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說狄托「毀了」南斯拉夫呢?

2020-12-22 揭秘歷史的頭條

【歷史】中國有句話叫做「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意思是韓信成功是因為蕭何,而失敗走向滅亡,也是因為蕭何,而這句話放在國家層面更是如此。因為很多國家的成功,強大,依賴強悍的領導人,但是最終的衰弱和滅亡,其實也是如此。尤其是很多強國,國家的強大和滅亡,都是因為強悍領導人。最典型的就是南斯拉夫,為何說狄托「毀了」南斯拉夫呢?因為他幹了三件事,徹底毀了南斯拉夫。

我們知道南斯拉夫那是二戰後產生了歐洲強國,國土超過26萬平方公裡,人口眾多,軍事強悍,素來有巴爾幹猛虎之稱,那是強大無比。而我們也知道,建立南斯拉夫的就是狄托,是狄托這位強悍的總統,在位長達40年,帶領南斯拉夫走向強大,成為世界最繁榮的國家,連美國和蘇聯都不敢招惹。

但是在狄托死後才僅僅10年時間,這麼強大繁榮的南斯拉夫就走向了解體,國家徹底滅亡,退出歷史舞臺。而現在來看,南斯拉夫也是成也狄托,敗也狄托。也就是說狄托「毀了」南斯拉夫,為何這麼說呢?因為他幹了三件蠢事。

第一,歧視斯洛維尼亞。

狄托在位的時候,歧視就種下了解體的種子。我們知道南斯拉夫解體,那是斯洛維尼亞帶頭的。而為什麼斯洛維尼亞要帶頭獨立,其實就是因為狄托,狄托建立南斯拉夫後,因為斯洛維尼亞比較富裕,所以狄托在斯洛維尼亞徵收重稅,以補貼其他國家。使得這種歧視政策,讓斯洛維尼亞百姓困苦,而且不滿,這一點那是斯洛維尼亞帶頭鬧獨立的核心原因,埋下了解體的根本。

第二,打壓主體民族。

每個國家要穩定和繁榮,最根本的要依賴主體民族。而南斯拉夫的主體民族就是塞爾維亞人,這一點那是無法改變的。所以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加大塞爾維亞人的力量,提升主體民族佔比。

但是狄托卻恰恰相反,其為了提升家鄉克羅埃西亞的地位,那是不斷打壓塞爾維亞人,打壓主體民族,使得整個國家難以集中權力,塞爾維亞更是獨木難支。這也造成了在南斯拉夫解體的時候,沒有力量能夠平定叛亂的主要原因了。

第三,制度的淪陷。

南斯拉夫是一個聯邦國家,以當時南斯拉夫的發展和繁榮來說,只需要建立穩固的制度,那麼國家的發展也是有保障的。但是狄托死後,自己掌權40年,死後來了個輪流執政,每個共和國都可以輪流坐莊,造成權力的極度分散。因為每個共和國都有私利,最終使得國家離心離德,而且這個制度那是缺乏穩定性,反而加速了分裂。所以狄托的這三件事,直接毀了南斯拉夫,也是南斯拉夫的罪人啊。

歡迎關注【揭秘歷史的頭條】,每天為您更新新鮮的歷史資訊,不出門看天下事!

參考文獻:《世界近現代史》。

相關焦點

  • 成也狄托,敗也狄托!10年時間,親手毀了南斯拉夫
    南斯拉夫一個已經不存在的國家,曾經與我們是何其的相似,關係是何其密切!這個曾在歐洲屬於強大範疇的國家,鼎盛時期連蘇聯都要忌憚三分,被稱為巴爾幹猛虎!然而最終也分裂成了7個國家,鼎盛繁榮與分崩離析之間不過10年,罪魁禍首便是狄托!
  • 南斯拉夫一分為七,狄托去世40年,7國民眾為何懷念狄托統治?
    南斯拉夫一分為七,狄托去世40年,7國民眾為何懷念狄托統治?南斯拉夫曾是歐洲最強大的一個國家。而該國的締造者就是狄托總統,狄托擔任南斯拉夫領導人時,該國奉行路線很特殊,雖然是社會主義國家,但不懼怕蘇聯,而且得到美國的青睞。
  • 為何我們的兄弟之國南斯拉夫會解體,而我國卻永遠不會?
    二戰後,因為蘇聯的強勢崛起,狄托領導的南斯拉夫也藉機完成了獨立,成為巴爾幹半島上一個十分強大的國家。不過,狄托領導的南斯拉夫游離於蘇聯和美國的陣營之外,有著幾乎完全獨立的外交環境。所以,南斯拉夫和我國的關係非常不錯。
  • 「巴爾幹之虎」:1國變7國,前南斯拉夫為何崩潰解體?
    前南斯拉夫為什麼會分裂的?分裂的過程又是怎樣的呢?南斯拉夫這個已經從地圖上消失了的國家,曾經也是巴爾幹半島上統一的大國,然而,這個國家只存在了不到一百年就香消玉殞啦。今天就帶著大家來細細品一品前南斯拉夫風雲變幻的歷史進程。
  • 南斯拉夫分裂的七國裡,唯獨此國發展最好,上任總統還是個大美女
    如此繁榮的一個國家,為何後來會分裂為7個國家呢?這就不得不提到一個人,即狄托。 南斯拉夫是以塞爾維亞族為主,狄托的做法,無疑激化了這兩個民族之間的矛盾。
  • 處決幫兇,1945年時南斯拉夫遊擊隊的大規模復仇行動
    二戰最慘烈戰場除蘇聯外,就是南斯拉夫了,南斯拉夫又以克羅埃西亞最為血腥,1941-1945年,同納粹合作的克羅埃西亞武裝民兵-烏斯塔沙殺害了約70萬塞爾維亞人,猶太人,吉普賽人,以及狄托的遊擊隊員。
  • 世間再無南斯拉夫,其四分五裂後的繼承者是我國的友邦—塞爾維亞
    1、南斯拉夫的崛起 巴爾幹半島,在歐洲是一個獨特的存在,這裡是歐洲天主教、俄羅斯東正教、中東伊斯蘭教三大勢力的交匯處和爭霸所,也正因如此,這裡被稱為「巴爾幹火藥桶」。 南斯拉夫的出現,改變了這一局面。而南斯拉夫的出現,其實也是機緣巧合,或者說,塞爾維亞人抓住了歷史的機遇。
  • 鐵血二戰南斯拉夫:130萬正規軍灰飛煙滅,遊擊隊挽回尊嚴!
    二戰時的南斯拉夫軍隊如何?當時南斯拉夫王國的皇家軍隊,其在歐洲範圍內無疑是一支規模龐大的軍隊,南斯拉夫王國的正規軍是在一戰結束後才組建的,在組建初期面臨著很多軍隊都曾有過的問題:軍費緊缺,1933年南斯拉夫的旁邊還站著義大利和匈牙利,這兩個國家都是虎視眈眈地注視著南斯拉夫。
  • 啊,老朋友再相見:中國與南斯拉夫的交往小史
    南斯拉夫關於二戰的雕塑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南斯拉夫抵抗力量在南共領導人狄托元帥的指揮下與德國法西斯進行了頑強的鬥爭。二戰勝利後,狄托團結起各民族人民,建立起了南斯拉夫聯邦人民共和國,1963年改稱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此時的塞爾維亞是南聯邦共和國組成之一。
  • 二戰後南斯拉夫的巴爾幹聯邦計劃為什麼最終沒有成功?
    由於南共及其領導的遊擊隊在整個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是巴爾幹地區抵抗軸心國的主體力量,因此早在南斯拉夫遊擊隊運動蓬勃發展及其影響擴大到阿爾巴尼亞、馬其頓和希臘北部的時候,南共領導人狄托就有意以南斯拉夫為主建立整個巴爾幹軍事與政治中心。
  • 南斯拉夫民族衝突原因探析
    那次戰爭給南斯拉夫地區各民族留下的心理創傷一直影響該地區當代社會進步與發展。學術界一直在討論,南斯拉夫各民族團結合作的局面,為什麼會頃刻之間土崩瓦解呢?要認清這一問題,就必須闡明巴爾幹地區各民族間結盟與歷史積怨、南聯邦時期的民族政策及其產生的後果。同時,由於南斯拉夫民族衝突在20世紀90年代後期爆發,與南聯邦當時面臨的國際國內形勢變化直接相關,因此,還需闡明南斯拉夫民族衝突爆發的國際國內因素。
  • 南斯拉夫被美國和歐洲一分為七,為什麼塞爾維亞還想加入歐盟
    塞爾維亞的前身,是曾經赫赫有名的南斯拉夫,在上世紀狄托時期,其疆域達到25萬平方公裡,人口超過2300萬。不僅經濟發達,民眾富裕,軍事力量也號稱全球第四,是實至名歸的「巴爾幹之虎」。
  • 為什麼南斯拉夫消失了?
    1989年東歐劇變,在外部的消極影響和內部的多種矛盾的共同作用下,1991年斯洛維尼亞、克羅埃西亞和馬其頓先後宣布率先脫離南斯拉夫聯邦獨立。次年,波赫宣布獨立,餘下的塞爾維亞與蒙特內哥羅組成南斯拉夫聯盟。2003年2月,南斯拉夫聯盟議會兩院通過《塞爾維亞與蒙特內哥羅憲章》,南聯盟改名為塞爾維亞與蒙特內哥羅」。至此,南斯拉夫徹底消失在歷史長河之中。
  • 二戰中殘酷的南斯拉夫戰場,抓到戰俘全部處決一個不留
    二戰歐戰戰場上較為殘酷的戰場有蘇德戰場和南斯拉夫戰場,但南斯拉夫戰場則更為殘酷。德國對於南斯拉夫遊擊隊的抵抗打擊尤為殘酷。1941年4月希特勒入侵南斯拉夫,派空軍大肆轟炸南首都貝爾格勒,造成上萬平民被炸身亡。南斯拉夫戰役打響。
  • ...奧託卡王的權杖|南斯拉夫王國|巴爾幹半島|彼得二世|鮑裡斯三世...
    二戰時的南斯拉夫王國鄉村。南斯拉夫的小鎮。塞爾維亞是引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地方。1914年,正是在當時屬於塞爾維亞王國的塞拉耶佛,一個塞爾維亞青年槍殺了奧匈帝國王儲斐迪南大公,引發了席捲歐洲的大戰爭。一戰結束11年後,領土擴張的塞爾維亞改稱南斯拉夫王國,王國的首任國王亞歷山大一世在1934年出國訪問時在馬賽也被刺身亡,與當年在塞爾維亞被刺的王儲相隔整整20年,冥冥中因果循環報應不爽。由此看來,丁丁在1938年去拜訪的那位正值壯年的西爾達維亞國王,應該不會是當時的南斯拉夫王國二代國王,幼主彼得二世,那位小國王當時只有15歲。一戰導火索:塞拉耶佛刺殺事件。
  • 南斯拉夫已解體,為什麼西方還要繼續針對南聯盟?在於這三個原因
    不過南斯拉夫本來就是由幾個國家組成的聯邦共和國,自從狄托死後,其國內就再也沒人有威望壓制。蘇聯一解體,當時南斯拉夫的社會主義更是沒了依靠。狄托在西方的慫恿、支持下,南斯拉夫爆發了數次內戰。斯洛維尼亞,克羅埃西亞,波赫,馬其頓四國先後獨立,因此昔日的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步了蘇聯的後塵直接解體了。唯有小國黑山不願獨立,依然跟隨著作為主體的塞爾維亞,組成了南斯拉夫聯邦共和國。不過這個南聯盟人口不到千萬,疆域也只有十萬平方公裡左右,在解體之後更顯得虛弱,與當初的南斯拉夫無法相比。
  • 二戰,號稱南斯拉夫魔鬼的「歐根親王」山地師,最後的下場如何?
    二戰,號稱南斯拉夫魔鬼的「歐根親王」山地師,他們屠殺平民,無惡不作。那麼,他們最後的下場如何呢?罪有應得,死不足惜!「歐根親王」山地師一支「二狗子」隊伍。「歐根親王」山地師一支「二狗子」隊伍1941年,納粹德國入侵南斯拉夫,經過短暫的交戰,當時的南斯拉夫政府直接選擇了投降。雖然南斯拉夫的高層們投降了,但是南斯拉夫人民並沒有選擇投降,由狄托領導的南斯拉夫遊擊隊與入侵的德軍殊死搏鬥,嚴重威脅了納粹德國佔領的巴爾幹地區。
  • 魔鬼部隊的覆滅:二戰德國黨衛軍第七歐根親王山地師對戰南斯拉夫...
    1941年3月27日,地處東南歐的南斯拉夫發生政變,空軍司令西莫維奇組織臨時政府,拒絕與法西斯德國結盟,轉而向英國靠攏。作為報復,惱羞成怒的希特勒下令德軍入侵南斯拉夫,1941年4月15日,南斯拉夫政府投降,大部分國土成為德國和義大利的佔領區,匈牙利和羅馬尼亞也分得部分領土,克羅埃西亞則在當地的法西斯組織烏斯塔施的領導下建立了所謂的克羅埃西亞獨立國。
  • 痛擊美國,南斯拉夫可以的!|地球知識局
    那麼南斯拉夫的籃球之強大,是如何締造的呢?南斯拉夫籃球的輝煌與希望一戰結束後,隨著奧匈帝國的分崩離析,在巴爾幹半島西岸出現了一個新的國家——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斯洛維尼亞王國。1929年更名為南斯拉夫王國,意為南方的斯拉夫人。
  • 米洛舍維奇為何獲得兩種截然相反的評價,他一生究竟做了什麼
    (米洛舍維奇舊照)那麼,米洛舍維奇到底做了事,為什麼會得到兩種極端的評價呢?1941年,米洛舍維奇出生在塞爾維亞一個東正教家庭。當時的南斯拉夫政壇是有些動蕩的。自南斯拉夫成立以來,克羅埃西亞出身的狄托一直在國內大力打壓塞爾維亞民族主義。雖然說這樣做多少有些傷害塞爾維亞人的感情,但起碼狄托憑藉著個人超高的聲望,讓南斯拉夫達到了某種程度上的民族平衡。但在1980 年狄托去世之後,塞爾維亞人開始站出來爭取更多的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