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齡不斷增長,你要學會,去做一個不動聲色的大人了

2020-12-12 文張小白

你要做一個不動聲色的大人了。不準情緒化,不準偷偷想念,不準回頭看。去過自己另外的生活。你要聽話,不是所有的魚都會生活在同一片海裡。—— 村上春樹《舞舞舞》

「突然覺得我好孤單啊,為什麼我身邊的朋友一個一個的不知在什麼時候,就那麼淡淡的離開我了。現在想找個人出去玩,都找不到了。」

作為憑實力單身的好朋友,一大早上微信發了這麼句話給我。我沉思良久,問道:「怎麼了,一個人嗎?都是一個人的。」

這個朋友,嚴格來講是由前同事轉變過來的,一個單位的時候,初次見她,白白淨淨地臉上閃過一絲微笑,話一出口,客氣中略帶著一點不安,像是一隻大聲說話就能將她驚嚇而跑的貓咪。

後來有幸調到她所在的部門,接觸的時間長了,卻又覺得這女孩子,原來也只是看起來溫婉而已,實則大大咧咧,偶爾還要客串一下段子手。

她比我早離開公司一段時間,她離開時,我曾極力克制自己的情感,讓自己不會為了一個遠去的朋友而傷心。更一度認為她也一定像在我生命中來了又走的一些人一樣,從最初的形影不離,無話不說,過渡到分別以後的偶爾閒聊,直至最後慢慢淡出我的世界。

可在一次偶然的聊天裡,這個看法又有了些許改變。她說她曾不舍與一個北漂幾年,迫於家庭壓力不得不回到自己家鄉的朋友分別,而在地鐵上當著朋友的面哭花了臉。

那一刻,我分明感覺到,原來我與她竟是相同的人。

但轉而又想,友誼之間的純粹,在並不算漫長的一輩子裡,又能夠遇到過幾次?每個人也許都會經歷過那麼一兩次不舍的分別,可當時間悄然逝去,最初的感動也必定會隨時間的消逝而一點點變得麻木,剩下的就只有,隨緣而不再強求了。

我自是理解朋友開篇的疑問的,正如從前,我一直想解又解不開的關於友情的謎團,那時候我問過許多人,卻始終得不到一個看起來讓自己滿意的答案。

隨著年齡的增長,終於明白,人這個物種是很奇特的存在,到了一定年紀,朋友這個詞對於每個人來講似乎慢慢變得奢侈了,從前無話不說的朋友在沒有任何預兆下,就那麼慢慢淡出了你的世界,亦如他毫無預兆地闖進來時一樣。

當你醒悟想要去找尋的時候,他們早已不見了蹤影。留下你站在原地,痴痴傻傻地想要去尋找一個答案。

可如果說每個走進生命中的人,真的是一點點淡出自己的世界的嗎?其實也不盡然。

你以為他們是突然離開的,實際上有時候的改變,一定是在看似短暫又漫長的歲月裡安穩進行的,只是對於感情豐富且成長又緩慢的人來說,並沒有意識到而已。

童年時代為何不會感到孤單,因為注意力不在孤單上。玩伴今天多一個,明天少一個,並不會花太多心思去想,每天只要開心就好,哪怕沒有一個夥伴,自己拿著一片樹葉、一塊石頭都能有意思的玩上一陣。

長大後,單身的年紀,身邊人大都也在單著。所以那個時候,孤單的情況雖然是有的,但卻也是不多的,因為彼此互動的多,精力也是最充沛的時候,相約一起出去玩,相約去其中一個人的家裡做一頓大鍋飯,相約去唱歌,去喝酒。幾個夥伴談天說地,日子總還是有些滋味兒。

再後來,跟著歲月的河流遊走,發現身邊單身的人越來越少了,有家庭的為家庭所拖,有孩子的因孩子所累,別說你再約TA出來喝個茶、聊個天,就算你只是網絡上簡單幾句問候,以前的男性朋友或許還會怕和你聊得多了會惹自家妻子多心。女性朋友呢?又要告訴你,她家娃需要換尿布、又要喝奶粉了,只能有時間再聊。

時間一久,甚至連自己都要懷疑和那些以前的朋友之間的問候,會不會已經算得上打擾。

人是在什麼情況下才會知道徹底失去了朋友呢?我覺得不是在某一天, TA穿了一件不是和你在一起所買的衣服,也不是TA說了一個你不再能接的梗,而是在當你想起TA,拿起手機想著像以前一樣無話不說的閒聊時,你的一大串詞句,只換來TA一個「哦」、「是」、「好」、「嗯」的時候。才算是徹底的失去了這個朋友,其中緣由大可不必再問。

也許你和TA早已經不再生活在同一片海洋裡,也許你和TA在很久以前就已經有了隔閡,也許你和TA自始至終從來就沒有過「志趣相投」之樂。

那麼,有的是什麼呢?有的或許只是當時的心境,碰巧在那個時候,你能給TA別人給予不了的情感,或許TA們也曾用偶然的星光填補了你一時間的空白,當共同的任務完成,即是所有人該分別的日子。

這個時候,挽留已然無力,唯有那句「你來我熱情相擁,你走我坦然放手。」

我始終無意疏遠你,卻在你再也無話對我說的時候,只能心存感激地將你放置心底。

就像宮崎駿的《千與千尋》裡所寓意的:

人生就是一列開往墳墓的列車,路途上會有很多站,很難有人可以自始至終陪著走完。當陪你的人要下車時,即使不舍也該心存感激,然後揮手道別。

因為我們終究要做一個不動聲色的大人。不能再情緒化,不能再偷偷想念,更不能再回頭看,我們只會很懂事地去過自己另外的生活。

除此之外,竟別無他法。

#個人成長#

相關焦點

  • 要學著做一個不動聲色的大人了
    要不動聲色的做一個大人了。我們總說大人是最口是心非的人,能面不改色地說謊,能雲淡風輕地為我們負重前行。可誰能想到,我們最終也會成為自己嘴裡那個堅強愛說謊的大人,有苦不敢說。02之前刷手機,看見一個新聞,一個美團騎手,也是一個聾啞人。因為下雨天,送貨遲了,被買家投訴。
  • 「晚安」做一個不動聲色的大人吧,沉迷又獨立於俗世
    過去那些讓我難過的人和事,我都不會再去想了,我現在只想找回自己的快樂。I have family members who love me and friends who play with me. It's very satisfying to have these.
  • 你不是要做一個單純優秀的人,而是要做一個不可替代的人
    你不是要做一個單純優秀的人,而是要做一個不可替代的人 ?1:越長大越不敢依賴別人,怕人心會變,怕承諾不兌現,以至於只相信這世上只有自己才能給足自己安全感。2:女人不一定要有驚天動地的成就,但一定要有養活自己的能力,不管你是什麼身份,什麼年齡永遠不要放棄一個女人該有的夢想和堅強。3:每一個懂事淡定的現在,都有一個很傻很天真的過去,每一個溫暖而淡然的如今,都有一個悲傷而不安的曾經。永遠都不要炫耀自己,你以為的亮點,弄不好只是別人的起點。
  • 已經是個大人的你,為何還要學會成為大人?
    十八歲以後的你在父母眼中孩子永遠都是孩子,不論他長到七老八十,只要父母尚在,他們都是孩子,是爸爸媽媽心裡的寶,他有成績了,一起開心,很想全世界都知道。他有困難了,一起焦慮,恨不得自己親自上手去解決。父母的羽翼下,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甚至結婚了,該成人了吧,可一遇事從不自己拿主義,還是說我回家問我爸媽。這是標準的媽寶。
  • 隨著年齡增長智力真的在不斷衰退麼——讀《啟動大腦》有感
    作者在書中194-196頁寫到,在了解了我們自身的知識以後,那些諸如人類智力隨年齡增長不斷衰退之類的舊觀念將逐漸瓦解。很多人認為人類的智商、記憶等能力在18-25歲時已達到巔峰,然後將逐年衰退。作者認為如果大腦得到持續應用且能力不斷拓展,年齡-智能效果圖就會變成另外一個樣子。而這從那些我們身邊充滿活力和開創精神的長者身上得到了驗證。他們的智能並沒有隨年齡增長而降低,他們可以和年輕人正常交流,他們的理解與學習新知識的能力也遠遠超出那些同樣勤奮、年輕但是還經驗不足的人。
  • 沒有人,會一直陪你走到最後,你要學會一個人在孤獨中成長
    《向前一步》裡說:「格局感,讓女人突破有形無形,外在內在的束縛,做自己,做更好的自己。」他們都在強調自我,一個人自我成長的重要性。從出生到老去,我們的人生就是在不斷前進不斷經歷的一個過程。每一個階段都會遇到不同的人,那些人可能會陪你走一段路程。隨著年齡的增長,讀書時是一個圈子,工作後又是一個圈子,也許結婚後生活的圈子又變了。以至於生活裡的人也在漸漸改變著,曾經學生時代的好友,因為不在一個城市也漸漸疏遠,雖然偶爾能聯絡,但時間久了那些曾經真摯的感情也變得淡了。
  • 學會當一個「天真」的大人
    現實越是紛亂,物質越是豐滿,值得回味的餘韻就越稀少。我們輕易沉淪在各種各樣被批量製造的奇觀之中,四處瀰漫著工業化的味道,統一、寡淡、匱乏。一切顯得格外乏善可陳。沉湎於這樣的生活,你需要一點額外的刺激。
  • 不動聲色,一點一滴去做,活成汪洋大海
    讓你到達現在的位置,每個人都有做自己的權利。交往,可以融入人群,也能享受獨處,獨立思考。這世上是有天才的,你有可能是天才,只是沒意識到。有一種天才,你看他很不起眼,做著相同的事,你放手了,人家還津津有味地做著。
  • 不動聲色,看透人心的摩羯座,有頭腦,不簡單
    那麼十二星座中的摩羯座,平時不動聲色,很懂得看透人心,絕不像表面看上去那般簡單,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吧!不動聲色做任何事情都有著自己的規劃的摩羯座,是所以土象星座裡生活最有條理的星座。他們每天按照著自己的節拍奏出屬於自己的生活樂章,不緊不慢,生活的剛剛好。
  • 下了決心要做的事,要保持不動聲色卻滿心澎湃
    下了決心要做的事,要保持不動聲色卻滿心澎湃1:孤獨是每個強者必須經歷的坎。有時候,堅持了你最不想幹的事情之後,你才會得到最想要的東西。2:有人說平行線最可怕,但我認為最可怕的是相交線,明明他們有過交集,卻總會在以後某個時刻相互遠離,而且越走越遠,一個不說,一個不問;或者一個問得尷尬,一個答得敷衍,這才是世界上最遠的距離3:念舊的人總是容易受傷,喜歡拿餘生來等一句別來無恙,只是你念你的舊,他又能記你多久。
  • 寫給奔四的80後:人到四十,我們要學會做一個溫暖的人
    人到中年,這是一種有著淡淡憂傷的年齡,在這個年齡,我們面臨要很多中年危機的來到。與此同時,我們還要面對一些想不到的挫折和打擊。步入中年,我們已不再年輕,但我們也不再幼稚了,在這樣一個年齡,我們會變得更加寬容、沉穩,最重要的一點,是我們變得更有溫度了。所以,有人說,人到四十,我們要學會做一個溫暖的人,是很有道理的。為什麼這樣說呢?
  • 為什麼我要你做一個長期主義者!
    2018年12月31日羅振宇在第四次「時間的朋友」跨年演講中特別引用了吳聲關於「長期主義」的觀點:長期主義不僅要堅持你想做的事情,而且不能中斷你在做的事情,還要持續地不被誘惑。一旦中斷,前功盡棄。  這句話也是他主張的一個理念,簡單的去理解這句話,其實就是說,如果我們能夠成為長期主義者,那這就是我們作為一個普通人,能夠去通天的一個一條路。社會上千萬種工作不外乎三類。一類是線性的。隨著年齡的增長,收入也在增長。
  • 人到了一定年齡,要學會自己撐傘!
    別人再好,終究不是你,父母再強,依然會老去,朋友再多,遲早要分離。人到了一定年齡,就成了家人們的依靠,要擔起肩上的責任,養家餬口是理所當然的,贍養父母是天經地義的,若不堅強,誰替你擋,若不獨立人到了一定年齡,不要去依賴誰,更不要再抱怨,人人都有難處,誰都不容易,別人幫你,是出於善意,別人不幫,是出於本分。
  • 親愛的,餘生你一定要學會做一個不好惹的人
    每個人的善良的都是上天賦予的,但是人間的善良一定留給懂你的人才值得!很多人都喜歡做老師去教別人做事情,畢竟老師的這個名詞給人為人師表的崇拜感。其實每個人都是生活的老師,每個人也都是學生。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從小孩子身上能學到一份天真無邪的簡單,從夜市燈下可以感受到一群生活最真實的生活。正式因為這樣,職場上會有很多層出不窮的所謂的老師去利用別人的善良和單純去謀利。所以善良會變得越來越珍貴。
  • 別人都在勸你做個大人,而我只想讓你做個小孩
    成年後的世界,遠比我們想像中更難,我們總以為成年的世界是充滿自由和平等的,可是真正成年後,才發現,生活沒有容易二字,有的只是我們不斷地負重前行。每天辛苦到崩潰,每天累到崩潰,卻不能有怨言,也不能停歇。我們知道我們身後的責任,也知道我們該做的事,所以即便多難,我們都要咬牙堅持。知乎上曾看到過這樣的一個問題:你眼中,成年後的生活是什麼樣的?
  • 有人說拉黑刪除的行為很幼稚,該如何才能不動聲色地疏遠一個人?
    然而在後來不斷的相處中,突然發現其實我們看到的並非是他本人真實的樣子。當你知道那些所有讓你感動的一切美好都是裝出來的,你會瞬間心生反感,只想逃離這樣一份不真實的感情,不想再為此付出什麼真心!想要疏遠,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對待方式。想要做到不動聲色地疏遠沒有那麼困難,也不是那麼容易。
  • 學會做個懶媽媽,你會有意想不到的驚喜
    要想說什麼職業最容易發脾氣?我覺得這個職業是:媽媽。我們這樣說吧……做媽媽之前:輕聲細語,當了媽媽之後,簡直就是個母老虎。雖然每天都想著告訴自己,教育孩子一定要溫柔、要堅定。但是……惡魔熊寶寶的力量總是讓我喘不過氣來!
  • 如何做一個優雅的瑜伽女人?4個好習慣你一定要堅持!贈減齡瑜伽
    對女性說,隨著年齡的增長容顏逐漸老去,是個無法接受卻又無力改變的事實。甚至有的女人一生都在忙碌著事業和家庭,這會使容貌衰老的更快。那麼如何做一個優雅的女人呢?以下這幾個好習慣你一定要擁有!美容覺是女人的保養品可一點也沒錯,只有保障了睡眠質量,第二天起床才會精神滿滿,有動力去練清晨瑜伽。保持早睡早起的生活習慣,身體還會越來越健康。3、經濟獨立女性一定要學會獨立,不能總是依賴別人,安全感是掌握在自己手上的。遇到愛情的同時,也不能把事業、學業落下。
  • 人生:有大格局的人總是不動聲色,他們懂得這三點
    文/唯晨村上春樹說:「你要做一個不動聲色的大人了。不準情緒化,不準偷偷想念,不準回頭看。去過自己另外的生活。你要聽話,不是所有魚都生活在同一片海裡。」這讓我想起一個成語「滴水穿石」水滴在同一個地方不斷地滴下就可以擊穿堅硬的石頭,堅持不懈的積累更容易收穫最終的成功。人生是一場長跑,只有格局大境界高的人才能在這條賽道上贏的優雅美好,有大格局的人總是不動聲色,因為他們懂得這三點,所以不再喜怒皆形於色。
  • 隨著年齡的增長,遊戲對你來說意味著什麼?
    那麼,隨著時光流逝,年齡不斷地長大,遊戲對於自己來說意味著什麼?很小的時候,遊戲就已經陪伴在我的身邊。小的時候最初的的遊戲,可能是與玩具之間的交流與幻想,可能是跟在父親背後仰望那天空上五顏六色的風箏,可能是和母親的捉迷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