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的最後兩天,一場在巴蜀之地展開的山水之談在川美舉行。
以「巴山蜀水」之名,12月30日上午,「2020年全國高等藝術院校山水畫教學研討會暨師生作品展」在四川美術學院美術館正式開幕。
本次作品展收集到來自21個院校或單位共計306件作品展出,吸引了不少相關專業的學生及感興趣的市民前往參觀。據悉,本次作品展將持續開放至2021年1月5日,在此期間,市民可持本人身份證到羅中立美術館免費觀展。
30日下午,「2020年全國高等藝術院校山水畫教學研討會」在四川美術學院多功能廳如期舉行。來自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美術學院、魯迅美術學院、清華大學美術學院以及中國藝術研究院、重慶市美術家協會等21所高等藝術院校、研究所和藝術機構的學者、嘉賓聚首川美,分享了新時代不同院校和機構關於中國山水畫教育教學的系列成果,對於山水畫教學各抒己見,共研學科未來發展。
中國國家畫院美術館館長、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中國藝術研究院理事特聘研究員何加林表示:「本次『巴山蜀水』的主題非常吸引我。當詩文進入山水畫的理念之後,山水畫和人文、品德發生了關係,所以山水畫不是畫眼睛所見,而是畫心中所想。而在歷史上,巴山蜀水這個地方就曾產生許多著名詩人和藝術家。」何加林認為,在巴蜀之地談論山水畫,有著地利的優勢。
這也與四川美術學院副院長焦興濤的感受不謀而合。焦副院長也在開幕式上的致辭中說到:「重慶、四川是一個人傑地靈的地方,出現了諸如郭沫若、蘇東坡等著名文學家,這裡同時吸引了黃賓虹、張大千等許多山水畫家,巴蜀之於他們是一個不可或缺的創作寫生基地。」與此同時,他也表示,本次論壇的題目是「巴山蜀水」,希望可以使全國的山水畫家、同學們都關注到重慶、四川的山山水水。
近年來,各地美術院校的山水畫教學發展迅速,山水畫專業教學方法結構日趨成熟完善,且逐漸與相關的設計、公共、視覺、建築、環藝、多媒體藝術等專業形成融合交叉,逐步形成了優勢互補、繁榮共生的格局。中國進入新時代,山水畫專業也迎來了新時期和新機遇,在教學中也就面臨了諸多新挑戰和新機遇。本次研討會就旨在探討、研究新時期下山水畫教學的新理念、新路徑和新方法。
西安美術學院中國畫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劉西潔表示:「雖然我個人主要的創作方向在人物畫上,但是我覺得山水畫更能在一定層面上承載中國傳統文化精神。對於如何推進產生新的樣態,以及在國際語境下,中國如何為人類的文明發展做出貢獻,是我們(山水畫教學)最重要的一部分。」
據了解,中國山水畫是以地域性為基礎,創作者講求「外師造化,中得心源」,融合山水畫家對於自然山川的理解和感悟以及對主觀感受的提煉和內化,是山水畫創作中的最重要方面。因此本次研討會在四川美術學院舉辦,舉辦地優勢對於帶動長江流域的高等美術教育以及西部地區文化藝術建設,都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開幕式現場,項目交接儀式也同時舉行,中國畫教學研討會項目下一屆將在上海美術學院舉行。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