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上午,陳玲娟女士史料暨四庫全書史料捐贈儀式活動在龍泉市浙江大學龍泉分校舊址會議室舉行。
今年是浙江大學龍泉分校創辦81周年,原浙大龍泉分校第一任主任陳訓慈先生胞妹陳玲娟女士委託其子趙一新,向龍泉市文化和廣電旅遊體育局、龍泉青瓷博物館捐贈陳訓慈先生部分手稿影印件及影像資料。
據了解,1939年,浙大在龍泉增設國立浙江大學浙東分校,後改名為浙江大學龍泉分校。抗日戰爭中,為保護浙江圖書館藏書,陳訓慈主持組織搶運館藏《四庫全書》及古籍善本,避至富陽、龍泉,又組織搶運寧波天一閣9000多冊藏書到浙南。
新中國成立後,陳訓慈致力於圖書徵集,整理和搜集有較高參考價值的歷史與革命文物史料。1979年完成浙江博物館館藏善本編目工作。著有《全國省立圖書館鳥瞰》《中國之圖書館事業》《圖書館學函授講義》等。後人稱陳訓慈是抗戰時期文化戰線上的英雄。
陳玲娟女士於今年3月逝世,但老人家一直都有一個心願,就是將兄長陳訓慈先生的一些文史資料,捐贈給他工作過、生活過的龍泉。為了完成這一遺願,正值第三屆世界青瓷大會召開,趙一新先生代表母親陳玲娟女士捐贈其舅舅陳訓慈先生部分手稿影印件及影像資料共10件。
「這些資料都具有非常高的學術價值,對浙大龍泉分校創辦史研究、《四庫全書》藏書地石達石街道季邊村金家祠堂建設研究起到很大的作用。」龍泉青瓷博物館主要負責人表示,一定會保護好這些珍貴史料,並將其充分利用,推動龍泉開展相關研究工作。
陳玲娟女士捐贈文物清單
1.20世紀30年代,陳訓慈先生任浙江圖書館館長和浙江大學龍泉分校第一任主任時半身照;
2.1980年,陳訓慈先生和胞妹陳玲娟女士的合影(趙一新攝);
3.1987年,陳訓慈先生在寓所書房的照片(趙一新攝)。因其屬牛,照片中二十四史書箱上擺放一隻工藝牛,常言「屬牛就要甘當老黃牛」;
4.2015年,香港大公報人文歷史欄目的電子版。介紹了抗戰烽火,搶運國寶,陳訓慈與文瀾閣《四庫全書》的故事;
5.《經世一書生——陳訓慈傳》(內蓋有陳玲娟女士贈書章);
6.2005年,中央電視臺《烽火護寶》攝製組攝製的文瀾庫書西遷史紀錄片光碟一份;
7.陳訓慈先生《運書日記》,內蓋有陳玲娟贈送章;
8.浙江圖書館文瀾庫書全程護書館員毛春翔先生手稿複製件;
9.陳訓慈先生部分手稿複製件;
10.2019年,106歲高齡陳玲娟女士手寫《紀念浙大西遷八十周年慶賀敘懷之言》一幅,祝賀浙大龍泉分校創辦80周年。
來源:今日龍泉 作者 葉萍 黃睿
申明: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