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個針對中國人群的非小細胞肺癌一線免疫聯合化療的III期研究
這是全球首個針對中國人群的非小細胞肺癌一線免疫聯合化療的III期研究,也是第一個公布OS結果的中國自主研發免疫檢查點抑制劑一線治療晚期NSCLC的研究。我們邀請作者團隊對文章進行解讀。文章解讀一直以來,驅動基因陰性的晚期非鱗狀非小細胞肺癌(NSCLC)的主要一線治療方案為含鉑雙藥化療。直到2018年8月,貝伐珠單抗聯合含鉑雙藥化療被批准用於治療晚期非鱗狀非小細胞肺癌。然而,這一方案的中位總生存期只有10.3至24.3個月,仍不令人滿意,亟需更有效的一線治療方案[1-3]。
-
PD-1/PD-L1 抗體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研究進展
PD-1/PD-L1 抗體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研究進展.PD-1/PD-L1 在晚期非小細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治療中有良好療效。本文針對 PD-1/PD-L1 抗體治療晚期 NSCLC 臨床進展進行綜述。正文肺癌為患病率、致死率最高的腫瘤之一。2018 年肺癌新發患者預估佔所有腫瘤的 11.6%,死亡患者佔所有腫瘤的 18.4%[1],均以非小細胞肺癌(NSCLC)為主。目前,晚期 NSCLC 標準化療緩解率、生存期延長有限,能接受基因靶向治療的患者範圍小且後期耐藥不可避免[2]。
-
專輯徵稿:類器官作為發育(或確定細胞命運)和疾病的模型
專輯徵稿:類器官作為發育(或確定細胞命運)和疾病的模型 2020-06-21 06: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NK細胞免疫治療肝癌,疾病控制率可達71.4%!
目前肝癌的主要治療手段為手術切除,由於患者確診時大多已處於中晚期,預後較差,有時會採用放射治療和介入治療【1】。對部分不適合手術的患者,只能採用保守治療,效果並不理想。NK細胞(natural killer cell),即自然殺傷細胞,是防禦病毒感染和腫瘤侵襲的第一道防線,具有廣譜消滅癌細胞的特性。
-
Cell論文詳解在SARS-CoV-2感染和細胞因子休克症候群中,TNF-α和...
圖片來自Cell, 2020, doi:10.1016/j.cell.2020.11.025。這些作者在發現與COVID-19相關的過度炎症免疫反應通過觸發炎症細胞死亡途徑導致小鼠組織損傷和多器官衰竭後,確定了候選藥物。他們詳細介紹了炎症細胞死亡信號通路如何發揮作用,從而有助於開發潛在的治療方法來破壞這一過程。
-
...由於是肝癌晚期,姚策肝臟內部有一個病灶,差不多14釐米,肝臟...
【錯換28年人生患癌小夥病情危重】6月25日據媒體報導,已患肝癌晚期的姚策病情持續惡化,醫院也於24日收到此案代理律師周兆成發送的律師函。江西青年姚策今年2月查出患癌,母親許敏欲「割肝救子」,才發現在生產的醫院抱錯了孩子,親生兒子其實是和杜萍(化名)生活在河南的郭威。據悉,目前姚策病情目前已非常嚴重。
-
【CSCB2021】分會場介紹—S02 發育和疾病的信號機制&S03 免疫細胞...
S02發育和疾病的信號機制多細胞生物的個體發育,包括受精卵產生、胚胎發育、生長和衰老,受到嚴密的調控;一旦紊亂就會導致發育相關的疾病,如先天性出生缺陷等。本分會場旨在交流發育和疾病領域的細胞生物學新技術和新成果,為在細胞和分子水平更深入的理解發育機理和疾病發生機制提供理論指導。
-
Cell丨「天使」和「惡魔」的共育之地——腫瘤-胚胎生態系統
Ramanuj DasGupta團隊在Cell上在線發表題為「Onco-fetal Reprogramming of Endothelial Cells Drives Immunosuppressive Macrophages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的文章,繪製了一張人類肝臟從發育到疾病的單細胞圖譜
-
Cell:重症COVID-19的特點為骨髓細胞遭受異常調節
論文共同作者、柏林夏裡特醫學院感染性疾病與呼吸醫學科醫療部感染免疫學教授解釋道,「因此,我們假設免疫細胞大量產生,但它們的功能是有缺陷的。為此,我們分析了患上不同嚴重程度的COVID-19的患者的血液。」
-
男子確診肝癌,三個月離世,專家:乙醛物質直接殺死肝臟細胞
肝臟是人體排毒、解毒、分泌、分解、合成、藏血的器官,被稱為「五臟之首」肝臟對於身體的健康,有著至關重要的關係,隨著時代的發展,一些不良的飲食習慣和不良生活習慣不斷損害肝臟健康,經常喝酒、熬夜傷肝,是因為熬夜會導致肝臟回血受阻,使肝臟沒有辦法很好地進行自我修復,引發肝臟發炎,造成肝臟疾病
-
ICI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研究現狀及發展方向
儘管針對PD-1和PD-L1的ICIs在一線治療試驗中已被證明對晚期NSCLC有顯著的益處,但仍有一定數量的患者對該療法沒有反應。為了提高有效率,PD-1或PD-L1阻斷劑與其他治療方法(如化療、靶向治療和其他ICI)的聯合應用進行了研究,並在一線治療中顯示出顯著的改善。
-
神州細胞五年投超17億研發 專注頑固性疾病五大領域
今年6月22日,在資本市場深化改革、不斷完善之際,謝良志實際控制的神州細胞(688520.SH)登陸了科創板。公開數據顯示,神州細胞實際上並無藥物上市、基本上沒有營業收入,且2016年以來持續虧損。不過,儘管如此,神州細胞的研發投入卻不菲。今年前三季度,其研發投入達4.53億元,而營業收入只有24.61萬元。
-
B肝在研新藥HepTcell和在多國啟動第2期臨床試驗
一種治療性B肝疫苗在研藥物HepTcell,啟動多國第2期臨床試驗。HepTcell為Altimmune公司正在開發的一種新的治療慢性B肝免疫療法,該藥為新的肽鏈型免疫治療藥物,針對慢性B肝病毒感染方向。
-
|蜘蛛痣|肝癌|肝臟|疾病|黃疸|癌症...
每年都有很多人因肝癌而死去,肝臟惡性腫瘤一旦形成,身體健康會受到影響。因此,平時應該通過正確的方式,來維持肝臟功能正常。平常有某些普通的肝臟疾病出現也不能夠忽視,因為肝臟病變持續發展,有可能就會轉變成肝癌威脅健康,如此一來就得不償失。很多人出現的是B肝大三陽這種情況,在發病之後十分擔憂,害怕會轉變成肝癌。
-
武田達成合作協議 針對CD38開發新療法
位於美國德克薩斯州奧斯汀市的生物技術公司Molecular Templates近日宣布與武田(Takeda)達成合作協議,將共同研發靶向糖蛋白CD38的工程化毒素體(Engineered Toxin Bodies,ETBs),以期應用於治療包括多發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在內的多種疾病。
-
基石藥業針對晚期GIST的I/II期註冊試驗完成中國首例受試者給藥
大約90%的GIST的發生與KIT或PDGFRA基因突變導致的細胞生長失調有關,但目前針對PDGFRA D842V突變的患者尚無有效的治療藥物批准。 Avapritinib是一種口服、強效、高選擇性的KIT和PDGFRA抑制劑。已發表的臨床前數據顯示,avapritinib對KIT和PDGFRA突變的GIST有強效的抑制作用。
-
Cell Stem Cell背靠背|揭開細胞表面張力與幹細胞分化的秘密
撰文 | 十一月責編 | 兮細胞命運的轉變常常伴隨著細胞形狀和機械力的改變。然而,細胞機械力如何影響信號通路進而控制細胞命運。在大多數多細胞生物的發育過程中,全能幹細胞的形狀為球形,而全能細胞分化產生的細胞的形態在成體中呈現出顯著的不同。命運的獲得和細胞形狀的變化往往同時出現。而細胞形狀是由表面力學和與細胞外環境的相互作用決定的。但是一直以來細胞內在的機械力特徵與命運調節之間的機制還不得而知。其中有一個非常有趣的例子便是小鼠的胚胎幹細胞的早期分化過程(圖1)。
-
非小細胞肺癌2020年8月中國研發進展
她希望,無論年齡、膚色、富人、窮人都可以團結在一起與這一疾病抗爭,無論是為自己所愛的人或甚至不認識的人而戰;不希望任何人被遺忘,這種疾病不在乎它在誰的身上發生,但是,如果我們團結在一起,希望就會出現。」肺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都高居「眾癌之首」,其中非小細胞肺癌佔了80%-85%。
-
【重磅綜述】衰老細胞對壽命和疾病的影響
近年來,能夠誘導性消除衰老細胞的轉基因小鼠模型的產生直接證明了衰老的多效生物學功能(框1)。與之一致的是在年輕健康個體中,機體受損時會激活衰老細胞以確保正確的組織功能和修復,並抵消最初的致癌性刺激,而其不適當的激活和清理以及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積累會導致疾病(圖1)。因此,選擇性針對細胞衰老的幹預措施有可能延緩衰老並減輕多種衰老相關的功能障礙。
-
全球幹細胞市場迎來全新機遇 博雅旗下幹細胞分離及存儲系統被關注
細胞治療帶動生物樣本庫發展 自動化技術應用成關鍵要素 2020年新冠病毒肺炎全球大流行的爆發使生物樣本庫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諸如癌症、心血管疾病、神經系統疾病和免疫系統疾病等慢性病的發病率逐年攀升,增加了對幹細胞療法的需求,生物樣本庫市場也應勢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