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67歲,女,以「左頰部疼痛4個月」為主訴。既往無明顯外傷史和家族史。患者6年前由牙28(II類)和33(Ⅴ類)填充。在靠近銀汞合金修復牙附近可見白色網狀和紅色侵蝕性病變(圖1和圖2)。
圖1 牙28附近可見白色網狀和紅色侵蝕性病變
圖2 牙33附近可見白色網狀和紅色侵蝕性病變
為了明確診斷,決定進行切口活檢,但是患者拒絕手術。與患者協商後,決定進行替代性手術——取出汞合金修復體,用樹脂複合材料替換。一周後,28牙附近病變消退(圖3),治療5個月後病變完全消失(圖4)。術後1個月,33牙病變也有所改善(圖5)。患者左臉頰不適逐漸消失。術後隨訪2.5年,未見復發。
圖3 樹脂複合材料替換後1周,28牙周圍病變改善
圖4樹脂複合材料替換後5個月,28牙周圍病變改善
圖5 樹脂複合材料替換後1個月,33牙周圍病變改善。由於牙周病變,將牙34和35拔除
OLL是一種常見的慢性口腔黏膜皮膚疾病,一般不具有傳染性。該病的發病機制尚未完全明確,目前的研究表明,其發病與精神因素(如疲勞、焦慮、緊張)、免疫因素、內分泌因素、感染因素、微循環障礙因素、微量元素缺乏以及某些全身疾病(糖尿病、感染、高血壓、消化道功能紊亂)有關。
與銀汞充填體接觸有關的OLL的臨床表現包括:黏膜粗糙感、燒灼感、輕度口乾,黏膜充血糜爛時可有局部灼痛。病損為網狀、環狀、白色條紋或白色斑塊。還可以有糜爛,黏膜萎縮等反應。
在OLL患者中,過敏反應和皮膚病較為常見。採用樹脂複合材料替換銀汞充填體後,患者接觸病損可獲得緩解。因為銀汞合金的某些成分可能通過細胞毒性或蛋白變性來誘導或維持萎縮和糜爛病損。當填充體去除後,病損轉化為一個白色病變。
本病例顯示,口腔黏膜接觸銀汞物質後可能會導致口腔苔蘚樣病變,用樹脂複合材料替換銀汞充填體後可以緩解病損。
醫博士編譯自:Klaisiri A, Iamaroon A, Neff A, et al. Oral lichenoid lesion related to dental amalgam: A case report. Journal of Stomatology, Oral and Maxillofacial Surgery. 2019; 120(6):591-594.
作者:風清揚
來源:醫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