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牆很有趣,剛入獄的時候,你痛恨周圍的高牆;慢慢地,你習慣了生活在其中;最終你會發現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這就叫體制化。」
整部電影將我們帶到1947年肖申克監獄,以名叫Red的囚犯用他的視角向我們敘述了一個殺害妻子的銀行家被判入獄的故事,是一個充滿自由,希望,救贖的故事。而在我眼中,我看到的不僅僅是困境中關於自由的鬥爭、永不熄滅的希望,壓抑下的友誼以及善惡的歸宿。「體制化」這三個字,就是這部電影帶給我的思考。
面對無法逾越的高牆,是選擇反抗,還是選擇適應。我想這不僅僅是監獄中的犯人面對的問題,也是現實生活中每個人所面對的問題。肖生克監獄,它不僅代表一座監獄,它反映了我們的現實生活。在這座監獄裡,有著對聖經倒背如流,口中宣傳著拯救之道,實際上卻濫用職權,為了利益不擇手段的典獄長諾頓,以及他的打手們,海利以及其他警官,他們兇狠殘暴,不把囚犯生命放在眼裡。他們就是肖申克監獄的統治者。而統治者的工具就是博格斯三姐妹,他們威脅著其他囚犯。剩下的就是大多數逆來順受的囚犯們,也有為數不多像Red這樣,監獄中的強者,他已經摸透了規則所在。睿智老練,在肖生克監獄中混的如魚得水的人。最後就是主人公安迪,他是聖者,因為他不僅完成了自我的救贖,還救贖了監獄中的其他囚犯。這些個體不正是對應了我們現實生活中,廣大的市民,惡霸,當道者等等?我想這也是為什麼這部電影叫做《肖生克的救贖》而不是《安迪的救贖》的原因。
每個人心中都有美好的事物存在,也有陰暗的一面。監獄是約束了犯人的行為,但約束不了他們的心。但他們為什麼不抵抗,不僅僅是體制的力量。其實他們內心也有一座肖生克監獄,約束著他們的思想與情感。所以當老布和Red出獄後才會如此惶恐不安,RED甚至連上廁所都要經過別人同意。反觀現實中的我們,其實我們每個人也生活在「肖生克監獄」。教育制度,社會保障,婚姻制度,政治體制,這些制度都在無形中束縛每一個人,誰都要面臨工作壓力和生存壓力,也有少數人例外,但也僅僅是少數。
隨著我們年齡成長,每個人對應試體制化的感受日益加深。考好大學,上好大學的觀念從小就植根每個人心中。在這個體制下,有些人只是盲目的學著,每天都是同樣的內容,上課,下課,學習,吃飯……形同機器人,有些人有目標,卻沒法實現。
記得高二初,我曾經問過一個朋友關於他的方向,他說他想當體育生。我絲毫不覺得驚訝,以他的毅力和身體素質,體育專業的確很適合他。但是他沒有,因為他的家人沒有同意他這麼做,認為和其他人一樣做普通考生,考個大學就好。我一直覺得挺可惜。「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在這樣的環境中,他不過是許許多多人的一個縮影而已,我見過太多。
做自己喜歡做的事不過是理想罷了,有多少人能夠將自己喜歡做的事變成走出社會後的職業?並不是他們缺什麼,而是在應試教育下,那些很美好很單純的夢想都被磨滅的一乾二淨。我還記得我剛開始打球那份純真,那是每個熱愛籃球的人都共有的東西。那種夢想很美好,就像安迪說的這個世界上有一些東西,高牆無法阻擋,惡人無法觸碰到的,內心深處的東西。而現在的我們,是否已經被時間磨平了稜角,衝淡了曾經的激情,曾經的夢想早就被丟棄到某個角落,是否自甘這樣的平庸?我們都平凡,但平凡不等同平庸,是什麼導致了這樣的結果?
另一方面,為什麼人們越來越不願意將最真實的自己展現出來,為什麼與人交往各自心懷鬼胎,而不是真誠相待。那是因為我們將自我封鎖了,將內心深處最美好的東西鎖在了「監獄」中,才能在這個體制的社會中自保。那是無形的枷鎖,我們何嘗不想衝破枷鎖,實現自己的夢想。找回最初那份感情,最真實的自己?
整部影片中Red和安迪的友誼就是最大的閃光點,那份情誼不是監獄能夠困住的。不論何處,即使是最黑暗的監獄中也會發光,他將原本沒有關係的兩個人聯繫在一起,最終成為一生的摯友,那就是友情。二十年的監獄生活中,他們互相幫助,以心交心,影片最後一幕他們兩在太平洋一個小島見面。兩個舊知己相擁,那是電影中最溫暖的一幕。那一刻安迪和Red才是真正完成了各自的救贖,擁抱自由。
安迪在一開始入獄時是不愛與任何人交往的,也許是他內心認為自己是無罪的,他不願意與這些監獄中犯下滔天大罪的犯人交往。RED剛剛接觸安迪曾跟他說過一句話:「肖生克監獄中的犯人都是無罪的,除了我」。在我的理解中,這句話說的是,也許每個人因各種原因入獄,他們違反了法律,他們有罪,但在人性上他們無罪。隨著安迪與RED交往,他也發現安迪這群人並不是窮兇惡極的犯人,他們人性深處也是有好的一面,甚至比那道貌岸然的典獄長和警官更加可愛。這才是他為什麼要苦盡心思寫信,為監獄求得援款,建立圖書館。因為每個人內心都有美好的一面,都有被救贖的機會。只不過在法律的體制下,他們認為有罪的人,人格也不完整,而且為大眾所接受,這就是體制對人性的誤解。在這樣體制下,所有人都會有這樣的慣性思維。難道一個人做錯了事他就一定是惡人?或者說一個人做好事他就是好人?好壞、善惡原本難分,我們都被表面現象又或者說在體制影響下的思維所禁錮。在我看來RED即使身為一名囚犯卻也比那典獄長要好得多。
我們都需要救贖,找回最初的自己,還有那些被埋葬的夢想和希望。這就是為什麼《肖生克的救贖》這部經典的電影不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被人遺忘,因為它反映的就是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