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被吼後是選擇閉嘴還是頂嘴,不用十年,性格上會有很大的差異

2020-12-12 啞鈴媽媽

|啞鈴媽媽

吼孩子這件事,不僅會影響到孩子當下的心情,還會對孩子的性格、智商,造成一定的影響。

美國杜克大學研究表明,如果爸媽在小孩子1歲前,經常吼孩子罵孩子,孩子的大腦發育就會變得很遲緩。長期在爸媽吼叫下長大的小孩,其聰明程度,可能真比不上家庭生活環境,特別溫馨的小孩子。

被爸媽吼叫後,有的小孩會頂嘴,有的小孩直接閉嘴不說話。兩種孩子長大後的性格差異,也十分明顯。用不上10年,就能看出個大概。

演員小陶虹在做節目時,曾分享過自己和女兒的故事。

有一次,女兒不小心打翻了牛奶,她就本能的大吼起來:「你怎麼回事啊?」

結果,女兒當時就嚇得直哆嗦,連哭都不敢哭了,還用很可憐特別恐懼的眼神,一直看著媽媽。

小陶虹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很快她就有了彌補的機會。女兒第二次打翻了牛奶,這一次她生氣,但卻克制住了憤怒,她跑過去抱住了女兒,低聲安撫女兒:「沒事,沒事,怎麼這麼不小心啊?」

女兒感受到媽媽的懷抱,內心充滿安全感,就跟媽媽解釋,「因為手滑,下次注意。」

試著推測一下,如果小陶虹長期都用第一種溝通方式,在女兒犯錯後就吼叫女兒,不停去責怪女兒。而女兒卻出於害怕,出於膽怯,不敢跟媽媽解釋原因。那麼幾年之後,孩子的性格會如何呢?

順理成章可以推測出,孩子會變得很內向,特別敏感,擔心媽媽隨時發火罵她。孩子會恐懼跟媽媽交流,不敢跟媽媽說心裡話。

看過孩子被吼後閉嘴的案例,明確了孩子在這樣的生活氛圍中成長,孩子可能會變得內向敏感,恐懼跟人交往。

下面我們再來感受下,一個被吼後,跟爸媽頂嘴的孩子,長大後會變成什麼樣呢?

鄰居家有個小孩,從小就愛跟爸媽頂嘴,每次爸媽吼她時,她都會跟爸媽拼命喊叫。為此,身為他們家的鄰居,確實深受其擾。

記得小女孩兒時給我的印象,真的彬彬有禮,每次見面她都會頷首點頭,特有禮貌。但又過了幾年後,這個丫頭卻是一身嘻哈裝,梳著爆炸頭,見到人之後沒了敬意和禮貌。

最要命的是,他們家裡的打罵聲,已經升級為戰鬥大片了。鍋碗瓢盆時不時就會作響,有時候後半夜都能聽見母女倆人的幹仗聲。

女兒對媽媽的語言侮辱,升級到了人身攻擊,任憑誰都了都不敢置信,這樣的女孩子曾經也很可愛。

孩子從小就被爸媽吼叫,在這種生活環境中,小孩子若是時常頂嘴。那麼,長大後以後,孩子就有可能對人有攻擊性,存在敵意,親子關係崩盤。

可見,無論是被爸媽大吼後閉嘴,還是被爸媽大吼後頂嘴的小孩,其內心都很受傷,他們會用自己的方式來保護自己。

他們要麼表面服從爸媽,內心受著委屈,要麼跟爸媽鬧出個天大的動靜,拼命來保護自己。前者長大後,性格內斂又敏感,後者長大後敵意更強,還容易欺負他人。

爸媽習慣吼孩子,除了會影響到孩子的性格,還會影響整個家的生活氛圍

家裡充斥著爸媽的吼叫聲,小孩子很難在家裡獲得安全感,爸媽越吼,孩子的內心壓力越大。

當家成為孩子十分恐懼的地方,家庭的生活氛圍特別可怕,小孩子可能在潛意識裡恐懼跟爸媽打交道,害怕跟爸媽說話,甚至會討厭婚姻,長大後連婚都不想結了,一輩子都不打算要小孩子。

吼罵孩子,雖然看起來沒有打罵那麼嚴重,並沒有碰觸到孩子的皮毛。但是,這種傷害對孩子來說,卻堪比「體罰」,且危害程度比起皮肉之苦,更加讓孩子感覺疼痛。因此,家長千萬別再吼孩子了!

比如,您可以這樣做:在想跟孩子發火時,先冷靜三秒。把那些要脫口而出的話,找個東西錄製下來,放給自己聽。也許您感受到了這些語言的惡毒,您就會不寒而慄,不會再對孩子亂吼亂叫了。

看過一個真人秀節目,裡面有一對母子,媽媽脾氣特別暴躁,孩子卻很愛哭又不講理。有一天,倆人去超市,小孩子一路上嘰嘰喳喳不停問媽媽話,媽媽超級不耐煩,吼了孩子一頓。節目組把她帶到聲音體驗場,讓她親自聽她說過的話。那一刻,媽媽蹲下來崩潰哭了,她說她很恐懼。

如果身為孩子的爸媽,有話若不能好好說,那您真的配不上爸媽這個稱呼了。愛孩子,從管住自己的嘴巴開始。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家有愛頂嘴和不愛頂嘴的孩子,長大後性格可能會不同,父母別大意
    但是玲玲就不一樣了,從小就很乖很聽話,學習優秀,可能這就是父母嘴裡的別人家的好孩子,即便是長大之後,在選擇工作上,玲玲也遵循了家長的意見,選擇了老師的工作。工作穩定了,玲玲就開始了相親,在父母的安排下,好像玲玲過的很幸福。
  • 孩子是愛頂嘴還是不愛頂嘴,將來的差距會越來越明顯,別不以為然
    誰知道靈兒急躁地大吼:「你每次都這樣說,煩不煩呀!」尹小朵一愣,女兒不僅學會了玩遊戲,而且學會了頂嘴,而這樣的景象已經是生活的常態了。尹小朵壓制住想要狂躁發怒的心,因為她還有一絲幻想。都說:「愛頂嘴的孩子是善於表達自我,父母不應該太壓制。」
  • 孩子總頂嘴,是家長的失敗?李玫瑾教授:教你3招讓娃不再頂嘴
    很多家長認為孩子年紀小,沒有自己的行為意識,什麼事都能被家長所安排,所以非常喜歡聽話的孩子。但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逐漸有了自己的想法,會開始變得不聽話,甚至會頂嘴父母。而家長遇到這種情況一般選擇打罵孩子,卻忽略了孩子喜歡頂嘴的原因。這將直接影響他們性格的形成,對他們的成長極為不利。
  • 李玫瑾:當孩子開始頂嘴時,父母學會這樣說,孩子將來會更有出息
    隨著孩子一天天的長大,要說最令家長頭疼的問題有哪些,那頂嘴一定是其中之一。 其實很多寶媽都和我吐槽過自家孩子頂嘴的過程,有些家長甚至會有暴力來解決,不過每次打完都後悔,但是不打又不知道怎樣做才適合,對此可以說是非常苦惱。
  • 孩子被吼後有這兩種反應,媽媽別大意,將來可能會有性格缺陷
    言語間很是幽默,但是也很貼近生活,做了媽媽都會知道,有無數個瞬間,你會吼孩子一頓,如果吼完孩子之後,孩子有這兩個表現,那麼媽媽可別大意了,將來很有可能形成性格缺陷。01、對自己的玩具「暴力」有一天,我突然發現妞妞正在「教訓」她的玩具熊,那個神態讓我想起來我吼她的樣子。
  • 被家長暴風式管教的孩子,從小吼到大的他,十年後處境很無奈
    現代社會作為父母,壓力都是很大的,培養一個孩子成長,父母的辛勞大家都有目共睹,但不得不說,要想教育效果顯著,方式的正確與否,十分關鍵。現在網絡上經常能看到,有些家長為了給孩子輔導作業,搞的家裡雞飛狗跳。在輔導的同時,遊歷於天使和惡魔之間,常常在想面前這個還是自己的乖寶貝嗎?
  • 李玫瑾:當孩子開始頂嘴,父母多說這2句話,孩子將來會感激你
    要說孩子長大後什麼事情最讓家長心煩,那肯定是學會頂嘴了!許多父母抱怨他們的孩子越來越不聽話,頂嘴的次數也越來越多,有時候甚至氣到家長說不出話來,這讓父母非常難過。家長要明白,孩子頂嘴不是在向父母示威,而是孩子有了自己的想法和看法,頂嘴也是很正常的。
  • 5歲的孩子最近開始頂嘴,發脾氣?爸媽這樣做,比吼上萬句都管用
    事情的起因是因為朋友讓孩子穿衣服,孩子頂嘴不穿;讓他不要吃剩飯,他當聽不見!最後朋友氣急攻心,大吼:「你再頂嘴試試!」孩子學到:「你再頂嘴試試呀~」朋友還說不知道為何孩子最近開始跟自己對著幹,經常不聽自己的話,而且開始頂嘴,亂發脾氣,急的自己只能用「吼」的方式去教育他!
  • 哄孩子睡覺,聊天好還是講故事好?3年後有很大差異
    孩子睡前是一天中最寶貴的時間,從兒童成長的角度來說,臨睡前是人類大腦的記憶最清晰、最牢固的黃金時間。哄孩子入睡的時候,你會選擇和孩子聊聊天還是給孩子講故事呢?其實,不管是聊天還是講故事,都是有不同的好處的,3年後就會發現有很大差異。這種差距會在3-5年後,隨著孩子上學、升學變得越來越明顯。實際上,兒童心理學中確實有一個Words Gap(語言差距)理論:兒童3歲時詞彙量的差距,導致了孩子成年後的差距。
  • 孩子愛頂嘴?首先就是父母不合格!李玫瑾:3句話孩子不敢再頂嘴
    而家長經常對孩子怒吼責罵,也只會讓孩子變本加厲地頂嘴。孩子就會想要表達自己心裡的看法,讓父母尊重自己的觀點。但是在父母看來,年幼的孩子哪會有什麼思考的能力,只要孩子頂嘴,那就是孩子不聽話的表現,孩子是無理取鬧。父母也就不會縱容孩子的頂嘴,孩子和父母爭吵的矛盾也就愈加嚴重。
  • 李玫瑾:當孩子開始頂嘴,父母學會說這3句話,孩子將來會感激你
    育兒專家李玫瑾,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吧,她對兒童心理有一定的見解。李玫瑾教授就在某次講座中,曾經針對過孩子頂嘴的問題,給出過這樣的解決辦法。她認為,如果孩子總頂嘴的話,家長應該要學會說這3句話才行。第二句:如果你覺得不開心,你就直說不開心,而不是說我討厭你其實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都會在脾氣爆發的時候,對我們最愛的人說出很傷害的話語。發洩情緒不是不可以,但是傷害別人是不應該的。我們應該在孩子頂嘴的時候,告訴孩子什麼話不可以說,以免孩子養成惡語傷人的壞習慣。
  • 孩子天天愛頂嘴,家長別光會打罵,高層次父母會這樣管教
    文 | 爸媽盒子孩子不聽話,愛頂嘴,是很多父母在家庭教育時最煩惱的問題。《放學後》的一期節目中,有個叫趙藝釩的小姑娘,還在練習寫數字。最開始,她寫得比較隨意,爸爸幫她找出了其中的問題,讓她繼續寫,寫到沒問題為止。第二次,她態度開始認真了,一筆一划寫得整整齊齊,很快得到了旁邊的媽媽的誇獎。
  • 孩子調皮愛頂嘴怎麼辦?李玫瑾:父母學會說3句話,勝過打罵責罰
    孩子「愛頂嘴」,並非孩子到了叛逆期,而是到了階段性的「愛頂嘴」期。這個階段的孩子,自主意識和語言能力慢慢爆發,他們不懂什麼是規矩,只能將這些所謂的「叛逆」,都投放在父母身上。其實,只要父母引導得當,孩子愛頂嘴確實算不上大問題,但若是引導不當的話,很可能會影響孩子的性格和語言能力。
  • 「出去浪」和「宅在家」的孩子,長大後差距很大,性格只是一方面
    這兩種截然不同的方式,其實對孩子的性格與長大後的層次、格局會產生不同的影響,父母要重視這個問題,不要簡單地把它看成孩子童年時期的一種選擇。「出去浪」和「宅在家」的孩子,長大後,究竟有什麼不同呢?兩種不同性格的孩子,長大後層次格局大不同一、孩子的性格,存在外向與內向的差異我們會發現經常在外面跑的孩子,性格相對比較活潑好動,而喜歡待在家裡的孩子則比較內向,不喜歡與人交流。
  • 孩子越長大越愛頂嘴?父母莫要批評孩子,學好這幾招不信你搞不定
    文/阿慧媽媽談育兒小孩子都有愛和大人頂嘴的毛病,要麼就是故意和大人抬槓,要麼就是因為某件事情自己不滿意,甚至還有些孩子確實是口才好,才喜歡和大人頂嘴。小孩子愛頂嘴,面對這些情況,家長也經常會感到無奈,甚至會有一種無能為力的感覺,不知道到底應該怎麼來教育孩子。
  • 李玫瑾:想孩子現在頂嘴,未來會感激你,不應打罵而是多說3句話
    "反了你,還敢頂嘴!"這句話,恐怕是許多家長面對孩子頂嘴的口頭禪。似乎眼睛一瞪,吼一嗓子,孩子就乖了。漸漸,家長發現,這一招孩子漸漸免疫了,不太管用。家長也知道,孩子小不懂事,所以會對孩子行為加以規範,這個過程孩子當然充滿不解,自然會有矛盾,甚至是頂嘴。因為家長不知道如何處理這種親子矛盾,才將矛盾逐漸升級,激化。甚至影響未來若干年的親子關係。
  • 「你再吼我一遍試試」,面對孩子怒吼,父母該自省防「踢貓效應」
    」媽媽聽到孩子嗓門變高,也跟著提高了嗓門。「你再吼我一遍試試。」嘟嘟用手指著媽媽大聲吼道。很多父母可能會在孩子成長某個階段,突然發現,孩子不但不聽話,還要和父母頂嘴、甚至大聲吼叫。但我們否想過孩子情緒爆發的原因?是一時的情緒衝動,還是成長中的必經之路?
  • 經常衝孩子大吼大叫,性格上造成的傷害,遠比父母想像的更嚴重
    一、衝孩子大吼大叫,後果真的很嚴重為人父母,最大的願望就是保護孩子健康成長。但在教育孩子的過程過,父母難免會有力不從心和焦慮的階段,這時憤怒上頭往往會消滅理智,從而對孩子大吼大叫,嚴重時還會動手教訓。反正他是我親生的,他是什麼性格我知道,不會有問題的!」要知道,孩子的內心本就沒大人成熟,他們聽到家長吼罵時下意識的行為就是緊張和恐懼,久而久之會影響性格塑造,容易讓孩子出現情感障礙,甚至不敢提出自己的真實想法,形成一種膽小內向的懦弱性格,而這種傷害將跟隨孩子一生。
  • 孩子不聽話、愛頂嘴?家長要反思,3點原因3個方法讓孩子變懂事
    我們可以發現一個現象,就是有些家長對孩子百依百順,孩子還是喜歡和家長對著幹,這是為何?1、溺愛這其實是家長的失職,從小對孩子放鬆管教,造成孩子任性,隨意頂撞家長的孩子,不尊重家長,很大的原因是父母的溺愛造成的。
  • 為什麼一個家庭環境下的兩個孩子,性格差異會那麼大?
    一:一個家庭裡的兩個孩子,很容易受父母影響而性格差異很大玲姨性格開朗健談,喜歡熱鬧,生活在可以多生孩子的年代,那時候,大家生孩子都可以不受限制,只要你願意就行,玲姨自己也是兩個孩子的媽媽,兩個孩子都是男孩,從生老大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