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既要創造更多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建立生態產品價值核算機制是將生態效益納入經濟社會評價體系的具體措施,更是落實「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促進優質生態產品持續供給的制度保障。
生態產品是自然生態系統為人類生存與發展提供的物質資源和生態環境服務,不僅包括糧食、肉、魚等食物,水資源、木材、生態能源等物質產品,更重要的是提供了水源涵養、氣候調節、洪水調蓄、汙染物淨化等生態調節服務產品,以及景觀美學價值、生態旅遊、精神健康與生態文化產品。生態產品價值核算是指運用生態經濟學方法,評估生態產品功能量及其蘊含的經濟價值。
生態產品總值,又稱生態系統生產總值(以下簡稱GEP, Gross Ecosystem Product),指一定區域或城市的生態系統為人類福祉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提供的各種最終產品與服務價值的總和,包括物質產品、調節服務和文化服務產品的價值,通常按年度進行核算。開展GEP核算的目的是科學認識生態系統為人類福祉的貢獻,定量揭示綠水青山的價值與生態效益,有助於揭示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係,衡量人與自然協調發展的狀態,還可為生態產品價值轉化為經濟效益提供基礎。
為了促進經濟社會與生態保護的協調發展,廣東省深圳市在全國率先探索建立GEP核算機制,開展將GEP核算結果應用於發展規劃、部門考核、生態保護修復項目部署以及綜合決策試點示範。在試點基礎上,深圳市生態環境局聯合市統計局、市發改委等部門,在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深圳市環境科學研究院等技術單位的支持下,制訂了我國第一個城市GEP核算技術標準,啟用了我國第一個在線GEP自動計算平臺,為全國高度城市化地區的生態管理探索了新的機制。
深圳GEP核算統計報表制度的正式實施,配合已發布深圳城市GEP核算技術標準與深圳在線GEP自動計算平臺,標誌著生態產品價值核算統計制度基本形成,為GEP核算結果「進規劃、進考核、進項目、進決策」奠定了基礎。
核算理念先進,引領GEP核算方法與技術發展
深圳GEP核算指標體系與方法,充分借鑑了國內外自然資本與生態系統服務最新成果。自2018年起,多次舉行GEP核算理論與方法研討會。其中,高水平國際研討會兩次,包括來自中國科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和高校的專家學者,以及美國史丹福大學、明尼蘇達大學、華盛頓大學、美國卡裡生態系統研究所、英國埃克塞特大學的美國科學院院士和教授在內的一批國內外知名生態學家和經濟學家齊聚深圳,為深圳GEP核算建言獻策,提高核算理論和技術的先進性。深圳GEP核算方案為國家GEP標準的編制提供實踐基礎,還為聯合國統計署環境經濟核算部門編制生態系統核算技術規範與應用提供了經驗。深圳的GEP核算工作走在世界前列,為探索城市可持續發展、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提供了新思路。
為了增強GEP核算的可操作性和在城市生態管理中的實用性,先後組織了十餘次本地部門座談會,向相關部門發文徵求意見,以及全網公示徵求意見。最終,核算方案吸納了來自水務、規劃、自然資源、文旅等部門和社會各界的建議,提高了核算方法的可行性。
全新的城市生態產品價值核算制度體系
明確並堅持GEP核算服務與促進深圳生態文明建設與城市生態管理的主線,在全國率先建立包括「GEP核算技術規範」、「GEP核算統計報表制度」、「GEP核算自動化平臺」與「GEP應用體系」4項內容的生態產品價值核算制度體系,為GEP核算的全面實施與應用搭建制度框架。
圍繞增加深圳優質生態產品供給、促進人居環境改善、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目標,建立了包括氣候調節、水源涵養、汙染物淨化、海岸帶防護、生態休閒、自然景觀價值等具有深圳特點生態產品的目錄,編制了深圳GEP核算統計報表。報表共有48張表單、200餘項數據,涉及14個部門,還規範了報表核算數據來源、調查頻度及報送要求,確保了核算數據準確性和來源的穩定性,為深圳市GEP常態化核算提供了制度保障。同時,GEP核算統計報表也進一步明確了相關部門在生態保護修復中的責任,為促進深圳各部門形成合力,增強生態產品的供給提供了科學導向。
方便快捷的GEP智能化核算平臺
2020年8月,深圳市GEP自動化核算平臺正式上線,也是我國第一個在線GEP核算系統。系統包括部門數據報送、核算數據入庫、一鍵自動計算、計算進度監控、結果展示分析等功能。目前,系統已經上線使用,直接服務於2019年深圳GEP核算工作,並計劃接入深圳智慧環保政務系統。
深圳GEP自動化核算平臺緊貼應用需求。一是對接統計報表制度需要,實現在線統計數據抄報和數據檢查;二是對接定期核算需要,實現在線自動化計算;三是對接GEP考核需要,能夠生成防篡改核算報告;四是對接建設項目生態評價需要,能夠實時對任意範圍圈圖核算。
創新城市生態管理現代化機制
深圳GEP核算以服務城市生態管理為導向,不斷拓展應用場景,提出了「四進」應用思路。一是「進監測」,將GEP各項指標納入生態環境常規監測體系中,最大限度利用現有各部門監測能力,保障價值核算工作的嚴謹性和準確性;二是「進規劃」,將GEP提升任務納入國民經濟發展規劃和生態環境規劃等重要規劃;三是「進考核」,將GEP 納入生態文明建設考核,推動GDP、GEP「雙考核、雙提升」;四是「進決策」,將GEP影響作為重要評估指標納入重大項目的決策過程,並在城市建設和項目管理中強化GEP提升要求。
建立深圳GEP核算制度是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意見》和《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綜合改革試點實施方案(2020-2025年)》中提出在深圳探索實施生態系統服務價值核算制度這一要求的具體措施,是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重要任務。同時,也可以為探索城市生態管理現代化,促進城市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建設生態文明貢獻深圳經驗。
作者系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