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太平洋有這麼一個國家,他們的領土面積是世界上最小,同樣也是國際上最袖珍的島國。然而,這個國家因何而出名,主要是兩點:他們是世界上最小的國家之一,以及他們國家建立在鳥糞上,並且還依靠鳥糞賺錢。
那麼,第一點我們還能理解,畢竟作為世界上最小的國家之一(排名第三小國,位列梵蒂岡,摩納哥之後),這字面意思就完全足夠獲得知名度。但是,建立在鳥糞上並且還依靠鳥糞賺錢,這波操作實屬讓人摸不著頭腦。
買鳥糞還能賺錢?那我國每年如此龐大的鳥糞數量,也沒見過我們國家靠鳥糞賺到任何錢。其實這個國家靠鳥糞賺錢,不是說他們靠販賣糞便賺錢,而是這個小島是太平洋鳥群中轉棲息的地方,每年都有大量的鳥類路過這裡,並在這裡進行短暫休息。
於是,這裡隨著時間的發展,鳥糞布滿整座小島,並且還堆積起數米高。再加上季風和長期累月的沉澱,這些鳥糞漸漸成為了巖石,也就是磷酸鹽礦。因此,我們可以這樣理解,這個國家就是依靠鳥糞積累沉澱成為磷酸鹽礦,而發家致富的。
鳥糞本身不值錢,但是鳥糞積攢在同一個地方百年千年後,就容易與當地的土質結合在一起形成磷酸鹽礦,所以說,這個國家是靠著磷酸鹽礦而發家致富的。
甚至曾經這個國家還一度因為磷酸鹽礦,而使得國家人均GDP達到世界第一的水平。那麼,說到這裡,大家或許就知道這個國家是哪裡?這個國家就是諾魯,我們本篇文章,就帶大家走入諾魯,走入這個袖珍島國。
諾魯這個國家,當初在南太平洋靜靜地當一個與世無爭的小島國。而隨著歐洲殖民主義的興起,西班牙、英國、德國、法國等殖民國家開始全世界到處的殖民別的國家。
而最早殖民諾魯的就算英國人,不過怎奈諾魯地盤太小了,而且還沒啥突出之處,人口也不多,英國人來到這裡,環顧一周就沒有想徵服這裡的欲望。
而此時的諾魯,鳥糞曾經被當地人深惡痛絕,然而英國人來到後,鳥糞搖身一變成為了搖錢樹;一些英國人發現了諾魯這個小島上有磷酸鹽礦,因而一部分英國人留了下來,開始對發現的磷酸鹽礦進行開採工作。
可能是英國人沒有仔細地探查,他們認為,島上唯一值錢的東西就是已經發現的為數不多的磷酸鹽礦,在一些英國人少量開採下,諾魯磷酸鹽礦也開始流向了歐洲市場。後來,英國人挖到一半覺得這裡的鹽礦還是太少了,如果長途跋涉的運回去也沒有太大的價值。因而,英國人挖到一半就主動溜走了。
正當諾魯居民歡聲鵲舞慶祝英國人離開之時,德國人又悄無聲息地來到了諾魯。德國人在殖民道路上一直走得很鬱悶,因為他們的腳步比英國人慢,所以,當德國人開始發展殖民經濟之時,他們發現,世界上大部分國家已經被英國和法國殖民了,而留下來的基本上都是英國和法國吃剩下的。
當德國人來到諾魯這個小島,他們最開始也想扭頭就走,然而,在思索再三後,德國人還是秉承著能多佔一點就是一點,於是德國人就殖民了諾魯。但是,德國人在修建臨時港口時,意外地發現了這座「屁大」的小島內部,卻蘊藏著非常大容量的磷酸鹽礦,鹽礦的發現讓德國人欣喜若狂,他們的確撿到了一個大便宜。
於是,德國開始調遣開採隊以及發動當地民眾,對鹽礦進行開採工作。而當英國人得知德國人一船一船的拉著一堆有一堆白色的礦石,他們就十分好奇,於是通過頻繁地打探得知,當年大英帝國放棄的諾魯小島,其內部卻蘊藏著非常大容量的磷酸鹽礦。為此,英國沒有殖民這裡也十分的後悔。
而當地人也不知道,為何平平無奇甚至還遭當地人討厭的鳥糞,竟然有如此大的價值。但是,當諾魯人民明白後,一切都已經為時已晚,現在的諾魯是德國人的殖民地,而諾魯沒有任何資格反駁及驅逐德國人。
首先不僅因為軍事差距過大,就拿人口來講,整個諾魯才多少人口,德國佔領諾魯時,整個國家就才數千人人口,因此,這數千人只能夠老老實實的聽話,但是,他們私底下還是希望國家能夠獨立,只有這樣,磷酸鹽礦所產生的效益就直接撥給政府了。因而,諾魯在等待機會,等待一個國家獨立的機會。
諾魯在1968年終於獲得了國際認可,而諾魯也正式成為一個獨立主權國家,那麼,國家成立後,政府幹的第一件事就是集結島上居民聯合在一起開採磷酸鹽礦。於是,磷酸鹽礦就在諾魯人一車一車的運輸下,成功賣到歐洲去。
也因此,諾魯國家直接靠著磷酸鹽礦而富裕起來。那麼,有錢後的諾魯又是如何一步步的敗光老天爺給這個島國的饋贈呢?
其實,自從諾魯國家獨立後,開始大批量的挖掘磷酸鹽礦,最後因為開採太多而使得諾魯的優勢盡失;也許來錢太容易了,他們不懂得珍惜,賺來的巨額財富,不考慮長遠發展,並沒有發展科技產業或者旅遊產業。
諾魯敗光三步走,第一步買買買,諾魯依靠磷酸鹽礦富裕後,就開始了買買買模式,他們在澳大利亞等國家大量的買各種地產樓盤,甚至在澳大利亞大城市還買了一座摩天大樓,並宣傳以後留給諾魯人民居住的。
不僅諾魯政府如此闊氣,就連平民們都是十分的豪氣,因為磷酸鹽礦的原因,政府獲得了大量的外匯,然後這些外匯又都分到了平民手裡,於是平民手裡有了錢就有了膽子,他們也到處買買買,在島上買豪車建別墅,甚至還搞了個飛機場,為了方便出行還搞了五六家飛機專門為諾魯人服務。而諾魯人坐飛機是不要錢的,隨便坐。
諾魯敗光三步走,第二步聘聘聘。諾魯人有了錢後就開始不想再工作了,當時6000多人口,就2000人在上班,而這2000人還都是公務員。那麼,磷酸鹽礦誰來開採呢?當然是聘請外來務工人員開採,諾魯政府花費巨資聘請了大量的外來務工人員替他們挖掘磷酸鹽礦,而自己國民只要安心享受就行了。
不僅開採工作隨便的聘請,就連保姆、醫生、護士、銷售員等各種公共區域的工作人員都是外來高薪聘請,這些人就專門為諾魯人服務。而諾魯人對待他們也是十分大方,患病去醫院,不管是醫生還是護士,甚至清潔工,他們都會十分慷慨解囊給他們小費,於是小小的諾魯成為了南太平洋的享樂之都。
諾魯敗光三步走,第三步採採採。諾魯政府和民眾沒錢了就開採磷酸鹽礦,國家環保組織多次呼籲諾魯要保護環境,保護磷酸鹽礦,但是諾魯人一點都聽不進去,他們認為鳥糞年年有,就算磷酸鹽礦開採完,再過個幾十年照樣又有一座磷酸鹽礦形成。
但是,他們低估了環保的重要性,隨著開採不斷破壞環境,南太平洋的候鳥也越來越少的飛往這個小島棲息,而島上的磷酸鹽礦也在2004年徹底採光。沒有了磷酸鹽礦的諾魯什麼都不是,於是國家被聯合國宣布破產,而諾魯所有的海外資產也隨之抵押。
僅僅幾年,諾魯從一個富裕國家淪落為一個極度貧困國家,島上的居民想要種植點什麼來謀生,但是一看島上已經被開採的一個又一個大巨坑,種植計劃也徹底破滅。
並且諾魯在國際上聲譽也不好,國際政治上以投機為主,仗著自己有張聯合國選票,到處賣票賺錢,例如,宣稱科索沃是個主權國家,獲得了美國的資金援助,投票反對暫停日本捕鯨又從日本那裡獲得經濟援助,反對巴勒斯坦成為聯合國觀察員,又從中獲利。
現在的諾魯,無論從國外還是國內,對國家的發展並沒有進行長久的,可持續發展的計劃,諾魯已經不復當年的富裕,島上的居民們連基本溫飽都無法保持,甚至還得靠洗錢來賺取國家經費,諾魯的教訓也告訴我們,當一個國家在利益面前失去理智時,就離這個國家破敗越來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