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封神的科幻驚悚片!腦洞打敗了《三體》,有著令人窒息的恐怖

2021-01-12 這胖子愛看電影

備受期待的科幻神作,電影圈的異類,挑戰觀眾審美和類型期待的話題影片——

《湮滅》( Annihilation)

露出了詭異的「真」容。

奇幻恐怖,燒腦虐心,妖氣衝天,

影片每一分,每一秒,都在製造心靈焦慮,榨乾觀眾的思維,提升情緒的波動。

《湮滅》( Annihilation)好看,但不太容易看。

科幻,特效在該片中完全融入了故事和人物,奇觀不再是聳人聽聞的噱頭,而是激活人類思考的一劑輔藥。

在光陸怪離的場景中,人類天生的好奇心被誘發到難以自抑,我們甘願獻出靈魂和頭腦,被導演牽著鼻子走,成為他的牽線木偶,等待他結束這場魔術,讓我們看見謎底,伴隨角色們走到結局。

可,打開魔盒的一剎那,我們發現裡面空無一物,結局原來只是開始。

《湮滅》來頭不小。

該片改編自美國科幻小說作家傑夫·范德米爾《遺落的南境》三部曲中的首部,小說當年獲得星雲獎最佳小說,擊敗了中國科幻小說奇蹟之作《三體》。

華盛頓郵報評價:

《湮滅》是一部相當成功的驚悚小說,也是一部背景設置在不久未來、有著古典風格的哥德式恐怖小說。

科幻+驚悚,這太適合改編成電影,加上當今的特效水平,完全可以實現文字到音畫的轉碼。

但《湮滅》的導演不甘心於此,他企圖扭轉乾坤,把人類的湮滅當做新生。

《機械姬》的導演亞歷克斯·加蘭可是編劇界的一把好手,這次指導、改編小說,他再一次往影片裡融入了眾多新穎元素。

亞歷克斯·加蘭在《湮滅》裡融入了轉移生物學、非自然突變、極端環境下人類善變的本性的描述,並且保持了他強烈的個人審美風格,那種哥德式的,極簡主義的色彩美學衝突。

《湮滅》的故事不複雜,它贏在夠新穎。

影片講述生物學家Lena( 娜塔莉·波特曼 飾)的丈夫一年前參與秘密任務失蹤,一年後神奇回歸,但身患重病,且查不出原由。

很快,特殊組織接管了她的丈夫和她,並且告訴了她一個還未公布的真相。

神秘的隕石墜落到美國某地質公園裡的燈塔中,政府隔離了該地,命名為「X地區」,該地被無法解釋的特殊磁場圍繞,前後派遣的10個探索小隊都有去無回。

這一次,連同Lena的,一共5名女性決定再做一次探索,希望揭開其中的秘密。

《湮滅》在敘事上有兩點做的非常優異,

一直吊著觀眾胃口的懸疑感,還有突入奇來的驚恐。

天外來物的隕石到底是何方神聖,是意外還是有所圖謀。

被擊中的燈塔作為事件開始的地方,成為了整個故事的終點,是劇情天然的謎底,那個燈塔牽動著探險小隊5位女性的心,同時也勾著觀眾放不下的魂。

去到那個燈塔的冒險之旅,足夠安排一場又一場敘事高潮,給神秘的磁場世界一層又一層的撥下遮天閉目的外衣。

另外,在敘事結構上,導演採用了雙線敘事,以回憶性敘事展現那場詭異的探索之旅,又讓現在時,對主角Lena的審問作為支線。

交叉敘事,有個好處,可以模糊時間線,布下迷陣,兩端故事都由Lena一人講出,真實和虛構在非線性的敘事時間線下模糊不清,暗昧不明,懸疑感得到了累加,劇情張力仿佛一把不斷拉滿的弓,等待在故事末尾的最高潮處得到全力的釋放。

更讓人驚喜的是,導演多次利用了DV機作為敘事的關鍵道具,埋下了懸疑驚悚的暗雷。

觀眾在DV機上看到了恐怖的剖腹場景,滑動的腸子,恐怖的生物。

緊接著,觀眾就看到了DV機上的人物現狀,一個被「湮滅」過後,異化重生的不知名生物,解體爆炸的人形異類。

劇情高潮處,Lena在DV機上看到了「複製」,看到了「重生」,看到了「湮滅」,謎題揭曉,聯繫故事的開端,恐怖的藥液開始瘋狂浸入我們的神經,麻醉我們的理性,讓恐怖感覆蓋了我們的大腦皮層。

這種敘事的小技巧,在敘事中插入敘事,利用多重回憶性敘事發揮了倒敘和插敘敘事魅力。

營造氛圍感光靠故事是慢熱的,奇觀場景和配樂將最快的把觀眾拉入故事旋渦中。

在這個特殊的x地區裡,地球所有的信號都會被包圍住整個地區的磁場說反射,外面的信號進不來,裡面的信號出不去,而且會被無限複製。

人類的DNA是獨特的,不同於其他動物和植物,可在磁場中,人類的DNA開始和其他所有生物進行著融合。

這個核心概念建起後,導演開始大膽的發揮他的審美觀。

按照女主角Lena所說,越是靠近中心的燈塔,越是看到這種反射後、複製出的融合模樣。

現實長著鯊魚牙齒的鱷魚,

被異化的軍人屍體,會發出人類呼救聲的龐大野熊,

人形花草植物,

冰狀的樹木......

地球萬物的DNA在磁場中,不斷湮滅,複製,雜交,融合,新生。

《湮滅》靠著故事和場景,用懸疑和恐怖氛圍把觀眾拉入了充滿異域風情的神秘世界,這是前所未有的奇觀世界,將令所有人大飽眼福,嘆為觀止。

但《湮滅》最讓人激動的,還是它可作出多重解讀的主題。

《湮滅》幾乎找原來的好萊塢商業片中找不到模板,近幾年大熱的影片《降臨》可有類比,當在主題上卻差之千裡。

《降臨》側重語言學,而且母題是拯救;

但《湮滅》側重的是生物學,遺傳學,這在科幻商業片中絕對屬於異數,更可怕的是,影片有著反人類的幻滅意識。

人非人,物非物,

導演亞歷克斯·加蘭在他的《器械姬》中,借用人工智慧就討論這個母題,在《湮滅》中,他借用生物學和哲學理論重新詮釋了這一主題。

究竟人是什麼,如何定義人為人!

片中5為女性都有著豐富的象徵性,以此來解答這個主題。

影片一開始就透露出了主題的切入點,細胞的分裂再生,其實人無疑就是一個龐大的西部組織構成體,細胞的分裂,死亡,再生,每天都在人類的身體上上演著。

細胞的分裂是為了自我的生存,同時它們也為人類生命提供了延續,當分裂開始衰減,人類就進入了衰老期,直指死亡。

病毒性細胞侵入人體也是為了獲得生存的機會,消滅其他細胞,自我分裂,佔據一席之地。

大多數細胞的分裂是為了保護自我,

可有種細胞的分裂是可怕的,那就是癌症細胞。

它們複製,融合,摧毀它之外的一切細胞,諷刺的是,它不是為了生存,而是走向毀滅,因為人類在癌細胞擴張到最頂峰時就迎來了死亡,宿主湮滅,癌細胞同時失去了有機體的承載,只能同時滅亡。

影片中,藉此提出了全新的思考角度,是否人類的死亡就等於細胞的滅亡,人類的湮滅有時也許是新物種得以出現的良機。

歸根結底,人類也是細胞生物的一種而已,只是比較複雜,暫時較為高級,在人類的認知中,對於人類生存有益的細胞得到了維護,而其他細胞生物結構卻不被人類所重視,甚至處於對立。

在《湮滅》中,當人類的細胞,獨特的DNA因為場域的反射與植物、動物融合時,新的物種來臨了。

片尾,真相大白,原來這塊隕石,這個場域,這場DNA的複製,細胞的融合再生都是外星生物的一次精心策劃,有意為之。

為了弄清地球生物體結構,外星生物體選擇、測試了多重DNA的組合,最終發現人類果然是地球最為高級的DNA序列,穩定的細胞組織,所以片尾,它複製了女主角Lena,還有她的丈夫。

在湮滅,變異的過程中,人類發現了自我可以同時存在,比如Lena的丈夫在和其複製體相處的足夠久後,他失去自我認同,以自毀結束,讓複製體取代了本體。

而Lena卻選擇與自己的複製體搏鬥,保留自我的存在。

這也是片尾的另一個謎題,究竟走出場域的Lena是複製體還是本體,細心的觀眾一定會發現,也許最後這個Lena已經是複製體之後的複製體。

外星生物通過這場DNA的複製實驗,在地球上製造生成了他們的亞當和夏娃,人類的命運走向了未知,命運的天平開始傾斜。

所以,細思極恐的結尾有著反人類的主題閉合。

同時,選取的5位女性主角也是各有隱喻,

影片提出了自毀不等於自殺的概念。

來到場域的5位女性一開始被定義為參加了一場自殺行動,因為前面10組人都有去無回,選擇參加的人必定有著內心問題。

有的人婚姻失敗;

有的人沉迷酒精;

有的人陷入自殘;

有的人身患癌症,

在生活上,他們都被看作有著自殺傾向和自毀傾向的人,

可片中人物認為,自殘不等於自殺,這種自毀也許是為了尋找活著的感覺,也許是一種新生。

果然,片中其他幾位女性人物都在劇情中走向了湮滅,只有那個自殘的女性角色得到了新生,與植物細胞融合,變成了另一種新的生物。

最值得玩味的就是身患絕症的女領隊,被癌細胞折磨的她最後被湮滅為細胞,在與Lena的DNA融合後,幻化為新的生物。

癌細胞吞噬了她的本體,通過湮滅後得到了新生,而且還佔據了人類主體的位置。

最終,湮滅不再是消亡的意思,而是新生。

導演用整個故事,重新定義了Annihilation這個詞的意思。

亞力克斯·嘉蘭在《湮滅》中致敬了庫布裡克對驚悚氣氛塑造的方式,比如《2001太空漫遊》的那種壓抑感,

並和視覺效果團隊創造了奇妙和怪誕的新世界奇觀,描繪了一個模糊了植物和動物界限的美妙新世界,還有身體異化對心理以及精神的雙向影響。

但該片僅僅將這些抽象和形而上的問題與理念轉化為電影畫面,即使到了影片結尾也沒有給出相對明晰的解釋,為主題的閉合留下了巨大的釋意縫隙,這對觀眾不太友好,極為考驗觀眾的觀影惰性。

將解讀和過度解讀的工作一股腦扔給觀眾,讓他們自己判斷到底發生了什麼,弄懂其中的多重寓意,這可以說成是聰明,也可以說成是不負責。

維倫紐瓦在同樣緩慢的《降臨》第三幕中,帶來了令人百感交集的轉化與啟示,而《湮滅》在影片最後,並沒有形成類似的,實錘一樣的結論,而更像是一個模糊不清的半成品。

所以,《湮滅》註定是一部在小眾影迷群體中引發精神高潮的異類之作。

相關焦點

  • 2018年第一腦洞科幻片,原著3年前就打敗《三體》
    提到科幻片,很多人都會想到即將被拍成電影的科幻小說《三體》,時至今日人們對這部作品的熱度依然不減。無數的國人都滿心期待著,希望有一部可以揚眉吐氣的優秀國產科幻片出現。然而,就在這兩天一部號稱原著擊敗《三體》的電影出現在觀眾面前,有些看過的朋友對其大為稱讚,甚至說這部電影將鎖定今年年度最佳科幻片的位置。
  • 奈飛宣布將拍攝科幻巨作《三體》,劉慈欣:對於電視劇充滿信心
    奈飛宣告將拍照科幻巨作《三體》,劉慈欣:關於電視劇充滿決心流媒體巨頭奈飛日前宣告將製造根據中國科幻作家劉慈欣代表作品《三體》改編的英語劇集,將由《權利的遊戲》主創大衛·貝尼奧夫、D·B·威斯以及劇集運作人亞歷山大·吳一起製造
  • HBO《異星災變》豆瓣9.1分一集封神:「信條」之後的科幻巨作?
    文 |一點劇讀  Mia當科幻迷們還在為《信條》裡的時間線、流媒體衝擊焦慮下諾蘭繼李安《雙子殺手》之後進行的電影工業新探索是否值得而爭論不休,9月3日上線、HBO MAX的科幻劇集《異星災變》悄然間已刷爆科幻愛好者朋友圈,以豆瓣9.1分的評分「封神」。
  • 每一幀畫面都令人細思極恐,必須安利這部科幻驚悚片給大家
    倘若將科幻、驚悚、恐怖等元素都聚焦都一部電影中,會給觀眾帶來一種怎樣的視聽體驗呢!於是,「連吃敗仗」的環球影業就這樣,憑藉一部恐怖片翻身了。從小賽深夜緊張地起床,逃離海邊別墅開場,整個逃離過程營造的緊張、令人窒息的氛圍,就足以令人屏息了。而接下來,女主小賽逃到朋友家中,總是覺得房間的暗處有異動。導演用火力突然加大的燃氣爐、小賽身後突現的呼氣等空鏡頭和場景,將「隱形人」驚悚地展現開來。
  • 暮光女《深海異獸》IGN 6分 華而不實的科幻驚悚片
    今天(1月8日),由「暮光女」克裡斯汀·斯圖爾特主演的科幻驚悚片《深海異獸》的媒體評分解禁。IGN為其打出了6分,認為《深海異獸》是一部華而不實的科幻驚悚片,永遠無法接近偉大的層面。
  • 本年度首部高分好評驚悚片!「你看到了科幻還是人性?」
    隱形人The Invisible Man導演: 雷·沃納爾編劇: 雷·沃納爾 / 赫伯特·喬治·威爾斯主演: 伊莉莎白·莫斯 / 奧利弗·傑森-科恩 / 阿爾迪斯·霍吉 / 麥可·多曼 / 斯託姆·瑞德2020年全球口碑炸裂 高評分驚悚片「他可能並未離開」《隱形人》是2020年初上映的美國科幻恐怖驚悚電影
  • 網飛和國內公司同拍劇版《三體》,真能拍出這部科幻巨著的精髓?
    前一陣,網飛(Netflix)宣告將把《三體》三部曲小說拍成劇集,引發了很大的爭議。《三體》,在科幻文學讀者中就像是神一般的存在,曾在2015年取得雨果獎最佳長篇。它憑一己之力,把中國科幻文學提升到了世界級的水平。國外也有許多讀者十分喜愛《三體》。
  • 三體:徵服世界的中國科幻神作
    《三體》2006年開始連載,2016年才真正在中國火起來!用了整整10年時間!《三體》是國產科幻標杆,作者劉慈欣一個人單槍匹馬,把中國科幻文學提升到了世界級的水平。然後,《三體》第一部經過劉宇昆翻譯後,幾乎是眾望所歸的,斬獲了2015年第73屆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大獎!
  • 4本裡程碑式的科幻巨著推薦,每一本都值得一看
    書推薦第132期:說起科幻小說的腦洞,當真是令人佩服,但是科幻小說並不是瞎編亂造,許多有見地的科幻小說作者,已經對人類未來發展做出了合理的預測,百年前科幻小說家寫下的東西,如今很多都成為了現實,那麼未來,我們會不會也能出現許多科幻小說中才有的事情呢?
  • 打敗劉慈欣《三體》的一部科幻片,這些情節細思極恐!
    美國科幻星雲獎之前曾經有過一個頒獎,當時是把劉慈欣的小說《三體》放在了第二名的位置,而第一名,是美國本土的作家傑夫·范德米爾創作的小說《遺落的南境》。這部電影以典型的西方克蘇魯神話體系為背景,講述了一隻探險小隊去一個被稱為「X區域」的地方進行勘察,以確定外星人是以何種方式入侵地球。
  • 電視劇《三體》殺青 秉持科幻初心構建真實科幻世界
    網易娛樂12月14日報導 近日,由楊磊執導,張魯一、于和偉、陳瑾、王子文、林永健、李小冉主演的電視劇《三體》殺青並發布「殺青特輯」。該劇改編自劉慈欣的同名科幻小說《三體》,講述了納米物理學家汪淼(張魯一 飾)與刑警史強(于和偉 飾)聯手破解三體文明在地球製造恐慌的真相,並由此展開一系列調查與對抗的故事。
  • 《三體》《北京摺疊》,進擊的中國科幻
    開創·新世紀早在《三體》獲得雨果獎五年前的2010年,隨著《三體》第三部《死神永生》的出版,劉慈欣就被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嚴鋒譽為「憑一己之力將中國科幻文學提升至世界級水平」的開創性科幻作家。而隨著《三體》電影的開機拍攝和雨果獎的揭曉,隨著劉慈欣的名字廣泛突破科幻圈,成為某種新的文化現象的代表,這一說法更是被各類採訪報導反覆引用。
  • 最低成本最高好評,年度驚悚片《隱形人》推薦
    WHAT YOU CAN』T SEE CAN HURT YOU(你看不見的會傷害你)《隱形人》出自著名科幻小說家H.G威爾斯的同名小說,早在1933年就被拍成影視作品,此後隱形人的設定也被不斷改良拍成電影。
  • 技術驚悚派科幻作家的《三體》番外
    在首屆三體主題科幻徵文大賽上,能抱走一座獎盃就已經讓在座的三體迷們羨慕不已了,但是!有人居然抱走了兩座!在《科幻世界》、《科幻立方》、《科幻畫報》、蝌蚪五線譜等雜誌及網絡平臺上發表過作品,曾獲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晨星科幻文學獎、未來全連結超短篇科幻大賽、三體宇宙徵文大賽、中國工業文學大賽及光年獎等獎項,並出版有長篇科幻小說《人機戰爭》三部曲。
  • 中國科幻小說《三體》英文版獲美國「星雲獎」提名
    新華網上海2月21日電(記者許曉青 姬少亭)記者21日從中國教育圖書進出口公司獲悉,中國知名長篇科幻小說《三體》的英文版已獲得美國科幻奇幻作家協會2014年度「星雲獎」提名。    業內人士分析,儘管目前僅是獲得提名,但對中國科幻長篇創作而言,具有重大意義。
  • 科幻驚悚片《隱形人》確認引進 口碑爆表的恐怖佳作
    據環球影業官博發布,驚悚片《隱形人》國內確認上映,目前還未公開具體檔期。該片是由雷·沃納爾執導,伊莉莎白·莫斯和奧利弗·傑森-科恩主演的科幻驚悚片。本片已於今年2月28日在北美上映,以首周2820萬美元的成績登頂票房榜,目前爛番茄新鮮度高達91%,IGN 8.0分。
  • 劉慈欣同名科幻小說改編,《三體》科幻電視劇殺青特輯公布
    (12月14日),根據劉慈欣同名科幻小說改編的電視劇《三體》的官方微博宣布,第一季正式殺青,並公布殺青特輯,張魯一、李小冉、于和偉、林永健、王子文等主演的造型也首次曝光。《三體》劇集殺青特輯:導演楊磊在殺青特輯中表示,一個好的科幻一定是有現實意義的,看了這個科幻,也許就是明天的現實。總製片人白一驄則表示,科幻一定要用更加現實主義的手法、更加真實的細節去表達,才能把科幻呈現得更真實。
  • 俄羅斯熱門科幻驚悚片《寄生異形》,一個共享大腦的異形生命
    《寄生異形》是一部俄羅斯科幻驚悚片,令全球觀眾驚嘆不已。編劇聰明地將《異形》的背景帶到一個完全不同的方向。整部影片流露出明顯的緊張感。劇中人物的真實動機直到熱血沸騰時才會明朗。隨著影片中的生物有了自己的計劃,更多的曲折將接踵而至。
  • 科幻小說的巔峰《三體》,講述了宇宙的終極秘密
    《三體》是劉慈欣創作的系列長篇科幻小說,由《三體》《三體Ⅱ·黑暗森林》《三體Ⅲ·死神永生》組成。其中《三體》經美籍華裔科幻作家劉宇昆翻譯後獲得了第73屆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三體III:死神永生》獲得2017年軌跡獎最佳長篇科幻小說獎。
  • 《三體》只是科幻小說?不,人性面對災難時冷眼觀察報告才是正解
    關於《三體》最感人的是,普通人能夠重寫信息科技時代的歷史,一個決定將決定著人類的生存還是毀滅。讀完《三體》,我不得不敬佩劉慈欣的腦洞,這是一種神聖般的存在。更重要的是,劉慈欣每部科幻小說都會帶來不同的理論思考,不會重複自己或現有的理論,而是創造新的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