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陽市溮河區:小小野菊花 香飄致富路

2020-12-22 今報信陽

猛獁新聞·東方今報記者 龔雪 通訊員 劉湘/文圖

「沒想到,這小小的野菊花就能讓我們在家門口掙錢哩!」11月2日,在信陽市溮河區東雙河鎮塘埂村中藥材種植基地,村民吳秀華一邊低頭採摘野菊花一邊笑著告訴記者。

她口中「掙錢的野菊花」,說的正是溮河區為推進脫貧攻堅、壯大村集體經濟,在東雙河鎮塘埂村啟動的中藥材種植基地項目。

據悉,東雙河鎮塘埂村中藥材種植項目——野菊花基地位於塘埂村龔衝組,佔地面積約90畝,涉及到三個村民小組,先期投入資金20萬元,培育種苗30餘畝。

該基地以農民增收、農業增效、保護耕地及生態環境為指導原則,在該鎮的精心指導與紮實推進下,由種植經驗豐富、技術嫻熟的村幹部帶頭負責具體管理,實行土地平整、選種、種植、管護全程指導跟蹤服務。基地採取統一育苗、統一栽培、統一防治、統一採摘的種植模式,推動中藥材種植基地規模化、科學化、規範化穩步向前發展。

中藥材種植基地發展起來了,村裡貧困戶的「錢袋子」也鼓起來了。

在前來採摘菊花的村民中,貧困戶唐華的笑臉格外燦爛——如今,他已經順利脫貧。

據了解,為有效帶動周邊貧困戶脫貧致富,塘埂村積極探索菊花種植產業「黨支部+公司+貧困戶」發展模式,對接收購企業籤訂協議解決銷路問題,優先用工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實現產業帶貧,讓貧困戶的笑臉綻放在田間地頭。

從春天搶種花苗,到如今花開遍地,目前,藥材種植基地野菊花長勢良好,已經進入集中採摘期。野菊花的豐收正忙引來了不少附近村民前來務工採摘,而當地卻仍急需大量採摘工。

「我們摘的野菊花以一塊五一斤賣給村裡,快手一天就能摘五六十斤,村裡還給我們管午飯呢!」吳秀華說。

個人收入增加了,村集體經濟實力也在進一步增強。該村將自然地利優勢與經濟增長有機結合,充分體現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為全區探索出了一條嶄新的農業發展之路。

秋風起,菊花黃,致富路上採摘忙。如今,產業帶貧已經成為溮河區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致富法寶,給脫貧群眾帶來生活希望,田間地頭也響起了脫貧致富的歡歌笑語。

相關焦點

  • 野菊花裡也有「春天」—要聞—信陽日報數字報刊
    □本報記者 曾 鼎 劉 翔 韓 蕾 順著蜿蜒綿長的小路走進溮河區東雙河鎮塘埂村,菊花香味撲面而來,聞之沁人心脾,有村民正坐在菊花叢中採摘菊花,有村民在小路旁綑紮菊花稈。「我都70多歲了,也沒法出去打工,在村裡採採菊花,既能掙錢還能照看家。」
  • 溮河區人大代表視察組陳信勝一行到信陽市看守所廉政教育基地參觀...
    2020年10月15日上午9時,溮河區人大代表視察組陳信勝一行到信陽市看守所廉政教育基地參觀指導,開展專項警示教育活動,切實增強人大代表遵紀守法和廉潔自律意識,築牢防腐拒變防線。信陽市看守所所長張敦成,溮河區檢察院黨組成員李德品、第三檢察部主任梁波、駐市看守所檢察官張永陪同參觀。
  • 信陽市溮河區:推進城市有機更新 讓老城實現「華麗轉身」
    為打破城市發展的僵局,2018年以來,溮河區先後組織人員到鄭州、商丘、駐馬店、武漢等地就舊城改造先進經驗進行考察學習,還委託戴德梁行、深圳市城市規劃設計院等專業技術公司,經過廣泛調研、深入論證和修改完善,高標準編制了溮河區城市有機更新總體規劃。
  • 信陽市固始縣祖師廟鎮劉樓村:黨建引領新發展 產業開闢致富路
    國際在線河南頻道消息:4月15日,在信陽市固始縣祖師廟鎮劉樓村的花羊山野生茶廠茶園內,120畝春茶吐露新芽,茶香沁人心脾。劉樓村黨支部副書記高莉和縣農業農村局駐劉樓村「第一書記」毛耀樂來到茶廠察看春茶採摘情況,並幫助企業聯繫周邊茶農到茶園務工,解決採茶期用工難題。
  • 信陽溮河區:花樣摺紙 折出老人「花樣人生」
    映象網訊(記者 吳彥飛 通訊員 冷鵬 餘瀟)為豐富轄區老年人日常生活,鍛鍊老年人手指靈活和動腦能力,九九重陽節來臨之際,信陽市溮河區老城街道勝利社區聯合溮河區民政局組織30多名老年人在轄區開展「獻愛重陽 情動九九 花開勝利」花樣摺紙主題活動。
  • 廣西凌雲:黃金百香果香飄小山村 甜了群眾「致富心」
    &nbsp&nbsp&nbsp&nbsp百香果產業是朝裡瑤族鄉的新興產業之一,凌雲縣黨委政府積極引導群眾因地制宜,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引進了凌雲縣澤被農林產業運營有限公司在六作村創建黃金百香果種植示範園,採取「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發展百香果產業,有效激活了產業的「造血功能」,激發了群眾參與產業發展的積極性,不少農戶通過種植百香果實現增收脫貧,一顆小小百香果成為貧困戶的
  • 河南信陽最新4A景區數量詳細,溮河區、商城縣最多
    之前從發過一篇河南5A景區匯總,很遺憾信陽市目前並沒有5A級景區,5A不夠4A來湊,來看看信陽有哪些4A景區。信陽的4A景點不算太多,比起洛陽要少很多,其中最出名的當數雞公山、南灣湖、靈山這三個景區。信陽的旅遊景點以南部的溮河區、新縣、商城縣最多,值得一提的是新縣,不僅有美麗的自然風光,還是全國著名的紅色旅遊勝地,境內有許多國家級革命歷史文物保護單位,革命歷史遺蹟和紀念地200多處。以下是信陽其他景點。
  • 信陽市九中選手喜摘河南省2020年漢字大賽桂冠
    2020年12月19日至20日,信陽市第九中學承辦了2020年河南省漢字大賽,河南省信陽市第九中學選手湯一諾力挫群雄,喜獲2020年河南省漢字大賽中學組冠軍!自2015年河南省信陽市第九中學徐瑋琦獲全國漢字聽寫大會冠軍後,這是九中選手在河南省漢字大賽中第四次獲得冠軍!為此,省漢字大賽組委會給九中特別頒發了「三冠獎」獎盃!
  • 種下百香果 飄來「致富香」
    回鄉創業 科學種植 百香果是原產自美洲熱帶地區的一種芳香水果,有「果汁之王」的美稱。近日,筆者來到黃志達位於大埔縣銀江鎮坪上村的百興源生態果園看到,一片連一片的青山上,種滿了綠油油的百香果樹,枝頭碩果纍纍,綴滿密麻麻、黃澄澄的百香果,大老遠就能聞到一陣陣果實傳來的清香。來到遍地青翠的果園裡,滿山的棚架下結滿了飽滿圓潤的果實。
  • 河南信陽:吳家店鎮吳店村黨支部書記陳友文帶領群眾致富
    自2012年擔任村黨支部書記以來,他主動扛起了引領支部發展和帶領群眾致富的重任,以飽滿的工作熱情、紮實的工作作風,帶領吳店村走在了全鎮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工作的前列,贏得了同事和群眾的廣泛認可。發揮「頭雁效應」,讓黨支部在脫貧攻堅中唱主角作為一名農村黨支部的帶頭人,他時刻牢記工作職責,團結帶領支部一班人,把吳店村黨支部建成了全村脫貧攻堅的堅強堡壘。
  • 酒罈子裡飄出幸福香
    酒罈子裡飄出幸福香 04:27 守著祖輩傳承下來的釀酒手藝,卻換不來富裕的日子,貧困伴隨著呂有金已有半輩子了。看著賣不出去的酩餾酒,住著土坯、麥秸搭的老屋,呂有金總想著這窮日子啥時候是個頭。
  • 小小燈籠做成致富大產業
    近年來,為增加群眾脫貧致富能力,內西村依靠扶貧車間發展燈籠產業,20多名貧困群眾從事燈籠製作,每人年均收入20000元以上,小小燈籠已成為群眾的「致富燈」,照亮脫貧致富路。
  • 果香傳四方,「試驗田」裡摸索致富路
    7月19日上午,鳳凰縣廖家橋鎮菖蒲塘村,村支書王安全在柚子園裡熟練快速地摘掉多餘小果和畸果。三十年前,這裡是另一番景象,木樓、土房、泥巴路,還有拋荒的山地。如今,公路從村裡穿過,新樓房林立,寬帶網絡連進了村,甚至通過網際網路把生意做到了全國各地。當地還被評為省級新農村建設示範村。這些變化得益於以現任村支書王安全為首的種植大戶的帶頭摸索。
  • 秀園合作社:「種」出致富路—生活專刊—信陽日報數字報刊
    12月15日,溮河區十三裡橋鄉晏廟村貧困戶張萬兵在領到1000元帶貧資金後激動地說。 當日上午,晏廟村秀園種植養殖專業合作社在晏廟村部舉行了「2020年度帶貧資金暨土地流轉金」發放儀式。在駐村第一書記、村兩委和廣大村民的見證下,合作社現場為帶貧的貧困戶每戶發放1000元的帶貧資金,並發放了8萬多元的土地流轉金。
  • 轉發擴散,信陽18路公交路線調整!
    4月24日,記者在信陽市公交總公司了解到,由於我市溮河區商檢路道路汙水管網工程全段已具備通行條件,市公交總公司決定自4月20日起,對18路公交車恢復原線路運營,車輛停靠師院東門、蘭樓、商檢局、白坡4個站點。
  • 這裡的茉莉花為何香飄四季?
    新華社南寧10月21日電 題:這裡的茉莉花為何香飄四季?新華社記者王念、曹禕銘我國最大的茉莉花產地,是廣西橫縣。目前橫縣茉莉花種植面積超過11萬畝,花農33萬餘人,茉莉花和茉莉花茶產量均佔全國總產量80%以上,這兩個80%奠定了橫縣「中國茉莉之鄉」的地位。
  • 港北區:土地流轉轉出致富路
    原標題:港北區:土地流轉轉出致富路   「大家摘快點,裝滿這幾筐,就可裝車了。」
  • 野菊花嬌豔盛開的動人之美,豔麗多姿的鄉村野花芳香別致
    被人歌唱過的藥草不多,野菊花就是其中一種。林志穎膾炙人口的「走過一地黃泥巴,地上一朵野菊花,枝頭花朵正開放,旁邊又在添新芽。」不僅能帶起人的輕唱,還讓人見識了野菊花強悍的生命力。野菊花,為菊科多年生草本,高0.25至1米,地下生有長或短的短匍匐莖。莖直立或鋪散,分枝或僅在莖頂有傘房狀花序分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