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有多座藏書閣,大部分被開發成旅遊景點,專門為收藏《四庫全書》而建的藏書閣你聽過沒有?如果沒有聽過,想必也是沒有去過的。
清朝中期,乾隆下令編撰《四庫全書》,並在江南修建三座書閣,用來珍藏這部鴻篇巨著,這三閣分別是鎮江金山寺的文宗閣、揚州大觀堂的文匯閣和杭州西湖行宮孤山聖因寺的文瀾閣,因為種種原因,文瀾閣成為僅存的一座,如今作為西湖博物館的一部分免費開放給遊客參觀。
文瀾閣建成於1783年,已經200多年,建造的費用由當時的浙江商人提供。
這座藏書閣是典型的江南園林風格,雖然規模比不上寧波的天一閣,但規格頗高,園林布局和細節處的擺設、雕刻都非常考究。
文瀾閣在孤山南麓,前面是詩情畫意的西湖,左邊是連接斷橋的白堤,右邊不遠處是西冷橋,每天從孤山路經過的遊客很多,不過不少遊客並沒有想過走進博物館一探這座曾經盛極一時的藏書閣。
準確來說,對於文瀾閣很多人是沒有印象的,不知道的。
文瀾閣珍藏的《四庫全書》是一部什麼樣的著作呢?它由紀曉嵐和360位高官、學者編撰,光抄寫者就多達3800多人,足足用了十三年的時間才完成。「四庫」指的是經、史、子、集四部。
這套鴻篇巨作編成之後,乾隆皇帝命令手抄七部,其中四部藏於紫禁城文淵閣為首的北方內廷四閣,其餘七部收藏於江南三閣。
杭州文瀾閣雖然位於遊人如織的西湖孤山路,但獨享一方清寧。這座園林式藏書閣的規模雖然不及寧波天一閣,總體布局卻是仿天一閣的形式,其主體為六開間樓房,在閣的東南面建有一座古色古香的碑亭,上面刻有乾隆皇帝的詩作和上諭。
文瀾閣依山傍水修建,亭閣、長廊、假山、奇石、樹木互映輝映,漫步遊園,仿佛走進唐宋詩人的詩作裡,它的名氣雖然不如蘇州的拙政園、留園,揚州的個園、何園等古典園林,風韻卻毫不遜色。
文瀾閣前方水池上豎立的奇石叫「仙人峰」,是西湖景區假山疊石作品中的精品,它造型獨特,從不同角度看,形象各異。
文瀾閣的御座房是皇帝休息兼辦公場所,現在看到的建築是清光緒年間在原址上重建的,民初一度改名「王陽明祠」。
太乙分青室是士子抄閱和憩息的地方,曾在1974年毀於大火,現在看到的建築是2009年重建的,不過風格上古樸典雅,並沒有嶄新感,這點做得很好。
建議旅遊時長:半小時
可以乘車到西冷橋附近,然後走路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