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四庫全書》,乾隆下令在江南修建藏書閣,唯一倖存在杭州

2021-01-08 一路南風

江南有多座藏書閣,大部分被開發成旅遊景點,專門為收藏《四庫全書》而建的藏書閣你聽過沒有?如果沒有聽過,想必也是沒有去過的。

清朝中期,乾隆下令編撰《四庫全書》,並在江南修建三座書閣,用來珍藏這部鴻篇巨著,這三閣分別是鎮江金山寺的文宗閣、揚州大觀堂的文匯閣和杭州西湖行宮孤山聖因寺的文瀾閣,因為種種原因,文瀾閣成為僅存的一座,如今作為西湖博物館的一部分免費開放給遊客參觀。

文瀾閣建成於1783年,已經200多年,建造的費用由當時的浙江商人提供。

這座藏書閣是典型的江南園林風格,雖然規模比不上寧波的天一閣,但規格頗高,園林布局和細節處的擺設、雕刻都非常考究。

文瀾閣在孤山南麓,前面是詩情畫意的西湖,左邊是連接斷橋的白堤,右邊不遠處是西冷橋,每天從孤山路經過的遊客很多,不過不少遊客並沒有想過走進博物館一探這座曾經盛極一時的藏書閣。

準確來說,對於文瀾閣很多人是沒有印象的,不知道的。

文瀾閣珍藏的《四庫全書》是一部什麼樣的著作呢?它由紀曉嵐和360位高官、學者編撰,光抄寫者就多達3800多人,足足用了十三年的時間才完成。「四庫」指的是經、史、子、集四部。

這套鴻篇巨作編成之後,乾隆皇帝命令手抄七部,其中四部藏於紫禁城文淵閣為首的北方內廷四閣,其餘七部收藏於江南三閣。

杭州文瀾閣雖然位於遊人如織的西湖孤山路,但獨享一方清寧。這座園林式藏書閣的規模雖然不及寧波天一閣,總體布局卻是仿天一閣的形式,其主體為六開間樓房,在閣的東南面建有一座古色古香的碑亭,上面刻有乾隆皇帝的詩作和上諭。

文瀾閣依山傍水修建,亭閣、長廊、假山、奇石、樹木互映輝映,漫步遊園,仿佛走進唐宋詩人的詩作裡,它的名氣雖然不如蘇州的拙政園、留園,揚州的個園、何園等古典園林,風韻卻毫不遜色。

文瀾閣前方水池上豎立的奇石叫「仙人峰」,是西湖景區假山疊石作品中的精品,它造型獨特,從不同角度看,形象各異。

文瀾閣的御座房是皇帝休息兼辦公場所,現在看到的建築是清光緒年間在原址上重建的,民初一度改名「王陽明祠」。

太乙分青室是士子抄閱和憩息的地方,曾在1974年毀於大火,現在看到的建築是2009年重建的,不過風格上古樸典雅,並沒有嶄新感,這點做得很好。

建議旅遊時長:半小時

可以乘車到西冷橋附近,然後走路過來。

相關焦點

  • 千古巨製——《四庫全書》
    《四庫全書》全稱《欽定四庫全書》是清代乾隆時期編修的大型叢書,由紀昀等360多位高官、學者編撰,3800多人抄寫,耗時十三年編成。《四庫全書》是中國古代最大的文化工程,對中國古典文化進行了一次最系統、最全面的總結,呈現出了中國古典文化的知識體系。至乾隆四十六年年底,第一部《四庫全書》終於抄寫完畢並裝潢進呈。
  • 同樣大型皇家書籍,為什麼有人說《永樂大典》比《四庫全書》珍貴
    《永樂大典》明成祖下令翰林侍讀學士解紹、文淵閣學士胡廣、國子監祭酒胡儼等負責編纂,耗時6年完成的中國歷史上最大一部類書;《四庫全書》則是清朝乾隆皇帝下令由紀昀也就是紀曉嵐人總纂官,四庫全書館負責編修,耗時七年完成的我國歷史上最大一部叢書。
  • 乾隆皇帝為什麼成了民族的罪人?看《四庫全書》的編撰過程就知道
    相較大家所熟知的《四庫全書》,《永樂大典》的知名度顯然更高,但是,這兩本無疑都是中國古代最具知名度的百科全書。今天,就來聊一聊,它們在古代書籍的保護和流傳工作中,都發揮了什麼作用。明成祖統治時期,曾下令編撰《永樂大典》,並命解縉和姚廣孝作為主要的編撰人,參與修訂。
  • 京杭對話:杭州文瀾閣本《四庫全書》將重返北京展出
    文瀾閣《四庫全書》。浙江圖書館供圖中新網杭州9月21日電 (童笑雨)9月21日,記者從浙江圖書館獲悉,該館鎮館之寶文瀾閣本《四庫全書》,將於9月23日重回「誕生地」北京向公眾展示。此次展出的文瀾閣本《四庫全書》共計兩種,反映了運河誕生以來的千年變遷。杭州文瀾閣。浙江圖書館供圖9月23日,2020中國大運河文化帶「京杭對話」將在北京舉行。該活動以「運河上的京杭對話,共建共享新未來」為主題,包含京杭大運河專家研討、系列主題展等子活動。此次文瀾閣本《四庫全書》將參加「鑑古藏今共建共享千年運河」系列主題展。
  • 海南大學圖書館的鎮館之寶:《四庫全書》
    他認為:「世界第一大書《四庫全書》薈萃中國古籍精粹。」《四庫全書》可以稱為中華傳統文化最豐富最完備的集成之作。《四庫全書》全稱《欽定四庫全書》,是在乾隆皇帝的主持下,由紀昀等360多位高官、學者編撰,3800多人抄寫,耗時十三年編成的叢書,分經、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庫。共有3500多冊書,7.9萬卷,3.6萬冊,約8億字。
  • 《四庫全書》對此你了解多少呢?內容分四,書籍分七,現僅剩殘卷
    此書於乾隆四十六年告竣,共二十卷。它實際上是《四庫全書總目》的簡編本。△清朝皇帝乾隆,下令抄寫《四庫全書》中國古典文化典籍的分類,始於西漢劉向的《別錄》。到了西晉荀勖,創立了四部分類法,即經、史、子、集四大部門。
  • 「四庫本」為何質量不佳?《四庫全書》有個最核心的問題
    當時我以為「四庫」聲名在外,必然值得信賴;然而導師卻「善意」地提醒我:千萬不要再用這個版本了,它的訛誤並不少。 這件事引起我的疑問與好奇——「四庫本」為何質量不佳呢?直到我讀到美國學者蓋博堅的《皇帝的四庫:乾隆朝晚期的學者與國家》,方知關於「四庫」的來龍去脈。不得不說,作為一項文化工程,《四庫全書》的編著,頗有些意味深長之處,值得「咀嚼」。
  • 許超傑丨《四庫全書》提要文本系統例說
    而自乾隆六十年(1795)殿本《四庫全書總目》正式刊行以還,《四庫》學成為文獻學研究中頗為重要的一個專門領域,成果頗豐。就《四庫》提要而言,除正式結集而成的《四庫全書總目》這一最終彙編本外,各閣書前提要以及《四庫全書初次進呈存目》等各階段稿本、抄本的不斷發現與刊行,為我們研究《四庫》提要奠定了堅實的文獻基礎。
  • 明朝朱棣《永樂大典》能和清朝乾隆《四庫全書》相提並論麼?
    如果從涵蓋內容上來看《四庫全書》又要略勝《永樂大典》一些。《永樂大典》明成祖朱棣為了揚我國威,又因為一直以來中國都沒有一部涵蓋比較廣的書籍,很多官員在查找一些東西時往往需要查閱諸多古籍,很不方面,於是就有了朱棣讓姚廣孝等人編撰這麼一部百科全書。公元1403年到1408年,總共耗時5年時間成書。
  • 天一閣書藏古今,兵部侍郎痴迷藏書,家族世代守護400年……
    ▲ 圖為天一閣藏書乾隆三十七年,下詔修《四庫全書》,範氏子弟進獻藏書,乾隆見範氏藏書百年不毀,便下令測繪天一閣的藏書處,興造「南北七閣」,用以收藏《四庫全書》。至此天一閣聞名天下。南北七閣:文淵閣,位於故宮太和殿;文源閣,位於北京圓明園;文津閣,位於承德避暑山莊;文溯閣,位於瀋陽故宮;文匯閣,位於揚州大觀堂;文宗閣,位於鎮江金山寺;文瀾閣,位於杭州西湖孤山。
  • 歷史揭秘之清朝的《四庫全書》中,究竟刪改了哪些「忌諱」的內容
    眾所周知,四庫全書是中國歷史上堪稱工程量最浩大的一組圖書工程,全書字數高達八億字,就是放在今天的也是相當爆炸,堪稱一部「永遠也無人可以看完」的超級部書。但是這樣象徵著中國古代宏偉文化的作品為何歷來都受到很多人的詬病呢?其實關鍵就在於很多人認為,四庫全書修書大致就和毀書差不多。
  • 四庫全書,全套知識海洋,應有盡有,國學珍藏,值得各界人士學習
    導語《四庫全書》,是清代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擬稿完成,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完成著作。在乾隆的主持下,完成的一套曠世奇書,用人數3800多人多次整理抄寫,用了十三年製作。四庫全書套裝01全書珍藏之地乾隆當時讓人,手抄7部藏於全國各地。
  • 和坤主編《四庫全書》做了一件好事,看起來沒那麼討厭了
    局歷史記載;《四庫全書》全稱《欽定四庫全書》是中國當時古代規模最大的叢書,是清代乾隆時期編修的叢書,有眾多的高官大臣以及學者編撰而成的,耗時十三年之久、可以說是妙筆精良,國之精粹。其主要內容分為「經、史、子、集」四部構成。故稱之為「四庫」共收錄了3463種圖書,36000餘冊,約八億字,可以說是非常浩瀚了。
  • 陳玲娟女士史料暨四庫全書史料捐贈儀式在龍泉舉行
    12月12日上午,陳玲娟女士史料暨四庫全書史料捐贈儀式活動在龍泉市浙江大學龍泉分校舊址會議室舉行。抗日戰爭中,為保護浙江圖書館藏書,陳訓慈主持組織搶運館藏《四庫全書》及古籍善本,避至富陽、龍泉,又組織搶運寧波天一閣9000多冊藏書到浙南。新中國成立後,陳訓慈致力於圖書徵集,整理和搜集有較高參考價值的歷史與革命文物史料。1979年完成浙江博物館館藏善本編目工作。著有《全國省立圖書館鳥瞰》《中國之圖書館事業》《圖書館學函授講義》等。
  • 趙龍丨四庫館臣對宋人筆記分類的早期認知——從《四庫全書初次進...
    摘 要:《四庫全書初次進呈存目》是「四庫學」的重要文獻之一,處於四庫館臣纂修分類稿與《四庫全書總目》的過渡階段,有承上啟下的特點。《四庫全書初次進呈存目》撰者在對前代書目分類批判繼承的基礎上,搭建起較為完整的圖書分類體系,反映了四庫館臣對傳統學術史和學術體系的基本建構。
  • 亞洲最古老圖書館 風光堪比江南園林 藏多件「國寶」入選5A級景區
    天一閣始建於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佔地2.6萬平方米,是中國現存年代最早的私家藏書樓,也是亞洲現有最古老的圖書館和世界最早的三大家族圖書館之一。閣內現藏各類古籍近30萬卷,其中大部分為明代刻本和抄本,當地民間素有:「到寧波不到天一閣,等於沒有到過寧波」之說。
  • 為何說乾隆才是史上頭號罪人?看下他掌權時,到底都幹了什麼勾當
    四庫全書就是文字獄的一種雖然都覺得「四庫全書」是一部經典巨作,但是人們不知道的是,在修這部巨作的時候毀掉的書更多,這也算是文字獄的一種。那有人就會問了:修四庫全書的目的是什麼呢?為何還要從中毀掉大量的書籍呢?這些就要看看乾隆腦子裡到底怎麼想的了。
  • 寧波天一閣雨中遊,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藏書樓
    雕版印刷術介紹為了將他畢生所搜集的書能夠永久性的傳遞下去,範欽查閱了大量的歷史資料,最終以《易經》中陰陽五行之說來建造藏書樓。樓上為一通間取其「天一」,樓下為六開間取其「地六」,他認為「天一」「地六」這樣的格局能產生水,故此,用「天一閣」三字命其藏書樓,實為以水克火之意。
  • 揚州:GDP江蘇第7,旅遊收入1000多億,天寧寺西園,曾是乾隆行宮
    揚州有聞名中外的瘦西湖,還有大明寺,以及觀音山,揚州八怪紀念館,揚州雙博館,還有東關街,京杭大運河,以及寄嘯山莊何園,還有個園,以及市中心的文昌閣,還有隋煬帝陵,漢廣陵王墓博物館,還有準提寺,等等。2019年,揚州接待境內外遊客7747萬人,旅遊業總收入1000多億元,有A級景區55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