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差3.6%!2019年日本的GNP為5.264萬億美元,GDP為5.082萬億美元

2020-12-22 南生今世說

按美元算,20多年來日本的GDP就總是在5萬億美元上下波動,人均GDP也總是在4萬美元左右波動。同期,美國、中國、德國、印度等國的經濟卻取得了更加快速的增長,使得日本在全球經濟格局中的份額是越來越低。

對此,有不少網友認為:日本國內經濟已經相對飽和,日本將中低端產業轉移到海外,並對外大量投資。因此就認為近幾十年日本幾乎在海外再造了一個「日本」。看GDP,這無疑是大大低估了日本經濟實力。

如果想要知道日本的「真實經濟實力」,應該看GNP(國民生產總值),而不是GDP(國內生產總值)。那事實真的如此嗎?日本的GNP真的是其GDP的好幾倍嗎?接下來,南生採用世界銀行的數據為大家解讀下。

2019年,日本的GNP、GDP僅相差3.6%

上圖是美國、中國、日本、德國等主要國家的2019年GDP(世行版)。其中,美國經濟總量接近21.43萬億美元,穩居全球第一名;中國的GDP約為14.343萬億美元,也遠超其他各國,穩居第二名。

第三名就是日本,2019年GDP約為5.082萬億美元。雖然,最近20多年來,總是在5萬億美元上下波動,但仍穩居全球第三。下圖則是世行版的2019年全球主要國家的GNP。其中,美國的GNP約為21.625萬億美元,比GDP多了1%。

中國的GNP約為14.308萬億美元,比GDP僅少了0.2%;第三名繼續是日本,GNP約為5.264萬億美元,也只是比GDP(5.082萬億美元)多了3.6%——雖然差距要比美國、中國略大一線,但卻和「傳說中的完全不一樣」。

這意味著:海外還有一個日本,日本的GNP要比GDP多好幾倍,完全只是一個「美麗的傳說」。那問題來了,為什麼世界銀行公開的數據與網友們想像中的完全不一樣呢?

為什麼,日本的GNP和GDP差距這麼小呢?

這是因為,當今的世界已經是一個「經濟、資本高度全球化的世界」,商品、技術、信息、服務、貨幣、人員、資金、管理經驗等生產要素跨國跨地區的流動日益頻繁,世界經濟日益成為一個「緊密聯繫的一個整體」。

這意味著「大國很難獨善其身」,很難做到「只對外投資,而不接受他國投資」。實際上,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大國都在積極地吸引投資(美國總統川普,印度總理莫迪等領導人都在想盡各種辦法拉投資)。

此外,世界性的金融機構網絡,大量的金融業務跨國界進行,跨國貸款、跨國證券發行、跨國併購體系……,總之資本國際化越來越頻繁,這使得包括日本、中國、美國、德國以及其他大國的GNP和GDP是差距都不是很大。本文由【南生】整理並撰寫,無授權請勿轉載、抄襲!

相關焦點

  • 2019年日本GNP超過5.26萬億美元,僅比其GDP高3.58%,那中美呢?
    或許有很多網友就看到這一句話,就想當然地認為:日本的GNP比其GDP高很多、很多。不少網友甚至日本的GDP雖然只有5萬多億美元,但其GDP會超過10萬億美元,即認為「海外還有一個日本」。這情況屬實嗎?接下來南生引用世界銀行公開的數據,看看日本、中國、美國的情況究竟如何。
  • 2019年日本GDP不到5.1萬億美元,僅是中國的35.4%,那美國呢?
    日本GDP已經下降至中國的35.4%數據顯示:按當前價格計算,2019年日本GDP接近554.5萬億日元,按平均匯率折算接近5.1萬億美元(具體為50873.77億美元),約為35.095萬億元人民幣——相當於同期中國GDP總量的35.4%(接近100萬億元人民幣,約為14.36萬億美元)。
  • 1995年和2019年,日本GDP都只是略微超過5萬億美元,那中美呢?
    來源:南生今世說在介紹2019年日本經濟的文章中,南生(就是小編我)曾這樣描述:「2019年日本經濟實際增長0.7%,完成的名義GDP約為5.09萬億美元,再度恢復到5萬億美元級別」。在1985年突破了2萬億美元,在1988年突破了3萬億美元,在1993年又突破了4萬億美元,在1995年突破了5萬億美元,達到了巔峰——這段時間,日本經濟飛速發展,貨幣升值,金融資產大漲,充滿了泡沫,並最終破滅。隨後,日本經濟不斷下滑,並在1998年下降至4.03萬億美元,達到了一個低谷。
  • 2028年各國GDP預測:美國28萬億美元,日本7萬億美元,我國呢?
    幾十年來,我國GDP增長迅猛,在接連超過歐洲的德、法、英之後,2010年又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2019年中國GDP總量為14.34萬億美元,達到美國的67%,經濟增長速度依然處於全球前列。未來10年,美國GDP長期處於世界第一的格局將被打破。
  • 14.5倍了?上半年美國GDP高達10.14萬億美元,俄羅斯為0.7萬億
    上半年,俄羅斯GDP僅約0.7萬億美元據報導,2020年上半年俄羅斯全社會完成的GDP約為486058.50億盧布,折合為0.7萬億美元,在全球排第12名。第一名仍是美國,上半年經濟同比實際下降4.4%,完成的GDP高達10.14萬億美元。
  • 增長6.1%!2019年中國GDP超過了99萬億元人民幣,約14.36萬億美元
    2019年中國GDP接近100萬億元據統計,2019年中國完成的名義GDP接近100萬億元人民幣(具體為990865億元人民幣),其中,第一產業(俗稱農業)增加值為70467億元人民幣,比上年實際增長3.1%,約為同期中國GDP總量的7.11%
  • 2020年中國GDP或接近15萬億美元,將是日本的3倍!那人均呢?
    按照日媒的觀點,2020年日本經濟受到兩大因素的困擾。首先是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大流行,給日本經濟、貿易、消費、投資等都帶來的較大衝擊,日本GDP出現了大幅下滑——前三季度實際縮減6%,全年降幅預計在「-5%到-5.5%」之間。
  • gdp通俗講是什麼意思,人均gdp越高越好嗎,2019年國家gdp排名
    gdp是什麼意思通俗講就相當農村一個家庭每年種地收糧食、蔬菜、水果的總價值,養豬、雞、鴨的總價值,編框子成品的總價值,打工的總收入,一年全部累加起來就是這個農村家庭的GDP。與種植、養殖、買編框子原料的支出無關。
  • 報告預測:深圳2025年GDP過4萬億,人均GDP3.5萬美元
    備受關注的是,根據預測,在新消費和新科技企業帶動下,未來5年深圳GDP增速預計達到6.5%,到2025年總量達到4.2-4.5萬億,人均GDP達3.5萬美元,超過高收入經濟體中位數。5年後人均GDP3.5萬美元根據綜研院介紹,這份報告採用具有客觀、無偏、實時和大樣本特點的大數據評價方法,對包含200萬家深圳企業、以及超300個維度指標的資料庫進行綜合分析得出,數據主要來源為全網公開數據、政府機構公布的數據以及合作方提供的數據等。
  • 2019年俄羅斯經濟增長1.3%,GDP近1.7萬億美元,人均……
    來源:南生今世說與俄羅斯經濟發展部之前預估的一樣,2019年其經濟實際增速是1.3%。其中,第一季度實際增長0.5%,二季度實際增長0.9%,三季度增長1.7%,第四季度季度恢復到1.9%——各季度呈現「逐步上升」的趨勢。俄媒體報導稱,2015年俄羅斯經濟出現負增長,到2016年年底正式復甦,到2018年實現了2.3%較高增速。進入到2019年,全球多國經濟普遍下行,也給了俄羅斯帶來的較大壓力,使得在2019年第一季度僅實際增長了0.5%。
  • 今年美國GDP或降至20萬億美元,與2018年相當,那中國、印度呢?
    來源:南生今世說按照美國官方公開的信息,2020年上半年美國全社會完成的名義GDP約為10.11萬億美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剔除物價變動因素後,實際下降4.6%。其中,一季度的GDP略微超過5.25萬億美元,二季度接近4.87萬億美元。
  • 2019中國經濟總量近100萬億,人均GDP破1萬美元
    2019年國內生產總值比上年增長6.1%,明顯高於全球經濟增速,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名列前茅,在1萬億美元以上的經濟體中位居第一。2019年美國經濟增長大約在2.3%,日本和歐元區的增速略高於1%,印度比5%多一點,中國依然是全球經濟增長的冠軍。   ——就業持續擴大。
  • 2028年GDP美國28萬億,日本僅7萬億,中國有多少?
    2020年最後一個月也快要結束了,全球國家的本年度GDP數值水平基本塵埃落定,國際局勢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如果沒什麼大的變數,今年美國的GDP為20.64萬億美元,中國的GDP為15.82萬億美元,佔比高達76.6%。
  • 我國GDP比美國少7萬億美元,人民幣升值多少,GDP才能追平美國?
    文/龍小林 美國目前仍然是全球最大經濟體,我國則緊隨其後,不過儘管如此,我國與美國的GDP差距超過7萬億美元,並不算低,即便是加上一個排在世界第三的日本都還不夠。當然,這僅僅只是按照2019年的平均匯率計算出來的,如果按當前的匯率計算可能又會不一樣,因為今年人民幣對美元升值了不少。
  • 2019年日本人均GDP約4萬美元,是中國人均的4倍,那韓國人均呢?
    來源:南生今世說前不久,日本財務省公布了2019年的進出口商品數據——外貿總額下滑至155.5萬億日元。其中,日本出口商品總額約為76.93萬億日元,同比下降5.6%;進口商品總額降至約78.57萬億日元,下降5.0%,全年日本貿易逆差為1.64萬億日元。由於全球貿易疲軟,加上日本對韓國半導體企業斷供,使得日本企業出口出現了下滑,同時也使得日本的對外貿易在經濟中的「重要性」進一步下滑,日本經濟的外貿依存度整體在縮減。
  • 我國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 2019年中國GDP總量世界排名
    2019年國民經濟數據昨日出爐,我國GDP總量接近100萬億元人民幣,按年平均匯率折算,人均GDP達10276美元,跨上1萬美元臺階。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兼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在國新辦發布會上表示,這表明我國經濟總量不斷擴大,經濟發展的質量在穩步提升,人民生活持續改善。
  • 日本對世界各國GDP預測:2028年美國28萬億,日本7萬億,我國呢?
    改革開放42年來,我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尤其是在經濟方面,常常被外國稱讚為奇蹟。2019年GDP高達14.34萬億美元,一如既往超過德國、法國、英國、日本等發達國家,繼續穩坐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位置。
  • 2019年世界GDP35強,我國相當於3個日本
    2009年超過日本,排世界第二名。2019年GDP為14.63億,美國為21.43億,我國相當於美國67%,仍需努力,目前差距很大。預計增長6%,按美元計算達15.34萬億。中美也就是說我國今年與美國差距進一步縮小,由2019年7萬億美元,縮小至3萬億美元。
  • 去年美國GDP為21.43萬億美元,2020年或下降6.2%,那會是多少?
    二季度下降34%,您可能對此誤解了近期高盛集團修正了對美國經濟的預測數值,將2020年第二季度的GDP增長預期由之前預測的「萎縮30%」,下調為「萎縮34%」——請注意,這不是同比,而是環比。在2019年美國經濟同比實際增長2.3%,完成的名義GDP達到了21.43萬億美元,若在此基礎上縮減6.2%,那美國GDP是不是就降至約20萬億美元呢?南生告訴您,這種計算方法也是錯誤的。6.2%的萎縮,指的是GDP的實際增速,是剔除了物價變動因素之後的「真實增長或下降」。
  • 2019年法國人均GDP降至4.04萬美元,預計會被日本人均超過
    前言:2018年,法國GDP總量為2.78萬億美元,人均GDP為4.15萬美元。同期,日本的GDP接近5萬億美元,人均GDP接近4萬美元——即,日本的經濟總量雖比法國高,但人均GDP卻略低於法國。但是在2019年,這種情況或許會發生變化!按照法國國家統計局公開的信息,2019年法國經濟實際增速為1.3%(剔除了物價上漲因素),完成的名義GDP達到了24183.34億歐元,名義增長2.8%(未剔除物價上漲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