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尼拔·巴卡,(公元前247年—前183年)北非古國迦太基統帥、行政官,軍事家。這個迦太基戰神在第二次布匿戰爭期間,奇蹟般地率領軍隊從西班牙翻越庇里牛斯山和阿爾卑斯山進入義大利北部,並多次以少勝多重創羅馬軍隊。在當代仍是許多軍事學家所研究的重要軍事戰略家之一,被譽為戰略之父。
開個玩笑,雖然這位也叫漢尼拔,但今天要說的是那位更被人們熟知的「美食家」漢尼拔。
漢尼拔·萊克特,來自美國作家託馬斯·哈裡斯的系列小說 《漢尼拔》,是一位有著極高智力和敏銳洞察力的精神病醫生,同時也是一個系列殺人犯,其出名之處在於他對特殊肉類食物的愛好,被譽為「美食/名片獵人」。
小說的故事和主角受到讀者們的喜愛,被改編成許多影視作品,除了改編有四部電影外,還連出了三季電視劇。
在劇中飾演漢尼拔醫生的是丹麥著名男演員麥德斯·米科爾森,他和飾演「小茶杯」威爾的休·丹西在劇裡相愛相殺搞曖昧,妥妥的不是簡介裡說的懸疑、驚悚、犯罪劇情,更可以說是披著探案外衣實則有著BL主線的同人劇。
而除了精美的服化道,更讓人稱讚的是劇中他每次做飯和吃東西的時候都能活生生把人看餓,這個孤獨的美食家為我們展現介紹了舌尖上的美國人民。(慶幸自己住在中國、不做壞事、沒有名片)
米科爾森被譽為「丹麥最性感的男人」,他成名於尼古拉斯·溫丁·雷弗恩執導的《末路狂奔》三部曲,不僅票房成績不錯,他也藉此在丹麥各大電影獎上摘得影帝桂冠。
2006年,他在007《皇家賭場》中飾演大反派,更被影迷譽為迄今最能與主角邦德比拼魅力的出彩反派。
2012年,他憑藉在豆瓣9.1分的《狩獵》中的出色演技,獲得第65屆坎城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
還記得他在裡面被早熟的小女孩卡拉(安妮卡·韋德科普 飾)報復性的謊言冤枉,背負無中生有的罪名,成為了整個小鎮排擠和壓迫的對象。
他把中年男子面對好友的憤怒、前妻的不信任、愛犬的死亡和陌生人的惡意而感到的絕望無助,表現的淋漓盡致。
誰又能想到看似天真爛漫,純真無邪的小孩子會撒這種謊,僅僅因為他拒絕了小女孩的好感?
當然,米科爾森不僅事業成功,還和相戀十四年的攝影師妻子在2001年結婚,有一對可愛的兒女。
10月19日,第64屆BFI倫敦電影節落幕,米科爾森主演的《酒精計劃》獲得最佳影片大獎。該電影節這一屆因疫情而取消評委團和主競賽單元,獎項由觀眾在線選出。
而在此前的第68屆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 ,憑藉《酒精計劃》,導演託馬斯·溫特伯格獲得了金貝殼獎(提名),麥斯·米科爾森 獲得了最佳男演員銀貝殼獎。
這是米科爾森自《狩獵》後和導演 託馬斯·溫特伯格的再度合作,又再次獲獎,兩人都應該來點酒精慶祝一下了,不然讓米科爾森做點好菜下酒?
在《酒精計劃》中,米科爾森飾演的高中老師馬丁與他的三個同事好友:分別由馬格努斯·米蘭、託瑪斯·博·拉森、拉斯·蘭特出演。
這四個高中老師為了擺脫日常的循規蹈矩,認為酒精有助於自己的工作的他們,決定進行一項「讓體內維持一定比例酒精」的實驗。
實驗剛開始,馬丁幾人確實贏得了所在學校學生們的歡迎,酒精就像大力水手的菠菜一樣,讓他們精力充沛充滿激情,時刻對自己大喊奧利給。
(米科爾森飾演的「漢尼拔」愛吃肉的形象深入人心,現在不吃肉了,喜歡上喝酒了,不由大呼爺青結!名片製造商重獲新生啦。)
可在持續飲酒後,大家似乎都染上了酒精依賴的問題,麻煩也不斷出現,有人與家庭成員關係變糟,還有人酒後醉倒街頭……
讓體內的「血液酒精濃度達到0.05%」真的會變幸福嗎?不是的。
他們4個更像我們身邊隨處可見的普通人,4個遇上了中年危機的中年男子,生活遭遇了瓶頸,一杯酒曾讓他們甩開了無聊的生活,卻又讓他們陷入更深的泥潭。
借酒澆愁愁更愁,問題並不會因為你把眼睛閉上就消失,像鴕鳥一樣把頭埋在土裡就安全了?
對現實的逃避、麻醉欺騙自己,那固然會輕鬆很多。但也只是暫時的,你不能一直欺騙生活,即使生活朝你吐口水,以痛吻你,只要還沒有扼住你的咽喉,你仍然可以報之以歌。
勇敢點,站起來,抬頭,去面對。
作為一部喜劇片,在倡導人們遠離酒精的同時,也讓人不禁思考起來:到底要怎麼做才能過好這生活呢?
結尾米科爾森獻上了一段瀟灑且迷人的獨舞,不知不覺受到感染,讓人內心蠢蠢欲動,也想來上那麼一大杯加冰的"液體麵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