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陽區東壩西區控規批覆:規劃4條軌道交通,實現職住平衡

2020-12-14 北晚新視覺網

7月21日,記者從市規劃自然資源委獲悉,東壩西區街區控規已於近日正式批覆。規劃東壩西區為城軌融合、幸福宜居示範區,通過軌道交通帶動城市發展,以商業商務、居住及配套為主導功能。

目前東壩西區涉及的東壩車輛段和3號線、12號線、東風站、北崗子站等,已按照相關規劃方案啟動建設。

東壩西區區位示意圖

打造幸福宜居示範區

東壩西區位於朝陽區東北部,臨近北五環和規劃第四使館區,是東壩邊緣集團的組成部分,也是中心城區內為數不多未實施的集中建設區。

本次規劃範圍東起北小河,南至壩河,西、北至規劃東壩路,總用地面積約318公頃,總建築規模約326.3萬平方米。

規劃東壩西區為城軌融合、幸福宜居示範區,通過軌道交通帶動城市發展,以商業商務、居住及配套為主導功能,建設為職住均衡的國際化宜居新區,並發展為體現大國文化自信、現代文明魅力和城鄉一體化發展成果的重要窗口。

在空間形態上堅持生態優先原則,空間布局「大疏大密」,規劃形成「一心兩帶、一段兩點三組團」的空間結構。

東壩西區空間結構示意圖

本次規劃範圍內,有4條規劃軌道交通線路,分別為M3、M12、M22和L4線;2個軌道站點,北崗子站和東風站;1處車輛段,藉助線網、站點、車輛段建設契機,以軌道交通建設帶動城市化建設,在車輛段用地上採取一體化開發建設的方式,既保障了城市用地的連續性和優良景觀,又節約用地,提高了土地利用率。

控規編制與城市設計工作同步開展,通盤考慮各專業各領域設計要點及功能需求,將城市設計核心控制要素納入控規管控,實現城市設計強制性要素的法定化,保障規劃設計理念落地。

三大設施的規劃配置與管理對接,按行政邊界、規劃落位三大設施,明確了站點微中心、突出城市管理理念,滿足了街道和社區會客廳等建設要求。

高標準配置民生保障設施

《東壩西區控規》與朝陽分區規劃、街區指引同步編制,確定了區域整體的功能定位、空間結構和用地布局框架,落實了人、地、房建設規模,實現了規劃、現狀雙口徑減量,規劃經營性建築規模從305萬降至243萬平方米。

東壩西區整體景觀意向引導示意圖

在此基礎上,《東壩西區控規》高標準配置教育、文化、醫療、養老、綠地等民生保障和市政、交通基礎設施,引入北京中學、朝陽區博物館、國際化醫院、東壩中央公園等重要民生類項目,提升了地區配套服務水平和人居環境品質。

據介紹,本次規劃編審工作在啟動之初,充分爭取屬地特別是待安置各村支持,做到了先期啟動拆遷、3個月基本騰退完畢;在編制過程中,通過意見徵集、方案公示等形式,充分徵集本地和周邊居民、權屬單位意見建議,並將其納入控規方案,加強全過程公眾參與。

市規自委相關負責人介紹,近期規劃實施重點集中在軌道一體化建設、安置房建設等方面。

啟動軌道一體化建設 實現職住均衡

市規自委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東壩西區涉及的東壩車輛段和3號線、12號線、東風站、北崗子站等,已按照相關規劃方案啟動建設。

在保障交通便利性的同時,站點周邊地塊高複合、高強度開發利用,並建設由地下、地面、二層等構成的綜合慢行系統,建設規模90%集中在規劃站點周邊500米範圍內,區域自身職住均衡。

擬近期啟動安置房建設

加快安置房建設,將安置房選址於軌道站點周邊、臨近壩河的區域,區位、交通、環境條件良好,配套設施完善。

安置房規劃設計與控規同步編審,擬近期啟動建設,實現東風、西北門、后街等三村鄉域內上樓,從而徹底解決城市化遺留問題,實現東壩全鄉整建制城市化,提高回遷百姓幸福指數。

助力「第四使館區」建設

東壩西區緊鄰規劃第四使館區,是東壩地區建設「第二個三裡屯」的重要組成部分。

規劃優先考慮文保要求,挖掘整理漕運文化傳統,原址保護全部文物、古蹟、古樹,傳承歷史文脈。

東壩西區文物古蹟和古樹保護示意圖

規劃落實了2011年獲批的「北京中學」,將建成對標上海中學的北京基礎教育示範項目;結合規劃新增的國際化醫院項目,為第四使館區等國際化區域服務,提升區域建設品質和國際化水平。

「大尺度綠化」提升生態環境品質

按照「留白增綠」理念,在壩河和北小河交匯處,規劃了約70公頃的東壩中央公園,作為整個東壩地區的公共綠心,統領區域綠化開放空間系統,並依託壩河、北小河生態廊道向周邊滲透,串聯起多處不同功能和形態的城市公園和綠地,從而高標準實現了「200米見綠、300米見園」。

東壩中央公園設計意向示意圖

據悉,規劃方案已與園林、水務等部門對接,下階段將結合東壩中央公園、壩河景觀廊道等項目實施,先期啟動建設,從而成為北接溫榆河公園、聯繫中心城與副中心水系的又一處「大尺度綠化」,並為第四使館區的建設提供良好生態環境。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 記者 陳雪檸

流程編輯:TF015

相關焦點

  • 成都規劃39條軌道交通 構建市區、市域兩個30分鐘軌道交通圈(圖)
    此前,國家發展改革委公布已批覆的《成都市城市軌道交通第三期建設規劃修編(2016-2020年)》。此次規劃內容全部為新規劃線路,其中新建地鐵線路5條,項目總投資達831.41億元。到2020年,成都將形成13條地鐵線路、總長508公裡的軌道交通網絡,屆時全市公共運輸佔全方式出行量比例為33%,軌道交通佔公共運輸出行量比例為35%。
  • 嶗山區14片區控規全部獲批覆
    近日,嶗山灣國際生態健康城4片區控規通過青島市人民政府批覆,至此嶗山區14片區控規已全部出爐。
  • 分規圍繞「七有」「五性」勾勒民生
    未來,將激發回天地區創新活力,發揮回天地區人才集聚與創新創業動力優勢,加快與未來科學城的互聯互通,鼓勵高端人才在未來科學城就近創新創業,解決周邊區域職住平衡問題和公共配套不足問題,帶動周邊地區良性發展。挖潛回天地區空間資源,增加就業機會,改善局部交通出行環境,打通現狀路網堵點,優化區域通勤條件,與新城、未來科學城等區域形成良好的職住關係。
  • 汕頭軌道交通遠景規劃9條線路,6條城區軌道交通,3條市域線
    依據《汕頭市市域軌道交通線網規劃》,汕頭市域軌道交通線網規劃遠景方案由9條線路組成,全長230.6千米。 依據《汕頭市市域軌道交通線網規劃》,汕頭市域軌道交通線網規劃遠景方案由9條線路組成,全長230.6千米。
  • 「技術分享」總規、控規、修規、概念性規劃及相互關係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鑑於目前仍處於國土空間規劃與土地總規、控規並行階段,這裡也將現行土地總規、控規、修規、概念性規劃的內容及相互關系列示如下,有利於增強大家對於土地規劃的了解:總體規劃到控制性詳細規劃然後到修建性詳細規劃,其實是由宏觀到微觀、由淺到深的過程。
  • 總規、控規、修規、概念性規劃之間的關係
    總規、控規、修規、概規到底什麼意思,做規劃的不能不懂。總體規劃到控制性詳細規劃然後到修建性詳細規劃,其實是由宏觀到微觀、由淺到深的過程。總規、控規、修規、概念性規劃之間的關係各規劃關係圖:「橙線」軌道交通管理「黃線」地下文物管理。"紅線"是指道路用地與其它建設用地分界線,紅線與建築控制線之間還有可能存在綠線,黃線等。
  • 規劃13條軌道交通+核心樞紐綜合體
    7月3日下午舉行的廣州市城市規劃委員會地區規劃及城市設計專業委員會上,白鵝潭商務區規劃和城市設計整合優化全票通過廣州市城市規劃委員會審批。整個白鵝潭商務區面積達到36平方公裡,約為6個珠江新城,規劃13條軌道交通線路。在白鵝潭商務區核心位置,廣州地鐵將攜手碧桂園打造白鵝潭CBD核心樞紐綜合體項目。
  • 民生智庫 | 頂層設計、策劃、規劃、總規、控規、修規、概念性規劃...
    這是很多城市都在做旅遊規劃時的一個總體思路。規劃與策劃的區別,以及總規、控規、修規、概念性規劃之間的關係,策劃和規劃的區別在哪呢?策劃不是萬能,沒有策劃萬萬不能!策劃和規劃的區別在哪呢?策劃不是萬能,沒有策劃萬萬不能!策劃無定法。
  • 大興機場臨空經濟區控規獲批 將構建「1+2+2」產業發展體系推動港...
    原標題:大興機場臨空經濟區控規獲批 將構建「1+2+2」產業發展體系推動港產城融合發展  據悉,12月3日,北京市政府已經正式批覆《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北京部分)控制性詳細規劃(街區層面)》,這標誌著大興機場臨空經濟區建設進入新階段,「一個規劃、一套標準、一體建設
  • 市規劃自然資源委主任張維:核心區控規突出政治中心和人民群眾
    七是維護核心區安全,落實總體規劃安全觀,堅持底線思維、築起堅固的國家安全屏障,確保中央黨政機關和中央政務活動的絕對安全。黨中央、國務院在批覆中指出,核心區控規由首都規劃建設委員會負責組織實施,這是核心區控規和其他地區控規的不同之處,也是「首都規劃權屬黨中央」的具體體現;駐北京市的黨政軍單位要帶頭遵守規劃,承擔共同責任。
  • 規劃13條軌道交通,白鵝潭商務區擬打造廣州西翼CBD
    如今,白鵝潭地區有了新的定位:廣州西翼CBD,與廣州東部「黃金三角」(珠江新城、金融城、琶洲西區)構成東西兩翼比翼齊飛的發展格局。在近日召開的廣州市規委會會議上,白鵝潭商務區規劃和城市設計整合優化獲得通過,整個白鵝潭商務區面積達到36平方公裡,約為6個珠江新城;大手筆規劃13條軌道交通線路,讓廣州西部高效融入「軌道上的大灣區」。
  • 東壩:牛X的板塊很多,開掛的只有我一個
    規劃的最初地點,是在望京的保利國際廣場一帶。但後來望京發展的比較迅速,地塊受限,還有其他的一些原因,第四使館區的規劃就……突然落在了東壩的頭上。東壩群眾們確實想不到,為什麼每次在家吃瓜吃的好好的,突然就中了頭彩。
  • 嘉興規劃8條軌道交通:T1、T2、T3、T4、T5、T6、T7和旅遊線
    ,其與相對靈活的地面公交、步行、自行車、私人機動化方式之間的關係決定著其運輸效果能否完整的實現。 嘉興軌道交通以城際鐵路和有軌電車的形式建設,其中有軌電車一期(規劃2021年建成)由兩條線路(T1\T2)組成,共15.6千米;規劃2023年建成三條線路(T1/T2/T6)
  • 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臨空區控規獲批覆
    新京報訊(記者 吳婷婷)昨日,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大興)管理委員會舉辦新聞發布會介紹,北京市政府日前正式批覆《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北京部分)控制性詳細規劃(街區層面)》,標誌著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建設進入新階段。
  • 寧波軌道交通在建線路共4段,將繼續擴大城市規模
    寧波軌道交通第一條地鐵線路於2014年5月30日開通試運營,使寧波成為自深圳、蘇州後,第3個擁有獨立地鐵系統的非省會城市。截至2020年12月,寧波軌道交通運營線路共有3條,分別為1號線、2號線、3號線,共設車站78座。寧波軌道交通在建線路共有4段,包括4號線、2號線二期後通段、5號線一期和3號線二期。
  • 千錘百鍊 青島嶗山區14個片區控規已全部出爐
    半島全媒體記者 李曉哲近日,嶗山灣國際生態健康城4片區控規通過青島市人民政府批覆,至此嶗山區14片區控規已全部出爐。據介紹,嶗山區共劃分為14個控規片區,於2015年-2017年分三批啟動編制。2018年10月-11月,株洲路片區、金融新區服務區(張村河南岸)、金家嶺片區、午山西側片區4片控規通過青島市人民政府批覆,2020年2月-4月浮山新區(嶗山)片區、浮山南側片區、創智谷片區、沙子口北片區、沙子口南片區、姜哥莊片區6片控規通過青島市人民政府批覆。2020年,是上一輪控規的收官之年,也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起始之年。
  • 蘭州城市軌道交通規劃建設5條線路,你的意見是什麼?
    6月15日,蘭州市軌道交通有限公司官網發布《蘭州市城市軌道交通近期建設規劃(2021-2026年)環境影響評價信息公示(第二次)》,相比於之前的環評公示,此次公示內容不僅有4號線的建設規劃,還涵蓋了其他幾條線(1號線、2號線、3號線、5號線)未來的建設規劃情況。
  • 空間規劃體系重構背景下天津市控規體系優化探索
    1.2「多規合一」——控規編制管理面臨新的挑戰「多規合一」是實現國土空間用途管制的有效手段,是一種對空間的資源化管理,在控規層面如何推進「多規合一」給控規編制和管理帶來新的挑戰。一方面是現行控規是以街坊為控制對象實行總量控制的,由於不同區域間由於開發建設程度、交通區位以及開發方式等因素的區別,在進行總量分解的過程中需要考慮一定的差異性,才能使得分解過程更加科學性和可實施性,目前控規體系缺少這個層次的整體把控。另一方面是編制與管理的不適宜性。
  • 揚州軌道交通:5條中心城軌道,2條都市區快軌線,1條城際鐵路線
    揚州軌道交通是服務於江蘇省揚州市的城市軌道交通系統。規劃設8條線路,其中5條中心城軌道,2條都市區快軌線,1條城際鐵路線。線網總長約240公裡。車站總數100餘座,其中16座為換乘車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