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玲娟女士史料暨四庫全書史料捐贈儀式在龍泉舉行

2020-12-19 抽屜視頻

12月12日上午,陳玲娟女士史料暨四庫全書史料捐贈儀式活動在龍泉市浙江大學龍泉分校舊址會議室舉行。

今年是浙江大學龍泉分校創辦81周年,原浙大龍泉分校第一任主任陳訓慈先生胞妹陳玲娟女士委託其子趙一新,向龍泉市文化和廣電旅遊體育局、龍泉青瓷博物館捐贈陳訓慈先生部分手稿影印件及影像資料。

據了解,1939年,浙大在龍泉增設國立浙江大學浙東分校,後改名為浙江大學龍泉分校。抗日戰爭中,為保護浙江圖書館藏書,陳訓慈主持組織搶運館藏《四庫全書》及古籍善本,避至富陽、龍泉,又組織搶運寧波天一閣9000多冊藏書到浙南。

新中國成立後,陳訓慈致力於圖書徵集,整理和搜集有較高參考價值的歷史與革命文物史料。1979年完成浙江博物館館藏善本編目工作。著有《全國省立圖書館鳥瞰》《中國之圖書館事業》《圖書館學函授講義》等。後人稱陳訓慈是抗戰時期文化戰線上的英雄。

陳玲娟女士於今年3月逝世,但老人家一直都有一個心願,就是將兄長陳訓慈先生的一些文史資料,捐贈給他工作過、生活過的龍泉。為了完成這一遺願,正值第三屆世界青瓷大會召開,趙一新先生代表母親陳玲娟女士捐贈其舅舅陳訓慈先生部分手稿影印件及影像資料共10件。

「這些資料都具有非常高的學術價值,對浙大龍泉分校創辦史研究、《四庫全書》藏書地石達石街道季邊村金家祠堂建設研究起到很大的作用。」龍泉青瓷博物館主要負責人表示,一定會保護好這些珍貴史料,並將其充分利用,推動龍泉開展相關研究工作。

陳玲娟女士捐贈文物清單

1.20世紀30年代,陳訓慈先生任浙江圖書館館長和浙江大學龍泉分校第一任主任時半身照;

2.1980年,陳訓慈先生和胞妹陳玲娟女士的合影(趙一新攝);

3.1987年,陳訓慈先生在寓所書房的照片(趙一新攝)。因其屬牛,照片中二十四史書箱上擺放一隻工藝牛,常言「屬牛就要甘當老黃牛」;

4.2015年,香港大公報人文歷史欄目的電子版。介紹了抗戰烽火,搶運國寶,陳訓慈與文瀾閣《四庫全書》的故事;

5.《經世一書生——陳訓慈傳》(內蓋有陳玲娟女士贈書章);

6.2005年,中央電視臺《烽火護寶》攝製組攝製的文瀾庫書西遷史紀錄片光碟一份;

7.陳訓慈先生《運書日記》,內蓋有陳玲娟贈送章;

8.浙江圖書館文瀾庫書全程護書館員毛春翔先生手稿複製件;

9.陳訓慈先生部分手稿複製件;

10.2019年,106歲高齡陳玲娟女士手寫《紀念浙大西遷八十周年慶賀敘懷之言》一幅,祝賀浙大龍泉分校創辦80周年。

來源:今日龍泉 作者 葉萍 黃睿

申明: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同樣大型皇家書籍,為什麼有人說《永樂大典》比《四庫全書》珍貴
    《四庫全書》編撰人員深明這些書籍的珍貴,因此在《四庫全書》編撰過程中,遭到了清朝官員的瘋狂盜竊。又為什麼說《永樂大典》比《四庫全書》更珍貴呢?下面咱們慢慢講。類書輯失的淵藪類書:是一種把史料分類排比的一種工具書。簡而言之就是將一件事情相關的所有書籍統統彙編在一起,儘可能的詳細記錄一件事。《永樂大典》就是類書的代表。因為這種編撰方式,類書往往卷冊浩瀚,篇幅宏大。
  • 歷史揭秘之清朝的《四庫全書》中,究竟刪改了哪些「忌諱」的內容
    眾所周知,四庫全書是中國歷史上堪稱工程量最浩大的一組圖書工程,全書字數高達八億字,就是放在今天的也是相當爆炸,堪稱一部「永遠也無人可以看完」的超級部書。但是這樣象徵著中國古代宏偉文化的作品為何歷來都受到很多人的詬病呢?其實關鍵就在於很多人認為,四庫全書修書大致就和毀書差不多。
  • 海南大學圖書館的鎮館之寶:《四庫全書》
    他認為:「世界第一大書《四庫全書》薈萃中國古籍精粹。」《四庫全書》可以稱為中華傳統文化最豐富最完備的集成之作。《四庫全書》全稱《欽定四庫全書》,是在乾隆皇帝的主持下,由紀昀等360多位高官、學者編撰,3800多人抄寫,耗時十三年編成的叢書,分經、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庫。共有3500多冊書,7.9萬卷,3.6萬冊,約8億字。
  • 京杭對話:杭州文瀾閣本《四庫全書》將重返北京展出
    文瀾閣《四庫全書》。浙江圖書館供圖中新網杭州9月21日電 (童笑雨)9月21日,記者從浙江圖書館獲悉,該館鎮館之寶文瀾閣本《四庫全書》,將於9月23日重回「誕生地」北京向公眾展示。此次展出的文瀾閣本《四庫全書》共計兩種,反映了運河誕生以來的千年變遷。杭州文瀾閣。浙江圖書館供圖9月23日,2020中國大運河文化帶「京杭對話」將在北京舉行。該活動以「運河上的京杭對話,共建共享新未來」為主題,包含京杭大運河專家研討、系列主題展等子活動。此次文瀾閣本《四庫全書》將參加「鑑古藏今共建共享千年運河」系列主題展。
  • 《四庫全書》對此你了解多少呢?內容分四,書籍分七,現僅剩殘卷
    四百餘人,加配四千抄寫,建議內容分四據史料的記載《四庫全書》歷經十年,方才編輯成書,啟動人數規模龐大。《四庫全書總目》卷帙繁多,簡本納入《四庫全書》,古典貯藏四褲書因《四庫全書總目》卷帙繁多,翻閱不易,乾隆帝諭令編一部只記載書名、卷數、年代、作者姓名,便於學者「由書目而尋提要,由提要而得全書」的目錄性圖書。
  • 農工黨浙江東磐地區革命活動史料陳列館揭牌暨農工黨浙江省黨史...
    11月19日下午,農工黨浙江東磐地區革命活動史料陳列館揭牌暨農工黨浙江省黨史教育基地授牌儀式在金華東陽市隆重舉行。   羅建紅對農工黨東陽市委會的光榮歷史和優良傳統給予了高度評價,對農工黨浙江東磐地區革命活動史料陳列館的建設工作表示充分肯定。
  • 學誠法師多語種微博暨龍泉之聲日文版開通儀式舉行
    學誠法師多語種微博開通 龍泉之聲日文版開通 六位法師共同按下滑鼠,標誌著學誠法師多語種微博暨龍泉之聲日文版正式開通 合影留念 佛教在線北京訊 2011年2月17日,元宵佳節,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北京龍泉寺方丈學誠法師多語種微博暨龍泉之聲日文版開通儀式舉行。
  • 《永遠的黃河大合唱》七城聯動新書發行捐贈儀式在延安舉行
    11月15日,由延安市委宣傳部、延安革命紀念地管理局主辦,延安魯藝文化園區管理辦公室、《永遠的黃河大合唱》編委會承辦,西北民族大學《黃河大合唱》研究中心承辦的《永遠的黃河大合唱》七城聯動新書發行捐贈儀式在延安文藝紀念館舉行。
  • 千古巨製——《四庫全書》
    《四庫全書》全稱《欽定四庫全書》是清代乾隆時期編修的大型叢書,由紀昀等360多位高官、學者編撰,3800多人抄寫,耗時十三年編成。《四庫全書》是中國古代最大的文化工程,對中國古典文化進行了一次最系統、最全面的總結,呈現出了中國古典文化的知識體系。至乾隆四十六年年底,第一部《四庫全書》終於抄寫完畢並裝潢進呈。
  • 許超傑丨《四庫全書》提要文本系統例說
    而自乾隆六十年(1795)殿本《四庫全書總目》正式刊行以還,《四庫》學成為文獻學研究中頗為重要的一個專門領域,成果頗豐。就《四庫》提要而言,除正式結集而成的《四庫全書總目》這一最終彙編本外,各閣書前提要以及《四庫全書初次進呈存目》等各階段稿本、抄本的不斷發現與刊行,為我們研究《四庫》提要奠定了堅實的文獻基礎。
  • 看《四庫全書》的編撰過程就知道
    而如今,同樣為人所知的《四庫全書》,則是在清朝年間被編撰完成的。當時,乾隆命令由紀昀及三百多位大臣和學者負責編著。另外,還下令3800多人負責抄寫,共編撰了近十三年。所以,這本書耗費的人力和錢財,可以說是與《永樂大典》相當的。《四庫全書》的整套,分為了經、史、子、集四部分,使得這部典籍,也因此得名為「四庫」。
  • 上海交通大學「王建華紀念基金」捐贈儀式暨首屆獎學金頒獎儀式舉行
    12月16日下午,上海交通大學「王建華紀念基金」捐贈儀式暨首屆獎學金頒獎儀式在船舶海洋與建築工程學院木蘭樓A100舉行。儀式由船建學院黨委書記周薇主持。張安勝致辭。他深情回顧了與王建華教授一起工作的經歷,稱王建華教授是一位逆流而上的堅韌鬥士,對他嚴謹的科學態度和甘為育人「鋪路石」的奉獻精神致以崇高敬意。張安勝也真誠感謝捐贈方的資助,並希望獲獎學生能繼承王建華教授的遺志,努力在各自的科研領域做出貢獻。崔海勇學長詳細介紹了王建華紀念基金的籌備情況。
  • 「四庫本」為何質量不佳?《四庫全書》有個最核心的問題
    當時我以為「四庫」聲名在外,必然值得信賴;然而導師卻「善意」地提醒我:千萬不要再用這個版本了,它的訛誤並不少。 這件事引起我的疑問與好奇——「四庫本」為何質量不佳呢?直到我讀到美國學者蓋博堅的《皇帝的四庫:乾隆朝晚期的學者與國家》,方知關於「四庫」的來龍去脈。不得不說,作為一項文化工程,《四庫全書》的編著,頗有些意味深長之處,值得「咀嚼」。
  • 秦商總會助力紫陽脫貧攻堅對接會暨愛心物資捐贈儀式舉行
    5月28日至29日,秦商總會黨支部書記、執行會長劉阿津帶領部分省級社會組織赴紫陽縣開展「秦商總會助力紫陽脫貧攻堅對接會暨愛心超市物資捐贈儀式」活動。座談會上,紫陽縣脫貧辦介紹了紫陽縣脫貧攻堅工作情況,秦商總會介紹了助力紫陽脫貧攻堅工作情況,舉行了秦商總會會員單位助力紫陽脫貧攻堅「消費扶貧」認購儀式,同時還向紫陽縣慈善協會捐贈了「愛心超市」物資。
  • 趙龍丨四庫館臣對宋人筆記分類的早期認知——從《四庫全書初次進...
    摘 要:《四庫全書初次進呈存目》是「四庫學」的重要文獻之一,處於四庫館臣纂修分類稿與《四庫全書總目》的過渡階段,有承上啟下的特點。《四庫全書初次進呈存目》撰者在對前代書目分類批判繼承的基礎上,搭建起較為完整的圖書分類體系,反映了四庫館臣對傳統學術史和學術體系的基本建構。
  • 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史料展在昆明...
    張瑪睿 攝雲南網訊(記者 張瑪睿)8月15日上午10時,「銘記歷史、珍愛和平」為主題的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史料展在昆明抗戰勝利堂舉辦。據了解,本次史料展活動主題是「銘記歷史、珍愛和平。」展覽分為抗戰後方、禦敵前線、怒江對峙、絕地反攻、逐寇出境五部分。
  • 史料造句和解釋_史料的例句有哪些-小孩子點讀
    史料(shǐ liào)。 史料參考例句: 1、傳說傳記等,史料充盈浩瀚。 2、據史料記載,這是一件漢代的文物。 3、據史料記載,唐太宗常在寢宮和魏徵討論國事。
  • 史料與史學
    一般情況下,這類課題最終都會有兩方面的成果:其一是通過深入細緻的專題研究,出版重要的科研成果,推動該領域的研究向縱深拓展;其二是通過搜集與整理,出版大型相關史料彙編。許多學者甚至認為,史料彙編的出版將為海內外史學界更多同仁從事相關研究提供極大便利,能夠流傳久遠,其學術價值更為顯著。
  • 王超華丨中世紀英格蘭的遺囑及其史料價值
    在今天推送的文章中,王超華梳理中世紀英格蘭遺囑的發展線索與特徵,分析遺囑的格式與基本內容,並探究遺囑在中世紀死亡儀式、社會共同體、家庭史等研究中的史料價值。希望有助於讀者加深相關問題的思考。因此,立遺囑人都會向教會捐贈財產,對死後儀式的諸環節預留費用,並向窮人施捨錢財或食物。捐贈和施捨之下,他們往往有特殊的要求,如葬禮中出現的物品、送葬隊伍的組成人員等。倫敦的菲力帕·拉塞爾(PhilippaRussell)要求自己的葬禮要有6支蠟質火把,然後將它們分配給自己與父母所屬的六個教堂。她向窮人、病人施捨,並拿出1鎊錢修築橋梁。
  • 「春風又綠——朱葵藝術回顧展暨作品捐贈儀式」在江蘇省美術館舉行
    江蘇省美術館館長徐惠泉向朱葵的夫人吳安美女士頒發捐贈證書嘉賓合影省文旅廳二級巡視員、藝術處處長官天濤致辭捐贈儀式上,省文旅廳二級巡視員、藝術處處長官天濤致辭,他指出,朱葵先生曾任原省文化廳藝術處領導,為江蘇美術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