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在我們的印象中,一直是一貧如洗的形象,年GDP只有3300億美元,類比我國江西省的水平。但這樣的菲律賓曾經卻是『亞洲四小虎』之一,一度位於亞洲第二富裕的國家,僅次於日本。從經濟高速發展淪落到亞洲最貧窮的國家再到現在的緩慢恢復狀態,菲律賓經過了漫長的歲月。
殖民統治下的菲律賓
菲律賓曾經兩度成為美國的殖民地,半世紀的時間受美國統治,深受美國思想影響。
美國在殖民地統治期間,對菲律賓進行教育普及,文化普及和經濟扶持。當然,美國所做的一切不過是統治階級對殖民地民眾的馴化,並讓菲律賓成為美國繼續侵略其他周邊國家的補給站。菲律賓領導人也深知這一點,一邊在美國的扶持下不斷發展,一邊尋找機會獲得獨立。
全球經濟危機,菲律賓乘勢獨立
1929年紐約股市崩盤,美國經濟陷入危機,接連波及到各國,世界經濟危機全面爆發。這場史無前例的經濟危機使得美國自顧不暇,工人失業,產品滯銷,進入經濟大蕭條時期,別提援助菲律賓了,美國恨不得抓緊扔掉菲律賓這塊燙手山芋。
這時候的菲律賓再也不是美國與東南亞國家、中國等亞洲國家的物資補給基地,而是拉低美國經濟的名叫『貧窮』的狗皮膏藥。於是1946年7月4日,在美國的支持下,菲律賓宣布獨立。
經濟高速發展,躍居亞洲四小虎之一
二戰後,國際秩序慢慢建立,飽受戰亂的東南亞等地也有了機會發展經濟。菲律賓靠著美國的援助,一舉抓住了西方發達國家將第三產業轉移到東南亞的機會,大量引進外資和技術,迅速實現了經濟大躍進,一躍有趕超亞洲四小龍之勢,甚至成為繼日本之後亞洲第二富裕國。但過分依賴外資,沒有自己的金融體系也為日後菲律賓的經濟衰退留下了隱患。
政治腐敗,菲律賓迅速敗落
提到菲律賓近代發展史,不得不提到費迪南德.馬科斯,這位臭名遠昭的總統。
菲律賓在60年代是僅次於日本的亞洲富國,但是此後菲律賓經濟不進反退。要知道整個60-80年代可是亞洲經濟全面崛起的時候,而這一次都要歸功於這位總統。自1965年上位,21年間獨攬大權,縱容自己的夫人奢侈無度,掏空國庫,將資金非法轉入自己的私庫。壟斷了菲律賓經濟大權,以致民不聊生,馬科斯家族卻富得流油。
直至1986年被趕下臺逃亡國外,菲律賓經濟才開始恢復,接下來的十年發展,使得經濟實力大有騰飛之勢。
金融危機,騰飛之勢被攔腰斬斷
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迅速波及到菲律賓,國際方面,美國停止援助,致使國內局勢動蕩不安,菲律賓經濟再次遭到掣肘。同時因為經濟基礎不牢固的固有弊端,國家沒有足夠的財政收入抵擋資本家的惡意進攻,使得股市全面崩盤,多方因素造成經濟政策難以實行,騰飛之勢被攔腰斬斷。
此後隨著亞洲各國崛起,菲律賓錯過了經濟發展黃金期,吃不到紅利,難以再現往日的輝煌。
生育率居高不下使貧困加劇
菲律賓曾經是西班牙的殖民地,受西班牙殖民統治的影響,天主教在菲律賓迅速發展。現在菲律賓信仰天主教人數佔據84%,成為亞洲最大的天主教國家。
在教會的「支持生命」立場下, 近八成民眾相信子女是上天的禮物,順其自然,不使用人工避孕,也不允許墮胎,這也造成了菲律賓人口眾多。資源大多集中在少數資本家手中,民眾反而越來越窮,這也是妨礙其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原因。
不過千禧年之後,菲律賓的經濟逐漸穩定發展,通過輸出國外勞動力,發展第三產業,已經脫離了貧困帽子,步入了真正的小康社會。在2018年還被評為新亞洲四小虎。
註:本文為在菲言菲原創作品,未經授權嚴禁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