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建設丨以生態系統價值核算助力生態產品價值實現

2020-12-22 瀟湘晨報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確定了「十四五」時期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總目標,全會提出,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在推進「兩山」轉化工作中,仍存在如何核算、怎麼轉化等現實難題。關於生態產品的內涵界定目前還沒有形成共識,生態產品價值評估尚未形成統一、標準的評估框架,基礎理論研究的相對滯後影響了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的建立。生態產品是指在不損害生態系統穩定性和完整性的前提下,為人類提供的生態系統物質和服務產品。為此,我國多地正在積極探索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與方法,取得一些成效,但是仍然存在價值認識不到位、價值存量不清楚、轉化路徑單一等問題。科學的價值核算體系能精準地評估出生態產品所蘊含的經濟價值,可以在「兩山」轉化的識價值、摸家底、助轉化等環節發揮積極作用,助力生態產品價值實現。

提升人們對生態產品價值的認知。生態產品的定義應考慮三個部分,即良好的本底、有形的產品、無形的服務。「綠水青山」不一定單指優美環境,還可以是「冰天雪地」等其他接近自然狀態的生態系統,總的來看就是高質量的生態系統。在過去,「兩山」轉化通道之所以難以打通,是因為人們只關注森林、草地、溼地等自然生態系統提供的物質產品,而水源涵養、洪水調蓄、氣候調節等生態調節服務產品具有外部性和公共性,在有的地方又不具有稀缺性,導致人們習慣於無償使用生態產品,對這部分生態產品的作用和價值沒有充分認識,不知道生態產品從哪裡來、有多少,也不知道生態產品價值是多少錢、有多少生態產品價值可以轉化。為此,在提升人們對生態產品價值認知的時候,必須釐清與GDP(國內生產總值)相對應的被稱為GEP(生態系統生產總值)的概念。GEP是指生態系統為人類福祉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提供的各種最終產品與服務價值的總和,可以採用GEP核算技術方法,科學核算生態產品的經濟價值,使人們認識到生態產品的價值,並通過政策創新使其轉化經濟效益。助推人們認識生態產品的經濟價值,調動社會組織和普通老百姓參與生態環境保護的積極性,切實認識到「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

摸清生態產品目錄清單。伴隨人類經濟活動對自然資源利用強度不斷加大,保護自然資源、保證其永續利用的必要性越來越突出。可以說,沒有自然資源的永續利用,不可能有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為了實現這個目標,必須將自然資源管理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統一規劃之中,而實現有效管理的基本前提就是要仔細算清楚自然資源這筆帳。科學開展生態產品價值核算應該建立包含生態物質產品、調節服務產品和文化服務產品在內的科學的完整的指標體系,以充分體現生態效益,體現生態系統對人類福祉的貢獻。一方面,可以採用GEP核算指標體系,尤其應該結合區域生態系統的特徵,編制體現區域特點的完整的生態產品清單,通過GEP核算生態系統的最終產品,明確區域內生態產品價值。另一方面,摸清區域內生態產品目錄清單,可以使決策者清楚地了解當地生態資源和生態系統的生產狀況甚至是空間分布情況,還可以為「綠水青山」及其所蘊含的生態產品貼上價值標籤,成為擔保抵押、市場交易的基礎。

為生態補償和生態產品市場交易提供科學依據。生態補償是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重要方式,近年來我國實施的一系列生態補償政策,在生態保護方面取得一定成效。比如,通過科學核算上下遊間的水源涵養、土壤保持等調節服務產品價值,遵循「誰保護、誰受益」的原則,以GEP的增量作為生態補償的依據和標準,可以使生態付費有價可詢,還可以推動生態補償由「中央政府付費」向「受益者付費」轉變,提高生態補償資金的使用效率,體現生態公平性。市場化交易方面,以區域公共品牌認證為代表的生態物質產品價值實現和以生態旅遊開發為代表的生態文化產品價值實現,仍然是目前市場化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主要路徑,調節服務產品的交易尚缺乏一個綜合性的能夠量化的指標、標準和統一的交易市場。可以採用GEP的核算結果,將生態產品尤其是調節服務產品打包,為政府採購、企業購買生態產品等「生態+市場」的生態產業化路徑提供數據支撐。還可以根據GEP核算結果,開發生態貸款、「兩山」基金、綠色證券等綠色金融產品,搭建交易市場,打通「生態+金融」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吸引更多資金、科技力量參與生態保護和綠色發展。

高質量綠色發展是一種面向未來的新發展模式,不可能一蹴而就。推動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必須通過科學核算生態產品價值,充分認識生態產品的經濟價值,摸清生態產品價值的家底,通過制度創新和政策應用豐富政府主導、企業和社會各界參與、市場化運作、可持續的「兩山」轉化路徑,推動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並不斷反哺綠水青山,持續供給更多優質生態產品,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來源:學習時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生態產品價值及其實現機制的思考
    自然生態系統作為自然界獨立存在的主體,依靠自身的組織機制完成物質循環與能量轉換,維持自身的平衡和發展,這一過程依靠自然本身的機制實現,創造生態價值的「勞動者」是自然生態系統本身。  生態產品的經濟價值是生態產品經過人類加工,而產生的經濟效益。為的是滿足人類不斷增長的對物質產品的需要。生態產品到物質產品的轉換,需要投入人類勞動,生產者是人類,轉換的效率體現的是社會生產力的水平。
  • 建立生態產品價值核算制度 促進深圳人與自然和諧發展
    生態產品是自然生態系統為人類生存與發展提供的物質資源和生態環境服務,不僅包括糧食、肉、魚等食物,水資源、木材、生態能源等物質產品,更重要的是提供了水源涵養、氣候調節、洪水調蓄、汙染物淨化等生態調節服務產品,以及景觀美學價值、生態旅遊、精神健康與生態文化產品。生態產品價值核算是指運用生態經濟學方法,評估生態產品功能量及其蘊含的經濟價值。
  • 專家熱議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
    來自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國家發展改革委、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中國自然資源經濟研究院等機構的專家,圍繞生態產品價值核算、生態產業發展、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實踐經驗等內容進行了交流和研討。  專家指出,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是一項理論性強、政策性強、操作性強的系統工程。
  • 生態產品價值實現 關鍵找尋市場化、可持續的價值實現之路
    中國經濟導報 中國發展網訊 記者白雪報導 中節能生態產品發展研究中心黨委書記、執行董事霍中和在2020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研討會上發布了《企業視角下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研究成果。他表示,生態產品價值實現,關鍵是尋找市場化、可持續的價值實現之路。
  • 浙江省完成森林和溼地生態系統生產總值(GEP)核算省級試點工作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政府網12月8日訊 近日,「安吉縣森林和溼地生態系統生產總值(GEP)核算和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研究」省級試點項目順利通過專家評審。該項目核算了安吉縣森林和溼地生態系統的生態產品價值,為展示林業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價值轉化中的地位與作用提供了量化依據。
  • 馬鞍山雨山區:系統治理生態環境 實現生態價值轉換
    向山地區生態環境綜合治理攻堅戰是雨山區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一個縮影。2018年以來,馬鞍山雨山區以開展「三大一強」專項攻堅行動為重要抓手,以突出問題整改、汙染防治、長江東岸整治、向山地區生態修復為主線,強力推進12.7公裡長江東岸秀麗巨變,採石河路、205國道等城市窗口煥然一新。
  • 福田建設城市中心生態高地
    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風向標和睛雨表,GEP(生態系統生產總值)可以反映出一個地區生態系統可持續發展的情況。深圳市福田區作為現代化中心城區,可謂是「寸土寸金」。福田區自然生態資源究竟有多豐富?深圳市生態環境局福田管理局已完成對福田區GEP測算,構建了符合福田區特色的城市生態系統生產總值(GEP)核算體系。
  • 生態服務綜合價值76.74億元!《蘭州市南北兩山生態服務價值評價...
    項目通過開展2015和2019年蘭州南北兩山環境綠化工程區土地利用、覆被變化研究和社會性服務功能狀況典型性調查等工作,建立了生態服務功能和價值評估體系,對研究區生態服務價值進行了科學系統地核算。研究結果表明,2015年南北兩山綠化工程區各項生態服務功能綜合產生的總價值為65.14億元,2019年總價值為76.74億元,其中科教遊憩價值、氣候水文調節價值、固土保肥和物種保育等支持功能價值、木材薪柴等供給服務價值分別為總價值的89.35%、10.28%、0.35%和0.02%。5年間,單位面積綠地生態系統服務價值年增長率為2.58%。
  • 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案例|從「白色沙漠」到「綠色銀行」
    ■ 編者按 近年來,江西省尋烏縣通過實施山水林田湖草綜合整治,不僅修復了當地生態系統斷鏈,改善了「白色沙漠」般的礦區生態環境,而且走出了一條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的新路,將自然資源資產打造成當地百姓享生態、富口袋的「綠色銀行」。
  • 共贏增值表:物聯網生態系統價值自驅機制
    共贏增值表提供了物聯網生態系統下基於用戶乘數邏輯的價值管理工具。「共贏增值表」囊括了財務和非財務數據,以用戶價值為中心的工具顛覆傳統以企業為中心的模式。將傳統的自上而下的管理控制體系轉變為小微業務單元的價值創造體系,通過對小微及其用戶的價值增加情況進行監控和驅動,激勵小微通過生態系統實現用戶價值增值,實現價值自驅。
  • 易商積分生態系統,助力險企實現精細化運營
    近年來,移動電商產品已逐步進入成熟期,險企面臨的主要問題也從「如何快速大量獲取用戶」變成「如何精細化運營」、「如何優化用戶體驗流程」,基於此,用戶積分激勵體系成為多數險企用戶運營的首要選擇。積分本質是一種數字資產 積分本質上是一種數字資產,它是以商家的服務或者產品作為價值背書發行的數字資產。
  • 穩定幣CCNY,價值與生態
    其二:加密貨幣價格普遍存在大起大落,難以實現穩定價值儲存。為了實現加密世界的價值穩定,也對穩定的幣種產生了現實需求。 基於以上兩點原因,穩定幣應運而生。 穩定幣何以穩定 現目前穩定幣主要採用兩種發行方式,不同的發行方式決定了其不同的價值支撐。
  • 重慶市首批「碳匯+」生態產品籤約
    12月24日,重慶市「碳匯+」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籤約儀式上,5家企業認購重慶市首批「碳匯+」生態產品,共計32萬元。已開發190萬噸林業碳匯量2019年7月,重慶市生態環境局辦公室印發《重慶市「碳匯+」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試點工作方案》(渝環辦〔2019〕305號)(以下簡稱《工作方案》),啟動
  • 平臺/生態夢:價值、神話與故事
    當然,也不可否認,平臺企業更可能構建成更強大的生態系統,實現跨界整合,這種生態被稱為平臺生態,平臺生態的強大,至少有這麼幾個原因:第一,平臺企業具有強大的市場地位、權力與資源,生態參與者更依賴於它們;第二,因其網絡效應,具有巨大的流量,可以用於滋養自身的新業務、以及參與者的業務;第三,具有強大的資本能力,可以通過戰略性投資、收購的方式,快速地擴展更具價值的生態參與者;第四,作為數位化企業,具有更強的數位化能力
  • 以首都生態文明教育助力美麗中國建設
    以首都生態文明教育助力美麗中國建設,旨在認真學習領會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及時回應黨和國家關於生態文明建設的重大戰略部署,凝聚起新時代生態文明教育改革發展的新共識。  首都生態文明教育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在京華大地教育領域的生動實踐。
  • 吉林省森林生態服務功能價值8899億元
    報告數據顯示,吉林省森林生態服務功能總價值為8899.3億元/年,比2013年增長了900多億元。這標誌著吉林省森林生態服務功能明顯增強,林業生態保障功能顯著提高。作為陸地生態系統主體的森林,究竟給人類帶來了哪些生態效益?這些生態效益又是如何為人類服務的?科學、量化地評估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有利於提高全社會對森林生態效益和林業生態建設的認識。
  • 鯤鵬生態夥伴嘉年華展翅灣區:以開放開源探索場景創新,助力生態...
    作為DevRun鯤鵬開發者系列沙龍中的一場重磅活動,本場沙龍聚集了來自各界的領導嘉賓、行業精英、學術專家及鯤鵬計算產業的上下遊合作夥伴,緊緊圍繞廣州「鯤鵬+昇騰」生態創新中心的孵化創新和應用示範作用展開,從產品適配、技術轉型、商業推廣落地等維度,呈現鯤鵬凌雲助力生態夥伴的商業價值實踐,探討數字時代的產業轉型升級之路。
  • 深刻領悟生態產品概念的理論意蘊
    其次,生態產品概念為實現經濟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的協同並進搭建了理論橋梁。新中國成立後的七十年,特別是在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來,我國在取得國家與民族獨立自主的基礎上實現經濟高速增長,工業化、城市化水平快速提升,在數十年中幾乎走完了發達資本主義國家數百年才走完的路程。
  • 主題報告丨重構綠色城市中心價值 ——基於海灣與流域水生態修復的...
    圖 1、加拿大卡爾加裡城市中心風貌——多年被評為全球最宜居城市前五圖片來源:網絡綠色城市中心將自然生態系統作為城市複合生態系統的一部分。要實現城市中心價值最優,一級土地開發商就要與政府達成共識,引導價值鏈的整合,包括概念設計,制定整體規劃、發展權整合和生態基礎設施的建設,平衡股東的責任、權利和義務,以及如何結合股東的管理訴求以及資源將成為一級土地開發項目建設戰略核心之一。在新的綠色城市中心規劃建設中,必須不斷協調產業發展和城市建設中的矛盾、考慮項目的短期利益和長期利益。
  • 王夏暉:生態文明建設實現新進步,「十四五」怎麼做?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明確提出二〇三五年「美麗中國建設目標基本實現」的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和「十四五」時期「生態文明建設實現新進步」的新目標新任務,為新時代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