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之後,滿清為何開始走下坡路?重要原因竟跟白蓮教有關

2020-12-17 你陪我到白頭

乾隆61年(1722),康熙皇帝在暢春園駕崩。這位中國歷史上執政時間最長的皇帝,開創了大清王朝空前的盛世。可以說,其後的雍正、乾隆兩位皇帝的盛世稱謂,都是以康熙帝為基礎,特別是乾隆皇帝的稱謂。

了解清代歷史的人都知道,乾隆朝的興盛,很大程度上是靠吃康熙和雍正的老本子。儘管乾隆帝自稱是「十全十美的老人」,但是,當他剛退位時,白蓮教起義爆發了。白蓮花教在我國由來已久,早在漢代就已顯露端倪。

那時候,白蓮教隨絲綢之路傳入中原,流傳千餘年。另外,與其他勸人向善的宗教不同,白蓮教的教義是非常激進和反動的。長期以來,由於受到這類教義的影響,白蓮教的信徒常常對朝廷的決定百般反對。此外,一旦朝廷統治動搖,他們就會乘機造反。

第一次大範圍的白蓮教起義,可追溯到唐後五代十國時期。那時,白蓮教首領母乙等人,誘使大批信眾,向當地政權發動武裝進攻。儘管,這場叛亂很快就平定了,首領母乙也死了,但是周圍的人還是被劫掠了。

這一次,白蓮教基本消失在人們的視線裡,直到宋徽宗登基,才有了動靜。眾所周知,宋徽宗是一位酷愛藝術的皇帝,他在書畫方面頗有造詣,但在政治方面卻是個平庸的昏君。不能看出蔡京的奸詐,他就把蔡京放在了宰相的位置。

所以,在蔡京掌權之後,便堂而皇之的買賣官職,增加稅收,鬧得民怨沸騰。宣和二年(1120年),方臘利用民眾對朝廷的不滿,大舉造反。根據史家的考證,方臘起義與白蓮教有千絲萬縷的關係。因此,在方臘死後,白蓮教被北宋政府定義為邪教。事實上,從白蓮教的發展史上看,只要政局不穩,白蓮教就會順勢而為。乾隆是公認的盛世,既然是盛世,那為什麼白蓮教暴動又會爆發呢?

實際上,清朝中的白蓮教起義,並不是始於乾隆後期。清兵入關後頒布的「剃髮令」,引起了不少明朝遺民的不滿。因此,看到越來越多的人反對清王朝,白蓮教便打著「反清復明」的旗號與清政府作對。然而,由於清廷的手腕太過強硬,白蓮教的叛亂很快就平息了。

而且,在清朝早期,八旗軍的戰鬥力是很強的。白蓮子雖有心推翻清王朝的統治,但面對八旗軍,實在是不堪一擊。所以,在乾隆帝登基之前,白蓮教並不很有名。而在乾隆治下的初期,清朝確實非常強大。但是後來,隨著乾隆的南巡、官吏腐敗等,使清朝開始走下坡路。

何況八旗軍也是人,是人就會有懈怠的心。乾隆帝在位一百五十多年,清廷建立了一個漫長的太平王朝,使八旗兵很少有作戰的機會,就像一隻久久不動的猛虎,雖然外表上看起來兇猛,實際上卻沒有什麼作戰的能力。

因此,白蓮教首領正是看透了八旗兵的處境,才有勇氣發起一場暴動。

暴動突然,乾隆皇帝震驚不已,趕忙下旨讓和珅派人平定。對乾隆皇帝來說,經過他幾十年的治理,國家各方面都很強大,消滅一個小小的白蓮教應該不成問題。

然而戰爭的進展卻遠遠超出了他的預料。在白蓮教幾個首領被殺之後,反叛勢力反而愈演愈烈。另外,八旗軍戰鬥力下降嚴重,根本無法控制局面。無可奈何,乾隆帝不得不動用六十萬綠營士兵。但是綠營也沒有戰鬥力。由於綠營士兵分散在各地,主要依靠世兵制維持。

這樣既保證了綠兵的數量,又降低了綠兵的戰鬥力。這個所謂的世兵制,就是父子二人一起當兵,一旦當兵了,家裡兩個壯勞力就只能為軍隊效力一輩子,而且很難得到提升的機會。所以,綠營兵的士官們大部分是混在一起的,根本沒有想過要殺死敵人,報國。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戰鬥突然發生,這支部隊的戰鬥力是可以想像的。

於是,在白蓮教率先造反之後,雲貴地區的幾個勢力迅速作出反應,對清王朝的統治造成了很大衝擊。那時,乾隆皇帝的寵臣福康安、和珅的弟弟琳琅都被叛軍殺害。再者,白蓮教在四川和湖廣一帶,經常與清軍進行遊擊活動,那裡山巒密布,難以盡其所能剿滅叛軍。

於是,白蓮教的叛軍越打越多,清王朝的國力也越來越弱。儘管叛軍最終被平息,但清王朝再也不能重振旗鼓。因此,清代以後是一代不如一代,一代不如一代。最後,辛亥革命爆發後,溥儀是清朝的末代皇帝,1912年2月12日被迫下臺,結束了清朝的統治。

相關焦點

  • 「義和團」與「白蓮教」,同為反封建性質組織,卻為何勢同水火?
    而「義和團」的誕生,則在乾隆年間,它本是一種拳術的名稱,再加之辮繩之類的武器,練此類功法之人自發組成了武術團體,他們招收門徒結成社團,以至於清廷認為他們「必非安分之徒」。到了嘉慶年間,「義和拳」吸收了宗教概念,形成了自己的教義,逐漸成為反封建的一個重要組織。
  • 東吳是什麼時候開始走下坡路的
    孫權 大家好,今天我們一起討論一下這個問題,東吳是什麼時候開始走下坡路的? 也許很多人第一印象會是孫權駕崩、吳主孫皓繼位,東吳才開始走下坡路的。但實際上,從孫權稱帝的那會就已經開始走下坡路了。東吳帝國衰敗的跡象已經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始顯露出來了:
  • 清朝滅亡之後,滿清貴族的八大姓氏分別改成了什麼漢姓?
    關氏是原本滿清貴族瓜爾佳氏一族,按照《八旗滿洲氏族通譜》的排名,瓜爾佳氏被稱之為「滿族第一氏族」首位,努爾哈赤與其家族聯姻,並成為努爾哈赤建立後金基業的一支重要力量
  • 乾隆皇帝的第二個皇后烏拉那拉氏,為何遭到乾隆皇帝討厭厭惡?
    不過奈何命薄,在乾隆繼位十三年後便撒手人寰,這讓乾隆異常悲痛,下令全國上下為富察氏舉行喪禮三年。乾隆有多想念這位皇后呢?在富察氏去世之後乾隆作了很多思念富察氏的詩,並且因為富察氏是在濟南病逝的,所以乾隆在之後下江南的途中便都是繞過濟南。
  • 清朝歷史上最禍國殃民的4位皇帝,乾隆屈居第二,第一眾望所歸
    當時滿清政府存在的政治腐敗問題,使得國家沒有可用之臣,進而導致中國在腐朽階級的帶領下,進入了更難以挽回的局面。 第三位:嘉慶皇帝 嘉慶皇帝就是愛新覺羅·顒琰,清朝第七位皇帝,滿清政府定都北京後的第五位皇帝,是乾隆皇帝的繼位者。
  • 和珅被嘉慶皇帝抄家,抄出8億兩白銀,為何大清國庫還是沒留住銀子
    那麼,既然這麼多白銀,為何嘉慶皇帝還是國庫空虛呢?這次,就從清朝的內部原因和外部原因兩方面來分析一下這個問題。 內部原因 乾隆後期國力衰退,國庫空虛
  • 中國古代唯一一個沒有昏君的王朝,為何不到300年還是走向滅亡?
    在著名的歷史讀物《全球通史》中,作者斯塔夫裡阿諾斯博士對於中國王朝的總結是,在王朝的初期,往往有一個英明的君主使得國家更加強大,然而在之後卻不可避免的走向衰落,雖然中間有中興之主在王朝的燃爐裡增磚添瓦,但是這座火爐還是會熄滅。
  • 為何說乾隆才是史上頭號罪人?看下他掌權時,到底都幹了什麼勾當
    但是很多人不知道,乾隆才是歷史上最大的罪人,正是因為他掌權期間留下了罪惡的種子,於是在晚清時期才會開花結果。有人想不明白,這到底是為什麼?因為慈禧接管政權的時候,大清朝就已經是個爛攤子了,慈禧也曾想法彌補,然而也是無力回天。那有人會說了,道光在位時期,洋人就開始對我們發動侵略並佔領我們的土地,為何不說道光是歷史頭號罪人呢?
  • 第二次布爾戰爭後,英國為何開始走下坡路
    英國從此由盛轉衰,開始走下坡路。由於布爾戰爭的打擊,英國的各殖民地開始離心,迫使英國不得不提升各殖民地政府的地位,為大英帝國的解體埋下了隱患。同時,由於英國在布爾戰爭中糟糕的表現,各國對英國的忌憚和畏懼心理大大降低,其他列強開始蠢蠢欲動。戰前,各國都把英國視為不可戰勝的王者,根本沒人敢輕易招惹他,很多國家甚至連挑戰他的勇氣都沒有。
  • 清緬之戰緬軍燧發槍顯神威,清軍連折四員主將,乾隆為何不引進?
    嘉靖朝後期,明朝開始衰落,緬甸擺脫了大明的控制,慢慢"強大"起來,但萬曆時期,明朝軍隊也曾奮起餘勇,挫敗了莽應裡的東籲王朝對雲南的進犯,還收復緬北故地。1762年(乾隆年間)開始,緬甸的貢榜王朝多次侵入雲南,騷擾劫掠邊民。
  • 尼泊爾入侵清朝,乾隆為何捨近求遠從東北調兵?他們是索倫虎兵!
    它的面積只有14萬平方公裡,相當於安徽省;假如用現在中國的領土面積跟它相比,是尼泊爾面積的將近70倍。而要是跟清朝全盛時的面積相比,就更可憐了,差不多只有清朝國土面積的100分之一。如果把尼泊爾跟清朝做比較,說他們一個是螞蟻一個大象,一點都不過分。
  • 黃渤代言:當年人氣火爆的「雞排大王」,為何卻開始走了下坡路?
    隨著經濟的騰飛,人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幾十年前,大家對吃飯最大的願望就是吃飽,但是到了現在,人們追求更多的在於嘗試新鮮的口味和美味的口感,改革開放以來,無數外企入駐中國,其中就包括肯德基、麥當勞這種西式快餐,點單基本無需等待,不光速度快,而且味道全國統一,多年來,憑藉其優秀的經營能力和創新能力,在中國的餐飲市場的地位穩居前列,在看到了全球連鎖大獲成功之後
  • 和珅大肆貪汙,乾隆為何閉一隻眼?因為這奴才用著順手、用著放心
    乾隆不殺和珅,只能說明在他心裡和珅罪不致死,功可抵過。為何如此?主要有以下兩方面的原因。 其一,乾隆雖知道和珅貪,卻沒想到他竟然敢這麼貪。 電視劇中,和珅跟乾隆的關係很是親近,經常與紀曉嵐一起隨著乾隆四處微服私訪,亦君亦友。
  • 乾隆憤怒為何至死不休!如懿斷髮因為「更年期」?禍及兒子無爵位
    《如懿傳》中乾隆的皇后如懿原型,其實就是清高宗的繼任皇后輝發那拉氏,關於這位「如懿」惹惱皇帝的原因,通常認為是在乾隆第四次南巡行程中,帝後失和輝發那拉氏憤而做出「剪髮」這一大不敬、大不孝的悖逆之舉,令乾隆一怒之下對她形同廢黜,死後也喪儀至簡。輝發那拉氏為何會剪髮,乾隆對她的恨為何至死不休呢?
  • 滿清誤我百年這個說法是否正確?
    《南京條約》又稱《江寧條約》永遠走不出的怪圈這個歷代統治者都想克服,卻又無濟於事的怪圈就是先人開創先業,後人便因嬌生慣養,沉迷於酒色之中,這是不消說的事,不得不說,滿清這一點,要比先朝做得好的多。不管是看哪一個朝代的歷史,當一個朝代出現一個昏庸的皇帝(如唐朝的唐玄宗、清朝的乾隆皇帝),也就是到了這個朝代的轉折點,之後這個朝代的發展,就可以自行腦補了:農民起義狼煙四起,外族侵入,王朝更替的一系列的戰事,官員腐敗,這會持續到王朝滅亡。
  • 過了45歲,身體開始走下坡路,為了健康,要改二習,護三處
    其實衰老是自然發生的,沒有人有能力改變,而衰老所帶來的一系列變化,可能才是我們抗拒它的主要原因。很多人都說,過了45歲之後,我們會迎來人生的「高危期」,在這段時間,我們可能會面對來自於各種疾病的考驗,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的體質不可避免地開始走下坡路,身體越來越差,抵抗力越來越弱。但越是在這種關鍵時期,我們越要做好充足的準備,保養好身體,為抵禦病魔建起「高牆」。
  • 乾隆剛死,嘉慶為何立即誅殺和珅?嘉慶:我必須這樣做,已經忍他很久了
    和珅有能力,深受乾隆寵信,他把持清廷高層眾多職位,嘉慶皇帝為何一定要殺他? 乾隆是在嘉慶四年(1799年)正月初三駕崩的,四天後和珅被抄家下獄,十二天後賜死。如此迅速處死和珅,完全不顧還在乾隆大喪期間。嘉慶自己也擔心是不是太快了點,和珅被賜死後,嘉慶和直隸布政使吳熊光有過一段對話。
  • 不露聲色的殘暴君主——乾隆皇帝
    「以倡優蓄之」這就是當時的《四庫全書》總編纂、學問滿腹的紀曉嵐在乾隆皇帝眼中的地位。也代表了讀書人在乾隆朝的地位。但無疑,紀大菸袋還算是極其幸運的。滿清的江山可以說是撿來的。恰逢明末天災人禍、內憂外患並發,加之大明內部傾軋嚴重,導致滿清以一山野部落入主中原,統治泱泱中華二百餘年。
  • 乾隆陵墓:滿清最有福氣的皇帝,自詡十全老人,結果屍骨卻被扔在臭水裡
    愛新覺羅·弘曆,年號乾隆,他是滿清入關後的第四位皇帝。25歲登基,在位60年,禪位後又當了3年太上皇。乾隆是滿清最有福氣的皇帝,以89歲的高齡去世。乾隆自稱「十全老人」,具體來說就是,「十功者,平準噶爾二,定回部一,大金川為二,靖臺灣為一,降緬甸、安南各一,即今之受廓爾喀降,合為十。」這是一組反映乾隆墓地裕陵的照片。
  • 他明明是絕頂聰明之人,卻多次為自己辦葬禮,原因與乾隆皇帝有關
    他明明是絕頂聰明之人,卻多次為自己辦葬禮,原因與乾隆皇帝有關雍正膝下子嗣不多,有資格爭奪儲位的僅有弘時、弘曆、弘晝三人,弘時因得罪雍正被過繼給了八爺允禩,後來更是被摘掉了黃帶子,玉牒除名,趕出紫禁城。可這樣一位絕頂聰明之人,卻多次在生前為自己舉辦葬禮,甚至邀請了整個宗族的人前來觀看,以至於幾乎每年都會遭到大臣們的彈劾,可他卻依然我行我素,絲毫不知收斂,這是為何呢?難道這位和親王的精神真的有問題嗎?其實不然,弘晝這樣做與乾隆皇帝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