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期為「推行國曆」實施元旦休假制度(圖)

2021-01-07 中國新聞網

1930年12月19日,《大公報》第4版。

  北洋政府時期

  元旦本指一年之始,在中國傳統語彙中與「春節」可以互通使用。隨著陽曆的使用,元旦才特指陽曆1月1日。

  1912年元旦南京臨時政府成立,臨時大總統孫中山發布通告,中華民國改用陽曆,「以黃帝紀元四千六百九年十一月三日,為中華民國元旦」。自此,元旦因其為民國開國紀念日,遂成為重要節日。

  既為節日,照例少不了休假。例如1912年12月20日上海縣民政長發布通告,稱「照得獻歲發春,自應休息數日,以慶新年。惟社會習慣相沿已久,當更始之際,未便一律通行。查元日為南京政府成立紀念日,凡我國民理合同申慶賀,除出示曉諭外,合行照曾一體查照行」。上海市政廳遂通告本巿區域鋪戶居民元旦「應行休息」。而上海地方審判與檢察兩廳則通知辦公人員:「元旦理應給假休息,以誌慶賀」,自1912年12月31日至1913年1月3日停止辦公。

  北洋政府時期,陽曆年關放假三天,成為慣例。一月一至三日,一般政府機關均停止辦公,「以示休息」。不僅「軍政各機關均停止辦公三天」,「司法機關亦於元旦日起停理訴訟三日」。不僅中央如此,地方亦莫不然。不僅行政司法機關如此,軍政民政「各衙署均定休假三天」。

  不過,當時的各大銀行和信託公司等金融服務機構則一般「循例休假兩天」,也有少數銀行元旦僅休業一天。而文教機關放假天數相對較長,例如1917年元旦,蘇州大小公私各學校「均於三十號下午起停課放學,至一月三號為止」。次年,嘉興中西各學校元旦放假天數則為五日。

  國民政府時期

  國民黨奠都南京之後,極力推行陽曆,以取代陰曆,開展了所謂的「推行國曆」運動。但是,推行國曆以來,民間泥於舊習,效果並不顯著。國民黨高層意識到,須進行大規模的提倡宣傳,才能轉變數千年來之民間舊俗。為此,增加陽曆元旦的放假天數等手段也就應運而生。1930年12月,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發布皓電,稱「為提倡國曆,轉移人民習尚」起見,「國曆新年應改為休業五天,即十二月三十一日起至一月四日止」。據此,國民政府行政院通告全國各機關,新年放假五日。而到1933年,國民政府則通令各界,元旦休假改為三天。此後元旦,也基本保持三天休假的制度。

  不過,各業實際執行情況不一。例如上海錢業公會發布公告:「(自)元旦日起,慶祝新年,休假四天、五日照常營業」。銀行業也是如此,例如1930年12月31日,中華勸工銀行通告社會:「本行茲因辦理結算,定於國曆新正一日至四日休業四天」。中央信託公司總公司上海虹口辦事處也登出廣告:「一月一二三四日國曆新年,休業四天,自五日起照常營業」。同期,上海華商證券交易所也於一月一至四日停止交易。也有一些企業休假三天,例如同益信託公司1930年12月底通告社會:「一月一二三日新年,本公司休業三天」。上海先施與永安兩大商場均於1932年12月底宣布,自新年元旦日起「休假三天,四日照常營業」。如同北洋時期一樣,也有不少銀行與店鋪等僅休業兩天。

  元旦的「被休息」色彩

  國民政府時期極力推行元旦休假,主要是為推行曆法改革。一方面利用各種宣傳辦法,冀圖「使民眾心悅誠服地來奉行國曆」;另一方面則強行將民眾的陰曆休假習慣移歸陽曆。所以在規定陽曆元旦放假天數的同時,復聲明在「舊曆新年,各界一律不得休業」,將陰曆稱為「廢歷」;要求民間將各類祭祀、慶祝與娛樂活動一律移至國曆元旦舉行,包括吃年夜飯、守歲、送禮、團拜等活動,也應改在「國曆」元旦,意在推行「國曆」之際,仍能酌存舊俗,俾中國傳統文化得以延續。同時,「嚴禁廢歷歲首,假借任何名義休假」。甚至命令學校在春節不得停課;這一時段「非有疾病及重要事故,不得請假,違則懲戒」。

  而實際上,民間每逢舊曆年終歲尾,照舊歇業結帳,除舊迎新,歡度春節。對於民眾迎「新」而又喜「舊」的過年心態,老舍曾在一篇題為《大發議論》的雜文中作了形象的描述:「兩個新年,先過國曆新年,然後再過『家歷』新年,二者之間隔著那麼幾十天,恰好藕斷絲連,顧此而不失彼」。不過,這對於極欲推行元旦休假,以取代春節休假的國府政令而言,卻是典型的「陽奉陰違」。而廣大農民,對於國民黨黨部宣傳的「國曆」元旦放假之事,不明就裡,也不予理睬,他們仍舊重複著自己的生活,依據農曆計算節令,安排農時。元旦放不放假,對於他們無甚關係。於是有人用「你過你的年,我過我的年」來描述這種「二元」曆法(鬱達夫語)的實際推行狀況,還算貼切。

  民國時期元旦雖然放假,但主要是指機關停止辦公,商界停止營業,學生放學停課,但不並意味著民眾可以完全休息,因為根據政府規定,必須進行國慶活動。北洋政府時期,相關程序尚較為簡單,主要為各機關從元旦起,懸燈結彩並升掛國旗三日,民間舉辦遊藝等活動。到國民政府時期,因各級黨部直接組織元旦慶祝活動,內容遂變得豐富,程式也相對複雜。

  例如1930年12月國民黨中常會決定首都南京的元旦慶祝辦法為:(一)12月31日晚舉行大規模提燈會,並在公共體育場、鼓樓、新街口、下關燃放焰火;(二)元旦在中央黨部舉行各界代表慶祝大會;(三)總理陵園、中央黨部於元旦日開放一日,任民眾參觀;(四)在北極閣山上配搭「慶祝新年」四個大型彩色紅綠電光字;(五)除黨政軍各機關於各該機關門口懸燈結彩外,並在中山路分段各扎彩牌一座,其經費由各該機關自任;(六)於元旦日由市政府於適當場所預備遊藝會,招待全市民眾;(七)在各處裝設放音機,播音樂;(八)撰印春聯,交警察廳分發各商店住戶分別張貼;(九)由警察廳責令各商店及住戶在12月31日至次年1月4日懸旗掛燈結彩。

  再如1934年元旦之際,國民黨上海市黨部集中本市機關、團體與學校各級黨部代表舉辦慶祝活動,其程序為:(一)振鈴開會,(二)主席團就位,(三)唱黨歌,(四)向黨國旗及總理遺像行最敬禮,(五)主席恭讀總理遺囑,(六)靜默,(七)主席報告,(八)演說,(九)呼口號,(十)散會。

  普通民眾在元旦的慶祝儀式也被要求規範化。例如上海市政府社會局曾擬定元旦家庭慶祝活動程序,包括:(一)肅立,(二)向黨旗及國旗及總理遺像行禮,(三)向祖先行禮,(四)家長訓話,(五)子女向家長行賀年禮,(六)家長向子女賜贈禮物,(七)歡宴。說明,民間的元旦紀念與慶祝活動,也有讚頌黨國,宣傳黨綱之意。

  這也從另一個方面說明,民國時期,大多數市民在元旦可謂休而不息,或者說實際上是「被休息」。元旦的時令意義越來越被政治意義取代。(李玉)

相關焦點

  • 民國時過"國曆新年"的尷尬:不知什麼時間過年
    民國時過"國曆新年"的尷尬:不知什麼時間過年 2015-02-12 16:27:54來源:人民政協報作者:責任編輯:上官雲 作為一種過渡,臨時參議院根據民國改歷的精神與國民的風俗習慣,議決編歷辦法四條,其中之一就是「新舊二歷並存」。開始時難免出現混亂。  在習慣了過農曆新年的人們中出現了不知什麼時間過年的尷尬了。通俗以陽曆為「官曆」,農曆為「民歷」,「新舊參用,官民各分」。
  • 「生活趣談」趣談各國休假制度
    日前,英國財政大臣裡希·蘇納克表示,因新冠肺炎疫情而實施的僱員「強制休假」計劃將延長至今年10月份,全國四分之一勞動力「宅家」戰疫。英國的這個「強制休假」自然不是正常節假日休假,那麼,今天我們來談談世界各國的休假制度。
  • 強制休假定了!成都中小學寒假時間出爐,放31天!2021年放假安排來了!
    近日,深圳市第六屆人大常委會第四十五次會議表決通過《深圳經濟特區健康條例》,提出推行強制休假制度,以更好地保障勞動者身心健康。  作為國內首部地方性健康法規,該條例將於明年1月1日正式實施。    《健康條例》明確,推行強制休假制度,用人單位應當合理配置人力資源、安排員工作息時間,對腦力和體力勞動負荷較重的員工,實行輪休制度
  • 中國軍銜制度已實施百餘年,在各歷史時期授予的最高軍銜都是誰?
    載灃臨時政府時期(1912.01-08)1912年,南京臨時政府繼續使用並改革了軍銜制度,共設立6等16級。北洋政府時期共授上將軍銜65人,其中包括:段祺瑞、張勳、馮國璋、曹錕、吳佩孚、閻錫山、馮玉祥等人。民國時期(1931-1949)
  • 「強制休假」要來了!
    腦力和體力勞動負荷較重的員工需「強制休假」對於不少「加班族」來說,免費wifi和空調,已經是公司最大的福利了,至於休假,那是想都不敢想的美事,強制休假更是沒聽說過。但是,深圳出臺的《條例》就明確規定了,哪些是需要強制休假的職工——★ 用人單位應當合理配置人力資源、安排員工作息時間,對腦力和體力勞動負荷較重的員工,實行輪休制度,避免對員工健康造成人體機能過度損耗或者身心健康傷害。
  • 《民國海軍》︱民國時期海軍的艱難起航
    總體來說,民國時期是近代中國海軍發展最艱難的一個時期。在這一時期中國海軍在風雨中飄搖,在風雨中蹣跚前行,並且在國家最危難的時刻積極投入戰鬥,無疑為世人所稱道。同時,民國海軍作為中國海軍建設的先行者,為後來中國海軍的建設提供了可貴的借鑑經驗。今日推送選文,為讀者講述民國海軍初期的籌備建設情況,一起通過文章來了解民國海軍背後的故事。
  • 我市推行街道 選民代表議政制度
    本報訊 (記者張燁 實習生馬玉琴)21日,唐閘鎮街道選民代表議政會議成立暨第一次會議召開,這標誌著街道選民代表議政制度正式在全市推開。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黃衛成出席會議並講話。
  • 2020全部福利:多省明確2.5天休假是什麼意思?2020年全國具體有哪些...
    24日,安徽省印發通知,各類單位結合自身實際,安徽實施周末2.5天彈性作息,真正把帶薪休假制度落到實處。1、多地出臺政策 推行周末2.5天休假我國公民法定休假天數低於發達國家。2.5天小長假具有廣泛需求。近日,「多地推行2.5天假」的話題衝上熱搜,引起熱烈討論:
  • 元旦不準笑?全球元旦奇葩行為大賞
    而正月初一的計算方法,在漢武帝時期以前是不統一的。史學家司馬遷以《太初曆》為藍本重新制定曆法,並規定每年正月初一為元旦。此後,漢代曆法便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辛亥革命後,民國政府在南京召開會議,達成了「行夏正,所以順農時,從西曆,所以便統計」的共識。規定公曆1月1日為「新年」,將農曆初一定為春節。
  • 科技助力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白銀市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員制度...
    我市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科技特派員制度推行20周年所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員制度,堅持人才下沉、科技下鄉、服務「三農」,用科技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目前,科技特派員已經成為「三農」政策的宣傳隊、農業科技的傳播者、科技創新創業的領頭羊、鄉村脫貧致富的帶頭人,為農業提質增效、農民增產增收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撐,為全市農村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 國曆公益「愛心助學」走進河北
    人民網北京4月21日電 (李政傑)19日,由人民日報社旗下《國家人文歷史》雜誌社、清華EMBA媒體同學會與免費午餐公益基金共同發起的「國曆公益『愛心助學』河北行」活動拉開序幕,來自北京的40餘名志願者以及新京報、新浪、人民網、樂途網等知名媒體參加此次活動。
  • 深圳「強制休假」來了,你真的希望多休假嗎?
    近日,深圳市第六屆人大常委會第四十五次會議表決通過《深圳經濟特區健康條例》(下稱《健康條例》),其中提到「用人單位應當嚴格執行員工帶薪休假制度,人力資源保障部門和工會等組織應當加強對用人單位落實員工帶薪休假制度的監督檢查」,這被普遍解讀為「強制休假」的制度一經發布,立刻引發熱議。
  • 河北全面推行科技特派員制度 破解科技創新「最後一公裡」問題
    科技特派員在田間地頭進行指導(資料圖) 姚旭國 攝中新網石家莊12月2日電(李曉偉)據河北省科學技術廳2日消息,該省近日印發《關於全面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員制度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提出在全省全面推行科技特派員制度,著力解決科技創新「
  • 多城市推行4.5天彈性工作制,2.5天假真能任性休嗎?
    自從進入7月,有兩座城市先後提出試行4.5天彈性工作制,7月初,蘭州提出推行周末彈性休假制度,鼓勵實施一周4.5天的彈性工作制;7月9日,浙江嵊州擬在全市試行4.5天彈性工作制。實施時間從7月開始,一直到12月結束,實施對象為全市機關、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
  • 民國時期軍銜管理制度混亂,還出現了「中將加上將銜」
    少將滿街走,少校不如"狗",這句諺語體現出了民國時期軍隊的惡習與弊端,其軍銜管理制度的混亂可見一斑了。 從1935年3月開始,蔣介石為了規範與管理軍銜等級制度,將一批原上將該為中將,並將上將區分為了特級、
  • 太白縣:常態化推行幹部成長制度
    原標題:太白縣:常態化推行幹部成長制度   「工作了三十多年,第一次被反饋自身存在的不足和缺點,感謝組織對我的提醒和關愛,我將正視不足、加以改正,用優異成績回報組織和群眾的信任與重託
  • 伯利克裡時期雅典建築:以建築藝術為媒介,推行公民教育的發展
    伯利克裡當政期間極力推行一系列改革制度,在雅典從理論到實踐都努力創造民主氛圍,把古代世界的民主政治發展到了頂峰。而伯利克裡除了是政治軍事家外,還是一名古典文化的推崇者和倡導者,更是一名出色的教育家。公共建築是伯利克裡教育公民計劃的一部分,雅典衛城和其他地方的建築、雕塑等都在無形中為雅典公民提供了受教育的機會。伯利克裡在實行對外擴張稱霸政策的基礎上,還積極實施發展雅典文化的政策,他的抱負不僅限於在戰爭中稱霸,還要在文化上壓制別國,成為別國的榜樣。
  • 鄒迎曦|淺析民國時期兩淮鹽稅的徵收與管理
    民國26年(1937)前後,淮南場務機關和稅務機關情形如下圖所示:稅款解繳結報立有制度,規定督煎員所徵稅款應於當日向放鹽處解繳結報,放鹽處按旬(款多時隨時)向場公署結報,場公署按月向總場公署結報。因各場署所在地無銀行機構,又規定會計對所收款項負有保管責任,平時一般「打埋伏」在可靠的群眾家中,並藏在最可靠的地方。場公署上解稅款實行武裝押解,並嚴格保密。
  • 寧波市人大常委會全面推行代表督事制度的創新實踐
    今年4月,寧波市人大常委會出臺《寧波市人大常委會關於全面推行人大代表督事制度、切實推進基層治理現代化的實施意見》,在全市範圍推行人大代表督事制度。    從2017年在象山縣大徐鎮發源,到象山推廣,再到今年全市推行……人大代表督事制度,從基層的實踐創新「結晶」成為制度成果,閃耀著我市人大代表的首創精神,輝映著代表時刻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繫,處處傾聽人民呼聲、回應人民期待、增進人民福祉的使命和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