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只看唐詩宋詞,元曲,也是被忽略的經典

2020-12-14 騰訊網

唐詩宋詞元曲

導讀: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這是每個時代留下的文化瑰寶,唐詩宋詞已不必說,那都是我們語文教材裡邊的常客。即使是明清小說,也幾乎耳熟能詳,四大名著,封神演義,聊齋志異等等。那麼為什么元曲幾乎已經淡出我們的視野了呢,那麼現如今她的傳承又在何處呢?

百度百科:元曲又稱夾心,是盛行於元代的一種文藝形式,包括雜劇和散曲,有時專指雜劇。雜劇,宋代以滑稽搞笑為特點的一種表演形式,元代發展成戲曲形式。每本以四折為主,在開頭或折間另加楔子,每折用同宮調同韻的北曲套曲和賓白組成。如關漢卿的《竇娥冤》等。流行於大都(今北京)一帶。明清兩代也有雜劇,但每本不限四折。散曲,盛行於元、明、清三代的沒有賓白的曲子形式。內容以抒情為主,有小令和散套兩種。

詩詞曲小說的演變過程

詩聖李白像

其實從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這樣縱觀全局來分析的話,你會發現,這是一種從高雅到通俗的一種變化,唐詩原本就是統治階級玩的東西,流落民間的也只是打油詩一種,而宋詞是帶有音樂性的一種藝術形式,她和曲可唱,多出現於風月之地,可值得注意的是,在這個階段,作詞之人還是一些達官貴人,賞詞聽曲之人也是那些達官貴人,可以說她同樣是風雅的。

跳過元曲,我們再來說一說明清小說,明清小說是一種說書體小說,也就是小說家創作出來之後供說書人傳播與眾人的。所以說,這種藝術形式是面向平民百姓的,必須是通俗的!

元曲,是一種半通俗半高雅的藝術形式

元好問: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

在說元曲之前,先給大家舉個例子:

小令

趙炳文

【小石調】青杏兒

風雨替花愁,風雨過花也應休。勸君莫惜花前醉,

今朝花謝,明朝花謝,白了人頭。

【么】 乘興兩三甌,揀溪山好處追遊。但教有

酒身無事,有花也好,無花也好,選甚春秋。

從上邊的例子可以看出,元曲形式上和詞相近,運用長短句,但是格律更加自由,詞語上多為口語,表達感情直率,均用 北方流行的曲調,故又稱「北曲」。元曲分為元雜劇 和散曲,元雜劇的成就最高,故人們經常將「元曲」 作為元雜劇的同義詞。

元雜劇是在宋雜劇、金院本及 諸宮調的基礎上逐步形成的,是一種運用北曲風格演 唱,將唱、念、科、舞有機結合起來的綜合表現完整 故事的戲曲形式。早期的元曲和宋詞很像,但是後期的作品比如說《竇娥冤》,這已經是有故事情節的「宋詞」了,也就是有音樂性的「小說」。因此,可以說元曲介於宋詞和明清小說之間,是一種半通俗半高雅的藝術形式,就好像咱們經常說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一樣,是一個很尷尬的形式,她的受眾因而受到局限!

現在還能找到元曲的影子嗎

戲曲《霸王別姬》

其實,現在的戲曲,就是元曲的傳承,元雜劇的結構是一楔子包含四折, 以「單人主唱」「曲白互生」(唱與說白緊密相連) 作為表演形式。另外,元雜劇還有一些特點,如劇本 對舞臺性很看重、角色分工類型化等。可以說,作為 一種戲曲形式,元雜劇是成熟和完整的,戲曲的本質 特徵它都具備。散曲是用來配合音樂供人演唱的,種 類上分小令和套數兩種,其表演形式種類很多,有表 演唱、舞蹈伴唱、樂器伴唱等。由於元曲的流行,元代開始出現專業劇作家,這也直接推動元曲走向鼎盛。

可惜,現代戲曲已經不受年輕人的喜愛,經典不再。但是這種藝術形式是永遠值得大家傳承的。所以,小編再為大家分享一首元散曲:

小令

元好問

【黃鐘】人月圓

卜居外家東園

重岡已隔紅塵斷,村落更年豐。移居要就,窗中

遠岫,舍後長松。十年種木,一年種穀,都付兒童。

老夫惟有,醒來明月,醉後清風。

玄都觀裡桃千樹,花落水空流。憑君莫問,清涇

濁渭,去馬來牛。謝公扶病,羊曇揮涕,一醉都休。

古今幾度,生存華屋,零落山丘。

希望大家能夠傳承經典!

關注我,定期分享有文化有內涵的人文經典,傳奇故事!

相關焦點

  • 關於唐詩宋詞元曲的英語六級翻譯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寫作>四六級作文>正文關於唐詩宋詞元曲的英語六級翻譯 2020-12-12 13:28 來源:新東方網 作者:
  • 2020年12月英語六級翻譯預測:唐詩宋詞元曲
    新東方網>大學教育>四六級>複習輔導>六級>六級輔導>翻譯>正文2020年12月英語六級翻譯預測:唐詩宋詞元曲 2020-12-12 13:16 來源
  • 唐詩宋詞裡的喜怒哀樂
    唐詩宋詞本就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值得我們一再學習。說實話,我很喜歡詩詞,只恨自己不會做。諺語有云: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看來我是太懶了,若肯下功夫苦讀怕不會吟?《唐之韻》講唐詩,也講作者,比如詩仙李白、詩聖杜甫、李商隱、白居易、孟浩然等等。唐朝在中國歷史上是一個空前繁榮的王朝,無論是經濟還是文化,都達到巔峰狀態。
  • 唐詩豪邁、宋詞婉約、元曲唯美,雪與梅到底誰寫得更叫人難忘懷?
    唐詩豪邁,宋詞婉約,元曲唯美。古文人都為冰雪豔梅寫下了不朽的詩篇。有的寫景,有的寫情,有的情景貫穿,到底哪一首最美呢?有的抒寫品行精神,有的抒寫個人情感,有的純寫雪花多美,梅有多豔。有時我沒那麼多愁善感,寫得美我就難以忘記。
  • 中秋賞月,宋詞和唐詩有哪些不同?宋代如何賞月
    所謂唐詩宋詞元曲,唐朝的詩比較出名,而宋朝的詞則在中國文學史上佔據著重要的地位。它與唐詩爭奇,與元曲鬥豔。中秋節即將到來,讓我們通過宋人的賞月,來了解當代的中秋佳節。唐詩慢慢文學化後,就脫離了音樂,內容更為貼近嚴肅的社會問題和抒發詩人的「志」。比如杜甫的「三吏三別」—— 《新安吏》、《石壕吏》、《潼關吏》、《新婚別》《無家別》《垂老別》。
  • 竇唯再發新作:《千字文》《宋詞》《元曲》
    8月初,朝簡組合又以「蒙學」經典為題材出版了《三字經》和《百家姓》。今天,「蒙學」題材第三曲《千字文》,以及另兩部與中國傳統文化有關的《宋詞》《元曲》也在網絡首發。竇唯是個純粹的音樂人,絕不是一個只關心音符而思想狹隘的樂手。《千字文》是國學啟蒙經典,本來就沒有具體真實的情節內容,所以除了竇唯磁性的聲音,不去關注歌詞其實也無妨。
  • 中華版《全唐詩》《全宋詞》,五萬首唐詩、兩萬首宋詞一覽無餘
    唐詩、宋詞,各極一代文學之勝,是中國文學史上的兩座高峰。「詩至唐而眾體悉備,諸法畢該,故稱詩者,必視唐人為標準。」唐詩吸收此前詩歌藝術的一切經驗,加以發揚創造,題材廣闊,風格多樣,不僅代表了唐代文學的最高成就,也是中國古典詩歌藝術發展的最高峰。
  • 九首美到極致的經典元曲!九種人生哲學!
    如果說唐詩像一個丰神高爽的男子,宋詞就像個風姿綽約的姑娘,而元曲則像是活潑可愛的鄰家女孩。前人說詩莊詞媚曲俗,鮮明地體現了元曲的特點。相比於唐詩和宋詞,元曲更適合傳播,更適合抒情,更貼近生活,更深刻地體現了對人生的體悟。一句話,在某種意義上,元曲其實更迷人。好玩的國學精選元曲歷史上最經典的九首曲子,剖析蘊含於其中的人生感悟,奉獻給讀者朋友們。
  • 烏鴉還是那隻沒有一絲絲改變,唐詩宋詞裡都是誤解,不存在不吉祥
    今天,請隨果爸一起,從唐詩宋詞裡,看看烏鴉如何逆襲成為詩人筆下的經典形象。1. 烏鴉是衰敗荒涼之兆。古詩中意象烏鴉有什麼含義?首先,烏鴉是衰敗荒涼之兆 。其大意是:在丹江外城邊上送別行舟,今天一別我知道兩地悲愁。天色已晚,我仍站在江南眺望江北,烏鴉都已歸巢,只見流水悠悠東流去。
  • 紀念臧懋循誕辰470周年暨《元曲選》再版新書分享會舉行
    8月28日下午,紀念臧懋循誕辰470周年暨《元曲選》再版新書分享會在長興縣舉行。適逢臧懋循誕辰之際,《元曲選》再版並回到故鄉,讓書寫在古籍裡的文字重新活了起來。四百多年前,臧懋循本著「為之反覆刪訂,事必麗情,音必諧曲,使聞者快心,而觀者忘倦」的初心,編纂《元曲選》。
  • 鳳姓獨特好聽的女孩名字唐詩宋詞
    鳳姓獨特好聽的女孩名字唐詩宋詞(上) (鳳雪妍) 「雪妍」一名出自唐詩宋詞《南鄉子》中「奪取梅魂鬥雪妍。」 (鳳清瑤) 「清瑤」一名出自唐詩宋詞《聞丹丘子於城北營石門幽居中有高鳳遺蹟僕離》中「松風清瑤瑟,溪月湛芳樽。」 (鳳月嬋) 「月嬋」一名出自唐詩宋詞《虞美人》中「洞房人睡月嬋娟,梧桐雙影上朱軒,立階前。」
  • 我見過最反感的行為,就是動不動念唐詩宋詞
    ,原來是見誰都BB唐詩宋詞。 我們自己只會喊「武漢加油」「中國加油」。 問你汗顏不? 其實中國人要說起唐詩宋詞的話,可以更牛逼。 還記得2018平昌冬奧會上央視陳瀅解說羽生結弦的花樣滑冰男單的解說詞嗎?它還火到日本去了。
  • 盛開在唐詩宋詞裡的杜鵑花,奼紫嫣紅,爭奇鬥豔
    在唐詩宋詞裡,我們經常能聽到杜鵑鳥的鳴叫,也能看到杜鵑花的綻放,唐詩宋詞真可謂是「鳥語花香」。每當春天來臨,杜鵑花與報春蘭、迎春花爭相開放,奼紫嫣紅,爭奇鬥豔,給人們帶來喜訊和祝福。今天,果爸帶大家一起去欣賞那些盛開在唐詩宋詞裡的杜鵑花。
  • 元曲裡的名字,竟如此清新優美,令人陶醉!
    說到中國傳統文學,我想很多人想到的是唐詩和宋詞,其實,元曲中也有很多讓人驚豔並且回味無窮的詩句,因為元曲雅俗共賞,一代代的作家們,也寫出了許多自然酣暢的作品,例如,馬致遠的《天淨沙·秋思》,所以,元曲有一種自由活潑、質樸天成的生命力,因此,從元曲中起名,別有一番韻味。
  • 韋姓唐詩宋詞仙氣清冷男子名字三個字
    韋姓唐詩宋詞仙氣清冷男子名字三個字(上) (韋健豪) 「健豪」一名出自唐詩宋詞《投宣武鄭尚書二十韻》中「健豪驚彩鳳,高步出冥鴻。」
  • 《宋詞知多少》第十一期秦觀
    五千年文明之河奔流至今,湧現出諸子百家、屈原、李白、杜甫、蘇軾、曹雪芹等許許多多燦若星辰的偉大文人,誕生了詩經、楚辭、漢賦、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等浩如煙海的文學經典。中華文化跨越時空的永恆價值和魅力,是全球炎黃子孫自信之源泉!瑞典華人作家詩人蕭峰大哥,將以《宋詞知多少》、《唐詩知多少》、《元曲知多少》、《詩經知多少》等一系列專題與大家共享傳統詩詞的美好!
  • 唐詩宋詞姓林的女孩名字古風兩個字詩經楚辭
    唐詩宋詞姓林的女孩名字古風兩個字詩經楚辭(上) (林惜霜) 「惜霜」一名出自唐詩宋詞楚辭詩經《送楊孟容》中「殷勤與問訊,愛惜霜眉厖。」
  • 尹姓有文採典故的女孩名字唐詩宋詞楚辭詩經
    尹姓有文採典故的女孩名字唐詩宋詞楚辭詩經(上) (尹竹君) 「竹君」一名出自唐詩宋詞楚辭詩經《徵招》中「這奇絕,好喚蒼髯,與竹君來共。」
  • 藍姓女孩詩經楚辭起名有詩意的唐詩宋詞名字
    藍姓女孩詩經楚辭起名有詩意的唐詩宋詞名字(上) (藍冰安) 「冰安」一名出自唐詩宋詞楚辭詩經《和李校書新題樂府十二首·縛戎人》中「陰森神廟未敢依,脆薄河冰安可越。」
  • 元曲:虛擬和現實在劇本緩緩打開時,又演繹了一遍人生的悲歡離合
    在明人朱有墩的《誠齋樂府》中,首先提到了「散曲」這種說法,這裡的「散曲」只專指「小令」。明代中期以後,「套數」也納入到了「散曲」之中。不過,散曲作為一種文體概念被最終確定,應是進入二十世紀以後,學者將「小令」和「套數」都視作為「散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