鈞窯是宋代五大名窯之一,產自河南禹州,因這裡在宋、金兩代屬鈞州轄境而得名。鈞瓷始燒於唐,經過五代延續與發展,到北宋初期已成功地燒制出造型莊重典雅、工藝技術精良、釉色光潤豐厚、頗受民間歡迎的鈞瓷佳品,至此達到鈞瓷燒造的鼎盛時期,並且對鄰近的其他窯口產生了重大影響。
2008年6月7日,鈞瓷燒制技藝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這是因為他有獨特的藝術魅力!
鈞窯的釉料十分講究,珍珠瑪瑙翡翠等珍貴礦物質入釉,並運用在青釉中加銅,經氧化、還原焰作用後,呈現紅色,並與青色互相融合,形成青中帶紅、紅裡泛紫、紫中藏青或紅藍紫相間的瑰麗效果,猶如玫瑰,又像海棠,或似晚霞,變幻莫測,難以盡述,故素有「入窯一色,出窯萬彩」、「千鈞萬變,意境無窮」之說,在繽紛的釉色中,以玫瑰紫、海棠紅、天青、月白最為突出,是鈞窯的經典釉色。
很多剛開始接觸鈞瓷茶具的朋友看到鈞瓷多變的色彩後,經常會問鈞瓷茶壺可以泡茶嗎?鈞瓷茶杯有毒嗎?鈞瓷茶具泡茶有毒?
那我們就來看看吧!
我國食品安全法規定:與食品接觸的不同材質製品,一般都要進行重金屬溶出量檢測。鈞瓷茶具(茶壺、茶杯等)一般情況下都會盛裝熱水,如果重金屬溶出量超標,那麼重金屬便會進入水中,從而影響飲用者身體健康。陶瓷用品按照國家標準一般主要檢測「鉛」、「鎘」兩種重金屬的溶出量。而國家標準中,陶瓷壺的鉛溶出量低於2毫克/升、鎘溶出量低於0.3毫克/升即為合格,陶瓷杯的鉛溶出量低於0.5毫克/升、鎘溶出量低於0.25毫克/升即為合格。
事實是鈞瓷茶具的重金屬溶出量檢測結果如下
鈞瓷茶具壺中重金屬鉛的溶出量為0.002毫克/升,重金屬鎘的溶出量為0.00004毫克/升,鈞瓷茶杯的檢測結果為:重金屬鉛的溶出量為0.002毫克/升,鎘的溶出量為0.002毫克/升。
另外,其實我們從物理角度分析,也不難發現,鈞瓷作為高溫釉燒瓷,燒制的溫度遠遠高於其他青白瓷、紫砂,最高在還原火階段能達到1380攝氏度,且燒制高溫持續時間從12到48小時不等,在如此持續的高溫狀態下,就算鈞瓷瓷土或是釉料中的含有重金屬,也基本揮發殆盡,幾無殘留,同時高溫成品率也低,這也是為什麼高溫瓷比低溫瓷貴的原因。
所以,作為茶具而言,高溫煅燒的鈞瓷茶具,不僅對人體無害,反而相對更安全,這也是為什麼鈞瓷茶具越來越流行的原因之一。要說鈞瓷有毒,那恐怕也可能是真的,一旦你了解他,走近他,你會越來越著迷,越來越喜歡他,鈞瓷裡面真的是有太多的奧妙,比如它的窯變特色,比如她的故事,比如她的成長經歷……它,乳光瑩潤,似玉非玉勝於玉;它,質地淳厚,開片聲似琴如鈴;它,色彩奇幻,意境幽遠絕世無雙。我們一起去發現吧!

但是在此也提醒大家,在購買養生杯時,最好選擇品牌或老師產品,買到真正的好的鈞瓷。這些產品的生產廠家在生產工藝和技術上都比較成熟,對於重金屬汙染的控制比較好,對鈞瓷茶具的品質也會更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