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肥胖的國家,諾魯究竟發達到什麼程度?

2020-12-25 盤古論今2020

世界上最肥胖的國家,諾魯究竟靠什麼發達的?

諾魯共和國,位於南太平洋中西部的密克羅尼西亞群島中,有「天堂島」之稱。諾魯面積只有24㎞,全島長6公裡,寬4公裡,海岸線長約30公裡。

諾魯是世界上最小的島國,最高海拔70米。諾魯島上沒有河流,唯一的湖泊——布阿達湖也是鹹水湖,雖然降水很多,由於小島的表面透水性很強,因此,島上幾乎沒有淡水,飲用水完全需要進口。

諾魯一波三折的歷史

諾魯是一個珊瑚島;是世界上最小的島國,諾魯人在這個島上生活的歷史有千年之久。雖然諾魯不大,但卻多次被他國侵略者佔領。

1798年,英國船長約翰·費恩指揮下的「獵手」號發現了諾魯島,當時把它命名為快樂島。1888年該島被德國吞併,淪為德國殖民地,始稱諾魯,併入了德國馬紹爾群島的保護地。

值得一提的是,90年代,在諾魯島上發現有豐富的磷酸鹽資源,1901年英國人獲準在此開採磷酸鹽。

什麼是磷酸鹽?

磷酸鹽,是幾乎所有食物的天然成分之一,磷酸鹽作為重要的食品配料和功能添加劑被廣泛用於食品加工中。天然存在的磷酸鹽是磷礦石(含磷酸鈣),用硫酸跟磷礦石反應,生成能被植物吸收的磷酸二氫鈣和硫酸鈣,可製得磷酸鹽。

磷酸鹽可分為正磷酸鹽和縮聚磷酸鹽:在食品加工中使用的磷酸鹽通常為鈉鹽、鈣鹽、鉀鹽以及作為營養強化劑的鐵鹽和鋅鹽,常用的食品級磷酸鹽的品種有三十多種。

磷酸鈉鹽是食品磷酸鹽的主要消費種類。在農業上,磷酸鹽是植物的三種主要養份之一,是肥料的主要成份。

1914年,第一次大戰期間,英國人僱傭澳大利亞遠徵軍佔領了這座島嶼,終結了德國統治。1919年,國際聯盟將諾魯劃歸澳大利亞、英國和紐西蘭三國共同託管,由澳代表三國行使職權,而磷酸鹽開採則由英國磷酸鹽委員會控制。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諾魯被日本佔領,1945年,澳大利亞再次佔領諾魯,並結束日本統治。1947年諾魯成為聯合國的託管地,諾魯再次交由澳、英、新共同託管,由澳代表三國管理。

1964年,諾魯展開了爭取獨立和磷酸鹽控制權的鬥爭。聯合國曾提出將諾魯人遷往澳北面的克蒂斯島定居,但是遭到諾魯人的強烈反對。1968年1月29日通過憲法。1月31日,諾魯共和國獲聯合國同意宣布獨立,同年11月,諾魯成為大英國協特別成員國(無權出席大英國協政府首腦會議)。

1970年,諾魯贖回英國磷酸鹽公司的資產,獲得磷酸鹽的控制權。1995年,為抗議法國在南太平洋地區恢復核試驗,諾魯政府宣布自9月6日起中止與法國的外交關係。1999年9月15日,諾魯被接納為聯合國成員,成為人口最少的聯合國成員國。

諾魯為什麼依靠「鳥糞」發家致富?

諾魯為單一經濟,曾經是太平洋島國首富,原因是依靠大量出口磷酸鹽賺取外匯。

在千萬年時間裡,大量的海鳥來到諾魯這個小島上棲息,在島上留下了大量的鳥糞,日積月累,鳥糞發生了化學變化,變成一層厚度達10米的天然優質肥料,人們稱之為「磷酸鹽礦」。

諾魯全島3/5的國土面積被磷酸鹽所覆蓋,只留下諾魯沿岸有一條很窄的平地。諾魯磷酸鹽資源十分豐富,尤其是80%的土地富含磷酸鹽礦,因此,磷酸鹽成為諾魯重要的經濟主收入,其收入來源就是向澳大利亞、紐西蘭出口磷酸鹽。

諾魯地理有一個特點,缺乏淡水,甚至於所有的小溪及水溝都是鹹的,因此,諾魯其實不適合人類生存。

1970年,諾魯從英國手中拿回磷酸鹽礦所有權,當時決定通過出口磷酸鹽發家致富,以磷酸鹽產業興國。

在諾魯的磷酸鹽的戰略性計劃實施後,在上世紀八十年代,諾魯便從全球招入勞工,瘋狂開建磷酸鹽礦,當時諾魯的人口僅僅兩三千人,由於大量招工而暴漲超過1萬人,其中外籍勞工就達到3000多人,因此,諾魯的人均GDP一度進入了全球前幾名,諾魯當時還宣布自己是全球人均收入最高的國家,比石油大哥大沙特還要富。

諾魯的口袋擁有了大量的真金白銀,而諾魯人也特別會花錢。比如諾魯在島上光電視臺就有三個,諾魯1套,諾魯2套,諾魯3套。諾魯人還修建了環島高速公路,大約20公裡長,100公裡的時速,根據統計,12分鐘就能環島飆車一圈。

諾魯人還在島上僅有的一塊綠地上開造了一個高爾夫球場,最瘋狂的就是修建了一個飛機場,諾魯甚至購買了5架民航飛機來「炫富」。

諾魯開始為島民提供廉價的衣食住行,甚至還以國家的名義在海外購買土地與房產。再比如在索羅門群島建立了一座啤酒廠,在美國俄勒岡州擁有250公頃森林、在華盛頓有一座辦公樓,在澳墨爾本有一座51層高樓。

諾魯自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磷酸鹽的年產量、出口量大約為100萬—150萬噸。自九十年代始產量逐年開始下降。2002年降至約20萬噸,2003年不到10萬噸,2004年產量僅為約4萬噸。此後,諾魯磷酸鹽儲量所剩無幾,品位也不斷下降。

諾魯由於磷酸鹽礦即將枯竭(根據統計,最多還能夠再開採2/3年),為改善經濟單一、完全依靠磷酸鹽礦收入的局面,並為將來磷礦枯竭後準備出路,因此,諾魯利用出口磷酸鹽獲得的收入在全球進行了大量房地產投資,但很多項目經營效益不佳,因此,1989年開始瑙政府開始出現很多的財政赤字。

值得一提的是,1995年,諾魯銀行崩潰倒閉,瑙政府一度陷入嚴重的財政危機,尤其是到了1996年,瑙政府入不敷出,財政收入僅僅2340萬美元,而支出卻高達6480萬美元。因此,諾魯為解決財政短缺問題,瑙政府想出了一個辦法,就是出售其航空公司5架飛機和3艘輪船「換錢」,還有就是限制貨幣外流等措施,並且在亞洲開發銀行的支持下實施全面的改革計劃。

1994年,瑙向國際法院起訴英國磷酸鹽委員會(澳、英、新為成員)在1920年至1968年期間,在諾魯挖掘磷酸鹽時毀壞耕地、破壞生態環境,獲得了澳賠償1.07億澳元,約和人民幣5.3億元,並且在20年內逐年償付。

綜上所述,諾魯經濟主要是依靠開採和出口磷酸鹽來維持居民的高收入,諾魯居民的年均收入最高曾經達到了8500美元(55675元人民幣),尤其是諾魯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在南太平洋地區位居首位。

諾魯磷酸鹽礦資源大幅減少,也使得絕大多數外來勞工都悉數歸國。比磷酸鹽即將消失更可怕的是,諾魯這個小島可能在若干年後從海面上消失,原因是全球氣候變暖,海平面上升,領土或將被海水所淹沒。

諾魯在受到海平面上升威脅同時,更嚴峻的問題是,由於過度開採,小島平均海拔已經由40多米下降到30米左右。特別是島上土地變得十分鬆散,在海水的衝擊下面積也在逐漸縮小,小島陸地面積由24平方公裡已經下降到21平方公裡。

諾魯人已開始未雨綢繆,在墨爾本購買了一塊土地,修建一座52層的諾魯大廈,準備以後舉國搬遷到大廈裡面,未來的日子裡諾魯人可能過起望洋興嘆的生活。

諾魯在密克羅尼西亞群島中,曾經擁有「天堂島」之稱。隨著磷酸鹽儲量的枯竭和採礦產生的環境惡化,疊加全島財富基金的大幅減值,諾魯政府開始求助於一些「不尋常的方法」來獲得收入。比如1990年代,諾魯成為全球著名的避稅天堂和洗錢中心。特別是自2005年起,諾魯接受澳的援助,建立一個拘留所,處理非法入澳的難民作為經濟回報。

諾魯的經濟處於什麼水平?

諾魯2019年GDP為1.14億美元,約合人民幣7.46億元; 諾魯2019年人均GDP為10599美元,折合人民幣為69500元。諾魯的島國領土面積是世界上最小的,然而,諾魯的人均國民收入卻很高,人均收入達到了3500美元左右,諾魯的國民的福利待遇即使比較西方國家也毫不遜色。

諾魯人擁有的福利待遇有哪些?

諾魯政府利用磷酸鹽出口的巨額收入建立起了一個全面社會福利體系,並且向全體諾魯公民提供免費住房、免費醫療、免費照明。

諾魯對6-16歲年齡段學生實施免費義務教育,並且有少量學生在斐濟接受高等教育,政府提供全額獎學金。諾魯學生上學不需要交費,而且還有不少人到外國的學校學習,並且全部由國家提供學費,根統計,培養一名大學生要花22000美元。

諾魯識字率是96%。諾魯政府實行免費醫療,諾魯島上有1所醫院、3名醫生。另外還有古巴援瑙的醫生11名。

諾魯還有一個重要特色——肥胖。2010年11月,世界衛生組織(WHO)發布了「2010年肥胖率最高的國家」排名,諾魯以高達95%的人口、身高體重指數高出世界平均,成為全球「最肥胖的國家」。

諾魯的「肥胖」現象越來越嚴重,據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2018年世界肥胖率榜單中顯示,排在第一國家仍然是諾魯,其肥胖率已經是超過了61%,造成肥胖的原因無疑和食物短缺、缺水、垃圾食品泛濫、生活悠閒缺乏鍛鍊、生活條件富足等有關。

據說,在諾魯島上最大的商場「堪佩裡」中,食品貨架上的餅乾比水果和蔬菜多出三倍,並且諾魯餐館裡十分流行油膩的油炸食品。

由此,諾魯成為全球肥胖症和糖尿病研究的典型。諾魯國民成為全球最肥胖的人口之一,糖尿病發病率也位居世界第一,大約50%的諾魯人都患有糖尿病,25歲以上的人群中,有30%患糖尿病。雖然與遺傳基因有一定關係,但諾魯人慵懶的生活方式、高脂肪飲食結構也是很重要的發病誘因。諾魯島上男性平均壽命最低時降到了53歲,比近鄰紐西蘭短了20多年。

諾魯肥胖者的間接推動原因是經濟的繁榮。諾魯富裕象徵是出現了大量的汽車,平均每個諾魯家庭擁有兩部汽車,雖然全島只有一條公路。每個家庭都擁有現代化的設備,比如燃氣爐、洗衣機、電視機、電冰箱、錄像機等等。值得一提的是,諾魯每對夫婦平均生育4-5個孩子。

諾魯人奢侈浪費的象徵體現體型上。據統計,90%的諾魯人身材肥胖。其中,30歲以上的男人體重大多超過150公斤。其原因之一,無疑是島上的傳統食品被國家提供的進口食品所代替,尤其是來自澳洲的肉類在諾魯比在墨爾本還便宜,諾魯甚至連魚都要進口。

作為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美國也排在了第12位,其肥胖率也是達36.2%,當然肥胖原因和生活質量有關係。

無獨有偶,根據《福布斯》最新調查顯示,全球10大肥胖地區排行榜中,南太平洋島國就佔了8個,這個地區已成為世界上最肥胖人群的最集中的地區。

報導稱,居住在南太平洋諸島嶼上的玻里尼西亞人,肥胖比例遠遠高出地球上的其他人種。以排行榜首位的諾魯來說,該國1.3萬人口中,近95%的人是胖子。

根據調查顯示,最肥胖國家和地區中,南太平洋佔據了前7名,分別是:諾魯、密克羅尼西亞聯邦、庫克群島、湯加、紐埃島、薩摩亞群島與帛琉群島。

同時,諾魯人也是世界上患上2型糖尿病最多的國家之一,大約40%人受糖尿病影響及危害,相比其他國家,美屬薩摩亞有47%,託克勞有44%。諾魯的平均壽命也不高,比如早在2009年,諾魯男性的平均壽命為60.6歲,女性為68歲。

相關焦點

  • 世界上最小的島國——諾魯,一個人口稀缺卻很富有的國家
    因此,這個國家不設首都,它的主要行政區在亞倫。人種主要是諾魯人(三大群島的混血人種),還有部分歐洲人、華人和來自太平洋各島的人。來源:百度搜索 諾魯人生活水平由於諾魯島地處熱帶,所以年平均降雨量約2000毫米算是多於地帶,但無河流,因此島上淡水奇缺,所以在諾魯島上生存的居民們平時喝的飲用水都是下雨時儲存的雨水
  • 世界上最小的島國——諾魯,一個沒有首都,人口稀缺卻很富有的國家。
    世界上最小的島國——諾魯共和國 簡述 諾魯共和國,位於大洋洲,詳細說就是在美拉尼西亞的索羅門群島東北方,是一個面積僅24平方公裡的橢圓形珊瑚島,相當於36000畝田地現有人口
  • 世界上最小島國南太首富,人均8500美元的諾魯為何墮落?
    當大家都在關注大國動向,而小編卻喜歡拿著放大鏡在南太平洋是尋找那些「標點國」,今天我們就來關注一個南太島國——諾魯。諾魯國面積21.3平方公裡,是世界上最小的島國,也是世界上第三小的國家,僅大於摩納哥(1.98平方公裡)和梵蒂岡(0.44平方公裡)。
  • 世界上最小的島國,從富得流油到最不發達國家,經歷了什麼?
    隨著歷史的發展,當今世界上有很多國家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今天,我們了解的這個國家曾經富得流油,收入全國第一,但是現在它卻被列入最不發達國家,那麼其中有著怎樣的故事?
  • 全球最胖國家,全國95%的人體重超標,「貪吃懶做」是主要原因
    因此日本人成為了不少人羨慕的對象,原因就是因為日本是世界上體脂率最低的國家之一,當地人多數都不胖,並且很多女性還擁有著十分婀娜的身材,讓人羨慕著迷。而這個世界並非就日本一個國家,有所謂日本這種世界上最「瘦」的國家,自然也有著世界上最胖的國家。
  • 諾魯:建立在鳥糞的國家,曾是鳥糞聚寶盆,卻因過度開採而破產
    在南太平洋有這麼一個國家,他們的領土面積是世界上最小,同樣也是國際上最袖珍的島國。然而,這個國家因何而出名,主要是兩點:他們是世界上最小的國家之一,以及他們國家建立在鳥糞上,並且還依靠鳥糞賺錢。那麼,第一點我們還能理解,畢竟作為世界上最小的國家之一(排名第三小國,位列梵蒂岡,摩納哥之後),這字面意思就完全足夠獲得知名度。
  • 靠賣「鳥糞」暴富的諾魯,被列入最不發達國家,曾拒絕我方入境
    對於國家來的發展來說,要選擇對於國家發展形勢最貼切的方案。國家發展強盛時,需要居安思危,不能因為一時的貪圖享樂就忘了以後的發展。對此,中國提出了可持續發展,對當前的形式做出了更好的解決方案。然而,並不是每個國家都能想到的。
  • 還記得賣鳥糞暴富的諾魯嗎?他們在澳大利亞建的諾魯大廈怎麼樣了
    不知是否還有人記得世界最小的島國諾魯,他們曾是最受上帝偏愛的國家,只靠賣鳥糞就能暴富,羨煞旁人。到如今,卻慢慢淡出了人們的視野,不知,他們在澳大利亞建的諾魯大廈又怎麼樣了?從寵兒變棄兒諾魯,被稱為大洋深處的天堂島。
  • 「鳥糞」有什麼用?可以讓一個國家暴富,也能讓一個國家毀滅
    currentVersion is IOS-->原創: SME SME科技故事談及最富有的國家,大眾首先想到的是那些長在石油上的中東國家。但坐落在太平洋上的最小島國——諾魯(Nauru),就曾經富可敵沙烏地阿拉伯。
  • 瑞士是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之一,那麼他發達到什麼程度了?
    瑞士是一個歐洲小國,究竟發達到什麼程度了呢?筆者用一句話總結:發達到成為財富的代名詞。瑞士是如何在強敵環伺中生存下來的?打開世界地圖,找到瑞士的位置,會不由地感嘆這個國家是如何在一群惡狼中生存下來的。瑞士究竟有多發達?它的發達之處主要體現在機械製造和金融業,世界前五百強企業中有14家在瑞士,另外還有許多跨國企業將總部設在伯爾尼、日內瓦和蘇黎世,以下是瑞士擁有的世界級企業:地中海航運MSC。該公司是世界第二大運力船隊,在全球150多個國家和地區部署有超過200條航線,覆蓋500多個港口,年運送量達2100萬標準箱。羅氏製藥。
  • 當初賣鳥屎成富豪的諾魯,他們在澳大利亞修建諾魯大廈咋樣了?
    以賣鳥糞為經濟來源的諾魯,如今住進在澳大利亞建造的大廈了嗎?在這個世界上除了中國、美國、印度這樣的大國,還有很多人口少,領土少的小國家。他們一個國家的人口甚至都沒有我們中國的一個小縣城人口多。但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 全部國土幾乎僅有一個島嶼組成的國家:巴貝多、諾魯和紐埃
    目前地球上大約有近200個國家,在這些國家中有將近50個國家屬於「島嶼國」,所謂島嶼國是指一個國家的領土完全坐落於一個或多個島嶼之上。也就是說不同類型的島嶼國所擁有的島嶼數量是不同的,比如有的島嶼國擁有很多的島嶼,比如印度尼西亞是世界上擁有島嶼數量最多的國家,島嶼總數超過1.7萬個以上,菲律賓也擁有超過7000個島嶼,日本擁有的島嶼數量也超過6800個。還有一些國家可能連一個島嶼都沒有完全佔有,比如位於加勒比海的海地島,分屬海地和多米尼加兩國共同擁有。
  • 諾魯居然要舉國搬遷住大廈裡,世界為此擔憂!
    在經濟如此快速發展的階段之下,每個國家都會有著自己的經濟運行規律,並且有著自己的經濟體系,有的國家是靠礦產發展起來,有點依靠重工業富裕起來等等,這些在世界上都是數不勝數。
  • 國土面積最小的世界強國,67%都是沙漠,究竟發達到了什麼程度?
    這背後有什麼原因,的確是一件令人探究的事。「彈丸之國」以色列值得一提的是,就是這樣一個彈丸之國,不僅在五次中東戰爭中,擊敗了強大的阿拉伯國家,尤其還在近段時間頻頻襲擊伊朗,還挑起與伊朗的直接對抗。很多人都覺得是靠美國的幫助所以才會這麼有錢,但其實並不是這樣的,長期處在周圍不和諧的環境中,使得以色列時刻保持清醒,對周圍國家高度警惕。在這種緊迫感和警惕下,以色列人內心不斷變得強大,同時不斷發展自己實力,通過自主創新、發展科技,成為中東地區經濟發達的國家之一。
  • 曾經比杜拜還富有的國家,如今慘不忍睹,究竟什麼原因所致?
    要是問大家最富有的國家是哪裡?肯定很多人都會說是杜拜。確實,如今的中東國家很富裕,但是大家一定想不到,在過去的世界上曾經有一個國家比杜拜還富有,而且還是一個小島國。它就是坐落在太平洋上的最小島國——諾魯。
  • 世界上最小的國家Top5,可能沒你們村大,但比你們村有錢!
    世界上共有200多個國家和地區,有些國家很大,比如俄羅斯、中國、加拿大這些,你都知道。但有些國家著實很小,小到可能還沒你們村大,你相信嗎?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世界上最小的5個國家!聖馬利諾於1992年成為聯合國的成員國,也是歐洲理事會中人口最少的國家。另外有一點你可能會感興趣,那就是它在1243年就確立了兩個執政官聯合執政的制度,因此它也是當今世界上最古老的共和國!
  • 臺灣「邦交國」之諾魯——從太平洋首富到國際黑名單
    #世界歷史#位於赤道以南60公裡處的中太平洋上,有一座獨立的珊瑚礁島,長6公裡,寬4公裡,這裡就是世界上最小的島國——諾魯。諾魯在這諾魯也是世界第三小的國家,僅大於摩納哥和梵蒂岡。同時,諾魯的人口也位居世界倒數第三,僅多於吐瓦魯和梵蒂岡,為11000人。
  • 同為南太平洋島國,諾魯和萬那杜的差距為什麼愈來愈大?
    憑藉著全世界最豐富且品質最好的磷礦,諾魯在國際上也曾風光一時。1975年時,人口僅是美國千分之一的諾魯,人均GDP卻是當時美國的五倍之多,高達35700美元。甚至在80年代初,國民的住房、交通、電力、學校、醫療還都通通由國家買單,並且不需要交所得稅。 然而,榮耀於諾魯而言,不過是過眼雲煙,僅僅在短短的20年間,諾魯就由盛轉衰,淪為赤貧國度。
  • 盤點那些「以胖為美」的國家和民族
    那世界上有沒有真正」以胖為美「的國家和民族呢?當然是有的!今天就讓我們盤點一下吧。東加王國是南太平洋眾島國中唯一維持君主制的國家。東加王國的傳統審美是以胖為美的,這也使得湯加成為全世界肥胖率最高的國家。不僅婦女普遍肥胖,男人們也多數大腹便便。傳說這個國家選王妃都是有體重要求的!
  • 世界上最小的十個國家,你知道幾個?
    2011年以前,曾被列為世界最不發達國家。通過多年努力,馬經濟發展取得一定成就,成為南亞地區人均GDP最高的國家,基礎設施和互聯互通水平也有較大提升。人口密度1391.6人/平方公裡(2016年)諾魯陸地面積21.1平方公裡,海洋專屬經濟區面積32萬平方公裡,是世界上最小的島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