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女性被看見的一年|追問2020

2020-12-24 新京報

2020年,是普通女性被看見的一年,也是性別話題陷入激烈爭議的一年。這一年,結構性的性別暴力事件仍在上演,但關於性別結構與制度的反思也正在發生。這一年,我們知曉了更多女性的名字,也看到女性在場的巨大力量。

從拉姆的離世,到呼籲#拉姆案#的立法從冠姓權爭論,到思考何為女性主義從散裝衛生巾,到被隱蔽的「月經貧困」從張桂梅校長的怒吼,到重新認識女性的無償家務勞動......

12月14日晚,在《新京報書評周刊》聯合SKP RENDEZ-VOUS共同舉辦的「追問2020:系統圍城」線下對談活動中,嚴飛、孫萍、張安定三人齊聚北京SKP RENDEZ-VOUS,一起盤點2020年圍困住我們的熱點議題。本篇文章為「系統圍城」系列回顧文章的第二彈,我們為你盤點「年度性別議題」。(接下來,我們將發布本場論壇的第三彈「年度技術議題盤點」,敬請期待。)

家庭暴力不斷升級,從家庭內部走向公共空間,原本作為避風港的家庭何以成為最危險的場所?從「N號房」性剝削犯罪,到林小宅的「無縫戀愛」,東亞社會的厭女文化是否愈演愈烈?從「月經貧困」,到「無償的家務勞動」,究竟還有哪些被掩蔽的女性困境?站在2020年的尾巴,我們試圖總結具有代表性的性別議題,與你一同回顧這一年來我們每個人的生存處境。

撰文 | 青青子

「如果我們想要在權力結構中給予整個女性性別,而非寥寥幾個一直格外堅強的個體以一席之地,就必須更認真地思考我們如何看待她們,以及為什麼這樣看待她們的問題。"——瑪麗·比爾德《女性與權力》

親密關係間的暴力:從家庭內部走向公共空間

關鍵詞:拉姆案、河南嵩縣男子當街打死前女友、方洋洋遭婆家虐待致死案

回望今年的家庭暴力事件,最令人感到震驚與憤怒的莫過於藏族姑娘拉姆被殺案件。9月30日,四川省阿壩州金川縣觀音橋鎮的藏族姑娘拉姆不幸離世。9月14日晚,正在家中直播的拉姆被前夫唐某澆了滿身汽油後縱火焚燒,後緊急送往阿壩州人民醫院救治,在醫院深度昏迷13天後,拉姆因救治無效死亡。這一年,她正好30歲。

圖源:《新京報》報導截圖。

在非虛構平臺「穀雨實驗室-騰訊新聞」發布的《被前夫燒毀的拉姆 | 穀雨》一文中,我們得知,前夫唐某對拉姆的暴力戕害並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經過漫長、持續的暴力升級、預防家暴制度的缺位,才最終釀成的暴力慘劇。

拉姆的遭遇並非孤例。事實上,自年初新冠疫情暴發以來,全球範圍的家庭暴力與親密關係暴力發生率較以往有明顯上升趨勢。根據英國最大反家暴公益機構「避難所」(Refuge)的統計數據顯示,英國在3月23日進入封鎖狀態後,一天之內接到的反家暴求助電話就增加了700%。而根據聯合國統計,新冠疫情期間,全球大約有2.43億女性遭受家庭暴力傷害。

聯合國官網截圖。

同樣的暴力反覆上演,涉及人員有前男友、有前夫,甚至包括婆家。今年8月30日,河南嵩縣發生了一起男子當街暴打前女友致死的惡性暴力犯罪。在一段曝光視頻中,該名男子在大街上對一名女子拳腳相加,甚至舉起路邊的路障砸向女子頭部,施暴過程長達3分多鐘。隨後,女子送醫後搶救無效身亡。當警察趕到現場並帶走該名男子時,他不僅毫無悔意,甚至對著鏡頭面露笑容。近日,因量刑過輕而重上熱搜的「方洋洋案」同樣令人揪心。 在反家暴法案實施四年之後的今天,為什麼我們仍然看到如此多的家暴和虐待事件?原本作為避風港的家庭,又何以成為最危險的場所?

公眾號「多數派Masses」的《反家暴 | 「殺害女性」:新冠肺炎陰影下的另一場瘟疫》文章援引南非社會學家黛安娜·羅素的《殺害女性:一種政治解讀》一書的觀點,為我們介紹了「殺害女性」(femicide)的概念。不同於其他形式的謀殺,「殺害女性」是一種植根在性別權力結構之中的暴力形式。對殺害女性的分析,需要把性別與種族問題、本地與全球經濟不平等等交叉在一起考慮。

Femicide: The Politics of Woman Killing by Jill Radford (1992-09-03) , Diana E.H. Russell.

值得我們思考的是,在父權制的性別結構之下,「家」並非只是愛的天堂,一不留神,也可能成為暴力與統治的場域。日本女性主義學者上野千鶴子在《父權制與資本主義》中認為,父權制的物質基礎是「男性對女性勞動力的統治」。而在近代家庭中,一夫一妻制的關係是父權社會對女性進行性統治的制度性基礎。由於共同體神話的生命力過於頑強,這些被毆打至生命垂危的妻子即便求助,但當警察了解施暴者是其丈夫之時,他們也只是沉默而去。這也是為什麼在拉姆案件中,拉姆生前曾反覆報警無果,每次都被辦案民警認為是「家庭糾紛」而不了了之。

《父權制與資本主義》,[日]上野千鶴子著,鄒韻 / 薛梅譯,綠林社 | 浙江大學出版社,2020年3月。

換句話來說,對家暴的遏止不僅需要當事人的求助、公眾對受害者遭遇的共情(而非詰問),更需要法律與制度層面的完善以及更為長期的性別平權運動。正如馮媛在接受播客「隨機波動」的一篇採訪(《反家暴本質上是在一切關係中反暴力——由拉姆想到的 | 隨機波動》)中提到的,「從更大的範圍來講,反家暴實際上在一切關係當中反暴力。如果沒有平等和尊重的話,有愛也不能終止暴力。因為暴力會以愛的名義存在、繼續並且將其合理化。」

厭女仇恨性:剝削犯罪、蕩婦羞辱與男性凝視

關鍵詞:「N號房」事件、林小宅無縫戀愛、JK女孩不雅姿勢

2020年,上野千鶴子的《厭女》一書無疑成為解讀東亞各類性別暴力事件的最佳讀本。「厭女」文化固然是父權制社會的常見產物,但它在今年所引發的性剝削犯罪事件屬實令人咋舌。

今年3月,韓國幾位女性媒體人公開曝光「N號房」系列事件。所謂「N號房」,是Telegram(一款即時通信軟體)上建立的一系列網絡色情聊天室的代號。最早由網名為「godgod」的高中生於2018年創立。而後,房間的管理權限相繼移交給「Watch man」和「博士」。在「博士」接管之後,他以低收入或陷入財務困境的女性為目標,通過在網絡上發布虛假的兼職信息,誘導女性交出個人信息,再以各類威脅手段,強迫女性受害者拍下性剝削視頻。

在三聯生活周刊的《韓國N號房事件:不只是性別犯罪》文章中,作者詳細還原了這起案件的起底過程。文章披露,除了「N號房」和「博士房」,Telegram上還有大量以性虐待為題材的「房間」。這些「房間」的運營者按照不同的主題與價格,開設各類性剝削房間。參與者大部分為男性。他們用比特幣購買和觀看尺度不一的女性性剝削視頻。截至文章發布時,已知的女性受害者有74人,其中未成年女性16人,年齡最小的僅有11歲。而「N號房間」的付費會員超過26萬人。

事件曝光後,引發東亞社會的震怒。為什麼26萬人觀看性犯罪視頻,卻無人表示異議?而後,韓國國民在「青瓦臺國民請願」網站發起請願,要求公開「博士」趙正彬的個人信息和照片,並公開所有加入這些房間的「會員」信息。3月24日下午,首爾地方警察廳已經決定,公開趙正彬的實名和長相等個人身份信息。

《新京報》我們視頻節目報導截圖。

如果「N號房」事件反映的是根深蒂固的父權厭女產物,日常生活中的「厭女」事件則無處不在。

今年年中,藝人林小宅因為一張新男友發布的親密照,被貼上了「無縫戀愛」的「渣女」標籤,甚至被網友譏諷「進圈只是為了無縫戀愛」。

無獨有偶。同一時間段,另一則有關上海CP26漫展上流出的「不雅」視頻也讓作為當事者的女生飽受輿論的「蕩婦羞辱」。視頻中,拍攝者指責鏡頭中身穿JK制服的女生動作不雅,並呼叫保安予以制止。隨後,該女生在微博公開道歉,說自己並非故意博眼球出位,而是因為長期站立後體力不支所致。道歉文未能停止網友的攻殲。隨後的一個月,仍然不斷有網友對其進行言語羞辱,不少JK文化圈的粉絲也表示該女生的不雅姿勢令JK文化圈蒙羞。

圖源:微博視頻截圖。

從極端的性剝削犯罪到日常生活中的「厭女」言論,女性遭受部分男性群體貶低與物化的現象層出不窮。雖然近幾年的熒幕上出現各類鼓勵女性解放身體的廣告話術,但回到現實生活中,主流輿論對女性身體的物化與指摘仍然像是活在上個世紀。與此同時,伴隨新型媒介技術的發展,各類性剝削手段的隱蔽性越來越強,成本越來越低,使得女性成為網際網路厭女文化的頭號狩獵對象。

看不見的女人:家務勞動、月經貧困、被遺忘的中老年女性

關鍵詞:張桂梅校長、「假靳東」事件、散裝衛生巾

2020年也是更多普通女性被看見的一年。如果過去幾年的性別議題集中於精英或中產階層,今年,我們看到了更多被主流話語掩蔽的女性群體與女性生存困境。

今年10月,伴隨雲南麗江華坪女子高中校長張桂梅的一聲「滾出去!」,「全職太太」再次被推向了輿論的風口浪尖。在一段採訪視頻中,張桂梅回憶自己曾經拒絕一位女學生的捐款,原因是這位女學生在結婚懷孕後當了全職太太,讓受過的教育與努力打了水漂,還可能面臨被社會淘汰的風險。

華坪女子高中校長張桂梅。

視頻一經發布,旋即引發網友的激烈討論。一些網友表示,當不當全職太太是個人的選擇,不應妄加質疑。也有人認為,張桂梅對全職太太的極力反對固然有其語境,但在某種程度上忽視了家庭主婦的付出和價值。更何況許多女性成為全職太太並非出於自願,而是無法平衡工作與家庭後做出的無奈選擇。

關於全職太太是不是獨立女性之爭當然不是什麼新鮮話題。但此番張桂梅的言論爭議,讓許多人看到了長期被主流話語掩蔽的家務勞動之困。 在現代社會,「家庭」被嚴格劃分為私有領域,任何形式的家務勞動都不會被計入到社會生產中。這樣一來,即便家務勞動也是生產性勞動,它所創造的價值一再被低估、被無視。家務工作就此成為女性與她們自己訂立了秘密合同,隱蔽於每一扇屋門之後。

英國社會學家安·奧克利在《看不見的女人:家庭事務社會學》一書中就曾指出,女性在家庭中的實際工作被隱藏在她們作為人妻和人母的性別假定面紗之後。家務勞動地位之低與女性的低社會地位相結合,使得無薪或低薪的家庭工人成為世界上最受剝削和壓迫的工人之一。

《看不見的女人:家庭事務社會學》,[英] 安·奧克利著,汪麗譯,南京大學出版社,2020年9月。

長期從事數字勞動研究的青年學者孫萍認為,張桂梅事件背後反映的是再生產領域的勞動分工問題。在這一問題上,我們不僅要關切全職媽媽的處境,還需要關注其中的代際問題。

孫萍指出,關於家務勞動的再生產與再分配問題,世界上主要存在三種分工模式 ,第一種是以北歐為代表的公共體制模式,由國家承擔社會再生產的成本。第二種是常見於歐美及東亞發達國家的市場模式,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找家政工。第三種則是中國特色的再生產分配模式——外包的外包。

簡單來說,除了少數中產家庭將家務勞動與育兒任務外包給家政工,大部分普通家庭實際上是將家務勞動(尤其是育兒任務)甩給了上一輩的人。這就導致家務勞動從家庭主婦獨立負擔的「外包工作」,進一步「外包」給了上一輩的媽媽或者婆婆。

「追問2020:系統圍城」,從左至右分別為張安定、孫萍、嚴飛。

如果張桂梅校長的爭議言論暴露了女性從事家務勞動的艱難困境,「假靳東」事件則將農村中老年婦女群體的生存困境暴露於公眾視野。

今年10月,江西都市頻道的一則報導中,一名61歲的女子(化名「黃月」)離家出走,理由是自己已經和「靳東」在網上相戀多年,對方答應給她錢和房子。該女子在接受採訪時說,靳東在抖音上向全國人民宣布了對自己的愛,「我的好、我的美、我的人、我的心、我的善,全部被他唱出去了。」

視頻截圖。

隨後,大家發現,類似抖音上這種「假明星騙中老年婦女買貨」的殺豬盤非常多,受害者也不遠止黃阿姨一人。事實上,「假靳東」帳號大部分都是由合成視頻組成。冒充者利用靳東的公開素材,合成製作一系列噓寒問暖的問好視頻。而在這些帳號的留言區,大量深陷戀愛情愫的婦女吐露心聲,為愛留言。

為什麼農村中老年婦女群體成為假靳東視頻的受害者?除了滿足她們無處寄託的情感需求,這場騙局的背後,還反映了哪些困境?社會學學者嚴飛指出,一方面,伴隨近年來中國鄉村出現的「空心化」現象,農村中老年婦女一輩子深陷家庭事務與育兒勞動,但到了晚年,孩子不在身邊,又很少能從丈夫身上獲得情感滿足,造成她們對於情感的強烈渴望。同時,我們在關注中老年婦女群體被忽視的情感需求時,也不能忘了它背後還包括這一群體所面臨的制度性保障缺失問題。尤其是她們中的大部分人沒有醫保,也沒有穩定的收入來源,一到晚年,遇到健康問題,更是束手無策,投醫無門。從這個角度來說,「假靳東」所反映的中老年婦女困境只是現實的冰山一角。

孫萍則認為,「假靳東」的背後體現出技術發展對鄉村文化和諸多意識的衝擊。在她看來,今天的技術發展正在形成一種趨勢,即不管你擅不擅長使用技術,都會被迫不自覺地適應技術、相信技術,這可能會導致人對技術的失控,陷入技術的反制中。假靳東現象中的黃阿姨不是一個特例,即使沒有黃阿姨的出現,之後也可能會有孫阿姨、李阿姨的遭遇。

《自主性技術:作為政治思想主題的失控技術》,[美]蘭登·溫納著,楊海燕譯,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年2月。

下半年關於「散裝衛生巾」的討論,則將長期被忽視的「月經貧困」問題拋到了大眾眼前。今年9月,微博網友@上網害人發布了兩張衛生巾的圖片。圖一是淘寶一款100片售價僅21.99元的衛生巾,圖二則是一位網友針對這款衛生巾的提問:「這麼便宜的三無產品也敢用?用在私處的也敢亂買?」圖中兩位買家對此的回答是,「生活難」「我有難處」。

圖源:微博@上網害人微博截圖。

不少網友對此表示困惑不解。有人擔憂散裝衛生巾由於價格低廉、包裝簡陋,極易引起皮膚過敏、陰道感染等問題。也有人坦言,買散裝衛生巾實是生活所迫,女性面臨的「月經貧困」遠比大家想像得更嚴重。

事實上,在世界範圍內,月經貧困都是普遍的現象(「月經貧困」,是指受到落後觀念和經濟因素影響,部分女性無法在生理期獲得用於經期衛生管理的基本物資。),哪怕在英美等發達國家,也有不少女性因為生活所迫,主動選擇價格低廉的散裝衛生巾。 與上述被掩蔽的女性困境相似,月經貧困背後映射的是性別不平等與社會資源分配不均的結構性成因。一方面,衛生巾作為女性生理必需品,無法享受醫保與稅收減免,反映了當下針對女性的社會福利保障缺失問題。另一方面,社會對月經的文化禁忌也是造成月經貧困的一大原因。無論是教科書,還是月經用品廣告,女性仍然生活在「月經羞恥」的話語氛圍中。

令人欣慰的是,伴隨月經貧困被提上公共議程,許多網友自發在公共場合投放了「衛生巾互助盒」。今年10月,微博博主@梁鈺stacey在微博轉發了一位高校女生有關「衛生巾互助盒」的行動後,目前全國已有超過400多所高校響應了這一舉措。

微博@予她同行_Standbyher微博截圖。

與此同時,微博#月經安心行動#超話也吸引了超過1億的閱讀量,為國內正面臨月經貧困的貧困地區或處於貧困狀態的未成年女性提供經期用品、月經知識和性教育,共同推進解決月經貧困問題。改變正在發生。

平權爭議:封殺文化、身份政治與政治正確

關鍵詞:J·K·羅琳爭議、冠姓權之爭

2020年,歐美社會的性別爭論以「封殺文化」的行動形式展開,引發跨國熱議。其中,吵得最兇的無疑是《哈利波特》作者J·K·羅琳因發表不當言論遭遇的封殺事件。

今年6月,J·K·羅琳因為在推特上多次發表暗含「跨性別女性不是女性」的言論,被酷兒文化圈與包括艾瑪·沃森在內的多名好萊塢演員發文抵制。隨後,《哈利·波特》的兩大粉絲網站「破釜酒吧」和「麻瓜網」聯合宣布,從此與J·K·羅琳徹底劃清界限,並刪除羅琳在網站中的大量資料,建議粉絲不再購買羅琳作品。

J·K·羅琳引發爭議的推文截圖。

面對網友的質疑,羅琳隨後在社交媒體做出回應,再一次強調 「生理性別」的重要性,也引發公眾關於「生理性別」與「社會性別」的討論。但無論羅琳如何解釋,酷兒社群始終認為羅琳的這一言論抹殺了跨性別群體的性別認同,並傷害了他們的情感。

年初圍繞冠姓權的爭論也可以被視為一次國內關於女權主義的爭論。在今年母親節當天,短視頻博主papi醬曬出一張手抱孩子的照片,感慨母親不易。而後,有網友評論,「papi醬生娃過後變得好疲憊啊,但是孩子還是隨父姓」,認為papi醬的「獨立女性」人設翻車,引發公眾關於冠姓權是否是女權標配的討論。

圖源:papi醬微博截圖。

在很多所謂的「女權」者留言中,不跟母姓,就被冠以「婚驢」「婚奴」的標籤。然而,仔細想來,這種激進的、推翻一切的論調本身就有極強的「父權」色彩。畢竟,女性解放運動從一開始就不是關於從男性手中搶奪權力,而是關於改變權力結構本身。因此,當我們強調女性的解放,它也是關於我們如何能夠尋找到一個更為人性解決方案,讓任何一個社會群體都可以不受壓迫,共同和平、舒適地相處。

冒犯時刻:吐槽直男、女性凝視與情慾書寫

關鍵詞:楊笠、上海名媛拼單群、餘秀華

盛夏時分,脫口秀演員楊笠的一段「為什麼有的男人那麼普通,他卻可以看起來那麼自信」的言論,引發全網關於「冒犯男性」的討論。

圖源:微博網友@快樂追星十級學渣的微博截圖。

9月15日,前奇葩說選手儲殷在抖音平臺發布了一條嘲諷楊笠的視頻,他在視頻中稱,「你以為你是驕傲的小公主,你看不上普通的男人,實際上,你不過就是被商業社會洗腦的韭菜」。而後,楊笠在微博發文「不想當小公主,就想當老富婆」,引發儲殷的二輪攻擊。

事實上,早在當期節目播出後,楊笠吐槽直男的段子就引起許多男性網友的不適與群嘲。而儲殷口中的「小公主」、「韭菜」等語言無非是女性長期遭受的消費文化性別汙名。如果聯繫前段時間的「上海名媛拼單群」,不難發現,消費主義長期與女性這一性別群體掛鈎,似乎只有女性才沉溺於消費主義的陷阱。

在今年出版的《現代性的性別》一書中,美國學者芮塔·菲爾斯基中研究了現代女性與消費之間的迷思。她認為,主流觀念指責女性沉溺於消費的背後,潛藏著傳統男權制度對進入百貨市場和各種商店的女性的不安。這是因為,當女性通過消費行為來進行自我塑造與建構時,也引發女性意識的覺醒與鞏固。

《現代性的性別》, [美]芮塔·菲爾斯基著,陳琳 / 但漢松(校譯),南京大學出版社,2020年6月。

公眾號「橙雨傘」的文章《為了證明楊笠是對的,儲殷勇敢站了出來》援引今年4月蘇寧金融研究院發布的《男性群體消費趨勢研究報告》指出,消費與女性群體的掛鈎本就是男權社會對女性的刻板化印象。從不少消費數據顯示,男性不僅熱衷於買買買,同時也比女性更熱衷超前消費,只是消費的品類有所不同。

圖源:公眾號「橙雨傘」的《為了證明楊笠是對的,儲殷勇敢站了出來》文章截圖。

除了言語上的直接冒犯,今年8月,餘秀華因新詩《或許不關於愛情的》中直白的情慾書寫,引發輿論爭議。此前,餘秀華因為在微博上對歌手李健的愛慕表達被人攻擊回懟,而被網友貼上了「鍵盤俠剋星」的標籤。

餘秀華微博截圖。

從楊笠的直懟,到餘秀華的情慾表達,我們在今年看到了女性在公眾場合的大膽冒犯。這種冒犯不僅是對女性對自身主體性的宣言,也是對過往男權話語的反抗之聲。它必然遭受男權社會的反撲,但也為許多女性帶來了在場的力量。

反觀女性冒犯男權社會所引發的一系列爭議事件,不過是完美應和了英國學者在《女性與權力:一份宣言》中所說的,「無論你具體持何種立場,只要你作為一個女人,膽敢進入傳統上由男性把持的那些領域,就必然遭到辱罵。招致攻擊的並不是你所說的話,而是你在說話這個事實本身。」

//

2020年,是女性主義在中國全面開花的一年,也是性別話題陷入激烈爭議的一年。由於篇幅所限,我們無法還原所有性別話題的事件。但在這篇文章中,我們試圖梳理了近一年以來種種震蕩人心的性別事件,藉此回顧我們每個人共同的生存處境。

去年年底,世界經濟論壇公布的《2020年世界性別差距報告》顯示,我們距離真正的性別平等還有99.5年,男女實現收入平等預計需要257年。這是我們未來需要努力解決的問題。

回到當下的語境,性別話題在今年呈現的複雜性當然是一個好的現象,它意味著多元的開始。但正如青年學者孫萍在論壇現場所言,我們需要看到性別問題背後「更大的」圖譜,即在保證女性生存權和發展權的問題上,我們仍然任重道遠。在孫萍看來,世界上相當高比例的女性仍在遭受家暴及與此相關的人身威脅問題,也依然有很多經濟欠發達地區的女性生活在貧困線以下,遭受性別歧視,無法獲得義務教育。目前而言,從生存權的角度思考女性議題是最落地的,也是最有力量的。

參考資料:

[日]上野千鶴子. 《父權制與資本主義》. 綠林社 | 浙江大學出版社. 2020.

[英]安·奧克利. 《看不見的女人:家庭事務社會學》. 南京大學出版社. 2020.

[美]芮塔·菲爾斯基. 《現代性的性別》. 南京大學出版社. 2020.

[美]瑪麗·比爾德. 《女性與權力:一份宣言》. 後浪 |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19.

[美]蘭登·溫納. 《自主性技術:作為政治思想主題的失控技術》.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14.

[南非]黛安娜·羅素. 《殺害女性:一種政治解讀》

世界經濟論壇:《2020年世界性別差距報告》

橙雨傘:為了證明楊笠是對的,儲殷勇敢站了出來

https://mp.weixin.qq.com/s/EMZH5IJ5uHIrfQWKiOsnQA

三聯生活周刊:《韓國N號房事件:不只是性別犯罪》

https://mp.weixin.qq.com/s/TVpN6AZQpBEhwZdsB1_0Ww

多數派 Masses:反家暴 | 「殺害女性」:新冠肺炎陰影下的另一場瘟疫

https://mp.weixin.qq.com/s/JPhL2i7yJfur0c9vXVTAJA

穀雨實驗室-騰訊新聞:被前夫燒毀的拉姆 | 穀雨

https://mp.weixin.qq.com/s/meGC4c4IbKAI5Hu4OZ_HCw

隨機波動:反家暴本質上是在一切關係中反暴力——由拉姆想到的 | 隨機波動

https://mp.weixin.qq.com/s/O4765hmBv7hdgwQgrMZGlw

新京報書評周刊:餘秀華新詩引發爭議:女性的情慾書寫冒犯了誰?

https://mp.weixin.qq.com/s/Wy19ldheFJ97OBg0Fpat1A

新京報書評周刊:「散裝衛生巾」爭議背後:被遮蔽的全球「月經貧困」和女性生理剛需

https://mp.weixin.qq.com/s/7RXJgUTgi_j-X3GLoUo-Xw

新京報書評周刊:家務勞動何以成為女性天職?我們和女性主義學者聊了聊

https://mp.weixin.qq.com/s/wTutSFnqqpLDHjJiaesGPg

撰文 | 王青

編輯 | 王青

校對 | 危卓

相關焦點

  • 普通女性被看見的一年 | 追問2020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2020年,是普通女性被看見的一年,也是性別話題陷入激烈爭議的一年。
  • 2020,女性從「被看」到「被看見」
    盤點2020年熱門新聞,可以看到鮮明的「她」色彩。從女性綜藝《乘風破浪的姐姐》的異軍突起,到女校長張桂梅對全職太太的犀利批評,到女脫口秀演員楊笠引發的性別之爭……女性議題總是能夠挑動公眾神經。所以女明星懷孕後不合常理的纖細腰圍,成為媒體一窩蜂追逐的熱點;所以「少女感」和「年輕態」成為衡量美的不二標準;所以女性舉止稍有不慎,就會貼上某些極具羞辱性的標籤……  這些一直存在但存有偏見的「被看」,應該被我們所察覺、所看見;還有很多隱形的東西,都應該「被看見」。我們應該看見,女性就業中的性別歧視、單身女性面臨的「不友好」、婚育和職場為女性帶來的雙重壓力與煩憂。
  • 女性正在被「看見」!
    女性正在被「看見」!盤點2020年的性別新聞,女性在爭取權益方面的主體性與能動性較為突顯,此外,通過法律的確立與公眾的探討,女性家庭勞動的經濟價值得到進一步確認。但也要看到,性別不平等仍在持續,並且呈現出與階層等維度交叉的複雜性。今年的疫情對於全世界大多數人而言都是挑戰。國家衛健委今年3月的數據顯示,疫情期間4.26萬名支援湖北醫護人員中,女性佔比三分之二。
  • 追問2020系列直播:「系統圍城」
    2020年12月,新京報書評周刊活動品牌文化客廳,聯合SKP RENDEZ-VOUS推出年度文化議題盤點系列直播「追問2020」。12月14日19:00,「追問2020」系列第二場,我們將與你一同探討如何突破系統圍城。
  • 女性正在被更多地「看見」
    盤點2020年的性別新聞,女性在爭取權益方面的主體性與能動性較為凸顯。此外,通過法律的確立與公眾的探討,女性家庭勞動的經濟價值得到進一步確認。但也要看到,性別不平等仍在持續,並且呈現出與階層等維度交叉的複雜性。今年的疫情對於全世界大多數人而言都是挑戰。國家衛健委今年3月的數據顯示,疫情期間4.26萬名支援湖北醫護人員中,女性佔比三分之二。
  • 搜索2020 「你」的關鍵詞,重現一年高光記憶
    這一年,個人命運和國家公共安全、群體利益聯繫得更為緊密。那些百感交集的情緒和錯綜複雜的記憶體現在了每一次搜索的背後。還記得這一年,你用百度搜索最多的是什麼嗎?還記得是因為什麼而搜索嗎?「你的故事,讓每一次搜索都不只是搜索。」
  • |追問2020
    並不平凡的2020年轉眼間即將成為過去。這是極為不容易的一年。尤其在上半年,我們大多數人都經歷了一段居家隔離的日子,在此期間,社會流動減速、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方式出現了比較大的變革。直播也因此興起,繼而改變著包括出版在內的文化行業,且持續至今。從直播介紹書、直播賣書到直播做新書發布會,這些都是出版行業此前涉獵既不深、也不多的領域。
  • | 追問2020
    並不平凡的2020年轉眼間即將成為過去。這是極為不容易的一年。尤其在上半年,我們大多數人都經歷了一段居家隔離的日子,在此期間,社會流動減速、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方式出現了比較大的變革。直播也因此興起,繼而改變著包括出版在內的文化行業,且持續至今。從直播介紹書、直播賣書到直播做新書發布會,這些都是出版行業此前涉獵既不深、也不多的領域。
  • 聽見新一年 普通中國人講述2020年的期待與盼望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瞿文斌 、李琳、魏鬱、王洹星、王德祿、孔佳佳):2020年,是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年,新目標,新徵程,中國人奮發進取創造新的歷史偉業。新一年,近十四億中國人、萬千中國家庭,也有自己的「小目標」和小心願。
  • 趙薇版《聽見她說》王智上線,追問婚姻真相,是當代女性必須嗎
    文/馬慶雲 12月22日午間,趙薇監製並出品的女性劇情綜藝《聽見她說》第六期上線。這一期名為《時間表》,主演是王智。在這一期當中,王智通過一鏡到底的表演方式,追問了一個當代女性的婚姻真相——婚姻是不是當代女性的必需品。
  • 性別觀念受衝擊的2020:談「女性社會地位過高」為時尚早
    性別觀念受衝擊的2020:談「女性社會地位過高」為時尚早 文丨任冠青 2020,無疑是被「她者」敘述深刻雕塑的一年。《脫口秀大會》中,被質疑對性別問題談論太多的顏怡、顏悅就坦言:不是她們刻意講這些問題,而是今年的女性熱點話題實在是太多了。
  • 「建築界諾貝爾獎」頒給兩位「普通」女性:女性評價體系變了嗎?
    失蹤後的整整一年裡,阿加莎都保持著隱居狀態,這是她人生中最黑暗、最痛苦的一段日子,她本人在自傳裡一個字都沒提過。阿加莎最終籤署了離婚協議,並在人生低谷期創造了馬普爾小姐這個終身未嫁的老太太形象。不過她並沒有因此和愛情絕緣。
  • FGO:遊戲中有哪些不能讓家長看見的女性英靈?
    各位小夥伴們大家好啊,我是你們最愛的小編小賀說遊戲,今天小賀和大家談一談在FGO中,有哪些女性英靈是不能讓家長看見的?這些女性英靈都是誰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這麼穿著暴露的英靈如果要是被家長看見了的話,那麼你的家長一定會請你去客廳談論人生的……2、山魯佐德這這這……這色氣的畫風更是令人不忍直視,穿著比示巴女王還要暴露,平時我們在看這個角色的時候都會害羞更別說是讓家長看見了,你的家長一定會打你屁股打到開花,所以有山魯佐德的小夥伴們一定要把這個英靈藏好了別讓家長看見。
  • 2020年好萊塢女性導演票房創紀錄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甄翔】過去的2020年對電影行業來說是不平凡的一年,既經歷疫情帶來的衝擊,也見證女性導演的迅速崛起。美國《綜藝》2日稱,美國聖地牙哥州立大學影視女性研究中心發布的研究報告顯示,2020年100部票房最高的好萊塢影片中女性導演作品的數量佔16%,達到歷史最高水平,而該數字在2019年為12%,2018年僅為4%。
  • 徠卡x漫威x羅曉韻 主題攝影 「看見英雄",女性的力量
    也就是「可鹽可甜」這次的主題是「看見英雄」是徠卡x漫威聯合拍攝的項目,我拍攝我拍攝的「女性的力量」,就想記錄這些女性的「工作」夢想「」生活「。正是她讓女性的聲音傳向了太空,並且在央廣的環球資訊廣播裡循環了一年。她也被大家親切的稱為:「神九妹」、「神十妹」「神十一妹」。「夢想可以遠大,但不能妄想。」這是她對夢想的看法。她把飛船比喻為戀人是航天事業對她而言已是漸漸融入生命的相許。把飛船比喻成戀人,也是鵬鵬給丈夫的一個承諾。
  • 「她題材」霸屏的一年,女性營銷還有哪些新花樣?
    鏡像娛樂原創文丨舍兒編輯丨李芊雪要問2020年影視綜出圈的利器是什麼,女性議題無疑是最見效的殺手鐧之一。昨日,倪妮和劉詩詩的CP粉為二人在重慶解放碑投了兩塊相視微笑的電子大屏,足以可見《流金歲月》「姬情」營銷的荼毒之深。
  • 楊瀾:女性面對「社會病」,良藥是積極的人生態度
    君子的風骨,也是生命的柔韌在演講中,楊瀾簡單回顧了2020年,因其充滿了不確定性,而註定將成為人類歷史上極其難忘也極其重要的一年。在這一年無數醫護人員忘我的投入在抗擊疫情的大軍中,這其中能頂半邊天的女性科學家和人數眾多的「白衣女俠」也成為與疫情戰鬥的決勝關鍵力量。
  • 2020【抖音看見音樂計劃】啟動,讓你的音樂被「看見」
    首頁 > 傳媒 > 關鍵詞 > 抖音最新資訊 > 正文 2020【抖音看見音樂計劃】啟動,讓你的音樂被「看見」
  • 綜藝丨《看見美好生活》定檔,聚焦新時代女性故事
    新快報訊 記者徐紹娜報導 《看見美好生活——簡單美新國貨》將於 1 月 17 號在湖南衛視開播。節目以 " 簡單美,新國貨 " 為主題,進行國貨新品的全球首發,並傳遞新時代女性 " 活出自己的精彩 " 的全新理念,突出女性價值,強化女性話題、女性力量。
  • 巾幗不讓鬚眉:這些威士忌行業的女性,值得被更多人看見
    同時,他希望這些威士忌行業的女性,被更多人看見,所謂巾幗也不讓鬚眉!一起,了解一下。帝王威士忌,擁有各種榮譽,比如今年就有一款Double Double32年,獲得了2020年世界威士忌大賽(WWA)世界最佳調和威士忌。作為首席調配師的史蒂芬妮·麥克勞德,其成就尤為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