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畫】全部成為F評測 反人類人格下的哲學思考

2021-01-14 黑鼠鼠

【動畫介紹】:

本故事的主角是神南大學工學部建築系副教授犀川創平和及該專業三年級學生西之園萌繪的師生兩人為起點,因西之園萌繪對犀川創平那帶有師生戀情緒感情,發現犀川創平對於傳說中的科學家真賀田四季極其迷戀,致使西之園萌繪故意帶犀川創平到某孤島真賀田四季為契機,卻意外奇異兇殺案的推理故事。

【評測前言】

如今日本動漫追尋著兩種極端現象,一種是屬於符合現代流行趨勢的「順勢」型作品,而另外一種則是將上個世紀的作品再次進行包裝,並重新整理推送到現代觀眾的「重製」型作品,很明顯《全部成為F》就是屬於第二種推送的方式。

在此小編我並不想拓展說明這兩種形式形成的原因與其利弊傾向,再此我只想說明一個問題:《全部成為F》這部作品放到現代舞臺重新觀看是否還有價值?

回答是:有,且非常有必要。特別是對於對社會一定認識的人看了此片後,或許會對如今的生活模式獲得另一種思考。

【評測正文】

首先聲明立場,小編我只看了關於動畫的這部作品,對於小說、電視劇等其他的表現方式並沒看閱過,因此僅僅以動畫片展現的故事角度來進行解讀。

我們先來看一下本故事開場的第一個哲學概念:當我從床上醒來時,是否還是昨天的我,亦或者只是如電腦般再次啟動處理器罷了。

無論對看完這句話有任何感想,請都先默默的記在心裡。因為小編我並不想對這部分的哲學概念對錯真偽進行探討,而是進行以故事的方面去思考問題。

一般來說一個故事想要「挽留觀眾」,特別對於動畫而言,一個衝突直白目標明確的開場往往很容易達成挽留的效果。

當然了,因為是老作重製,這方面的需求可以下降。但如果對衝突的刻畫有所下降,就必然需要加大考慮人物的塑造需求。而如我之前舉例說的那句哲學概念,其價值就是給與了觀眾對於人物狀態的初步塑造:冷靜、睿智,做事風格如機器人的教授。

而對於故事風格亦如我之前舉例的那個哲學案例,同樣也是作者對生活有獨到的理解,並渴望將其用大眾最為容易理解的形式:推理故事,來進行訴說(這一點在後面的天才少女真賀田四季也有大量表現)。也就依靠這個,明明第一話並沒有事件發生,但藉由人物臺詞中的理念、解讀、孤獨的7等許多的概念推動,使得「這是一個高智商理性推理故事」在開始就表現出來了。

而對於整個故事描繪的運作手段來說,用簡單的詞語來描繪就是「誘導」。為了防止有劇透概念,在此對故事的具體內容不進行過多的描述。

以「誘導」而言,這個故事的作者精妙就在於所有的線索都呈現給觀眾的同時,將一切錯誤答案都呈現給觀眾,以至於觀眾達到無論怎麼想都想不通的效果。

反轉的劇情走向,怎麼都說不通的懸念推理,這一切都是為了讓觀眾一起進行互動參與的體現。

然而這故事畢竟是1996的出產的,如果光從推理的眼光來說,一些概念確實顯得過於老舊又太過青澀。

比方說,因為大量牽涉到計算機等問題,以至於某些概念例如:木馬、病毒、16為進位等當初很高端的概念就顯得沒啥意思。而對於那些對計算機概念不是很懂的人,更是很難理解這故事嵌入的線索。

不過如果真只是這種程度,或許這故事再精妙也顯得枯燥乏味了。而這部動畫的導演就巧妙運用了故事的場景,一座孤島上關押這一個嗜殺父母禁閉15年的天才少女,以監視她為目的建立的研究所,這些種種設定使故事的理念本身也脫離社會的汙垢,從而達到降低維和感的目的。

並且,故事對於AI、機器人、電腦本身有種獨特的解讀,而這種解讀使得故事對觀眾對故事有距離感的同時又擁有一定的認可感,依靠著這幾個要點其目的與其說是為了推理創造場景,還不如說可以使得用戶忽略或者說是淺化了故事本身的時代。

而對於故事的「深度」,其實小編認為,故事裡的道理雖然說的通,但不免有一種「為了獨特而獨特」的感覺。其實故事裡有很多」過於另類「的概念,而且這種「反人類」的思想本身竟然意外的不使人排斥,反而顯得非常富有魅力的。

在此我們來解析一下,不知道各位觀眾是否有注意到,很多「反人類」的思想體系雖然也是主角犀川創平所渴望認同的,但並非是由其所說,而是大量的借用了真賀田四季的口。當然了,這有某方面是要證明真賀田四季的獨特之處,但更多的可能是希望解析她那奇特的作案動機。

從人物塑造的角度來說,這是很好的點子。在此我們進行一個假定,如果作者使用主角而非真賀田四季的口說這些話,你是否會對其思想表示贊同?

答案非常明顯,同樣這也是作為一個作者值得思考的一個問題,即我們的主角可以孤僻、怪異、另類、卻不能讓觀眾不贊同。大多數情況下,作為觀眾都會對主角的行為更為感想的關注與感受,而對於反面人物進行理性的吸收和理解。

而對於故事的哲學理念,也可以看得出作者脫離理想下的感性因素。亦有現代日式哲學的「無知是溫柔的表現」,亦對生命倫理漸漸漠視化。

在此小編依舊不對此進行對錯判斷,但以個人情感來說,這部作品如果不單純的以道德觀來理解裡面的臺詞,其韻味還是非常值得思考的。

大多數人都曾幻想過完全脫離社會的生活,或多或少都進行或深或淺的哲學系思考。或許,我們沒有主角犀川創平一般的高度理性思維,沒有女主角西之園萌繪機敏精銳,更沒有真賀田四季那似如站於高樓瞭望我們般對世界的透徹解析。

但或許,我們在看完這個作品後,都會或多或少再次思考我們思考過最多的哲學問題:我為何活著,我為何而活。

【評測總結】

相關焦點

  • 榮格神秘思考與東方哲學奧義
    其實,榮格對人類精神世界的探索之深、涉及領域之廣,還有待更多發掘。正因如此,榮格是筆者多年來非常喜歡的一位思想家。隨著時間推移,筆者對榮格思想的閱讀與理解越深,心中的疑惑與挑戰精神謎題的意願也更加強烈。
  • 《愛、死亡和機器人》:科幻題材包裹下的哲學思考
    最終,齊馬甚至展出了一幅全部鋪滿這種藍色的畫作,但他似乎並不滿足,有讓人把某一顆小星球和它的行星帶全部染上齊馬藍。整個世界被他這樣瘋狂的行為震驚了,有人把他當成瘋子,有人說這是一種行為藝術。齊馬放棄了名聲、財富、地位,放棄了探究宇宙真理的哲學思考,自願回到那個智能低下的清掃機器人,回到只靠順利完成任務就可以獲得簡單快樂的機器人。「我對真理的追求結束了,我回家了。」3《齊馬藍》是「愛死機」中最廣受歡迎,同時也是爭議最大的一集。
  • 《女神異聞錄4黃金版》人格面具怎麼獲得 人格面具獲得方法介紹
    抽牌中不可能出現比主人公當前等級高的人格面具,而且技能也不太理想,因此主要是作為人格面具合體用的素材。 如果某Arcana的社群等級夠高,那麼在合體該Arcana分類下的人格面具時,會得到大量的經驗加成,有可能最後合出比主人公等級更高的人格面具。
  • 關於世界本質的另類哲學思考(下)
    這種探討超出了幾乎所有學者的思考範圍。人類的理性多麼偉大呀,純邏輯的思考可以達到宗教的結果,它能夠認識到最高真理。對黑格爾哲學是客觀唯心主義的指責我是不同意的。遨遊於黑格爾的精神世界,我感覺到了與宇宙的同一,與眾生的同一。(27)物質的宇宙是有限的,在空間上有限,在時間上也有限。這只能稱作小宇宙。
  • 小說改編動畫「全部成為F」10月播出 CM與製作人員公開
    小說改編動畫「全部成為F」10月播出 CM與製作人員公開 2015-05-15 09:39:01
  • 多重天才型人格少女!推理小說「全部成為F」TV動畫化
    多重天才型人格少女!推理小說「全部成為F」TV動畫化 2014-11-27 21:15:23 動漫
  • 哲學——難道真的只是精神病人喜歡思考的問題?
    另一種屬於精神狀態下的曲線波動,曲線起伏的高低與情緒波動大小有關,測謊儀應該就就屬於這個道理;精神上的壓力會影響情緒下的不平穩。無論是物理的、還是精神上的體能顯示和精神狀態,只存在P值不同,不存在內容的反差。
  • 一個光棍學者的一生,成就了人類典範的哲學
    康德的職業是教書,研究哲學完全是業餘愛好。他常說:「我不是教給你們哲學,而是教你們如何進行哲學思考」,開素質教育之先河。1764年,柯尼斯堡阿爾貝圖斯大學才給了年過40的康德一個詩藝學教授講席。1770年,康德46歲終獲教授講席。據研究,哲學家能否偉大,與其生活是否規律成正比。康德是最好榜樣。每天如是,一生不變。康德每天16:00必出門散步,教堂鐘聲隨著他邁步出門響起。
  • 超廣與微距碰撞 騰龍20mm f/2.8 M1:2評測
    焦距:20mm  光圈:f/11.0  ISO感光度:160  曝光時間:1/20s  曝光補償:-0.3EV  白平衡:自動通過實際的拍攝不難看出,即便在全開光圈的條件下,這支鏡頭中心的解析度已有相當不錯的表現,銳度頗高。在6100萬像素的傳感器下依舊能夠完美呈現細節,這一點在其官方的介紹中也提到了,是為高像素做好了準備。
  • 對話孔子|如何用哲學方式去思考和閱讀《論語》?
    如果《論語》是哲學文獻,那陶淵明詩、蘇東坡詩是不是?為什麼是、為什麼不是?是故,我想改從一個相對容易處理的方向入手:且不論《論語》是或不是哲學文獻,我們總可以「哲學地」閱讀它。就像建築作品本身不是哲學作品,但我們可以對它施以哲學思考——一種以後設的反思為基調,旨在檢查或揭露事情的理據或深層意義的思考方式——的考察和檢視。
  • 「自找苦吃」的哲學思考
    「自找苦吃」的哲學思考 2019-11-26 11:44:24   來源:安青網
  • 淺談宮崎駿電影裡的那些被忽略的哲學思考
    80年後,一位將動畫上升到人文高度的思想者——宮崎駿——日本動畫片界的華特·迪士尼,他的11部動畫長片斬獲了超過125個重要獎項,他也因此成為了家喻戶曉的名字。那宮崎駿和他的吉卜力工作室到底施展了什麼魔力才使得電影擁有特有的「宮崎駿味道」呢?實在很難統一一個合適的回答。
  • 《幽靈公主》:3個意象,承載宮崎駿對人與自然關係的哲學思考
    所以,本片並非簡單地批判人類對環境的破壞,而是立足人與自然的矛盾,從探討人類生存難題角度,思考人類與自然是否能和諧共存這一哲學命題。影片中的人物,大多背負著肉體和心靈的創傷:阿席達卡受到的詛咒;幽靈公主無法成為犬神族也無法成為人類的矛盾;黑帽大人為「活下去」而斷臂。
  • 哲學是人類的鄉愁,宇宙是哲學家的故鄉
    哲學家是一群喜歡思考的人,他們總喜歡問為什麼。當別人在匆匆行路時,他們在心無旁騖地仰望星空。哲學家們喜歡孤獨,卻關心著整個世界。周國平在《敢於孤獨的勇氣》中提到:哲學家的祖國是宇宙。哲學開始於天文學,最早的哲學家幾乎都是天文學家。當人類從世間的事務中抬起頭來,關心頭頂的星空時,哲學便誕生了。
  • 段偉文:數碼利維坦與人類紀裡的哲學反擊
    正是這兩個重要背景,使我們的時代成為名副其實的科技時代,同時技術問題也成為科技時代最為重要的哲學問題。而斯蒂格勒正是在科技時代初露端倪之時,抓住了這個時代在哲學上的需求:對技術問題的綻現做出了有歷史深度,因而可以觀照當下並預見未來的理解。由此,他開啟了對技術與時間的追問,力圖通過對哲學的回溯,從根本上重拾哲學問題、重新發現技術——重建關於技術的論述。
  • 《風之谷》,宮崎駿長篇動畫的開山之作,關於人文思考的思考結晶
    1984年,在日本動畫界嶄露頭角的宮崎駿完成了他第一部長篇動畫片《風之谷》,第一次將他對於人與自然的思考投射到電影之上,除此之外,他對於人類文明的走向、宇宙生命的起源、人類人性的探討等主題都融入其中,可以說,在任何領域,剛開始走上探索之路時的角度總是新穎且多元的,這也為宮崎駿接下來30年的動畫之路奠定了寶貴的思想基礎。
  • 《女神異聞錄4黃金版》倒吊者人格面具怎麼合 倒吊者人格面具合成...
    width:311px;height:27px;line-height:31px;overflow:hidden;} .t2c_r_f a{margin:0 5px;font-size: 12px;} .t2c_r_f a:link{color:#737e91;} .t2c_r_f a:visited{color:#737e91;} .t2c_r_f a:hover{
  • 西方哲學第一人才華橫溢,既研究萬物的本原,也思考如何發財致富
    對於大多數中國人來說,提起古希臘哲學家,泰勒斯的名字遠不如蘇格拉底、亞里斯多德熟悉,但實際上在蘇格拉底出生前的一個世紀,泰勒斯已經佔據西方哲學的第一把交椅了。在古希臘,哲學與科學的界限還不太清晰,古希臘的哲學家很多也是自然科學家。
  • 《女神異聞錄4黃金版》主角人格面具最終技能演示
    女神異聞錄4黃金版主角人格面具最終技能怎麼樣?不同角色都有自己的人格面具,有不同的技能,這裡給大家帶來了女神異聞錄4黃金版主角人格面具最終技能演示,一起來看下吧。width:311px;height:27px;line-height:31px;overflow:hidden;} .t2c_r_f a{margin:0 5px;font-size: 12px;} .t2c_r_f a:link{color:#737e91;} .t2c_r_f a:visited{color:#737e91;} .t2c_r_f a:hover{
  • 《風之谷》,宮崎駿長篇動畫的開山之作,關於人文思考的思考結晶
    1984年,在日本動畫界嶄露頭角的宮崎駿完成了他第一部長篇動畫片《風之谷》,第一次將他對於人與自然的思考投射到電影之上,除此之外,他對於人類文明的走向、宇宙生命的起源、人類人性的探討等主題都融入其中,可以說,在任何領域,剛開始走上探索之路時的角度總是新穎且多元的,這也為宮崎駿接下來30年的動畫之路奠定了寶貴的思想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