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未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賀知章的《回鄉偶書》可謂家喻戶曉,但詩中「衰」字的讀音,乃至此字究竟為何字,一直存在爭議。shuāi還是cuī?「衰」還是「摧」或「催」?
自明代以來,爭論持續了數百年,很多詩論大家和文字學家參與其中,但一直沒有定論。筆者通過數據研究發現,「衰」的問題出在韻書上,「鬢毛衰」中的「衰」讀作shuāi。
兩種觀點不能自圓其說
關於「衰」字的音義,主要有兩種觀點:
一是讀作shuāi,義為「衰白」。今音亦作此讀,義也作此解。這個讀音與首尾兩句的韻腳即「回(此字的中古音為huái)」和「來(lái)」相押,一韻到底。但問題在於,《廣韻》《集韻》及《平水韻》等傳世主流韻書中,「回」「來」所在的灰韻中沒有「衰(shuāi)」字。因此,明代詩論家焦竑、胡應麟等人認為,《回鄉偶書》中的「衰」字「出韻」,這犯了格律詩的大忌。
二是讀作cuī,義為「按照一定的標準遞減」。因為這種讀法,「衰」甚至被改成了「摧」或「催」。灰韻中有「縗」,此字可以通「衰」。「衰(縗)」若讀作cuī,或直接換成「摧」或「催」,與首句的「回(今音讀作huí)」押韻。但問題在於,「縗」專指喪服,不能用來形容「鬢毛」,「摧」或「催」又難以解釋得通。而且絕句的格律是第二、四句必須押韻,首句可以入韻也可以不入韻。而「cuī」這個音與「來(lái)」不押韻。再者,「回」的中古音讀作huái,與「衰(cuī)」也不押韻。因此,兩種觀點都不能自圓其說,這也是爭論無休無止的主要原因。
主流觀點不符合事實
雖然兩種觀點對音義的解讀不同,但都認同一種說法,那就是「衰(shuāi)」在支(脂)韻中,因為《廣韻》等韻書都是這麼規定的。然而大數據顯示,《全唐詩》48900多首詩中約有172首「衰」字入韻的近體詩,其中約七成詩中的「衰」字應該讀作sī,另外約三成詩中的「衰」字應該讀作cuī或suī,沒有一首讀作shuāi。同時,除《回鄉偶書》外,《全唐詩》之律絕中入灰韻且讀作cuī的「衰」字,一次也沒有出現過。
《全宋詩》27萬首詩中約有405首「衰」字入韻的近體詩,也是約有七成應該讀作sī,其餘約三成詩中的「衰」字應該讀作cuī或suī。此外,有14首灰韻詩中入韻的「衰」應該讀作shuāi,比如,範成大《秋日》:「新秋病骨頓成衰,不度溪橋半月來。無事閉門非左計,饒渠屐齒上青苔。」趙蕃《留別邢大聲昆仲》:「再歲春風把酒杯,今年更覺倍遲回。海棠消息知渠負,楊柳風流笑我衰。舟過重湖定安否,書來一紙勿悠哉。是身老矣腰仍折,寧待田園歸未來。」
元、明、清三代的近體詩中,存在同樣的情況。清代詩論家沈德潛在《唐詩別裁》中把「衰」改成了「摧」,並釋曰:「原本鬢毛衰。衰入四支,音司。十灰中衰音縗,恐是摧字之誤,因改正。」句中的「音司」二字一直被忽略,而大數據證實了他的這個說法。
灰韻中的「縗」讀作cuī的說法也不符合事實。《全唐詩》中只有一首「縗」字入韻的近體詩,即令狐楚的《立秋日悲懷》:「清曉上高臺,秋風今日來。又添新節恨,猶抱故年哀。淚豈揮能盡,泉終閉不開。更傷春月過,私服示無縗。」這首灰韻詩中的「縗」顯然應該讀作shuāi,而不能讀作cuī。
唐韻灰韻中原有「衰」字
唐詩依的是《唐韻》,但《唐韻》已經失傳。今人研究詩韻,主要是依據宋人編撰的《廣韻》及後來的《集韻》《平水韻》等。用後世的韻書分析判斷前代的詩詞,本身就有問題。但學者們往往把《廣韻》奉為圭臬,從來不曾懷疑過。
從隋之《切韻》到唐之《唐韻》,再到宋之《廣韻》《集韻》《平水韻》,又到元之《中原新韻》,明之《洪武正韻》,還有清之《佩文詩韻》,中國的韻書經歷過很多次的增刪和修訂,而且每個時期都有多種版本並存,每次編修都會訂正前書的訛誤,每次訂正之後又會被後人訂正,而各種版本中的有意竄改和無意訛誤,在所難免。
在清代大學士紀容舒的《孫氏唐韻考》中,某字《唐韻》作某,某字《廣韻》不載,某字《廣韻》失收,某字《廣韻》誤從某字,十二文的某字《廣韻》載六脂,十五灰的某字《廣韻》收入五支……諸如此類的說法觸目皆是。從這些文字中可以看出,徐鉉、陳彭年等人在修纂韻書時,刪了很多的字,改了很多的音,還對很多字所在的韻部作了調整。比如六脂「規」字目下案:「『規』字《廣韻》收入五支,居隨切。考:『隓』字,許規切;『闚』字,去隓切。輾轉取音。此字宜在支韻。必《唐韻》兩部兼載,徐鉉注《說文》時只採其一音,陳彭年等重修《廣韻》又刪去居追一音併入支韻,故此字部分互異耳。凡《唐韻》《廣韻》互異者,皆可以此推之。」
清代詩論家毛奇齡在《古今通韻》中說:「今人讀『衰』皆同『毸』,讀『佳』皆同『嘉』,而宋韻偏以『衰』入支,以『佳』合皆,竟刪去灰麻兩部,此不通之極!而過遵宋韻者,反謂衰無毸音、佳無嘉音,是偶見畫宮而反以為是人無家又烏可也。按:『衰』『挼』亦唐習用字,如賀知章《回鄉偶書》『鄉音無改鬢毛衰,笑問客從何處來。』劉夢得《楊栁枝詞》『淺黃輕綠映樓臺,便被春風長請挼。』皆是也。」
綜上所述,「鬢毛衰」中的「衰」讀作shuāi。「衰(shuāi)」本在唐韻灰韻中,被宋韻從灰韻中刪除後強行歸入了支韻,於是造成了「衰」字的音、韻、義嚴重混亂。
(作者:盛大林,系北京大學新媒體研究院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