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武器在二戰裡的首次實戰,為何美軍最後把核爆目標定為了廣島?

2020-12-24 歷史皇太后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核武器終於在戰爭末期投入了實戰,這是人類第一次將這種威力巨大的武器投入實戰,人類第一次擁有了傳說中神明才有的力量,一次蕩平一座城市,而當時負隅頑抗的日本則頗為"榮幸"的成為了原子彈的核爆目標了(絕佳的標靶)。美軍在1945年8月6日將代號"小男孩"的原子彈投擲在了廣島,僅僅瞬間就讓這座城市變成了人間煉獄,算是對日本發動擴張的懲罰。

但是,日本有那麼多座城市,為什麼偏偏美軍就選定了廣島作為首個目標呢?這座城市有什麼特殊之處呢?

首先,在空襲目標的選擇上,美軍方面也是經過了慎重選擇的。美國"曼哈頓工程"的負責人與美國陸軍航空兵的專家們組成了一個"目標委員會",負責挑選適合成為空襲目標的城市。當時美國方面選了17個城市作為候選目標,分別是:東京、川崎、橫濱、名古屋、京都、大阪、神戶、廣島、吳、下關、山口、八幡、小倉、熊本、福岡、長崎、佐世保。從這些城市裡,目標委員會的專家和將軍們將選出2座城市作為轟炸目標,再選出2座城市作為備選目標。

選擇目標的因素包括目標重要性、震懾效果、破壞數據搜集、戰後管理等諸多因素。日本東京首先就被刨除了,表面看理由是因為東京破壞已經十分嚴重,原子彈的爆炸效果會顯得不夠明顯。實際上是因為美軍不知道如果把東京核爆後,是不是會把日本天皇也給炸死。如果真的炸死日本天皇裕仁之後,日本又會有什麼瘋狂舉動也是未知數,在考慮戰後對日本的監管統治等問題,美軍放棄了核爆東京的打算。

而其它的一些城市,比如說大阪、名古屋等城市也先後被刨除,理由是這些城市破壞已經十分嚴重,實在不適合作為打擊目標。而佐世保、吳則因為地方太小逃過一劫,畢竟太小的城市沒有什麼破壞價值。最後美軍選來選去,綜合了多種理由之後,就把廣島、小倉作為了首要打擊目標,長崎和新瀉作為次選目標,而廣島更是首個攻擊目標。

至於為什麼廣島會名列其中,原因也很簡單,那就是因為這個城市實在是太獨特了。不同於現在日本人把廣島包裝成"受害者"的形象,或是將其點綴為"和平之城"。當年的廣島可是一座不折不扣的"戰爭之城",更是一個"加害者"。在那些所謂"愛好和平"的廣島人民的歡呼聲之中,無數的日本士兵從廣島出發,前往那些他們都未曾聽過的戰場,去完成所謂的日本的"昭昭天命"。

這可不是誇張說法,而是陳述事實的說法,廣島這座城市,在過去就是不折不扣的"惡魔之都"和"侵略之城"。不知道多少代日本士兵是從這裡開始了他們的戰爭之旅,為日本軍國主義者拋灑鮮血,把自己葬身在異國他鄉,或是成為暴行的發起者。而那些所謂"善良"的廣島人民呢?就在道路兩旁夾道歡送所謂的"大日本皇軍",讓這些天皇麾下的"無敵武士"去為日本爭取所謂的"榮譽"。

說句不太好聽的話,廣島這座城市,堪稱是日本狂熱的戰爭支持地。日本常備師團第五師團的大本營就在廣島,前身其是日本最初的七個師團之一,因此也稱之為"廣島師團"。第五師團在日本陸軍裡素有"鋼軍"之稱,也是日本的侵略急先鋒。臭名昭著的戰犯板垣徵四郎就曾經指揮過第五師團,所以國內也把第五師團稱之為"板垣師團",後該師團轉戰東南亞和南太平洋島嶼,也算得是日本常備師團裡罪行滿滿的師團之一了。

同時,在軍事角度上來講,廣島也是個絕佳的轟炸目標。它擁有日本最好的海軍基地之一,吳港海軍基地。吳港海軍基地興建於1886年,並建設了吳港鎮守府,算得上是日本海軍的發源地之一。日本海軍裡的著名"祥瑞"雪風號驅逐艦,就經常停泊在吳港,所謂"吳港雪風"的說法就是這麼來的。而且這裡還有非常優秀的海軍造船廠——吳港海軍造船廠。日本海軍的大和級戰列艦的一號艦大和號,就是在這裡進行建造的。

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吳港也是日本海軍重要據點,負責保護日本所謂的南方"海上生命線"。同時廣島本身處在瀨戶內海,也是溝通日本海和本州、九州的重要港口,本身也儲存有大量的作戰物資。如果核爆能夠摧毀廣島的海運機能,那麼日本的本土防禦策略就要被打破一半,因為他們重要的節點丟失一個,還會丟失掉大量的作戰物資。

另一方面,在日本的本土決戰計劃——決號作戰的規劃裡,廣島也是一個重要的據點。按照決號作戰的規劃,日本本土防禦部隊編成了兩支,分別是第一總軍和第二總軍。其中第二總軍負責的是日本西部地區的防禦,恰好就在美軍對日本本土的"沒落行動"的攻擊方向上。而第二總軍的司令官是日本陸軍大將、陸軍教育總監畑俊六,其司令部就設置在廣島。如果能夠把廣島給核爆了,那麼估計日本第二總軍的鬥志就會被瓦解。

最後就是對於核爆的數據收集方面,廣島簡直是個天然的測試場,似乎這裡就是為了呼喚原子彈核爆一樣。廣島這個城市三面環山、一面環海,對於核爆的能量聚集而言是非常有好處的,能夠避免衝擊波大量外洩,從而讓核爆的威力得到最大化。而且廣島不同於大多數城市有許多木製建築,廣島是有大量的鋼筋混凝土建築,不僅建築倒塌後能夠形成可觀的二次傷害,而且還能讓美軍得出核爆對城市的殺傷數據。

綜上所述,廣島簡直是一個良好的攻擊目標,放眼日本諸多城市,你都找不到這麼合適的地方了。廣島也自然成為了美軍的目標,就如同日本所謂的昭和最後"招核"了一樣。在1941年8月6日8點16分,美軍B-29轟炸機"依諾阿蓋依"號將代號"小男孩"的原子彈投出彈倉,最後原子彈在距離地面600米的空中爆炸,頃刻間就把方圓14平方公裡的六萬座房屋建築統統摧毀,當場就有6萬多"和平"的廣島平民死去。

而日本本土第二總軍的司令官畑俊六運氣不錯,因為他當時在距離爆炸中心極遠的廣島火車站,所以畑俊六沒有被炸死,只是被爆炸的衝擊波打了個七葷八素,頭破血流。但時候廣島的慘狀徹底讓這位老牌軍國主義者嚇破了膽,他從未見過如此威力巨大的武器,整個人都已經傻在當場,不知道發生了什麼。在他的心中日本已經沒有了擋住美軍的可能,他已經認定日本會輸掉戰爭了。

諷刺的廣島核爆之後,日本軍國主義者還是打算負隅頑抗,並心存僥倖的認為美軍只有一枚原子彈,還對外宣稱廣島是被隕石摧毀的。不過這並不能改變什麼,因為在8月9日美軍又往長崎投擲了一枚原子彈。這次日本的軍國主義者們徹底嚇傻了,而核爆裡撿回一條命的第二總軍司令畑俊六,直接在裕仁的御前會議上表示日軍無法阻止美軍,力主向美軍投降。可見核爆廣島確實值得,至少它沉重的打擊了日軍負隅頑抗的瘋狂決心,並讓那些腦子發瘋的日本軍國主義者認識到自己的失敗。

今天的日本把廣島核爆包裝成一次人為災難,認為他們是唯一的核武器受害者,而廣島自然也就被包裝成了一個所謂的"和平之都",並且堂而皇之的抹去了這裡曾是一個"戰爭支持地"的過往。然而,歷史是不容抹去的,廣島被原子彈核爆確實是當時的日本人咎由自取,就像是曾參與了廣島核爆行動的飛行員們說過的那樣,"原子彈下無冤魂"。

參考文獻:《曼哈頓幽靈》

《光榮與夢想4:曼哈頓計劃》

《第二次世界大戰史》

相關焦點

  • 投廣島原子彈時,僅43秒逃生時間,美軍飛行員如何成功逃離的?
    或許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核武器。在二戰末期,美國在日本廣島和長崎兩座城市分別投下的兩顆原子彈,是人類第一次將核武器應用於實戰之中,也讓全世界人民第一次見識到了核武器的駭人威力,足以有毀天滅地的勢頭。二戰輾轉至1945年時,此時的日軍早已大勢已去,但就是不肯投降,日本全民在瘋狂的「玉碎不計劃」的思想影響下,全民借兵,坐著殊死抵抗。
  • 廣島核爆後有多恐怖?巨大火球騰空而起,7萬多人瞬間被氣化
    核武器被公認為世界上殺傷力最強的武器,時至今日,仍有不少人談核色變,其實,世界各國人民真正認識到核武器的威力應從二戰時說起。在偷襲珍珠港後,日本的戰鬥力就在逐漸下降,幾乎可以說是氣數已盡,1945年時,美軍的轟炸機已經開進了日本上空,連續多日以來東京等重要城市都在遭受著美國的炮火攻擊。而廣島屬於軍事重地,雖不像東京一樣已成轟炸對象,但日本也深知它被美軍瞄準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因此已提前疏散了大約15萬市民,城中只剩24.5萬人。
  • 廣島核爆75年後世界面臨核戰威脅更大,無核世界希望渺茫?
    8月6日,在日本廣島,人們在原子彈轟炸75周年紀念活動正式開始前雙手合十悼念。 新華社 圖75年前的8月6日,美軍B-29轟炸機在日本廣島上空投下一枚代號為「小男孩」的原子彈。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核武器空襲,逾14萬人喪生。「今年是核爆75周年,我國繼續堅持無核三原則。」日本首相安倍晉三8月6日在廣島和平紀念儀式上表示,希望世界各國開展對話,最終實現一個沒有核武器的世界。
  • 二戰廣島原子彈,從投彈到爆炸僅用43秒,美軍轟炸機怎麼逃生?
    二戰核武器第一次被應用 核武器自問世以來,便註定是引人注目的一個焦點。它憑藉著毀滅性的殺傷力成為人類的噩夢,遭受著眾多質疑與非議,但同時又充當著人類的保護傘,以自身的威懾力抑制著世界級戰爭的爆發。也正是因為如此,核武器的研發與廢棄一直都是國際爭論較大的一個問題。
  • 核武器的真實威力到底有多大?廣島、長崎的原子彈威力只算入門級
    在數千起爆炸中只有兩枚原子彈被用在了戰場上,也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投向廣島和長崎的兩枚原子彈,但是與現代武器相比,這些炸彈威力算是很小的,投入廣島的原子彈相當於15000噸TNT的爆炸威力,落在長崎的原子彈相當於21000噸TNT的爆炸威力。那麼核武器究竟有多大的威力呢?答案是令人恐懼的。
  • 看看如今的廣島和長崎長啥樣?
    而1945年在日本廣島和長崎上空升起的兩朵巨大的核爆蘑菇雲,也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將核武器這種具有駭人威力的武器,應用於真實的戰場之上,而二戰末期遲遲不願意投降,甚至不惜為此提出「玉碎計劃」的日本,就成為了美國原子彈下的首個試驗品。
  • 原子彈轟炸後百年不能住人,可是廣島和長崎卻很繁盛,這是為何?
    二戰又再次迎來,規模擴大,傷害擴大,死亡率加大,殺傷力最大的當然是美國在日本投下的兩顆原子彈,都說原子彈轟炸後百年不能住人,可是廣島和長崎卻很繁盛,這是為何? 儘管在1945年夏季,日本知道已成敗局,但是依舊在負隅頑抗,並喊出「一億玉碎」的口號,號召全國人民進行抵抗,怎料最後的三次機會都被日本無視,最終造成幾十萬人的死傷。
  • 二戰廣島原子彈,從投放到爆炸只有43秒,投彈美軍飛機如何逃生?
    二戰末期的時候,日本的敗局已定,但是日本仍然打出了一億玉碎的口號,堅持不投降,美國甚至都將日本的本土納為轟炸範圍了,但是日本卻絲毫不為所動,如果不是最後原子彈讓日本放棄了,誰也不知道二戰最終會走向什麼結果。
  • 廣島核爆沒什麼,日軍根本不服,長崎再現蘑菇雲,日本徹底慫了!
    美國總統杜魯門沒有耐心再等下去了,既然日本負隅頑抗,那就用具有毀滅性的手段在最短的時間裡結束這場戰爭。美國將廣島定為首選目標,這是一座陸軍之城,有很多重兵都在此地,且此前它從沒有經歷過大規模的轟炸,建築都保存的比較完整。因為這些原因,美國認為這裡是試驗原子彈威力最好的地點。
  • 二戰廣島原子彈,從投放到爆炸僅43秒,投彈美軍飛機為啥能逃生?
    二戰可以說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人為災難,由於法西斯國家欲望的膨脹,二戰隨之而來,給全世界人民帶來了沉重的災難。後來美國丟了兩顆原子彈,日本無助地投降,這場戰爭就此結束。誠然,在最開始的時候,美國並沒有使用原子彈的想法,只是想要登陸作戰,但是當時日本全國都充滿了軍國主義思想,一旦美軍登陸,就會遭到極其頑固的抵抗,這必然會造成極大的傷亡。第二次世界大戰最激烈的時候,日本軍人被軍國主義思想所洗腦,給美軍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心理陰影。因此在權衡利弊後,美軍還是選擇放棄登陸作戰,改用原子彈。
  • 美國在任總統首次訪廣島 日美各有什麼所圖?
    這是美國在任總統首次訪問這座在二戰期間遭到美國原子彈轟炸的日本城市。分析人士指出,在這一問題上日美兩國各有所圖,日方企圖以此來強化日本作為「戰爭受害者」的形象,而歐巴馬做出這一決定既是為其「無核世界」主張留下政治遺產,也是為推進「亞太再平衡」戰略而拉攏日本。
  • 二戰廣島原子彈,只有43秒的時間,美軍投彈轟炸機怎麼逃生?
    二戰中的日本是非常瘋狂的,他們甚至能夠讓實力強大的美軍都感到頭疼。為了儘快結束二戰,美國直接向日本投放了兩顆原子彈,這才使得日本在最快的時間內宣布投降,二戰至此順利落下帷幕。原子彈是一種最基礎的核武器,我們現在再看原子彈或許覺得沒有什麼,但是在二戰時期,原子彈卻可以說是最為恐怖的存在。
  • 廣島核爆親歷者:滿街行人紅腫 不知掛身上的是衣服還是皮膚
    8月6日上午的日本廣島和平紀念公園(每日新聞)海外網8月6日電 「廣島當年,像地獄一般。」廣島核爆親歷者,97歲老人相良勝三對《神戶新聞》記者感慨道。相良勝三對記者講述往事(神戶新聞)1945年8月6日,美國在日本城市廣島投放了原子彈,這次原子彈在人類歷史上的第一次實戰給日本帶來毀滅性打擊,有倖存者至今飽受致命燒傷、輻射綜合症和癌症之苦。75年後的今天,相良勝三回憶核爆發生後的情景,仍記憶尤新,「滿街都是臉和身體紅黑髮腫的人。
  • 二戰末期,美國為何不轟炸日本首都東京,而是選擇廣島長崎?
    二戰末期,美國為何不轟炸日本首都東京,而是選擇廣島長崎?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接近尾聲,義大利和德國都已投降,唯有日本法西斯負隅頑抗。到夏天時,日本的敗局已定,但日軍不肯死心,在衝繩等地瘋狂抵抗,導致大量同盟軍傷亡。
  • 安倍、古特雷斯出席廣島原子彈爆炸75周年紀念活動 倖存者回憶...
    ,最終實現一個沒有核武器的世界。據日媒報導,經過當地民眾的多年努力,曾經化為廢墟的廣島已經再次成為一座美麗的城市。安倍表示,當前的新冠肺炎疫情是一次新的試煉,需要大家以重建廣島精神應對這場全球危機。在發言最後,他祈求世界的永久和平,並向所有參加活動的遇難者家屬、倖存者和其他參加者致敬。
  • 連美軍都不敢研發的武器,殺傷力無人能及,一旦成功將被世界圍剿
    二戰末期,美國為了加速戰爭結束,向日本廣島和長崎境內投下了兩枚原子彈,這是人類歷史上唯一一次使用核彈的記錄,可以說,美國對這種強殺傷力的武器下了很大功夫去研究。核彈爆炸後產生的威力遠超一般的常規性武器,所以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各國對核武器的研發也越發深入。
  • 同樣是核爆,為何廣島、長崎繁華了幾十年,車諾比卻是鬼城?
    不過在人們對整個劇情的發展扼腕嘆息的時候,或許會有人想到這麼一個問題,同樣是核爆炸,為什麼廣島、長崎在幾十年後依然繁華,居民們安居樂業,而車諾比到現在都還是鬼城一座?圖1 核爆中的放射性粉塵才是最大的致命源要解釋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先談談核爆炸的殺傷機理。
  • 二戰時,美軍為何不直接向日本首都投原子彈?是因為浪費嗎?
    我們都知道,二戰期間美國為了贏得最終勝利,減少自身的人員傷亡,動用核武器對日本的廣島和長崎進行了兩次轟炸。美國當時為何不直接對日本的首都東京,投擲原子彈啊?跟東京比起來,廣島和長崎的重要性,顯然要低了一截兒。如果對東京進行核武器轟炸的話,很可能會造成更加轟動的效果,美國對此表示,對日本這樣進行轟炸,純粹是一種浪費。
  • 廣島核爆75周年 安倍:希望實現一個無核武世界
    據日本《產經新聞》6日報導,1945年8月6日8時15分,美國轟炸機在廣島扔下原子彈,城市在瞬間化為廢墟,約21萬人在爆炸中身亡,倖存者終生遭受後遺症的折磨。6日是廣島核爆75周年,當天的紀念儀式上,安倍再次提及不製造、不擁有、不運進核武器的無核三原則,希望不同國家和世代的人們能了解原子彈爆炸導致的慘劇,理解受害者的痛苦和不安,也希望世界各國開展對話,最終實現一個沒有核武器的世界。報導稱,經過當地民眾的多年努力,曾經化為廢墟的廣島已經再次成為一座美麗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