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渾元形意太極拳掌門人」 自詡的馬保國,如今知名度躥升。作為近半年多網絡上的一大紅人,掌握「獨門秘籍」。但他出名,不是打得好,而是輸的慘。在今年5月份一場與散打運動員的近身實戰,光會故弄玄虛的馬保國30秒被打倒3次,最終被KO,倒地不省人事。
雖然比武時被揍得很慘,但從那一刻起他開始逐漸走紅,依靠短視頻和自媒體運營炒作,一些網民的推波助瀾也起到了壞作用,一敗成名之後,不以為恥,依然以弘揚傳統武術招搖撞騙。
他帶著自創的「閃電五連鞭」,以及一系列「帕金森式」的招數,在網上大肆宣揚中華武術,譁眾取寵,而網友們為了取笑和暗嘲他,將他的視頻做成鬼畜或者加上特效,大肆渲染,將其在短短數日呈現霸屏級現象。
但說馬保國只能說是一個梗,一個被網絡拿來娛樂的梗。但靠譁眾取寵就可以風生水起,靠招搖撞騙就能拓展商業版圖,這是什麼樣的價值取向?無非就是商業利益。然而,無論平臺還是資本,蹭熱點、找賣點的前提,都是遵循公序良俗,是正確的價值觀,否則就會淪為淺薄而拙劣的商業遊戲。拿傳統武術招搖撞騙還能混成個流量網紅,引來無數憨粉,藉此賺錢。這只會讓更多想紅的人以低俗手段博取眼球,說道理,那些趨之若鶩的粉絲就是那些背後資本的誘餌而已,實在無聊。
針對馬保國一事,11月27日,人民日報客戶端刊發評論《馬保國鬧劇,該立刻收場了》,遏批靠譁眾取寵、招搖撞騙火起來的馬保國鬧劇。針對廣電總局發布不為劣跡藝人提供公開出境發聲機會這一則通知,掀起了一場輿論大戰,不過大部分網友還是拍手稱好的。
自詡武術大師,把自創的閃電五連鞭神化了一般,利用網絡口口聲聲弘揚傳統武術,實際上做的都是傷害傳統武術的事。走紅後出自馬保國之口的「耗子尾汁,年輕人不講武德」經由大量網友的二次創作後,也爆火網絡。人民日報評馬保國,是希望起到一個引導的作用,沒說玩梗看熱鬧娛樂不行,而是現在這些不知道被歪曲成什麼的梗被一些流量控制,所傳達的主流價值偏了。
人人都有習武的權利,也可以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想法,可是如果背離武術精神,沒完沒了在公開場合信口開河,特別是編造經歷,這就與江湖騙子無異。而這樣的人受追捧,值得我們深思。
外國人之所以尊重中國武術是因為李小龍、成龍、李連杰、甄子丹這樣的動作演員的不懈努力,才被外國人尊重,馬保國這樣的偽功夫要是傳到國外,那些動作演員前輩的努力和辛苦豈不就讓一個馬保國這樣玷汙了?
如今,在武術、書法、繪畫等各個門類,「大師比大爺還多,神功比神仙還神」的荒唐鬧劇不斷上演。他們打著弘揚傳統文化、光大國粹的旗號,動輒以傳承人、掌門人自居,在一群吹鼓手的鼓譟中,兜售沒有文化涵養、沒有技術素養、沒有道德修養的文化垃圾。如同跳梁小丑,與指著他們帶來流量而甘於策劃包裝的幕後高參們一起,上演了一幕幕醜劇鬧劇,這就更需要我們警惕是否對於價值觀的誤導社會風氣的腐蝕。
正網絡、社會之風氣任重而道遠,在不為劣跡藝人提供公開出境發聲機會這一號召上,人民日報可謂是開了個好頭。
以普及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為名,行對傳統文化打擊破壞之實。馬保國的拙劣表演,便讓很多人產生了對太極拳的質疑,進而懷疑中國武術不過是花拳繡腿,所以不能讓他們繼續抹黑中國傳統文化,不能誤導對武術、國學等理解不深的年輕人。
藉此想對那些「馬保國」們說一句:「含飴弄孫的年紀了,別為老不尊,我們尊老愛幼,但是也容不下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