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覺得,歷史上最大的罪人非慈禧莫屬,畢竟慈禧籤訂了很多喪權辱國的條約,甚至為了滿足一己之私慾居然動用海軍經費。但是很多人不知道,乾隆才是歷史上最大的罪人,正是因為他掌權期間留下了罪惡的種子,於是在晚清時期才會開花結果。
有人想不明白,這到底是為什麼?因為慈禧接管政權的時候,大清朝就已經是個爛攤子了,慈禧也曾想法彌補,然而也是無力回天。那有人會說了,道光在位時期,洋人就開始對我們發動侵略並佔領我們的土地,為何不說道光是歷史頭號罪人呢?因為清朝留下隱藏的禍患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
可以說,這個罪惡的種子早就已經留下了,在道光上臺後就生根發芽了,到慈禧掌權時就已經開花結果了。而留下這個罪惡種子的人就是乾隆,那麼乾隆到底留下了什麼罪惡果實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大清朝走向下坡路就是從乾隆時期開始的
說到乾隆是歷史頭號罪人時,估計就有很多人心裡不滿了,乾隆不是創造盛世了嗎,不就是明君嗎?為何要說他是歷史頭號罪人呢?因為乾隆在位時期,做了這些事情,留下了重大的弊端,導致清朝開始衰落。於是乾隆走了40年後,洋人就開始對華夏發動侵略了。
乾隆上臺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廢除了雍正所有的改革政策
眾所周知,正是因為雍正實行了攤丁入畝、火耗歸公、士紳一體當差一體納糧等制度,清朝的經濟才穩步發展。於是在雍正去世時,清朝國庫中已經有5000萬兩白銀了,要知道康熙駕崩時,國庫也就700萬兩白銀,這是翻了7倍多啊。
而乾隆上臺後,就迅速廢掉了這些改革政策。這麼做不想讓國家的經濟有所發展嗎?這對國家來說還不是一個罪人嗎?
乾隆放任貪官橫行,留了和珅這樣一個大貪官幾十年
眾所周知,貪汙腐敗是阻礙國家發展的重大因素,這點在康熙時期就已經能看出來了。正是因為康熙晚年的放任貪官政策,於是導致了國庫虧空,連賑災和對外用兵的錢都沒有了。於是雍正上臺以後,大力懲治貪官,才讓國家的政治經濟能良好發展。
而乾隆繼位以後,就開始放任貪官橫行了,首先就是雲貴總督李侍堯,當時貪汙了無數錢財,但乾隆卻想法將其保了下來,不久還將其官復原職。不殺這樣的貪官,如何對得起天下百姓。
至於和珅這樣的就更不用說了,和珅為官期間,一共貪汙了8億兩白銀,相當於國庫15年的收入。那乾隆就不知道這種事嗎?肯定是知道的,乾隆也不是一個腦子犯抽的人。可見沒有乾隆的默許,和珅是絕不敢這樣貪汙的。
這樣做的結果就是導致很多官員群起效尤,都開始走向貪腐道路。於是在乾隆晚年時期,天下再次處於一片混亂之中,才會有所謂的白蓮教起義,社會黑暗程度遠勝於康熙晚年。因此,這就是乾隆的第二項大罪。
乾隆的第三項罪行就是閉關鎖國
眾所周知,只有對外開放才能走向強盛的道路,唐宋明這些朝代無一不是對外開放而有了很大的發展。本來雍正在位時期,還開放了四個對外港口。然而到乾隆繼位以後,就關閉了其中的3個港口,只留下了一個港口。這樣做,不就看不到人家的發展了,看不到人家的發展如何能取齊之長補己之短,國家又怎麼能良好發展呢?
當時英國大使帶著先進技術和武器前來拜訪大清朝的時候,乾隆居然還吹噓自己的集團是天朝上國應有盡有,不需要英國人幫忙。,這就是閉關鎖國的下場,看不到人家的技術有多麼先進,後來西方正是憑藉這些技術打開了華夏的國門。
而當時乾隆回贈給英國國王的禮品都是一些茶葉絲綢之類的東西,於是英國人看到清朝沒有什麼大的發展,幾乎是處於原地踏步走的階段。於是英國覺得清朝好對付,才對我們發動了侵略戰爭。
乾隆時期,文字獄走向了一個高峰
雖然歷朝歷代都有文字獄,就是康熙雍正在位時期都有,然而乾隆朝的文字獄卻是有史以來的一大高峰,可以說前所未有。
雍正在位時期,也就有10多起文字獄,然而當乾隆上位後,乾隆居然製造了130多起,這比雍正時期多了多少啊。其中47案的案犯全都丟了性命。而且很多人還因此被抄家滅門,很多案件都是無中生有的。
四庫全書就是文字獄的一種
雖然都覺得「四庫全書」是一部經典巨作,但是人們不知道的是,在修這部巨作的時候毀掉的書更多,這也算是文字獄的一種。
那有人就會問了:修四庫全書的目的是什麼呢?為何還要從中毀掉大量的書籍呢?這些就要看看乾隆腦子裡到底怎麼想的了。
其實乾隆這麼做的根本目的就在於藉此看一下哪些書會對自己的統治產生影響,然後再想法再將這些書全都毀掉,或者改編成對自己有利的內容。
不用說,明末清初時那些反清的文稿書籍肯定是會被銷毀的。而且宋朝時期那些返遼夏金元的這些書也全都被銷毀了。因為這些朝代也是異族建立的,清朝統治者很容易聯想到自己,於是一併銷毀了。
修著四庫全書時毀掉的書籍不計其數
據粗略統計,為了修《四庫全書》,共從全國收集各類圖書3500餘種,其中有3100多種都被銷毀了,這是毀了多少部書啊。那些經典的著作,居然都這樣毀了,實在是令人非常的氣憤。
看一下,乾隆真的目的是修書嗎?這不就是毀書嗎?這不就是對文化的一種摧殘嗎?
據統計,在修撰《四庫全書》的過程中,所銷毀的書籍約有一萬三千六百卷,總數達15萬冊。這對中華文化來說,這就是犯罪啊。乾隆修這部書的罪行遠勝於功績。
雖然很多人都覺得秦始皇殘暴,毀掉儒家經典,活埋所謂的儒生,然而和乾隆相比,秦始皇又算的了什麼呢?
乾隆最大罪行:窮奢極欲,浪費錢財
乾隆在位60年間,六下江南,而且修建了圓明園和頤和園等園林,所耗錢財不計其數。
雖然康熙也曾六下江南,但每次出行也就少數人隨行,乘坐的也是普通小船,也沒耗費多少錢財。而乾隆六下江南花費的錢財達到了2000萬兩,都是乘坐龍舟出行。2000萬兩什麼概念?要知道康熙晚年國庫也就700萬兩存銀,相當於康熙晚年國庫3倍的收入。或者可以這樣說,從前20兩銀子就相當於一個普通百姓的基本生活費了,這是多少普通百姓的基本生活費了,這不是浪費民脂民膏嗎?
乾隆下江南的目的更多是為了遊山玩水,就是為了能好好到各地遊玩一番。
這還不算完,乾隆還大肆修建園林,這又花費了無數錢財,不知道又相當於多少民脂民膏了。
乾隆在位年間,圓明園正式修建完工了,而且還著手修建了清漪園。這些都是為了滿足一己之私慾,對於國家的發展起不到幫助?這些錢用在民生上不是更好嗎?
正因為浪費了無數錢財,而當時很多百姓連飯都吃不上,於是才會有很多百姓選擇造反。
乾隆的另一大罪行:傳錯繼承人
正是因為乾隆的這些舉措,導致乾隆晚年時期,天下處於水深火熱之中。雖然康熙晚年也是如此,但康熙知道,只有讓雍正繼位,這一切才能有所變化。然而乾隆卻傳給了一個不敢大膽改革的嘉慶,讓集團繼續落寞。
雖然當時乾隆的兒子們幾乎都走了,但是除了嘉慶以外還有3個兒子,乾隆為何不傳位給他們?
總結:
正是因為乾隆的這些舉措,導致集團開始落寞。當時英國人來訪時就看到了這一點,英國大使回去後報告了這些問題,英國才會有恃無恐,才敢對我們發動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