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換屆」,將反思、調整上屆政府的各項政策,而中美關係是21世紀最重要的雙邊關係之一,拜登將採取何種對華政策,尤其引人注目。據《紐約時報》12月2日的報導,「當選總統」拜登在接受英國媒體採訪時表示,即便他上任了,也不會在第一時間就取消川普在今年1月份對中國商品加徵的25%的關稅,這涉及到2500億美元的中國輸美商品。拜登的這一表態,立即引發了全球的普遍關注。
首先,這與拜登競選時的表態明顯不同,引發外界猜測。據美國《福布斯》網站8月6日的報導,當時還是民主黨總統候選人的拜登在接受全美公共廣播電臺節目採訪時表示,若他當選,將取消川普對中國進口的商品徵收的關稅,因為這等於是變相地「對美國消費者和企業徵稅」,拜登的一位助手也表示,拜登「上任後將從新評估關稅」。因此,在距離入主白宮只有大約7周時間時,拜登拒絕立即取消對華新增關稅,引人猜測。
其次,拜登面臨共和黨、民主黨的雙重壓力。在川普主政的4年裡,不僅美國整體出現了集體向右轉的趨勢,也就是所謂的美國「川普化」,川普所在的共和黨,也已經嚴重的「川普化」。因為川普已經將共和黨的票倉定義為白人主義者、民粹分子和武裝民兵,且史無前例地獲得7000萬張選票,任何背離「川普主義」的行為,都會讓共和黨承受「失去選票」的危險,而對於一個政黨來說,這是無法承受的。
因此,共和黨不僅現在遷就川普胡攪蠻纏,而且還將堅定地踩著川普的腳印繼續往前走,在對華關係上,自然是「一條道走到黑」,「將強硬進行到底」。除了共和黨會施壓拜登繼續對華強硬外,民主黨內部也開始對自己人施壓,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2月2日的報導,美國參議院民主黨領袖查克·舒默對媒體表示,「我特別呼籲拜登政府嚴厲對待中國」,並稱就此已同即將上任的國務卿布林肯、國家情報總監海恩斯通氣。
眾所周知,拜登是民主黨人,民主黨應該支持自己的總統施政,而不是在總統還沒有上任之前,就迫使總統採取與前任總統類似的政策,這種「蕭規曹隨」,不利於民主黨爭奪民眾的選票,因為民眾是希望改變才換領導人的,否則選舉就沒有必要了。因此,拜登目前也面臨來自黨內的壓力,這說明拜登在黨內的勢力,沒有川普在共和黨內強大,對民主黨的掌控,也沒有川普對共和黨的掌控那麼強。
為什麼在政治遊戲中,資深政治家拜登會不如半路出家的川普?主要原因就是川普得到了猶太人的支持,沒有猶太財團的支持,毫無從政經驗的川普不可能贏得2016年的大選,也無法掌控共和黨。金錢是政治之母,選舉意味著要燒錢,燒的錢多,勝算就大,因此不論是民主黨、共和黨,都必須拜猶太財團這尊菩薩。民主黨開始「框」自家總統,不排除是猶太財團在授意,因為在猶太人看來,共產主義威脅大於黨派之爭。
這也是為什麼川普上臺之後,會立即啟動「聯俄制華」這樣的大戰略、大手筆,他可不是什麼資深政治家、戰略家,這需要有人在背後「出謀劃策」,而川普對誰、對哪股勢力言聽計從,這是不言而喻的。最後一點,拜登的最新表態,是否意味著美國新一屆政府將重蹈川普對華政策的覆轍?應該說現在還很難講。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研究員楊希雨就認為,「中美關係在未來數月將處於十字路口」。
他表示,從技術層面上來講,「短期內中美關係是穩定的」。拜登上任之後有一個適應期,比如要重新任命多達5000多名官員,這需要幾個月的時間,在這個階段,中美關係基本上不會有什麼大的變化,拜登拒絕立即取消對華貿易關稅也不難理解,畢竟他的班底都還沒有完全建立。從戰略層面看,「中美誰都不可能改變自己的戰略目標和政策」,「雙方發生摩擦矛盾的基本因素沒有變化」,因此中美關係「中長期是不確定的」。
因此,就目前拜登的表態來看,還很難判斷,拜登是否會繼承川普的「對華衣缽」,繼續採取異常強硬的政策,但有一點是毋庸置疑的,美國不會放棄稱霸,中國不會放棄民族的復興,這一矛盾始終存在,不論誰上誰下,都難以改變這一對抗因素,中美之間的競爭將是一場漫長的馬拉松賽,或將延續整個21世紀。不過,只要中國能夠繼續保持目前的體力、速度、耐心,到本世紀中葉,也即建國百年之際,必將妥妥的世界第一。
巧合的是,據科學家們推測,漢代織錦預測的「五星出東方利中國」的「五星匯聚東方天空」的現象,將在2040年出現,五星平均會合周期長達516年,也暗合孟子所謂「五百年必有王者興」。《史記·天官書》也明文寫道,「五星分天之中,積於東方,中國利;積於西方,外國用兵者利」。這世上沒有不落的霸權,沒有永恆的帝國,不過是擊鼓傳花,各領風騷數百年罷了,從這個角度來看,中國的復興是必然會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