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雲南 | 大理南澗首次發現中國鳥類新紀錄種——白腹針尾綠鳩

2020-12-12 澎湃新聞

生態雲南 | 大理南澗首次發現中國鳥類新紀錄種——白腹針尾綠鳩

2020-10-17 12: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10月10日凌晨6點40分左右,一隻長相獨特的綠色鳩鴿現身雲南無量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南澗管護局鳳凰山鳥類環志站。經專家鑑定後,確認其為白腹針尾綠鳩(學名Treron seimundi)雄鳥,為我國的鳥類名錄增加一個新紀錄鳥種,大理南澗也成為國內首次記錄到該鳥種的地區。

白腹針尾綠鳩的發現者——前香港城市大學副教授、原香港觀鳥會主席、資深鳥類愛好者張浩輝先生告訴春城晚報-開屏新聞記者,當時,他像往常一樣,在當天的夜間環志結束後,準備關燈時,突然發現鳥網上捕獲到一隻綠色的「鴿子」,很顯然應該是一種綠鳩。

起初,張教授看到這隻鳥有針狀的尾羽,以為這就是一隻針尾綠鳩(學名Treron apicauda,雲南有分布,屬較常見的鳥種),但仔細檢視後,又覺得某些特徵和針尾綠鳩不一致(具紫紅色的肩斑、後頸部沾灰色、尾下覆羽呈鮮黃色)。帶著懷疑,在與雲南無量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南澗管護局工作人員和駐站的鳥類環志志願者錢程的共同協作下,經過查閱大量相關資料和反覆研究論證後,大家才確認這是一隻白腹針尾綠鳩,是國內從未記錄過的鳥類。

據了解,白腹針尾綠鳩體長為30至33釐米,雄鳥整體呈橄欖綠色,胸部、腰部及尾上覆羽的綠色較淺;頸部兩側沾淺橙黃色,頸背部灰綠色;翼上腕部具紫紅色小斑塊,飛羽黑色,次級飛羽的羽緣鵝黃色,飛羽下部及翼下覆羽為深灰色,腹部白色,尾羽灰黑色,中央一對尾羽特化延長而尖,臀羽及尾下覆羽鮮黃色夾雜橄欖綠色,虹膜的內圈為淺藍色,外圈為紅色,眼睛周圍的裸皮及喙基部呈鮮豔的天藍色,喙尖灰色,跗蹠及腳趾紫紅色。雌鳥似雄鳥,但肩羽無紫紅色斑塊,頸側不沾淺橙黃色。

白腹針尾綠鳩主要分布在東南亞(寮國北部、中部,越南北部、中部和南部,泰國西部、西北部及東南部,馬來群島)。一般棲息於熱帶和亞熱帶山地、丘陵地帶的原始森林及常綠闊葉林,多活動於海拔400至800米,高可至1525米,冬季也會遊蕩到海岸附近的平原地帶。它有2個亞種分化,根據形態特徵(頭部羽毛綠色較淺),研究人員推斷這隻白腹針尾綠鳩應該屬於分布於越南、寮國地區的modestus亞種。資料顯示,該鳥種在尋找食物時會作較長距離的飛行,這次出現在中國境內,可能就是遊蕩覓食的行為,應屬於中國的迷鳥。

南澗縣鳳凰山位於無量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最北端,位於我國西南地區重要的候鳥遷徙通道當中,是鳥類環志和研究的理想場所。自1999年起到現在,南澗鳳凰山已連續開展候鳥環志工作21年,共環志放飛鳥類6萬餘只,隸屬14目、30科、240種,在候鳥保護方面取得了明顯成效,也為野生候鳥科研監測工作提供了大量翔實的數據資料。

10月10日18時25分,這隻白腹針尾綠鳩經過雲南無量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南澗管護局鳳凰山鳥類環志站的工作人員仔細體檢,確認健康後環志放飛。

(來源:大理環保)

原標題:《生態雲南 | 大理南澗首次發現中國鳥類新紀錄種——白腹針尾綠鳩》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雲南發現白腹針尾綠鳩,已被IUCN列入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雲南無量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鳳凰山候鳥遷徙通道。 段建偉 攝新華社昆明10月14日消息,近日,一隻白腹針尾綠鳩現身雲南無量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南澗管護局鳳凰山鳥類環志站,引發鳥類專家關注。「白腹針尾綠鳩主要分布於東南亞,此次在我國境內發現,既可能是個體遠距離飛行,也可能是該種群因氣候、棲息地環境變化等因素整體北移的結果,還需要持續跟蹤觀測。」全國鳥類環志中心副主任張國鋼介紹,白腹針尾綠鳩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列入瀕危物種紅色名錄,種群數量呈下降趨勢,主要分布於寮國、泰國和越南等國家和地區。
  • ...死亡人數升至8人#雲南無量山發現中國鳥類新記錄種白腹針尾綠鳩...
    中國貴州茅臺酒廠集團向雲南希望工程捐贈助學金150萬元,資助300名雲南學子圓夢大學。 【雲南無量山發現中國鳥類新記錄種白腹針尾綠鳩】雲南省林業和草原局網站12日發布消息:10日6時40分許,一隻白腹針尾綠鳩現身雲南無量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南澗管護局鳳凰山鳥類環志站
  • 再添新成員!大理南澗無量山發現5個蜘蛛新種
    我國蜘蛛又添新成員!科研人員在大理南澗無量山新發現5個蜘蛛新種。近日,春城晚報-開屏新聞記者從雲南省林業和草原局官網獲悉,貴州銅仁學院米小其教授團隊,從2015年8月到南澗無量山指導開展蜘蛛資源監測,並採集了一些蜘蛛標本。
  • 德宏首次拍攝到針尾鴨 德宏觀測、拍攝到的鳥類種類升至711種
    本次拍攝到的針尾鴨。(張海鈺 攝)12月2日,德宏自然生態攝影師張海鈺在瑞麗市弄莫湖公園拍攝到3隻針尾鴨,經香港觀鳥會前主席張浩輝博士等人核查確認,這是針尾鴨在德宏的首次影像記錄。至此,在德宏觀測、拍攝到的鳥類種類由710種升至711種,更加逼近全國鳥類種數的50%。針尾鴨(學名:Anas acuta)是中型遊禽,屬水鴨類。體長43—72釐米,體重0.5—1千克。
  • 大理土生土長的野生動物界「大咖」,來看看你認識幾種
    ,鳥類641種。在Ⅰ級保護動物中,有獸類5種,包括滇金絲猴、熊猴、雲豹、金錢豹和雲貓,鳥類3種,包括金雕、黑頸長尾雉和綠孔雀;43種Ⅱ級保護動物中,獸類14種,包括獼猴、穿山甲、狼、豺、黑熊、小熊貓、水獺、小靈貓、大靈貓、斑林狸、金貓、林麝、毛冠鹿和鬣羚;鳥類25種,包括鷹科7種、雉科2種、鴟鴞科5種、鸚鵡科3種、蜂虎科2種、鴨科2種以及紅隼、灰鶴、楔尾綠鳩和雕鴞。
  • 南澗無量山發現蜘蛛新物種,它們長這樣……
    近日,從貴州銅仁學院米小其教授研究團隊傳來好消息,他們在南澗無量山新發現了五個蜘蛛新種,其中兩個新種分別以靈寶山和無量山命名。南澗無量山保護區科研監測工作再傳捷報,目前發現的五個蜘蛛新種,增添了我國蜘蛛新種類。 米小其教授一行於2015年8月到南澗無量山指導開展蜘蛛資源監測,並採集了部分蜘蛛標本。歷時五年,米小其教授科研團隊對採集到的蜘蛛標本進行了分類研究,目前發現並報導了南澗無量山五個蜘蛛新物種,它們分別是:長突擬蠅虎蛛、靈寶山擬態蛛、無突翹蛛、羅氏合跳蛛、無量山合跳蛛。
  • 南澗無量山發現蜘蛛新種
    近日,貴州銅仁學院研究團隊在雲南南澗無量山新發現了五個蜘蛛新種,其中兩個新種分別以靈寶山和無量山命名。雲南南澗無量山保護區科研監測工作再傳捷報,目前發現的五個蜘蛛新種,增添了我國蜘蛛新種類。研究隊一行於2015年8月到南澗無量山指導開展蜘蛛資源監測,並採集了部分蜘蛛標本。
  • 3小時內觀察到42種鳥類,成都觀鳥賽新紀錄誕生!
    四川在線記者 王代強記者10月26日從成都觀鳥會獲悉,昨日在成都錦城公園舉行的第七屆成都限時觀鳥賽誕生新紀錄:3小時內觀察記錄42種鳥類。成都觀鳥會副理事長、成都觀鳥會鳥種記錄委員會主任朱磊博士擔任主評委,經評審和答辯,鳥友高暢以觀察記錄42種鳥類獲得冠軍。賽事主辦方為獲獎者頒發獲獎證書和獎品,包括《遷徙猛禽觀察》和《成都150種常見鳥類手冊》。
  • 手繪1491個鳥種,掃二維碼可聽鳥鳴
    2021年開年之際,我國首部全鳥種原創科學插畫圖鑑——《中國鳥類觀察手冊》開機印刷。書中1491種在我國有觀測記錄的鳥類圖,全部為手工繪圖,就連2020年10月10日在雲南剛被記錄到的最新品種——白腹針尾綠鳩也被收錄其中。掃描書中的二維碼,還可以聽到鳥鳴,這在我國鳥類觀察圖書中尚屬首例。昨天下午,中國國家地理圖書編輯部正為這本書最後的刊印做準備。辦公桌上是一沓沓手稿、校樣。
  • 黃河口首次發現珍稀鳥類白鵜鶘
    新華社濟南11月11日電(記者吳書光)記者從山東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獲悉,自然保護區科研人員近日發現了一隻特別的鵜鶘,經鳥類專家確認,這種鵜鶘是白鵜鶘。這是黃河三角洲保護區首次發現白鵜鶘。  據山東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委會工會主席呂卷章介紹,工作人員在進行鳥類監測時發現了這隻鵜鶘,其通體粉白色,黑色的眼睛在粉黃色臉斑上極為醒目,嘴有鉛藍色,嘴尖呈紅色,胸前有一簇黃色披針形羽毛,這些特徵與常見的卷羽鵜鶘非常不同。經鳥類研究專家北京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張正旺、全國鳥類環志中心副研究員江紅星確認,其為白鵜鶘。
  • 冠斑犀鳥現身木城 刷新保山龍陵鳥類品種新紀錄
    近日,雲南保山市龍陵小黑山保護區和木城鄉在該保護區周邊區的木城鄉澡塘山開展野生動植物調查時,首次拍到了犀鳥科斑犀鳥屬鳥類,經過西南林學院動物學專家鑑定,確定為冠斑犀鳥。冠斑犀鳥的發現填補了龍陵縣犀鳥的空白,刷新了全縣鳥種新紀錄。
  • 【生態】劍鴴、大杓鷸現身,保山青華海鳥類監測記錄增至265種
    原標題:【生態】劍鴴、大杓鷸現身,保山青華海鳥類監測記錄增至265種   近日  保山青華海溼地公園飛來「新朋友」  經專家鑑定發現>  新增記錄鳥類13種  其中  7種為保山新紀錄  來  劍鴴數量稀少,是中國和澳大利亞兩國政府協定中的保護候鳥。為保山市首次記錄,雲南省第二次記錄。
  • 神農架新發現7種鳥 全區野生鳥類記錄增至438種
    新發現的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靴隼雕。 (山西野保協會隊發現記錄)經專家評審,大賽共記錄鳥種219種,其中新發現鳥種記錄7種。新發現的鳥種記錄包括白眉鵐、綠背姬鶲、靴隼雕、灰喉山椒鳥、鱗胸鷦鶥、鴝姬鶲、白斑尾柳鶯。其中,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靴隼雕系在湖北境內首次發現。  10月12日,第二屆「神農架國家公園杯」觀鳥大賽開幕,來自全國16個省34支觀鳥隊100多名隊員深入木魚、神農頂/紅坪、大九湖3個賽區,穿行在山林、溼地等鳥類生境,尋訪飛羽精靈的蹤跡。
  • 中賊鷗現身大理劍湖溼地,雲南鳥類又添新紀錄
    12月7日,雲南大理劍湖溼地省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工作人員在日常巡護過程中監測到了中賊鷗的身影。經專家鑑定,該鳥為雲南省鳥類新紀錄。
  • 「盤絲洞」再添新成員!雲南無量山發現5個蜘蛛新種
    近日,貴州銅仁學院研究團隊在雲南南澗無量山新發現了五個蜘蛛新種,其中兩個新種分別以靈寶山和無量山命名。五個蜘蛛新種的發現,增添了我國蜘蛛新種類。△圖片來源:時國彩從2015年8月開始,研究團隊就到南澗無量山指導開展蜘蛛資源監測,並採集了部分蜘蛛標本。通過歷時五年的分類研究,目前發現了「長突擬蠅虎蛛、靈寶山擬態蛛、無突翹蛛、羅氏合跳蛛」五個蜘蛛新物種,並在相關刊物公開發表。
  • 冬季到雲南看櫻花,大理無量山的冬櫻花盛開,免費遊覽
    雲南大理,是一處全國知名的旅遊城市。通常遊客到了大理,都會去遊覽大理古城以及洱海,不過冬天的大理還有一個地方很奇特,就是無量山的櫻花谷。在寒冬時節櫻花盛開,這樣的奇特景觀你見過嗎?櫻花比較常見,但一般都是春季開花,冬季開花的並不多見。
  • 江西九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首次發現白眶鶲鶯
    江西九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首次發現白眶鶲鶯 新華社南昌12月2日電(記者鄔慧穎)記者從江西九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獲悉,近日保護區科技人員在進行鳥類調查觀測時,在保護區發現兩隻上體綠色、下體黃色的鳥類,經研究,確定此物種為白眶鶲鶯,在江西九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屬首次發現
  • 雲南鳥類新紀錄!中賊鷗現身大理劍湖溼地
    近日,雲南大理劍湖溼地自然保護區管護局工作人員,在日常巡護過程中監測到了中賊鷗的身影,經專家鑑定,該鳥為雲南省鳥類新紀錄。專家介紹,中賊鷗為鷗形目大賊鷗屬下的一種遊禽,無亞種分化。中賊鷗在中國的數量稀少,主要棲息於沿海陸地,極少見於淡水湖泊中,專家分析,此次在我國內陸地區雲南劍湖溼地保護區監測到中賊鷗,可能是中賊鷗在遷徙過程中,因為一些惡劣的天氣等原因偏離自身遷徙路線,才來到這裡,也就是所謂的迷鳥。下一步保護區工作人員將加大監測力度,確保中賊鷗在劍湖溼地安全越冬。
  • 珍稀鳥類彩䴉再現雲南大盈江畔
    彩䴉是溼地生態環境改善的標誌性物種,主要棲息在溫暖的河湖及沼澤附近,有時也會到稻田中活動活動。它們性喜群居,而且經常與其他的一些䴉類、鷺類集聚在一起活動。
  • 雲南鳥類新記錄!東方鴴和短趾百靈加入這個大家庭啦
    近日,攝影愛好者蔡慶彪、郭康分別在雲南保山青華海國家溼地公園拍攝到東方鴴、短趾百靈,經專家鑑定,均屬於雲南省鳥類新記錄。目前,雲南保山青華海國家溼地公園鳥類種數增至279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