的布局能力,主角的創業一環扣一環,在哈佛演講回顧自己的創業歷程那一段,讀起來讓人有一種通透的爽感,仿佛積蓄滿能量的大招放出來了。
  • 莫言讀了20年的《百年孤獨》究竟哪好?濃縮經典10句,至少讀一次
    莫言曾經在正式授權的《百年孤獨》發布會上講,他花了二十年時間才把《百年孤獨》讀完,而且這二十年來,「始終在跟馬爾克斯搏鬥,很痛苦」。畢竟,作為馬爾克斯的忠實粉絲,莫言的小說風格啟蒙於馬爾克斯,經過馬爾克斯文學作品的滋養,才形成了他現在的風格,並被稱為「中國的馬爾克斯」。著名作家餘華也曾經講:《百年孤獨》非常的震撼人心,他曾將馬爾克斯評價為「」在世作家中最偉大的作家。」
  • 五本有內涵的網絡小說,包括《慶餘年》和《將夜》,值得一讀
    網絡小說作家貓膩,被稱為網絡小說作家中的文藝青年,他的作品流量可能不是最高的,但是有著深厚的文化內涵,適合細細品味,改編成影視也很成功,很受大眾歡迎。《慶餘年》這部小說發表於2007年,是貓膩比較早的作品了。如果沒有看,那麼很值得去看。小說裡面人物十分鮮活,具有個性,令人難忘,「範閒」「陳萍萍」「海棠朵朵」等,都寫得十分成功,不呆板,語言輕鬆幽默。小說注重中國文化引入,主人公醉酒吟詩上百首的橋段,實在是很燃。令人嘆服的,還是對於權謀的設計,一個懸念可以埋很久,頗有幾分《琅琊榜》風味,而在幽默和輕鬆上又更勝一籌。
  • 2020年有哪些值得期待的好書?這份類型小說書單,請收好
    與需要正襟危坐、反覆品讀的經典大書、學術專著或者純文學相比,類型小說是受眾更廣,也更容易為大家喜愛的一類圖書。無論是常常挑戰讀者的推理小說,還是讀起來需要一定科技知識儲備的科幻小說,近些年引進和原創作品發展都一片向好,有不少重磅作品將在晚近推出。
  • 2020年,月報君採訪了這些作家|皮佳佳|上海|楊遙|小書|劉汀|作家|...
    月報君採訪了這些作家2020年,小說月報採訪了範穩、餘一鳴、石鐘山、朱朝敏、梁豪、禹風、樊健軍、梁鴻、皮佳佳、楊遙、劉汀、潘靈十二位作家。左右滑動查看更多Q請您介紹一下最近讀過的某本書。而且我有表達的欲望,生活中找一位合適的傾聽者不易,便選擇小說創作。創作靈感一部分來源於生活,生活給我提供了取之不盡的素材,尤其是一些刻骨銘心的記憶,我一般都要把它們寫進小說裡;另一部分來源於閱讀,許多作品能引起我的共鳴,喚醒我的記憶,讀著讀著就有了創作的想法。潘靈:我創作的靈感主要來自於故鄉和故鄉的那些人們。
  • 他出版4本小說,其中2本少有人懂,卻是20世紀最偉大作家之一
    而餘華本人的短篇小說和長篇小說風格也迥然不同,他的短篇小說深受先鋒主義文學理念,寫的極為晦澀難懂,他的三部長篇小說《兄弟》《在細雨中呼喊》《許三觀賣血記》卻寫的平易近人,同時又含有深刻的現實意義。但愛爾蘭的這位作家卻有著文人獨一份的操守。詹姆斯.喬伊斯,愛爾蘭作家、詩人,他的一生僅僅出版了4本小說。
  • 唐家三少的網文熬夜讀,《百年孤獨》卻只能讀幾頁!
    喏,你看,近5釐米長的人名,如下圖:家族第一代的何塞·阿爾卡蒂奧·布恩迪亞不錯,這本書就是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據說在早期的《百年孤獨》版本裡,作家本人也搞混過,弄錯了人物之間的輩分關係。我想這也正是網絡小說和文學小說的一大區別吧。唐家三少等網絡作家的文章被稱為爽文,而文學經典的閱讀體驗一般都是不爽的。
  • 書荒的時候讀什麼網絡小說呢?這十本劇情精彩的小說,值得一讀!
    現在待在家裡,讀網絡小說是一種很好的消遣方式。可是有的朋友又說了,沒有什麼可以看的網絡小說啊!也不是不想看網絡小說,只是書荒,找不到可以讀的網絡小說!書荒的時候讀什麼網絡小說呢?這十本劇情精彩的小說,值得一讀!
  • 《百年孤獨》辛辣的十句話,讓你感受孤獨的真諦,值得細細品讀
    《百年孤獨》是哥倫比亞作家加西亞·馬爾克斯創作的長篇小說,作者憑此摘得諾貝爾文學獎,奠定世界級文學大師的地位。「加西亞·馬爾克斯以小說作品建立了一個自己的世界,一個濃縮的宇宙,其中喧囂紛亂卻又生動可信的現實,映射了一片大陸及其人民的富足與貧窮。」
  • 四本日本輕小說,和中國的網絡小說有什麼不同呢?快來看看吧!
    哈嘍各位讀者們好,不知道各位有沒有聽過輕小說,輕小說是是一種具有高效地將故事內容傳達給讀者的通俗的寫作手法、加入插畫等元素方便讀者閱讀。「輕小說」可以理解為「能輕鬆閱讀的小說」,盛行於日本。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推薦四本日本輕小說,和中國的網絡小說有什麼不同呢?
  • 小說四本玄幻經過百年的整合,百年的耕耘和理解,終於走出了沙漠
    你在讀什麼小說?有些朋友留言說圖書短缺,在這裡,小編每天都會和你分享精彩的小說,省去你的書荒,請記住要注意!讀小說使生活豐富多彩。各種書都是小編的,如果你有喜歡的小說類型,可以推薦給小編,小編會找出來推薦給你解決圖書短缺的問題,互相發微博!
  • 《百年孤獨》最刻入人心的18句話,句句都是人生,值得深讀
    人們一派懈怠,而遺忘卻日漸貪婪,無情地吞噬一點一滴的記憶。7. 預感總是倏然來臨,靈光一現,好像一種確鑿無疑的信念在瞬間萌生卻無從捕捉。8. 你那麼憎恨那些人,跟他們鬥了那麼久,最終卻變得和他們一樣,人世間沒有任何理想值得以這樣的沉淪作為代價。9.
  • 盤點6部豆瓣9.0高分小說,有思想有深度,用故事剖解人間百態
    《圍城》錢鍾書很多人說《圍城》的文學價值並沒那麼高,可是讀過它的人卻很多,而且越來越多,學生在讀,青年在讀,中年人也在讀,一部被更多人讀到的作品,一定是偉大的作品。《圍城》不僅在豆瓣有9.0的分數,在國內各種書單都是必讀之作,也是錢鍾書一生中最有名的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