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上下五千年的歷史誕生了不少的名人名事,為我們後人了解古代的文明打下了基礎,今天我們就來康康這些你不知道的歷史真相。
一、古代人身高八尺嗎?
說到身高,現代人真是堪比南孚電池啊,一代更比一代強,一代更比一代高,一米九都不足為奇。而在古代中,「身高八尺」就對高大人的形容詞,身材矮小的就叫做「不滿五尺」。那按照現代的算法,我們就來康康這八尺它到底有多高?一尺大概33.3釐米,八尺那算下來也就是一米八,在古代人人一米八,走在街上也是十分壯觀啊,一米六的小個子宛如一個小矮人,可怕,可怕!不過古代和咱們現在的測量方法是否相同,咱也不敢說,咱也不敢問,商代的一尺基本上就是17釐米,周代一尺大約有23釐米,而漢朝的大概就是22釐米。
為啥會有這麼高呢?自然的環境,常年在外奔波,加上老天爺賞飯,古代人也都是猛將,這身高也就很正常啦,不然估計連馬都上不去。不過也不是每個人都那麼標準,普通人的身高,大概看看兵馬俑就知曉了,畢竟兵馬俑可是一比一製作的。從西安出土的兵馬俑來看,陶俑的高度一般在1米8左右,最低的就是1.75米,最高的都能到兩米,巨大啊,堪比姚明,這穿越過來,還能進入國家籃球隊呢,和姚明來一爭高下。
二、只有一個老婆的皇帝!
「好男人就是他,他就是朱佑樘」,說起中國的皇帝,那可是坐擁一生的榮華富貴,享之不盡用之不竭,論痴情的好男人,C位出道的那還當屬明朝的明孝宗朱佑閭,他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只娶一個老婆的皇帝,也用行動踐行了男女平等,這思想很前衛嘛。「後宮佳麗三千,皇上獨寵我一人」,他一生也不納宮女,只娶了張皇后一人,每日只想和皇后「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平平淡淡的過完這一生。「從前車馬很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明孝宗真的是身體力行啊,他和張皇后是患難之交,小時候的孝宗生活不順,「屋漏偏逢連夜雨」,從小就經歷了社會的毒打,說話做事都戰戰兢兢,不過幸運的是,「確認過眼神,遇上對的人」,他和張皇后青梅竹馬,兩人每天就一起看看書,聽聽琴,觀觀景,他兩用現代話來說那可是「多讀書,多看報,少吃零食,多睡覺」的典型代表。明孝宗不僅創造了「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好男人形象,對朝堂那也是十分上心吶,愛美人,更愛江山,可謂是一代明君!
三、聖旨都是黃色嗎?
在我們平日裡看到的各種古裝劇中,聖旨都是高貴的黃色,我們這些老實人被騙了,它也是因人而異的。在明清時期,也分三六九等,五品及以上的官員就用誥命授予聖旨,五品以下的則用敕命。官銜級別不同,聖旨的顏色那當然也就不相同了。五品及以上的官員呢,聖旨就花裡胡哨,由三彩、五彩或七彩綾分段織成,而且等級越高的話,顏色也就越多。五品以下的官員得到的聖旨就很一般了,大部分就是用純白綾做成。但是聖旨上的文字,大多是紅色、黑色、藍色、綠色等顏色,這也是講究啊,不愧是皇室,漲知識!
四、第一個焚書的並不是秦始皇!
西漢《七緯》記載,孔子的書3240篇,取其中120篇留存,燒掉3120篇。《鄭板橋家書》也說:「秦始皇燒書,孔子亦燒書。」說到焚書坑儒,在我們腦海裡想到的人那便秦始皇,搞事情,坑後人啊,那麼多歷史經典就毀於一旦,但是其實孔子也曾經焚書,一聽很是詫異啊,老夫的三觀吶。孔子一般都是戴著神聖的光環,「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孔子也是人,難免犯點小錯誤,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也翻車了,也許是對自己的創作不滿意,重頭再來吧,畢竟「大家」的思想,不是爾等可以琢磨得透的,我們能做到的便是正視歷史,繼承優秀的傳統文化。
對於這些歷史真相,你怎麼看待呢?中國的文化我們還是要批判的繼承,「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一分為二的看待歷史,不斷將歷史賦予新的內涵,中華文化才能不斷流傳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