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丑》的這些細節你發現了嗎?小丑可能是蝙蝠俠的哥哥

2020-12-05 一個好看的人類

作為打破了「希斯·萊傑之後再無小丑」魔咒的《小丑》電影,你真的看懂了嗎?

電影《小丑》是關於亞瑟·弗萊克(Arthur Fleck)從一個被小混混毆打的loser轉變成了自己心中的英雄的故事。

電影的結尾,我們見到亞瑟從阿卡姆州立醫院的心理治療室走出,剛好在那天晚上他開槍打死了脫口秀主持人穆雷·富蘭克林,成為了整個暴亂活動的引導者。

我們看到亞瑟在大廳裡跳舞時留下了血腥的腳印,然後我們又看到他在走廊被人追逐的畫面,這種逃脫鏡頭也是在為他成為日後哥譚最邪惡的犯罪大師做鋪墊。

這部電影多次清楚地表明,亞瑟·弗萊克確實是一個可以毫不費力地陷入自己精神幻想的男人,但不管是現實還是幻想,這些真正改變亞瑟的結局,無論他是否逃離到了犯罪的新生活或陷入了幻想,很明顯,他已經沒有回頭路了。

關於小丑的人物背景,最重要一方面是亞瑟的交際圈很小。他有他的母親,在小丑公司裡,他似乎有朋友有同事,直到他們也慢慢開始欺負他。但除了他們之外,剩下的唯一主要人物就是他的鄰居,蘇菲了。我們從電影中對蘇菲的了解很少。

通過電影我們可以相信。在亞瑟的心中,索菲是他的女朋友。直到後來他發現她不是。在索菲看來,亞瑟只是她和她的女兒有時會一起搭電梯的鄰居。當他不請自來地走進她的公寓時,我們發現亞瑟對蘇菲只是單方面的幻想,而蘇菲顯然很害怕,很渴望化解這種情況。

在整部電影中,當亞瑟發現了自己的身世,陷入暴力,復仇的瘋狂時。普通民眾對他的支持也正逐漸在不知不覺中累積。

在電影快要結束時,亞瑟向默裡·富蘭克林保證自己的行為並沒有什麼政治目的。他說,他與聲名狼藉的抗議者無關。但人們顯然已經開始以某種方式將他偶像化了,而亞瑟對此感到非常滿意。到電影結束時,亞瑟作為領導者站在了他的追隨者前面,以領袖的姿態享受著這一勝利的時刻。

因此,無論亞瑟之後是否會被關在阿卡姆州立醫院,擁護小丑的這幫人都不會冷靜下來乖乖回家。他們可能會消散或放鬆抗議,最終淡出人們的視野,但這並不只是因為小丑已入獄而消失。他們還在,在以後的某一天,當時機成熟時,他們會再次出現。

亞瑟在調查他母親為什麼瘋狂痴迷於給託馬斯·韋恩寫信時,亞瑟的心情像過山車一樣。看到了希望然後又被現實拉進冰冷的谷底。

最初,他只將韋恩視為母親的前僱主,然後母親潘妮承認託馬斯·韋恩是他的父親。

但是亞瑟親自從託馬斯·韋恩和他的男管家阿爾弗雷德那裡得到了否定的答案。他一開始不相信,直到亞瑟從阿卡姆竊取了關於母親的記錄並確定自己是被收養的之後,才證實了韋恩和阿爾弗雷德的否認是正確的。

但這是全部事實嗎,阿卡姆中關於她母親的記錄就一定是真的嗎?

在殺死自己母親後,亞瑟找到了她的老照片,並在照片的背面發現刻有「T.W.」籤名。那麼也許託馬斯·韋恩不是亞瑟的父親,而是與亞瑟的養母有染嗎?

又或是像潘妮堅持的那樣,整個「收養」事件只是為了掩蓋真實發生的一切。我們不能確定地知道,但照片上的字至少表明故事的內容超出了阿卡姆病院文件所提供的內容。

《小丑》作為與DC電影宇宙獨立的故事,花了很多時間來避免和小丑的漫畫起源故事有聯繫。但是,當這些聯繫真正開始時,電影便帶我們走上了一條十分黑暗的道。亞瑟的行為產生了連鎖反應,最終導致託馬斯和瑪莎·韋恩被謀殺,布魯斯成為了孤兒。

電影最後一幕是亞瑟在阿卡姆醫院大笑,然後逃出阿卡姆的畫面,這也暗示著他會繼續著自己認為是對的事情,而布魯斯·韋恩也會在經歷過這絕望的事件後,會堅強地成長下去。這部電影還有一個沒有回答的問題就是布魯斯在之後將會迎來什麼樣的改變,會變得像我們熟悉的那樣,又或是變成另一個我們不熟悉的蝙蝠俠。

在電影很早的時候,當亞瑟一天結束回家和他的母親一起在電視前放鬆時,我們可以看到他所幻想的生活的最初痕跡,就像他想像自己在穆雷·富蘭克林的表演現場一樣。

後來,電影向我們展示了亞瑟沉浸在自己的幻想越來越深。這一細節非常重要,它強調了亞瑟是多麼地孤獨和不穩定。

同樣它也不難會讓我們去想:在電影高潮期間的某些事情實際上真的發生了嘛?

在他在警車上被撞後,他真的被追隨者從警察車上帶走了嗎?

他真的殺了他的治療師嗎?

想得更徹底一點,電影中一切真的都發生過嗎?還是說一切都是他在阿卡姆病院的想像。所以他衣服的顏色才總是與阿卡姆的裝潢那麼匹配嗎?

這些問題鼓勵重複觀看電影,來查看有多少細節指向每種場景的現實或幻想。

電影是關於小丑的全新起源故事,它與我們在漫畫書甚至大屏幕上所見的反派人物版本都不相同。

到電影快結束時,亞瑟·弗萊克直接要求人們稱他為小丑,而之後他臉上的鮮血似乎像是在向觀眾確認他就是那個小丑。

漫畫版本的小丑身份十分神秘,小丑口中關於自己的身世基本都是假的。而電影中則直接向觀眾展示了小丑的起源故事。對此,關於電影中的小丑,有以下幾種猜測。

一個是,這只是小丑用來讓人們感到困惑的許多假起源故事的另一種版本。

另一個是亞瑟·弗萊克並不是唯一的「小丑」。在之後的某一天,也許當布魯斯·韋恩都長大之後,一個神秘的人會以亞瑟的事跡為靈感來取「小丑」這個綽號。


又或者這一切都只是亞瑟的一場夢。


相關焦點

  • 《小丑》的一個細節告訴你:亞瑟為什麼不是蝙蝠俠同父異母的兄弟
    混亂無序,緊張局勢加劇,貧富差距分化的哥譚市為小丑的誕生提供了「養料」,最終亞瑟在一次次失望後,舉槍殺死了三名韋恩投資公司的員工。此後在一曲曲悲壯的舞蹈中,成為了小丑。當他站上警車的前引擎蓋,在城市的火光和眾人的歡呼中舞蹈,並用鮮血在嘴上畫了個笑臉的時候,讓人看了直起雞皮疙瘩。
  • 蝙蝠俠太過聖母?小丑實名反對
    阿卡姆而如果他殺死他的對手,那麼哥譚就不會再有這些罪犯,哥譚可能面臨的危機也會縮減,就拿小丑來說,小丑的瘋狂舉世矚目,即便在瘋狂的哥譚中,小丑也是最瘋狂那一個。而如果蝙蝠俠將小丑殺死,不比把他關進阿卡姆然後再次出來為惡要好得多嗎?因此蝙蝠俠的不殺原則也被一些人視作一種縱容,他們認為正是蝙蝠俠的縱容才使得哥譚的罪惡永無止境。也因此他們也將蝙蝠俠視作聖母。但蝙蝠俠真的是聖母嗎?如果我們仔細觀察蝙蝠俠的作為,就會發現蝙蝠俠從來都不是一個爛好人這麼簡單,更別提是聖母了。
  • 《蝙蝠俠》三位小丑選擇合作,他們要製造出更多小丑?
    小丑想要證明的是什麼呢?只要有足夠倒黴的一天,失去自己所有的一切之後,所有人都有變成小丑的可能。那些傷痕盤踞在你的記憶之中,是永遠都無法癒合的。蝙蝠俠也無法拯救小丑,他連自己都無法拯救。但很快蝙蝠俠就發現了這裡更像是小丑的一個陷阱,因為那些小丑的手下迅速包圍了這裡。
  • 小丑竟然是蝙蝠俠的哥哥?一個使他走向瘋狂的騙局
    DC的大片《小丑》排除萬難後終於在昨天登陸了各大網友網盤,而小編在看完這部神作後,心情也久久不能平復,不得不說,這確實是一部難得的好電影。正當我還在回味電影的時候,一位朋友問了我一個問題:「小丑是不是間接害死了他的父親?」我當時聽完後有點懵,我反問她小丑的父親是誰?
  • 《蝙蝠俠阿甘騎士》三大反派細節 小丑女佔山為王
    原標題:《蝙蝠俠阿甘騎士》三大反派細節 小丑女佔山為王   《蝙蝠俠:阿甘騎士》預定於今年6月2日登陸PC/XBOX ONE以及PS4,對於喜歡蝙蝠俠系列的玩家來說是決不可錯過的一款遊戲,而對於沒有接觸過蝙蝠俠的玩家,做過一款動作遊戲絕對不會讓你失望。
  • 希斯·萊傑的小丑難以超越,但你掌握這些,你也能拍出一個小丑
    大家好,這期我們來聊聊一個經典的影視反派ni人物-小丑(DC)。說到小丑這個人物,大家一定都有著非常深刻的印象,他行為古怪、神秘莫測、與蝙蝠俠為敵,這些都是小丑較我們所熟知的經典標籤。而在所有小丑出現過的電影版本中,希斯·萊傑應該是將小丑這個人物還原得最好的一位。
  • 《蝙蝠俠》15期「小丑之戰」解析,蝙蝠俠和小丑都是工具人?
    小丑之戰本質上延續了蝙蝠俠漫畫的套路,你可以說和之前任何一個蝙蝠俠故事都擁有相似的地方,畢竟這位編劇只是來彌補TK犯下的錯誤的。對比《貝恩之城》和《小丑之戰》,你會發現他們本質上沒有太多區別,而小丑之戰本身就是套用設計出的速成品,用來彌補TK對蝙蝠俠造成的負面影響。
  • 走路姿勢的變化,是DC《小丑》徹底黑化的標誌,你發現了嗎?
    在超級英雄宇宙中,除了那些有著各種超能力的正義英雄,也有很多超級大反派,在這些反派中,小丑絕對是非常出名的一個,他在很多影迷眼裡,就是哥譚市的夢魘,一直在這個城市興風作浪,並且行事果斷、血腥,為人非常殘暴、嗜血。
  • 《蝙蝠俠:三個小丑》劇情前瞻,第四位小丑可能也會出現?
    大家好,今天給大家帶來關於漫畫《蝙蝠俠:三個小丑》的最新消息。,然而由反監視者親手打造的莫比烏斯之椅也沒有我們想像中那麼好用,因為它告訴了蝙蝠俠小丑有三個,但是卻沒有告訴他原因。
  • 小丑戰爭大結局:蝙蝠俠決戰小丑,哈莉·奎因力挽狂瀾
    ,因為他只是花了蝙蝠俠的錢,用這些資金來武裝自己,製造了一件藍色的蝙蝠戰甲,屬於蝙蝠俠夢中的未來,一個充滿陽光和希望的哥譚市。,再次指揮小丑幫的所有成員,擊敗那些超級英雄,但很快她就發現已經沒人回應她的呼叫了。
  • 小丑戰爭大結局:蝙蝠俠決戰小丑,哈莉·奎因力挽狂瀾!
    「你根本不是一隻蝙蝠!」 而小丑在被擊倒之後也引爆了自己的早就準備好的炸彈,這場戰鬥沒有太多的新意。 當然也有可能是角色真的太多了,編劇根本顧不過來。
  • 小丑戰爭大結局:蝙蝠俠決戰小丑,哈莉·奎因力挽狂瀾
    實際上小丑和蝙蝠俠的這場戰爭是沒有任何意義的,因為他只是花了蝙蝠俠的錢,用這些資金來武裝自己,製造了一件藍色的蝙蝠戰甲,屬於蝙蝠俠夢中的未來,一個充滿陽光和希望的哥譚市。
  • 小丑是蝙蝠俠同父異母的哥哥?我差點就信了
    (想像一下小丑對蝙蝠俠說:Why so serious?)當小丑站在鐵門外,問起小孩名字,小孩回答「Bruce」的時候,我心裡泛起了雞皮疙瘩。DC竟然開始玩這種意淫梗了??我並沒有責怪的意思,開心還來不及呢。對面漫威樂此不疲,可我疲了!
  • 《蝙蝠俠:三個小丑》劇情前瞻,第四位小丑可能也會出現?
    1.三個小丑的起源:自從小丑第一次出現在蝙蝠俠的漫畫之中,他們之間的戰鬥就從未停止過,在將近80年的時間內,他一直是DC宇宙中最黑暗,也是最神秘的存在,蝙蝠俠能找到擊敗達克賽德的辦法但是第三組變體封面中,卻多了一位小丑,他就是新52時期的小丑,出場漫畫是《新52蝙蝠俠》,造型來自於其中的故事「終局」,也就是蝙蝠俠和小丑的終局之戰
  • 小丑獨立電影上映,究竟是不是蝙蝠俠的哥哥,蝙蝠俠宿命之敵
    小丑獨立電影上映,究竟是不是蝙蝠俠的哥哥,蝙蝠俠宿命之敵DC是美國著名的漫畫公司,跟漫威並列第一,雖然以目前的影視作品來看,DC的票房相比漫威家還有些差距。但不可否認的是,漫威的作品只是更陽光一些,觀眾們接受度比較高,而DC風格偏黑暗。
  • 蝙蝠俠和小丑:到底哪種人比較受歡迎?
    聽的少爺戰術後仰今天討論的主要是他們兩個人,所以可能會牽扯到一些不同時期的作品,因為在不同版本的故事當中,小丑的過去一直是個謎,無數人好奇小丑的身世,「他有家人嗎?他從哪裡來?他到底是誰?‍最新上映的小丑電影第一次帶我們窺探到了joker在成為joker之前可能曾有過的一種人生1.小丑和蝙蝠俠擁有同樣不幸的身世:蝙蝠俠的父母不知已經在觀眾眼前已經掛過多少次了
  • 如果有機會,小丑會殺死蝙蝠俠嗎?
    對於小丑來說,單純地殺死蝙蝠俠是沒有意義的,小丑只想知道如何殺死蝙蝠俠,與殺死蝙蝠俠相比,他更想誘使蝙蝠俠殺死自己,這很有趣,也很有成就感,所以他想殺死蝙蝠俠,但是他不想,你懂我意思嗎?他設計了一系列計劃來逼迫蝙蝠俠。往絕路上逼,這些計謀的危險性很大,是奔向殺人,骨灰盡揚的那種。但是小丑最希望看到的是蝙蝠堅持自己的信念,與之戰鬥到底,最期待的是蝙蝠的動搖。罪過不過是順便,毀了人的希望才是真正的工作。而且小丑最喜歡的是在這樣一個大順風裡,蝙蝠逆境翻盤絕境反擊,自己被17張牌秒殺的荒誕感覺。兩級翻轉,淋漓盡致的宣洩。
  • 《蝙蝠俠》中的小丑
    事實上傑克·尼科爾森只出現在1989年蒂姆·伯頓執導的蝙蝠俠系列電影中,在其他一些作品中他作為「傑克」被提到過,然而在大多數情況下小丑的名字是沒有被提及的。 ▲1989年蒂姆·伯頓執導的蝙蝠俠系列電影,由傑克·尼科爾森扮演小丑2、主創者傑瑞·羅賓遜是從撲克牌中得到的靈感嗎? 小丑眾所周知的「小丑」牌是造成該誤解的主要原因。事實上,小丑的靈感來自於康拉德·韋特於1928年電影[笑面人]中的表演。
  • 《蝙蝠俠》小丑戰爭即將迎來結局,蝙蝠俠可能又要破產了
    」中的全場最佳,如果不是她在關鍵時刻救下了小丑,蝙蝠俠根本沒有解毒和反擊的機會。就像哈莉·奎因對笑點說的一樣,她根本不夠了解小丑,以為只要擊敗蝙蝠俠,他們就會成為哥譚的皇帝和皇后。實際上小丑根本不會對蝙蝠俠下手,最多也就是兩敗俱傷。
  • 《蝙蝠俠》小丑戰爭即將迎來結局,蝙蝠俠可能又要破產了!
    小丑在多年前成功的擊敗了傳奇反派「設計師」,這一次就是利用他遺留下的計劃算計蝙蝠俠。算計貓女,讓她落入圈套中,將韋恩基金會中的一千億美元全部都轉給了小丑。 第二階段是笑點完成的,她的設定只是一位反社會人格的高校女生,在小丑的培養下成為化學大師,而她也有堪比超級刺客的身手,在第一次交手中就將哈莉·奎因重創,埋伏在蝙蝠俠的隱藏點,利用藥劑讓蝙蝠俠徹底陷入幻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