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植物園從藥用植物中篩選發現天然拓撲異構酶抑制劑

2020-12-21 光明網

  全球癌症發病率和死亡率上升,對公共衛生構成挑戰。手術、放療和化療是當前治療癌症的三種主要方法。然而,這些方法會帶來副作用,且在臨床病例中療效不佳,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DNA拓撲異構酶(Topos)是DNA複製的關鍵酶,在細胞轉錄、重組和修復中發揮重要作用,是一些抗癌藥物的靶酶,目前已有針對DNA拓撲異構酶的成功抗癌藥物在臨床應用。富含多種生物活性化合物的藥用植物是發現和開發抗癌藥物的重要資源之一。親和-超濾/高效液相色譜-質譜聯用技術(AS/UF-LC-MS)是一種從藥用植物中篩選並尋找拓撲抑制劑的有效方法,具有高靈敏度、高通量和普適性。

  基於上述研究背景和過去幾年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在該領域研究經驗的積累,中科院植物種質創新與特色農業重點實驗室、植物化學生物學學科組博士生範民霞在研究員郭明全的指導下,概述了在過去15年中,利用AS/UF-LC-MS技術,從藥用植物中篩選Top酶抑制劑的研究現狀,為更有效的從天然藥物中發現更有效抑制Top酶的先導化合物指明了研究方向。

  相關研究成果以Screening for natural inhibitors of human topoisomerases from medicinal plants with bio-affinity ultrafiltration and LC–MS題,發表在Phytochemistry Reviews上。研究工作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湖北省科技創新重大項目、澳門科技發展基金的支持。

來源於人類和大腸桿菌的拓撲異構酶基本分類及特徵

[ 責編:戰釗 ]

相關焦點

  • 熱帶植物的百科全書,匪夷所思的植物王國,興隆熱帶植物園
    3歲半的孫子對繽紛的大千世界有著強烈的好奇心,每次帶他去公園或遊樂園都會對所看到的樹木、花卉、植物詢問叫什麼名字,仔細觀察它們的之間的不同,也因此認識了數十種植物花卉。但在北方除了在溫室裡很難看到爭奇鬥豔的熱帶植物,因此這次來海南特意去了趟興隆熱帶植物園,讓孩子在風景秀麗的植物園內與神奇、美麗、獨特的熱帶、亞熱帶植物有個親密的接觸,來豐富他的知識庫。
  • 昆明植物所在單萜吲哚生物鹼研究中獲進展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化學與西部植物資源持續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雲南特色植物資源的利用與開發團隊研究員蔡祥海研究組一直致力於雲南特色植物資源中MIAs結構的挖掘和新生物功能的探索。故有效地抑制過激活化的小膠質細胞在神經炎症反應中是重要指標,也是先導化合物發現的重要靶標。近期,課題組成員博士鬱陽從藥用狗牙花(Tabernaemontana bovina)葉中獲得12個同一類型的二聚MIAs分子(圖2),該類分子是由白堅木鹼及其衍生物通過C-3和C-14′單鍵連接而成。
  • B肝新藥開發純化HBV- RT和尋找潛在逆轉錄酶抑制劑
    日本大阪大學醫學研究生院微生物和免疫學系病毒學科開發了一個體外檢測系統,使用純化的HBV RT來尋找潛在的逆轉錄酶(RT)抑制劑。這項科研成果是高純度B型肝炎病毒轉錄酶活性區的篩選及其應用下部分,發表在2020年7月31日的科學雜誌《Viruses》上。
  • 2020軍隊文職備考醫學類專業知識:酶的抑制劑
    【導讀】華圖寧夏軍隊文職考試網同步解放軍報發布:2020軍隊文職備考醫學類專業知識:酶的抑制劑,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如果不知道不妨看看下文,寧夏華圖整理的醫學類專業知識:酶的抑制劑 ,希望大家學習記憶。   向酶中加入某一物質酶活性上升,稱為激活劑;若使酶活性下降,稱為抑制劑。抑制劑又可分為可逆性抑制劑和不可逆性抑制劑。   1.不可逆性抑制劑   不可逆抑制劑主要與酶共價結合,降低酶活性。共價結合結合緊密,不能用簡單透析、稀釋等物理方法除去抑制作用。
  • 研究發現中國烏龍茶香氣酶促形成機制
    中國是較早發現和利用茶樹(Camellia sinensis)的國家,至今已有數千年歷史。經過不斷地變化,形成當前的六大茶類。六大茶類主要根據茶葉加工方式的不同劃分為綠茶、白茶、烏龍茶、紅茶、黃茶和黑茶。其中,烏龍茶,亦稱青茶,是六大茶類中較有中國特色的茶葉品類。
  • 華南植物園舉辦「抗疫植物知多少」專題植物展預告
    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藥園創建於1974年,以收集南方藥用植物為主,目前保育了上千種各類藥用植物,是華南地區藥用植物資源最豐富的保育研究基地之一,也是傳統中醫藥文化教育基地。  為提高公眾對抗疫植物的認識,華南植物園推出「抗疫植物知多少」專題展覽,展出新冠肺炎治療方案藥方植物、化痰止咳與清肺植物、清熱解毒植物、提高免疫力植物、香療植物等五個類型植物共73科160多種。
  • 12種「明星」植物安家鄭州植物園!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郭致遠 通訊員 王霞  12月1日,鄭州迎來入冬以來首場降雪,室外雪花裹著雨水,飄飄灑灑;植物園熱帶植物植物室內溫暖如春,剛剛安家綠城的12種「明星」植物,亦是顯現出勃發生機,與窗外的作物一起迎接冬的到來。
  • 鄭州植物園首次引進非洲猴麵包樹等12種珍稀植物
    近日,鄭州植物園引進一批珍稀植物,有「一帶一路」明星植物非洲猴麵包樹、金邊象腳絲蘭、稻草人等,多達12種,均是首次引進園內。非洲原生地的猴麵包樹非洲猴麵包樹,光聽名字就足以令人好奇。引進鄭州植物園的猴麵包樹在非洲歷史上的幾次大饑荒時期,這種「天然麵包」拯救了成千上萬饑民的生命,被當地人奉為「聖樹」,受到人們的保護。其樹冠巨大,樹杈千奇百怪,酷似樹根,好像根系長在腦袋上的「倒栽樹」;其樹幹則粗大,主幹較短,整棵樹看起來像是插在一個大肚子花瓶裡,因此也稱為「瓶樹」。
  • 研究揭示HIV如何對整合酶抑制劑類藥物產生耐藥的機制
    如今,已有許多有助於控制HIV感染的藥物,包括稱為整合酶鏈轉移抑制劑的藥物。該藥物家族中有四種藥物:raltegravir,elvitegravir,dolutegravir和bictegravir。它們都通過與HIV的一種關鍵酶(稱為整合酶)結合而起作用,以阻止其將病毒的遺傳信息插入人體細胞的DNA中。
  • 巴東木蓮在武漢植物園首次結實
    原標題:巴東木蓮在武漢植物園首次結實中科院武漢植物園供圖中科院武漢植物園共保育珍稀瀕危植物巴東木蓮10株,最長樹齡達36年,其中有4~5株開花,但一直沒有觀察到果實。巴東木蓮是一種木蘭科木蓮屬常綠喬木,是國家二級保護植物。其模式標本採自木蓮屬植物地理分布最北緣的湖北巴東縣。巴東木蓮自然分布於湖北西部(巴東、利川、鹹豐)、湖南(永順小溪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桑植八大公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江西(官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於海拔240~1200米的密林中,以及房前屋後、山坡田埂等地。
  • 廣州華南植物園,一個植物種類繁多的生態公園
    位於廣州的天河區龍洞天源路的華南植物園是廣州市一個植物種類繁多的生態園,來到這個風景秀麗的植物園可以欣賞到這裡的生態環境。在廣州當地的很多的公園也是一樣,主要以植物景觀為主。在這華南植物園,感受廣州最「綠」的植物景觀,去欣賞那裡的植物景觀風景。
  • 非洲猴麵包樹等12種植物首次落戶鄭州植物園 映象網為你「一網打盡」
    映象網訊(記者 邱延波 文/圖)為進一步豐富植物種類,強化植物科普價值展示功能,一周前,鄭州植物園首次引進「一帶一路」明星植物非洲猴麵包樹、金邊象腳絲蘭、稻草人等珍稀多肉植物12種。12月1日,映象網實地打探,為你展現這些首次落戶鄭州的植物。
  • 上海辰山植物園將迎十周歲生日,雲賞花背後的1.5萬種植物
    巖石藥用植物園在巖石藥用植物園,層次分明的巖石是亮點,其中錯落生長的各種花草,更是給人一種仙境的感覺。坐在綠蔭中盡情感受新鮮空氣,頓時感覺所有煩惱都煙消雲散,這大概就是辰山植物園的魅力吧。土壤改良後,不僅提升月季園、木蘭園、藥用植物園、宿根植物園等專類園的生物多樣性水平,更提升了運用植物營造的豐富空間和景觀水準,辰山就是這麼有魅力
  • 探訪深圳仙湖植物園,植物花卉形態各異,湖光山色,妙趣橫生
    仙湖植物園,坐落在廣東省深圳市羅湖區仙湖路160號,坐標於深圳市的東北郊,在羅湖區東郊的蓮塘境內,園內擁有豐富多彩的植物種類,湖光山色,移步換景。仙湖植物園主要景點概況:天上人間景區,主要看點是形態各異的植物花卉和香火旺盛的弘法寺,據說弘法寺在當地的影響力是非常大的
  • 華南植物園在石斛花香物質香葉醇代謝調控研究中取得進展
    蘭科石斛不但具有很強的觀賞價值,而且還具有很高的藥用食用價值。很多石斛花能夠合成和釋放怡人的香味,這是其能夠開發成花茶的重要物質基礎,然而目前對石斛花香物質的合成與調控研究尚不多見。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農資中心研究人員以鐵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為材料,基於香葉醇是鐵皮石斛主要單萜類花香物質之一的前期研究結果,在全基因組水平上挖掘到3個候選的香葉醇合酶,其中DoGES1定位於葉綠體中,表明鐵皮石斛可能通過甲基赤蘚糖(MEP)途徑參與香葉醇的合成。
  • 活植物13000多種 在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發現生物多樣性之美
    「這是蘭花螳螂,它的步肢演化出類似花瓣的構造和顏色,能隨花色調整自身顏色,是螳螂目中最漂亮的物種。」12月5日,在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以下簡稱版納植物園)裡,版納植物園環境教育中心科普專家劉光裕正在向「雲南生物多樣性保護集中採訪」媒體團介紹一種神奇的生物「昆蟲皇后」——蘭花螳螂。
  • Mol Cell|黃俊組提出DNA複製過程中「雞爪結構」形成的新模型
    近年來研究表明,在高等真核生物細胞中,複製叉翻轉是由PARP1介導的應對複製壓力的關鍵調控機制,酵母中由於缺乏PARP基因,因而在正常生理條件下極少能夠觀察到「雞爪結構」的存在。顯而易見的是,在複製叉翻轉過程中,新合成的鏈與親代DNA鏈解開將會在位於複製叉後方新合成的DNA雙鏈上產生拓撲張力,進而抑制複製叉的進一步翻轉。因此他們猜測複製叉在翻轉過程中需要通過拓撲異構酶釋放拓撲張力,促進複製叉的深度翻轉(圖二)。
  • 華南植物園舉辦「琪林科學講壇」植物課程
    華南植物園舉辦「琪林科學講壇」植物課程 2020-01-14 華南植物園 【字體:>大 中 小】   1月14日,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舉行第十八期「琪林科學講壇」——「邱園的觀賞植物與中國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