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魯王》史詩:唱誦時光河流

2020-12-22 亞魯紫雲

「在遠古歲月,是遠古時候,哈珈生哈澤,哈澤生哈翟,哈翟生迦甾……」

當蒼涼的《亞魯王》在麻山深處響起,一個生命遠去了。然而,這片土地上的生者虔誠地相信,在神秘的唱誦中,消逝的生命可以循著祖先的足跡長途跋涉,走向天宇、高山、平湖、草原,最終抵達祖先生活的天地。

口口相傳上千年的《亞魯王》,是一部苗族英雄史詩,2009年一經發現,被原文化部評為「中國十大文化發現」之一,列入中國民間文化遺產搶救工程重點項目,2011年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被稱為古代苗族百科全書。

在現代文化不斷叩擊下,曾經荒涼封閉的山門洞開,莽莽群山間翻滾起信息洪流,唱盡西部方言區苗人滄桑的口述史詩將何去何從? 是湮滅在現代浪潮中抑或涅槃重生?

1

靈魂吟唱,循著祖先的方向

麻山位於貴州6個縣的交界地帶,這裡的山脈怪石林立、奇峰叢叢,是「一川碎石大如鬥」的喀斯特王國。舊時不通公路,形成了以山寨為中心的生活方式,幾乎每個寨子都有幾名為寨人做法事的歌師,可音譯為東郎。

在地處麻山腹地的安順市紫雲苗族布依族自治縣猴場鎮打哈村,75歲的東郎陳興華每次主持葬禮儀式,都會身著藏藍色麻布長衫,頭戴草編的「冬蓬」,手執鐵質長矛,一襲古代武士裝扮唱誦亞魯史詩。眼前的棺槨上,擺放著糯米飯、火草、菸葉、草鞋等,那是親人們為逝者準備的「行裝」。

「我們麻山苗族人的葬禮必唱亞魯史詩,講清楚苗族的歷史、家族的歷史和亡人的歸宿,這樣亡人才能騎著戰馬,帶著乾糧,沿著英雄先祖作戰遷徙的漫漫長路,回歸故鄉與祖先團聚。」陳興華說。

唱誦《亞魯王》的「東郎」

陳興華做東郎已有50多年。在他的少年時代,村裡人都嚮往東郎這一神聖的職業,在他們心中,學唱史詩就像學講話一樣重要。陳興華16歲開始,先後拜了三位師父學唱亞魯史詩,20歲便成為小有名氣的東郎。

他綜合三位師父唱誦的亞魯史詩內容,形成了超長篇幅,積累了豐富細節,每次唱誦都會贏得讚賞。「亞魯王帶家園破碎的族人走上千裡徵程,亞魯王領飽經戰亂的家族走過百裡長路,孩兒哩孩兒,娃兒哩娃兒……」

陳興華在當地各苗寨主持的葬禮儀式不計其數,每唱到因戰爭所迫輾轉遷徙的段落,婉轉嘆息,如泣如訴,聽者的眼中也泛起淚光。

安順市文化廣電旅遊局副局長任蔓仍清楚記得自己第一次聽到亞魯史詩的情形。那是2013年,在紫雲縣一個偏遠村寨的祭祀儀式上,一位年邁的東郎跪在地上,朝著太陽升起的地方虔誠地唱誦。「我聽了10分鐘就哭了,雖然並不懂他在唱什麼。」任蔓說,「那個調子非常古樸滄桑,感覺充滿了對故鄉和過往的懷念之情。」

2

千萬次邂逅,換來驚鴻一瞥

麻山是貴州有名的貧困山區,過去這裡考上大學的孩子不多,楊正江是其中之一。2002年,楊正江考入貴州民族學院(現為貴州民族大學)的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學專業,從那時起,他常常獨自在漫山遍野長滿巴茅花的麻山行走。

他發現,麻山地區還有很多東郎在唱誦。只要聽說哪裡有苗族葬禮,他都會趕去,靜靜坐在一旁,徹夜聆聽唱誦,學習使用苗文來記錄和研究。

畢業後,楊正江被分配到紫雲縣的鄉鎮工作,2009年借調到縣文化館做非遺普查,正式踏上解碼這些神秘唱文的旅途。

「陳興華聽說縣裡正在收集整理亞魯史詩,激動到流淚,他主動找到我們,整整唱誦了4天。」楊正江說。他和普查組同事走訪了40餘位東郎,將他們的唱誦全部錄音、整理並翻譯。

「在西部方言區,苗族人在生活儀式或葬禮儀式上的唱誦,反覆提到一個詞,根據各地不同土語發音,可音譯為央魯、耶魯、楊路、亞努等,經過田野調查得出結論,這是指一個人,以英雄祖先形象貫穿全詩,後來統一稱為『亞魯王』。」貴州文化學者、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顧問餘未人說。她長期關注並指導《亞魯王》的普查和申報工作。

祭祀亞魯王儀式

同樣關注此事的還有著名文化學者馮驥才。得知貴州麻山地區發現一部長篇英雄史詩,他所在的天津大學派出一個團隊奔赴紫雲,同時,中國民協決定給予必要的研究資助。

據專家判斷,史詩《亞魯王》所傳唱的是西部方言區苗人的遷徙與奮鬥史,主角亞魯王具有深謀遠慮、英勇豪邁、開拓進取、有情有義又狡黠智慧的特質。由於古代苗族沒有文字,千百年來,亞魯王通過東郎的吟唱,有血有肉存留於世,史詩涉及歷史、民俗、節日、婚嫁、飲食等方方面面。

馮驥才在《發現<亞魯王>》一文中寫道:《亞魯王》清晰呈現出苗族這個古老民族的由來與變遷的全過程,活生生見證了中華民族在上古時代相互融合的曲折進程。它的發現是當代文化遺產搶救的重大收穫。

2012年,《亞魯王》出版成果發布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千年英雄史詩走出大山。

3

口述古歌,何去何從

《亞魯王》不是人人都能學,也不是在任何時間地點都能唱誦。習藝者年輕時要通過虔敬的儀式拜老東郎為師,傳授只能在每年農曆正月和七月進行,習藝者跟著師父去參加葬禮,聆聽唱誦並用心記憶,需要幾年甚至十幾年才能出師。而現在,傳統的傳承方式顯然已不合時宜。

雖然陳興華的徒弟已有上百人,但真正面授的屈指可數。「他們很多人都在外面打工,有些我從來沒見過。」陳興華說,他把自己的唱誦錄音發到徒弟手機上,供他們學習,有問題再電話溝通。「時代不同了,傳授方式也要與時俱進。」

2012年,《亞魯王》第一部成果出版發布會在人民大會堂舉行

麻山過去幾乎與世隔絕,文化能保持原生態,這幾年隨著水電路和通訊等基礎設施越來越完善,新的生活方式湧入大山,外出打工的人也越來越多,《亞魯王》原有的生存土壤受到衝擊。

「如果沒有可持續的搶救措施,這部史詩的未收集整理部分,將很快湮沒於現代文化的汪洋大海中,難覓蹤影。」餘未人說。實際上,紫雲縣近年來對《亞魯王》非遺保護著力甚多。2009年成立的亞魯王工作室,2012年升級為紫雲縣亞魯王文化研究中心,目前有工作人員17人,他們帶著攝像機、錄音設備長年行走於麻山收集素材,為普查的1778名東郎建檔案,在全縣建立26個《亞魯王》傳承基地,通過開展「東郎大賽」等活動鼓舞傳承人信心。目前,《亞魯王》第二部的收集整理工作已經完成。

「通過這些年的努力,《亞魯王》保護傳承在紫雲已形成共識。」楊正江認為,《亞魯王》流傳於貴州麻山地區及周邊十幾個縣市,在川滇桂等省區的西部方言苗族地區也有流傳,但目前在做的只有紫雲一個支系的收集。

「既懂西部苗語又懂漢語的人非常少,這是目前保護工作面臨的最大難題。」楊正江說。

「《亞魯王》這樣的口述古歌嚴重瀕危,存在已接近『尾聲中的尾聲』,它的保護難題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民間文學類非遺保護的共性問題。」貴州省非遺保護中心主任龍佑銘建議,國家應進行更加徹底的普查和存錄,通過擴大保護基礎、增加保護力量等方式,對瀕危的民間文學寶庫進行搶救。

來源:《半月談內部版》2020年第8期

半月談記者: 李驚亞

相關焦點

  • 觀音心咒:觀音心咒唱誦完整版
    在修觀音心咒時,不少人選擇唱誦,而觀音心咒唱誦完整版的視頻也深受歡迎。其實無論是看視頻唱誦,還是看著原文直接唱誦,這兩種方式都是可以的,而且只要能用心唱誦,那麼就能體會到觀音心咒帶來的好處。觀音心咒裡面的六個字,每一個字都有不同的佛意。能夠消除貪嗔痴慢疑和吝嗇六種煩惱,遣除障礙,如理如法地唱誦觀音心咒,能之路眾生疾病,解脫苦痛,從而健康長壽等等。
  • 為什麼冥想唱誦對我們很重要?
    在昆尼裡尼瑜伽中,有很多冥想是關於唱誦的部分,我們要發出很多的聲音。我們唱誦的這些聲音,都是和我們的五大元素(水,火,土,氣,以太)相關。所以其實這五大元素的排列和我們發出的聲音的振頻非常有關。我們知道我們的口腔上顎有八十四個穴位。當我們去唱誦這些梵音的時候,這些特定的發音就會讓我們的舌尖去刺激這些穴位,從而就引發我們的身體產生對於下丘腦的刺激。
  • 瑜伽修習|跟艾揚格大師學習開篇唱誦《向帕坦伽利祈禱》
    《向帕坦伽利祈禱》唱什麼?《向帕坦伽利祈禱》節選於由吠檀多哲學的代表人物商羯羅大師所著的《瑜伽星河》。puruākāraakha-cakrāsi dhāriaSahasra irasa vetaPraamāmi patajalim您是頭大蛇王的化身,誕生塵世成為聖哲,您上半身為人類的刑天,手持傳遞聖音的螺號,和超越時光的火輪
  • 能唱能誦還能演!湖北8000名中小學生用音樂唱誦經典
    今天下午,湖北省2020年「唱誦中國·送經典下基層」閉幕式暨成果展演在武漢音樂學院舉行,活動現場通過網絡同步直播的方式,與蘄春、孝昌、巴東、監利、丹江口、隨州、江夏的7所「結對子」幫扶學校進行了線上觀摩活動。「用音樂將詩詞唱出來,我慢慢體會到了音樂的旋律美和古詩的文字美,我們還把沙畫融入了表演,感覺特別有意境,還很有趣!」
  • 六字大明咒:六字大明咒唱誦
    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六字大明咒唱誦。誦六字大明咒時,把每個字都有誦得清清楚楚,耳朵聽得清清楚楚,心集中在唱誦上即可。感覺很舒服的話,說明唱誦的方法沒問題,而且在唱誦期間也能得到觀世音菩薩的加持,之後繼續保持下去就好。在唱誦六字大明咒時,最好有空就唱誦,每天持咒的時間越長越好。
  • 金剛經作用:聽金剛經王菲唱誦的好處
    在聽時大部分師兄都會選擇聽王菲唱誦的,其實無論是選擇聽誰唱誦的,只要用心去聽,那麼就能體會到其中的好處,也能更好的去修行。聽金剛經的好處:1、可以認清本質。很多人在社會中因為種種原因,從而導致自身慢慢的沉迷於不太現實的事物當中,而這樣的情況會嚴重影響自己的人生。
  • 英國作曲家譜寫中國史詩 把創世神話唱給世界聽
    原標題:英國作曲家譜寫中國史詩,把創世神話唱給世界聽  12月18日下午,在上海作協,詩人、詞作者張海寧第一次聽到自己的三首詩變成了歌,並由上海輕音樂團的歌手們唱出來:一首《追趕太陽的人》,一首《五彩的美麗》,一首《填海》,分別講述中華創世神話中後裔、女媧和精衛的故事。
  • 《冰雪奇緣2》歌曲唱的是河流,為何艾莎見到的卻是冰川?
    在這些動聽的歌曲中,就包括了艾莎和安娜母親從小為她們唱的催眠曲,這首曲子唱的是一條名叫做阿託哈蘭的古老河流。然而,在我們觀看《冰雪奇緣2》的時候卻發現,當艾莎到達阿託哈蘭的時候,她見到的其實並不是一條河流,而是一個冰川。那麼為何會造成如此的區別呢?在2013年的《冰雪奇緣》電影中,迪士尼講述了艾莎和安娜這兩個出生於貴族的孤兒的故事。
  • 助眠音樂光碟推薦 脈輪唱誦 喬納森 高曼 chakra chants 2003
    作為最受幻歡迎的五位新時代的音樂人之一,高曼的《脈輪唱誦1》是這個類型的唱片中最受歡迎的作品。榮獲了1999年的covr獎最佳專輯和最佳療愈、最佳冥想專輯。這是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含有豐富的精神信息。它將愛和奉獻結合在一起,聆聽者可以獲得獨一無二的聽覺享受。在聆聽中自動得到放鬆,睡得會更好。聲音的世界是無限的。
  • 《金剛經》全文完整版 | 宏渡法師唱誦
    盡能受持讀誦。須菩提。當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經典所在之處。則為有佛。若尊重弟子。 第十三品 如法受持分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當何名此經。我等云何奉持。佛告須菩提。是經名為金剛般若波羅蜜。以是名字。汝當奉持。所以者何。須菩提。佛說般若波羅蜜。則非般若波羅蜜。是名般若波羅蜜。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所說法不。須菩提白佛言。
  • 《馴龍高手3》「重溫時光」特輯 9年史詩走向終點
    《馴龍高手3》「重溫時光」特輯 9年史詩走向終點 《馴龍高手3》「重溫時光」特輯 時長:01:11 來源:電影網
  • 青蛙王子高凌風去世 誦念《金剛經》拒化療【4】
    原標題:青蛙王子高凌風去世 誦念《金剛經》拒化療 ■微博悼念 平安:剛剛下飛機,就收到了消息。沒想到去年春節去探望您竟然成為了最後一面。謝謝您的一句話成就了我今天。我們這段忘年交是我寶貴的記憶。寶弟要堅強,接住衣缽傳承下去,記住我也是你的家人。千言萬語不及一句:一路走好。高大哥。最後讓我再@一下@高凌風。
  • 一天工作10小時,還能誦完108遍楞嚴咒?看看她是怎麼做到的!
    今日凌晨,公眾號後臺還有很多人在留言,想必TA們剛剛誦完今天的楞嚴咒。有的人說自己舌頭都不好使了,有人說自己終於突破完成了112遍楞嚴咒。大家都在默默努力,為千萬遍楞嚴咒早日圓滿加油!祈求全國疫情快快消除!
  • 多想就這樣一直牽著你是什麼歌 抖音時光路口歌詞
    抖音時光路口是什麼歌?相信大家都非常喜歡看抖音吧?最近小編在抖音上看到很多非常有趣的視頻,而且也是聽到了很多好聽的歌曲,今天要為大家介紹的就是一首非常好聽,而且很溫暖的一首歌。  說到這首歌曲,相信大家都不是很熟悉吧?這個卡小卡是抖音上面的一個原創音樂人,而且她的歌曲也是在QQ音樂等各個音樂平臺上線了。這首歌的名字叫《時光路口》。
  • 三十而已林有有第12集唱什麼歌 《路遠》完整版歌詞
    在該劇的第12集中,林有有(張月飾)彈著吉他為許幻山唱了一首歌,似乎唱到許幻山的心裡去了。那麼,這首歌曲是什麼呢?一起了解一下。據悉,林有有唱的歌曲歌名是《路遠》,原唱是張磊。以下是歌曲《路遠》的歌詞:常常夢到自己長了翅膀可以在天地間自由的翱翔飛過山川河流飛過故鄉飛到了你的身旁你也有雙翅膀閃著光芒揮動著最初純真的夢想
  • 師兄怒叱他二十年只誦持一卷《三官經》,但他卻因此得道
    清代的徐嶽在《見聞錄》中記載了這樣一個尊誦《三官經》成道的故事:高則明和袁了緣一起在廬山修道,兩人關係非常好。後來,他們各自下山訪道,高則明去了華嶽,袁了緣去了鰲山。二十年後,兩人都回到了廬山。兩人相見非常高興,聊起了分別之後的生活。
  • 日有所誦:從古詩詞到現代童謠,我感受到了親近母語的美好
    直到今年8月份,我無意中發現了《日有所誦》幼兒版,也許它不及那些詩詞「高級」,但是讀起來朗朗上口,幸福感滿滿,我一眼就愛上了。也是此時,我終於把我認為好的、有用的詩詞放了下來,決定給孩子念這些好玩兒的童謠。
  • 月下獨酌——胡樂民線上演誦會
    本周,在雲散月明星河共天的海南,朗誦藝術家胡樂民老師及其團隊策劃了《月下獨酌——胡樂民線上演誦會》,跨越時間與空間於雲端相會,近兩個小時的線上直播 作為胡樂民演誦團隊的首次嘗試,此次線上演誦會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隔閡。讓觀眾們在聲音與光影的交織裡,盡享一個充滿詩意的夜晚。
  • 千裡迢迢只為來誦咒?誦楞嚴咒好處多,看看《楞嚴經》裡怎麼說?
    在《楞嚴經》中佛告訴弟子們,末法時期想有禪定,不誦楞嚴咒無有是處。可見楞嚴咒對我們有多麼的重要,法師也常說:誦楞嚴咒,下下根基增長,上上根基成就,我們業障如猛風吹沙一樣,日漸消損!好像開水澆冰,慢慢就化了,不知不覺中你明白了很多道理,不知不覺你業障消了,不知不覺你有智慧了,不知不覺你做到了,不知不覺你莊嚴了。
  • 「北疆詩詞歌賦」《出徵—致白衣天使》文/蘇常亮 誦/娜木罕
    參演中國首部大型詩歌音樂舞蹈史詩《詩韻中華》。連續16年撰稿主持中國河套文化藝術節開幕式大型文藝晚會創作的《唱首情歌給草原》《悠悠奶茶香》等歌曲在全國廣為流傳。撰稿、主持、作詞,她的藝術人生多彩絢麗,如歌似夢,而誦讀心靈散文,大愛詩歌更是她的鐘情所在,如她所言:誦從心靈起,美打自然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