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四庫全書是中國歷史上堪稱工程量最浩大的一組圖書工程,全書字數高達八億字,就是放在今天的也是相當爆炸,堪稱一部「永遠也無人可以看完」的超級部書。但是這樣象徵著中國古代宏偉文化的作品為何歷來都受到很多人的詬病呢?其實關鍵就在於很多人認為,四庫全書修書大致就和毀書差不多。
為何這麼說呢?因為四庫全書在修訂的過程之中,不僅包含了大量圖書的刪禁,而且收錄進來的書籍也大量遭到了篡改。內容可以說是面目全非,甚至有些改動令人感覺匪夷所思,那麼到底四庫全書都刪改了哪些內容,哪些內容到底又有何忌諱之處呢?
對於清廷來說,最為忌諱的內容大致分為三類:
1.直接辱罵清朝的將清朝斥為蠻夷的
2.妨礙封建禮教的,比如《西廂記》之流
3.揭露明末清初部分史實的,代表就是明史案。
上圖_ 《四庫全書》全稱《欽定四庫全書》 ,是清代乾隆時期編修的大型叢書直接將清朝說蠻夷的是清廷最為忌諱的一類。畢竟清廷是關外統治,最為忌諱的就是這類質疑,而將清廷說成蠻夷又是明末官方文件裡面的常見情況,於是乎明末的兵部文件遭到大規模的銷毀也就成了必然。
在這一點上,四庫全書的根本決策人也就是乾隆皇帝其實是有規定的,:「夷、狄二字屢見於經書,若有心改避,轉為非理。」「宗澤所指系金人,楊繼盛所指是諳達,更何所用其避諱耶?」這裡包含了兩個隱藏的規則,也就是那種經常出現的著名「夷、狄」二字不用更改,比如說孔子所說的「夷狄之有君」這句話,就不用刪改,因為非常著名屬於聖人之言,第二個原則更為關鍵,也就是和清廷沒有明確關係,或者潛在關係的也不用刪改。
上圖_ 乾隆皇帝(1736-1796在位)
這裡有個特殊點,就是所謂的「直接關係」與「潛在關係」都包含哪些內容,所謂直接關係就是直接描述清廷的那些玩意,所以明末史料基本上是無一倖存,但是潛在關係那就不一定了,也是非常令人難以捉摸的,比如說北宋末期史料《三朝北盟實錄》就多次遭到刪改,因為金國和清廷的關係有些曖昧(畢竟清廷最初自稱後金),所以書中的夷、狄(也是刪改的最重點詞彙)經常被改為「強大,強鄰、憑陵、異域、四裔、四方、邊陲」等詞彙。
這兩條原則一般來說四庫館臣都是嚴格遵守的,也正因為如此,關於漢朝和匈奴,唐朝和突厥等史料才完整地保存下來,畢竟《舊唐書》和《舊五代史》兩本史書都是四庫館臣從《永樂大典》的殘本裡面重新輯錄成書的,畢竟《永樂大典》的修撰比起《四庫全書》來講實在是沒有章法,因此也成為了四庫全書的重大貢獻之一。
上圖_ 三讓堂版《紅樓夢》
禮法維護者與事實隱藏者
作為封建禮教最為嚴格的朝代,清朝對於破壞封建禮教的內容是深惡痛絕的,所以乾隆時期封禁書目最狠的也是這一類,所謂銷毀的書目「將近三千餘種,六、七萬卷以上,種數幾與四庫現收書相埒」其主力之一就是妨礙封建禮教的內容,在四庫全書的禁毀目錄之中,《紅樓夢》、《水滸傳》、《牡丹亭》、《西廂記》等都赫然在列,這些書籍都是對於封建禮教的嚴格秩序有破壞的所謂「邪書」自然也是要封禁的。
同時,還有一些在我們看來很奇葩的人也在被禁的行列,比如錢謙益就是一個。我們可能感覺奇
上圖_ 《軍器圖說》是由畢懋康[明朝]所著,圖為書中介紹的自生火銃
禁書的利與弊
空前嚴格的禁書活動中,清廷的統治似乎空前穩固,然而他們想不到的是,他們禁毀的書目裡面《軍器圖說》詳細論述了明末火器的成就,《海防纂要》最早闡述了制海權的意義,《歷代輿圖》包含外國的地理風情,嶽飛的「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也被改為了「壯志飢餐飛食肉,笑談欲灑盈腔血」。
怪,所謂「頭皮癢」「水太涼」錢謙益可是一個著名的「偽君子」,因為投降清朝而被天下人唾棄,為何他也成了清朝禁毀的針對目標?
上圖_ 錢謙益(1582年10月22日—1664年6月17日)
其實這和乾隆這個人的性格有很大關係,乾隆這個人堪稱中國歷史上最大的鍵盤俠,他對於自己看不慣的所有東西總要指點江山,正如他經常在各種作品上無腦蓋章一樣,他對於錢謙益洪承疇等在明清之際背主反叛的人也相當看不上。
理由其實很簡單,作為一個皇帝,他還是喜歡忠臣(前提是對他忠),錢謙益洪承疇這一類人屬於牆頭草,自然要進入貳臣賊子行列,所以乾隆特地下令「錢謙益,在明已居大位,又復身事本朝。而金堡、屈大均則又遁跡緇流,均以不能死節,靦顏苟活。乃託名勝國,妄肆狂狺,其人實不足齒,其書豈可復存?」
上圖_ 錢謙益印鑑「牧齋」
對於錢謙益等人的書籍一概禁毀,其實錢謙益之所以兩頭都不受待見,還有個原因就是他雖然投降清朝,但是長期從事臥底活動,還兩次因為圖謀反清入獄,也算是個相當複雜的人物了。
乾隆對黃宗羲等長期宣傳反清的明末人物更是一個不留一概禁毀。對於他們所撰寫的明末書籍更是嚴查,誰要是私藏書籍那可是吃不了兜著走。正因為如此,《罪惟錄》作者查繼佐生前乾脆把書直接塞牆裡,到了清朝滅亡才敢拿出來。
可以說,四庫全書的刪改讓整個中國的文化更加禁錮和自閉,難以接受外來的新生事物,讓清廷變得更加狂妄自大,在天朝上國的迷夢之中沉睡不醒。
上圖_ 四庫全書簡明目錄
不過還得認識到的一點是,如果沒有四庫全書,很多資料也難以留存,很多人覺得沒有四庫全書的禁毀,很多資料都能保留。但是明朝宋朝沒有禁毀元朝唐朝的史料,然而元朝唐朝的資料又有多少留存了呢?
若不修四庫全書,只怕很多今天我們見到的古書不是被刪改,而是只剩個名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