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鬢毛衰」詩案:「衰」的論爭源於韻書刪改

2020-12-24 中國環境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未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賀知章的《回鄉偶書》可謂家喻戶曉,但詩中「衰」字的讀音,乃至此字究竟為何字,一直存在爭議。shuāi還是cuī?「衰」還是「摧」或「催」?

  自明代以來,爭論持續了數百年,很多詩論大家和文字學家參與其中,但一直沒有定論。筆者通過數據研究發現,「衰」的問題出在韻書上,「鬢毛衰」中的「衰」讀作shuāi。

  兩種觀點不能自圓其說

  關於「衰」字的音義,主要有兩種觀點:

  一是讀作shuāi,義為「衰白」。今音亦作此讀,義也作此解。這個讀音與首尾兩句的韻腳即「回(此字的中古音為huái)」和「來(lái)」相押,一韻到底。但問題在於,《廣韻》《集韻》及《平水韻》等傳世主流韻書中,「回」「來」所在的灰韻中沒有「衰(shuāi)」字。因此,明代詩論家焦竑、胡應麟等人認為,《回鄉偶書》中的「衰」字「出韻」,這犯了格律詩的大忌。

  二是讀作cuī,義為「按照一定的標準遞減」。因為這種讀法,「衰」甚至被改成了「摧」或「催」。灰韻中有「縗」,此字可以通「衰」。「衰(縗)」若讀作cuī,或直接換成「摧」或「催」,與首句的「回(今音讀作huí)」押韻。但問題在於,「縗」專指喪服,不能用來形容「鬢毛」,「摧」或「催」又難以解釋得通。而且絕句的格律是第二、四句必須押韻,首句可以入韻也可以不入韻。而「cuī」這個音與「來(lái)」不押韻。再者,「回」的中古音讀作huái,與「衰(cuī)」也不押韻。因此,兩種觀點都不能自圓其說,這也是爭論無休無止的主要原因。

  主流觀點不符合事實

  雖然兩種觀點對音義的解讀不同,但都認同一種說法,那就是「衰(shuāi)」在支(脂)韻中,因為《廣韻》等韻書都是這麼規定的。然而大數據顯示,《全唐詩》48900多首詩中約有172首「衰」字入韻的近體詩,其中約七成詩中的「衰」字應該讀作sī,另外約三成詩中的「衰」字應該讀作cuī或suī,沒有一首讀作shuāi。同時,除《回鄉偶書》外,《全唐詩》之律絕中入灰韻且讀作cuī的「衰」字,一次也沒有出現過。

  《全宋詩》27萬首詩中約有405首「衰」字入韻的近體詩,也是約有七成應該讀作sī,其餘約三成詩中的「衰」字應該讀作cuī或suī。此外,有14首灰韻詩中入韻的「衰」應該讀作shuāi,比如,範成大《秋日》:「新秋病骨頓成衰,不度溪橋半月來。無事閉門非左計,饒渠屐齒上青苔。」趙蕃《留別邢大聲昆仲》:「再歲春風把酒杯,今年更覺倍遲回。海棠消息知渠負,楊柳風流笑我衰。舟過重湖定安否,書來一紙勿悠哉。是身老矣腰仍折,寧待田園歸未來。」

  元、明、清三代的近體詩中,存在同樣的情況。清代詩論家沈德潛在《唐詩別裁》中把「衰」改成了「摧」,並釋曰:「原本鬢毛衰。衰入四支,音司。十灰中衰音縗,恐是摧字之誤,因改正。」句中的「音司」二字一直被忽略,而大數據證實了他的這個說法。

  灰韻中的「縗」讀作cuī的說法也不符合事實。《全唐詩》中只有一首「縗」字入韻的近體詩,即令狐楚的《立秋日悲懷》:「清曉上高臺,秋風今日來。又添新節恨,猶抱故年哀。淚豈揮能盡,泉終閉不開。更傷春月過,私服示無縗。」這首灰韻詩中的「縗」顯然應該讀作shuāi,而不能讀作cuī。

  唐韻灰韻中原有「衰」字

  唐詩依的是《唐韻》,但《唐韻》已經失傳。今人研究詩韻,主要是依據宋人編撰的《廣韻》及後來的《集韻》《平水韻》等。用後世的韻書分析判斷前代的詩詞,本身就有問題。但學者們往往把《廣韻》奉為圭臬,從來不曾懷疑過。

  從隋之《切韻》到唐之《唐韻》,再到宋之《廣韻》《集韻》《平水韻》,又到元之《中原新韻》,明之《洪武正韻》,還有清之《佩文詩韻》,中國的韻書經歷過很多次的增刪和修訂,而且每個時期都有多種版本並存,每次編修都會訂正前書的訛誤,每次訂正之後又會被後人訂正,而各種版本中的有意竄改和無意訛誤,在所難免。

  在清代大學士紀容舒的《孫氏唐韻考》中,某字《唐韻》作某,某字《廣韻》不載,某字《廣韻》失收,某字《廣韻》誤從某字,十二文的某字《廣韻》載六脂,十五灰的某字《廣韻》收入五支……諸如此類的說法觸目皆是。從這些文字中可以看出,徐鉉、陳彭年等人在修纂韻書時,刪了很多的字,改了很多的音,還對很多字所在的韻部作了調整。比如六脂「規」字目下案:「『規』字《廣韻》收入五支,居隨切。考:『隓』字,許規切;『闚』字,去隓切。輾轉取音。此字宜在支韻。必《唐韻》兩部兼載,徐鉉注《說文》時只採其一音,陳彭年等重修《廣韻》又刪去居追一音併入支韻,故此字部分互異耳。凡《唐韻》《廣韻》互異者,皆可以此推之。」

  清代詩論家毛奇齡在《古今通韻》中說:「今人讀『衰』皆同『毸』,讀『佳』皆同『嘉』,而宋韻偏以『衰』入支,以『佳』合皆,竟刪去灰麻兩部,此不通之極!而過遵宋韻者,反謂衰無毸音、佳無嘉音,是偶見畫宮而反以為是人無家又烏可也。按:『衰』『挼』亦唐習用字,如賀知章《回鄉偶書》『鄉音無改鬢毛衰,笑問客從何處來。』劉夢得《楊栁枝詞》『淺黃輕綠映樓臺,便被春風長請挼。』皆是也。」

  綜上所述,「鬢毛衰」中的「衰」讀作shuāi。「衰(shuāi)」本在唐韻灰韻中,被宋韻從灰韻中刪除後強行歸入了支韻,於是造成了「衰」字的音、韻、義嚴重混亂。

  (作者:盛大林,系北京大學新媒體研究院研究員)

相關焦點

  • 「衰」的論爭源於韻書刪改
    筆者通過數據研究發現,「衰」的問題出在韻書上,「鬢毛衰」中的「衰」讀作shuāi。兩種觀點不能自圓其說關於「衰」字的音義,主要有兩種觀點:一是讀作shuāi,義為「衰白」。今音亦作此讀,義也作此解。這個讀音與首尾兩句的韻腳即「回(此字的中古音為huái)」和「來(lái)」相押,一韻到底。但問題在於,《廣韻》《集韻》及《平水韻》等傳世主流韻書中,「回」「來」所在的灰韻中沒有「衰(shuāi)」字。因此,明代詩論家焦竑、胡應麟等人認為,《回鄉偶書》中的「衰」字「出韻」,這犯了格律詩的大忌。二是讀作cuī,義為「按照一定的標準遞減」。
  • 鄉音無改鬢毛衰,中的「衰」,不讀「chi」而讀「shuai」
    《回鄉偶書》: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這首詩語言平實,感情真切,第一句用「少小」對應「老大」,第二句用「鬢毛衰」承接上句,第三句和第四則筆鋒一轉,通過兒童「笑問」的情景,反主為賓,引出無窮的感慨。
  • 鄉音無改鬢毛衰的「衰」字讀cui不對嗎?家長質問老師,卻遭打臉
    鄉音無改鬢毛衰的「衰」字讀cui不對嗎?家長質問老師,卻慘遭打臉這天,小麗正常在家裡給女兒輔導功課,這是他們家每天吃完晚飯以後的必定活動,只要女兒要寫作業整個家都要保持安靜,雖然難熬但是也算是給一天畫上圓滿句號了,這天在考女兒被故事的時候,這首詩中有一句話是:「鄉音無改鬢毛衰」,相信大家對這句話都不陌生。
  • 文豪野犬:利用「書」改變現實,「天人五衰」就是武裝偵探社?
    如果這個計劃成功,全世界所有的警察以及搜查機關,都會認為「天人五衰」的真面目就是偵探社。組織「天人五衰」原本並沒有犯過什麼案件,它的真面目如何根本就沒有人會在意,所以,他們需要先犯案,然後才能嫁禍。因為天人五衰設的這個局,就是為了讓軍警去見證「天人五衰的真面目就是偵探社」,如果是偵探社的人去通知軍警的話,這一切會顯得很矛盾,陷害就不能順理成章了。軍警的人通過遠程監控,親眼目睹四名蒙面人把高官殺害,所以認定這四名蒙面人就是「天人五衰」。本來,唯一倖存的鬥南長官是知道事實的真相,自己的秘書果戈裡才是「天人五衰」一員。
  • 衰漫畫:上課可以看漫畫書?衰衰激發潛能以柔克剛,老師服了!
    我們都知道上課看漫畫書是錯誤的做法,所以有些童鞋會偷偷的看,衰衰在課堂上明目張胆的看漫畫,原因竟是老師鬥不過他,為什麼會這樣呢?跟隨毛豆進入今天的故事吧!衰漫畫:上課可以看漫畫書?衰衰激發潛能以柔克剛,老師服了!
  • 衰漫畫:衰衰「幻想總裁」夢醒狼狽?怒爬牆頂收穫漫畫書
    上次講到:森林的冒險中遇到了一隻巨大的霸王龍,大的身軀不斷在森林中追趕的衰衰,這仿佛一層又一層的夢境,讓人流連忘返,夢醒後,杉杉回課堂中沒有寫作業,可卻從背後找到了一根印第安老斑鳩的羽毛,看來有時候現實和夢境是息息相關的,衰衰又再次開始了他的異想天開,甚至想要成為幻想中的總裁,可成為總裁是要付出代價的
  • 衰漫畫:衰衰通宵大自習偷看漫畫書?無死角監控淚如雨下
    上回說到衰衰被臉臉說的很難受,因此他回家就自己寫了作業,誰知道來到學校臉臉說什麼都不要,這時候衰衰才知道要接受採訪,就這樣他跟臉臉再被採訪期間,說錯了一句話讓金金直接暈倒在地。衰漫畫:衰衰通宵大自習偷看漫畫書?
  • 「朱子學」在東亞的尊崇與論爭
    但是,藩校裡儒教的課程很雜,不僅僅是一個朱子學,諸子百家的書都讀,主要原因是日本沒有科舉制度,不用局限於讀四書五經,讀書做學問也不必拘泥於《四書章句集注》的觀點。而當時日本社會的特點,是一個武士國家,「馬上得天下」而又「馬上治天下」,無需通過科舉考試來選拔地方的官員,所以日本不需要以儒家或者其他某一種學說作為唯一標準,這也導致了那時日本不需要把某一種思想來固定並作為其國家的意識形態。
  • 衰漫畫:衰衰盼著被怪人抓走?奇幻經歷寫成書,最終差生大翻身!
    上次講到:衰衰被同學們在背地裡說壞話導致耳朵著火了,於是衰衰決定對同學們「以牙還牙」,激鬥中卻意外導致校園著了火,把校長坑慘了。衰漫畫:衰衰盼著被怪人抓走?奇幻經歷寫成書,最終差生大翻身!衰衰是一個平平無奇的男生,在同學只見個子矮小,考試成績又差,喜歡吃的東西也和同學們格格不入,每天被同學同桌看不起,還要忍受老師家長們的批評,這樣的衰衰產生了一個奇怪的想法,就是想要被怪人給抓走,這天的衰衰卻真的夢想成真,面前出現了兩位奇奇怪怪的人,衰衰把自己和兩人相處的奇幻經歷寫成了一本書,這本書讓衰衰成為了大家嘴中的小說家,而不再是差生了,
  • 「二指禪」現央視春晚 成龍領銜《劍心書韻》
    「二指禪」現央視春晚 成龍領銜《劍心書韻》 整場晚會中的唯一武術類節目,是由成龍領銜的《劍心書韻》,該節目以嶄新的思維,文武相融的寓意,形象地表達了中國武術人,以筆 為劍,書寫中華文化的內涵。與此同時,中國「二指禪」第一人王巍堡的驚豔演出,讓春晚舞臺綻放更為絢麗的武術光芒。  據了解,《劍心書韻》屬於創意武術,參演人數達70人,是馬年春晚劇組中團隊最大、人數最多、唯一以獨立團隊亮相的節目。
  • 黃庭堅論書,著力打通詩文書畫界限,獨抒己見!
    黃庭堅論書,著力打通詩文書畫界限,為世人矚目。黃庭堅書法重「韻勝」與「不俗」,其實他在論詩文繪畫上亦是如此。他稱「書畫當以韻為主」(《題北齊校書圖後》)、「凡書畫當觀韻……此與文章同一關紐」(《題摹燕郭尚父圖》》)。
  • 古詩裡的「衰、斜、騎」等改讀音引熱議!網友:我!不!同!意!
    來源|都市現場綜合老黃說事轉載請註明來源古詩裡的「衰、斜、騎」要改讀音了,網友:太不負責了!「一騎紅塵妃子笑」的「騎」到底是讀「jì」還是「qí」?1/古詩裡的聲音要變調?漢語言是種活的語言,隨著時代的發展,有些字詞的含義、甚至讀音都在改變,這是規律。但是,最近卻有人發現,新版教材中的古詩的原有讀音也被改動了。
  • 衰漫畫:衰衰面臨末日耀武揚威?一本課外書眼淚直流
    上回說到衰衰是一個遙控方面的奇才,只要他能想到的東西,都能用遙控來操作,課桌就是最好的證明,不過衰衰在家也沒有閒著,用遙控指揮著小車撞壞了鏡子,氣的老媽說了他一頓,衰衰就用遙控車把老媽硬生生的嚇暈過去。
  • 蘇軾一首感謝詩,引發了著名的烏臺詩案,結尾一句差點丟命
    蘇軾被捲入烏臺詩案完全是身不由己,烏臺詩案整個案件持續時間較長,涉及官員也較多,對於蘇軾的人生來說可謂是一個轉折。這場詩案,令他明白官場的殘酷,也讓他倍加珍惜自己的一切。蘇軾的寫作風格在烏臺詩案以後有了巨大的轉變,這也讓他在文學上的造詣更進一步。
  • 格律詩第七講:平水韻和新韻之爭,如何使用平水韻寫近體詩?
    這也就是上面書裡面標註「切」的意思了。古代標註發音有兩種方式,「直切法」和「反切法」。直切就是用讀音相同的字標註,比如上圖中「暈」字,直切標註為「音運」,上方標註這個漢字音調為「去聲」,也就是我們平時說的「光暈」的「暈」。再看左邊標註「禹慍切」,這個就是反切法。是用兩個漢字來註明「暈」的讀音。其實「慍」按理來說也可以直切「暈」字。
  • 京派海派論爭與南北文化差異
    作者 | 王愛松 1 由北入南與重北輕南 在《京海派論爭前後的文學空間》一書中,我將京派和海派定義為一種地域文化概念,並將它們視為自古以來中國地域文化南北比較在近現代的延伸和發展。
  • 衰漫畫:衰衰「齊天大聖」挑釁仇敵?世界盡頭尋找廁所
    上回說到衰衰在火車上跟臉臉一起破壞了公物,火車長就讓他們賠償,等到這件事結束之後,衰衰卻發現金金消失不見,連忙拉著臉臉一起尋找,沒想到金金給大家買臥鋪去了,三人剛躺上就聽到火車到達終點。衰漫畫:衰衰「齊天大聖」挑釁仇敵?
  • 【警察的節日】初心不忘 使命擔當 青春警營書韻留香
    【警察的節日】初心不忘 使命擔當 青春警營書韻留香 2020-12-17 19: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歷史揭秘之清朝的《四庫全書》中,究竟刪改了哪些「忌諱」的內容
    眾所周知,四庫全書是中國歷史上堪稱工程量最浩大的一組圖書工程,全書字數高達八億字,就是放在今天的也是相當爆炸,堪稱一部「永遠也無人可以看完」的超級部書。但是這樣象徵著中國古代宏偉文化的作品為何歷來都受到很多人的詬病呢?其實關鍵就在於很多人認為,四庫全書修書大致就和毀書差不多。
  • 愁絲偶作眉間賦,書韻常留紙上思;七律六首,何妨錦字訴情痴
    愁絲偶作眉間賦,書韻常留紙上思。記憶中,總是有些模糊而又清晰的故事,在我的腦海刻下一絲頓悟的追憶。朦朧煙雨,蕭條了溫馨時光。如今,習慣了孤獨,苦守寂寞。時光的浮躁抹平了心傷的往事,已成昨日的倒影。紅塵阡陌,流水不隨。過往隨風如逝水,何妨錦字訴情痴。——皛玊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