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贏增值表:物聯網生態系統價值自驅機制

2020-12-22 會計汪

移動網際網路、智能製造、人工智慧、大數據和雲計算等新技術廣泛運用,促使第四次工業革命物聯網時代加速到來。物聯網平臺是交互的社群,其邊界在於是否能創造用戶終身價值。用戶的碎片化需求倒逼新生產模式的出現,即從多品種大批量生產模式升級為大規模定製模式。大規模定製模式意味著商業模式和管理範式需要進行變革和創新。實時用戶數據已經成為價值創造、傳遞和獲取的源頭,是連接技術和商業模式的橋梁,是全新網絡形成的基礎。

物聯網生態系統價值管理是基於用戶社會價值的創造即用戶價值管理而非傳統基於企業的股東價值增長,是從消費端而非企業端與發起經營戰略,並將其視為支撐技術與產品創新的主導邏輯。海爾用戶乘數的提出開啟了物聯網經濟時代的用戶價值管理邏輯,即將用戶全面、真實、動態、個性化且不斷增長的價值數據作為企業戰略、組織、財務與薪酬管理體系的源頭和驅動力。共贏增值表提供了物聯網生態系統下基於用戶乘數邏輯的價值管理工具。

「共贏增值表」囊括了財務和非財務數據,以用戶價值為中心的工具顛覆傳統以企業為中心的模式。將傳統的自上而下的管理控制體系轉變為小微業務單元的價值創造體系,通過對小微及其用戶的價值增加情況進行監控和驅動,激勵小微通過生態系統實現用戶價值增值,實現價值自驅。通過評估企業和用戶的價值,並可動態監測和驅動價值創造並貫穿用戶參與的整個過程,並不斷衡量公司、用戶以及服務提供商所在生態系統中的新增價值,是適合物聯網生態系統的一套價值自驅機制。

傳統損益表是企業為中心,流程封閉、自上而下串聯,追求單邊企業利益最大化。共贏增值表是以用戶為中心,攸關方參與創造用戶最佳體驗,價值分享,體現攸關方利益最大化的共創共贏。它展示了生態系統的利潤和增值是如何形成以及在用戶、合作夥伴企業、創業團隊、大型公司之間是如何分配的。不同於其他價值創造工具,「共贏增值表」專注於公司內部的創業型小微和用戶價值。此外,它還對用戶類型加以區分,其中包括關鍵的非財務指標,如交互用戶和活躍用戶的數量、此類用戶的互動次數以及參與生態系統持續開發的終身用戶數量等。

共贏增值表可以通過「用戶資源 (交互用戶、活躍用戶、用戶創客和終身用戶」基於從消費端而非企業生產端發起經營戰略,並將之視為支撐技術與產品創新的主導邏輯。顧客被轉化為可以交互和體驗的用戶員工,成為企業獲得生態價值的關鍵驅動力量,是用戶價值管理的起點。通過用戶乘數衡量定位於產品交易的顧客數量轉化為基於服務的用戶,進而通過與在線用戶的交互轉化為個性化體驗被社群圈子鎖定的終身用戶。「用戶資源」將價值源泉納入價值管理體系,避免傳統損益表無法體現價值管理的缺陷。

「增值共享」將硬體產品的銷售利潤和生態系統增值加以區分,進一步明確了增加價值如何在終身用戶、投資者、企業團隊成員及其他服務商之間如何進行價值分配。增值分享是共贏增值表價值自驅機制的核心,通過增值分配體系激活個體不斷尋求價值增值,使個人價值與企業、生態系統的目標一致,根本上解決了委託代理問題。

「收入」部分強調根據產品、服務、生態等來源加以區分。傳統經濟存在邊際收益遞減規律,而生態收入服務收入則可以實現邊際收益遞增,通過不斷為用戶創造體驗,用戶價值隨著時間而不斷增加,生態系統各攸關方可實現收入增加形成正反饋循環,各攸關方有動力創造更大的價值,實現真正的自增強體系。

「成本和邊際成本」包括可追溯至小微的所有成本,其中包括生產成本、工資、公司的股權投資義務以及公司通常為防範未能實現未來目標而要求的風險準備金。並將成本分為產品成本和生態系統成本,配比收入還列出了硬體(產品)和生態系統的邊際成本,用各自的總成本除以活躍用戶數量來加以計算;其目標是不斷增加活躍用戶的數量,從而進一步降低硬體(產品)和生態系統的邊際成本。

「單個用戶邊際收益」報告了單個活躍用戶的平均邊際收益,並將其分為硬體和生態系統的邊際收益。通過不斷與用戶發生交互,對品牌產生充分的信任感和依賴感,促成多次交易並最終轉化為最終用戶,不斷的通過產品的迭代、用戶乘數效應提高單個用戶邊際收益。

小微聚焦於用戶而非產品,通過產品帶來用戶,與用戶交互實現產品迭代創新進而產生更多用戶,並在不斷交互過程中提高終身用戶比率。由於終身用戶社群引領、用戶黏性高等特點不斷實現產品收入、生態收入指數型增長、生態價值乘數趨於0,邊際收益遞增,邊際成本趨於0,單個活躍用戶的硬體邊際收益和生態邊際收益成指數型增長,並且作為小微進行績效考核重要指標,不斷實現用戶價值增值。通過增值共享部分,生態系統中的活躍用戶、資本投資者團體、企業團隊成員等基於對產品利潤和生態系統利潤的貢獻進行價值分配,當價值增加值高於行業平均利潤率時,小微的利潤分享比例會以指數函數的形式增長。激勵小微進一步努力提高用戶乘數,實現價值自驅和價值增值。

共贏增值表始於戰略(用戶價值增值);配合其他戰略執行工具(宙斯模型、設定目標、關差、預算分解細化、日清表、周清表等)不斷增加用戶數量特別是通過交互增加終身用戶的數量,進而實現生態價值指數型增長;通過績效考核(當小微實現了設定目標,特別是高於行業競爭水平的目標時,分享生態價值增值,反之接受懲罰)激勵小微不斷迭代追求用戶價值增值,實現生態價值增值動態閉環。

相關焦點

  • 海爾駛入物聯網時代「新道」
    轉換「宇宙觀」  我們繼續追問:在這個言必稱創新的時代,第一家物聯網化上市公司為何來自海爾?顛覆式的「換新道」為何發生在海爾?  根源在於人單合一模式。相信人的價值第一,追求創造價值和分享價值的合一,這是海爾創新的內置前提,是科層制企業無法具備的。
  • 生態產品價值及其實現機制的思考
    (一)生態產品的自然屬性——是自然生產的自然要素的總和  生態產品是自然生成(部分有人工輔助)之物,自然要素不是人類生產出來的產品,而是「自然生態系統生產出來的物品」,包括空氣、水、巖石、土壤、氣候、生物等,這些自然要素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在不同地域,由於各種要素的差異形成不同特徵的自然生態系統,如果沒有外界因素的幹擾和破壞,自然生態系統的生產過程會不斷持續
  • 生態系統複雜,物聯網eSIM如何實現產業化落地?
    >生態系統複雜,物聯網eSIM如何實現產業化落地? 物聯網應用不僅僅是連接設備數量大、應用種類多、並且還具有長尾細分的特點。面對多樣化需求,eSIM需要適配不同應用領域的同時,還將面臨各種安全挑戰。
  • 生態建設丨以生態系統價值核算助力生態產品價值實現
    關於生態產品的內涵界定目前還沒有形成共識,生態產品價值評估尚未形成統一、標準的評估框架,基礎理論研究的相對滯後影響了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的建立。生態產品是指在不損害生態系統穩定性和完整性的前提下,為人類提供的生態系統物質和服務產品。為此,我國多地正在積極探索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與方法,取得一些成效,但是仍然存在價值認識不到位、價值存量不清楚、轉化路徑單一等問題。
  • 活動|ZETA聯盟「生態融合·共贏商機」線上沙龍成功舉辦
    同時,ZETA聯盟秘書處發布2021年運營規劃,將通過商機對接和資源整合,打造從底層技術到場景應用的客戶服務鏈閉環及開發者生態,助力開拓ZETA新賽道,新業務,實現聯盟會員間持續共贏。    會上,聯盟秘書處發布了ZETA聯盟最新進展及明年運營規劃。
  • 海爾開啟物聯網時代的無限遊戲
    全球移動通信系統協會(GSMA)發布的《2020年移動經濟》報告顯示,2019年全球物聯網總連接數已達到120億,預計2025年,全球物聯網總連接數量將達到246億。 物聯網時代到來,最顯性的變化自然是技術創新,然而其影響卻不僅限於此。物聯網之變,本質是是數據之變。
  • 深挖全域數據價值 青雲科技IoT構建物聯網新生態
    "青雲QingCloud正在發力物聯網市場,將以此加強廣域覆蓋、提升行業積累",陳烈強調了物聯網對於青雲QingCloud的重要意義。顯然,全行業、全社會的數位化浪潮,促成了青雲QingCloud在物聯網領域的發力。在陳烈看來,無論什麼地域、什麼行業,大家都應該能夠享受新基建帶來的價值。
  • ...廣邀群雄加入BYOC自建雲生態 施振榮擘劃藍圖 與夥伴一起行王道...
    宏碁 BYOC 自建雲首席建構師施振榮發出英雄帖,廣邀群雄加入BYOC自建雲生態,他強調說:「宏碁將建立一個共創價值、利益平衡的機制,以改變世界的熱情,與合作夥伴一起行王道,並在雲時代改變世界「,目前還鎖定揮軍車聯網、健康醫療服務、電信、智慧家庭四大領域  宏碁在宣布轉型後,15日首度舉辦「2014自建雲應用論壇」,除了讓業界更清楚這個由施振榮親自擘劃藍圖的自建雲發展方向外
  • 物聯網系統時代:iOS、安卓拜拜?
    自研熱潮背後的考量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Android、iOS這兩種作業系統,憑藉著其豐富的生態優勢,佔據了絕大部分行動作業系統市場。不過,在新的物聯網領域,市場仍處在發展階段,海外企業並沒有絕對優勢,這給國內企業自研作業系統創造了機會。在技術層面,IoT作業系統可以解決行業碎片化的問題,營造良好的物聯網生態環境。於是,國內進軍物聯網領域的企業紛紛入場,自研IoT作業系統。
  • 馬鞍山雨山區:系統治理生態環境 實現生態價值轉換
    向山地區生態環境綜合治理攻堅戰是雨山區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一個縮影。2018年以來,馬鞍山雨山區以開展「三大一強」專項攻堅行動為重要抓手,以突出問題整改、汙染防治、長江東岸整治、向山地區生態修復為主線,強力推進12.7公裡長江東岸秀麗巨變,採石河路、205國道等城市窗口煥然一新。
  • 廖應成:物聯網產業合作共贏大平臺 西谷點亮物聯網產業孵化器
    8月19日,由國際物聯網貿易與應用促進協會主辦,物聯傳媒承辦,深圳市物聯網產業標準聯盟、廣東省物聯網公共技術支持中心協辦的2016深圳國際RFID世界應用創新大會在深圳會展中心3號館成功舉辦。本次會議吸引了大量行業精英、專家學者參加。其中,成都西谷曙光數位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廖應成先生先生為與會者帶來了「物聯網產業合作共贏大平臺西谷點亮物聯網產業孵化器」的精彩演講。
  • 波卡生態新星的終局:萬龍鏈的生態野望
    一是DeFi 借貸 ,二是波卡生態。從8月底開始,市場熱點從DeFi 向波卡生態轉移。萬龍鏈作為波卡生態的佼佼者,又是如何布局自己的生態帝國呢?波卡的橫空出世為跨鏈生態打開一扇大門,波卡異構平行鏈的高度自由性也讓多元生態聚合成一個龐大的應用世界。
  • 偉仕佳傑攜手華為,打造融合、共贏的立體化生態
    當前,企業之間的合作早已不再是以往那種簡單的上下遊關係,而更多體現出一種相互融合,共生共贏的合作狀態。作為與蘋果、惠普、戴爾、華為、微軟、聯想、英特爾、甲骨文等300多家主流廠商均建立有合作關係的偉仕佳傑而言,其對企業間合作所發生的變化感觸頗深。
  • 穩定幣CCNY,價值與生態
    CCNY目前已經應用在上鏈購、上鏈貸、OTC等比特元生態應用內,為比特元生態的提供價值穩定與流動性。 雖然小夥伴們已經深度使用過穩定幣,但相信還仍有一大部分人依舊不了解穩定幣的機制,穩定幣的價值。今天我們立足於CCNY穩定幣發行應用,全面了解穩定幣的價值,以及比特元公鏈在穩定幣發行上的優勢及特點。
  • HTT-Chain基於區塊鏈3.0的物聯網應用生態網絡即將全球上線
    HTT-Chain,基於區塊鏈3.0的物聯網應用生態網絡,即將全球上線!  HTT-Chain網絡試圖建立一套方案,在一個非信任的去中心化機器聯邦中,允許數據、資源自由地流通,並且保證用戶的隱私。一站式解決當前物聯網領域所有痛點!真正實現萬物互聯。區塊鏈+物聯網,推進萬物互聯,世界從此與眾不同!
  • 物聯網4個領域的PaaS平臺大盤點
    幫助企業在世界上的任何地方都可以簡單有效的管理它們的物聯網設備。該平臺提供完整的身份驗證和訪問控制機制,授權用戶可以通過一個易於使用的自助服務門戶來訪問關鍵信息。  該平臺賦予客戶資產可視化能力,客戶可以在沃達豐全球網絡上控制其所有的物聯網設備。它可以追蹤安裝了沃達豐全球SIM卡的資產的位置,在設備狀態異常的時候能夠發出提醒,還能提供性能和數據使用的相關報告。
  • 生態產品價值實現 關鍵找尋市場化、可持續的價值實現之路
    中國經濟導報 中國發展網訊 記者白雪報導 中節能生態產品發展研究中心黨委書記、執行董事霍中和在2020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研討會上發布了《企業視角下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研究成果。他表示,生態產品價值實現,關鍵是尋找市場化、可持續的價值實現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