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入選非遺,發源地在河南溫縣,來陳家溝感受太極拳魅力

2020-12-27 王府竹海度假旅遊區

北京時間2020年12月17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通過決議,將中國申報的「太極拳」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而太極拳發源地則是在河南溫縣的陳家溝,為慶祝太極拳申請非遺成功,當地也是歡聚一堂,舉行慶典來紀念這一歷史性的一刻,陳家溝的各個景點依然燈火通明、流光溢彩,一片熱鬧景象。

陳家溝位於河南焦作溫縣,陳家溝原名常陽村,明朝洪武年間,山西澤州人陳卜遷至該村,因村中有一條南北走向的深溝,隨陳氏人丁繁衍,該村因此更名為「陳家溝」。之所以稱之為太極故裡,不僅是因為黃河與洛河交匯孕育出太極陰陽文化,更因為在這裡誕生了風靡世界的武術精粹——太極拳。

一進入陳家溝,太極文化的印跡隨處可見,厚重的太極拳文化,讓這裡的每一寸土地都蘊含著濃鬱的傳統文化氣息。來到陳家溝第一個應該去的景點便是太極拳祖祠,這裡既是陳氏族人尋根問祖、祭拜先祖的家族宗祠,也是太極拳習練者祭拜歷代太極宗師之地。

擁有清風嶺、東溝、南水北調渠、新老蟒河等各類生態環境資源的陳家溝,成為遊客身臨其境感受太極拳神奇魅力、體驗太極拳深厚文化的旅遊勝地。作為國家4A級景區,陳家溝景區被評為省三鑽級智慧景區;陳家溝獲評首批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河南省文化產業特色鄉村。

「喝了陳溝水,都會翹翹腿」在陳家坡村隨處可見練習太極拳的樣子,頭髮花白的老人練拳依然生機勃勃,拳頭上有風,青綠色的石路經過修整後寬敞,排列成行的房子,紅柱灰色瓦明亮整齊,一切都從骨子裡滲透著太極村的閒情逸緻和悠久的歷史。

相關焦點

  • 太極拳申遺成功,世界從此太極!發源地陳家溝拉開太極拳傳承發展...
    河南日報農村版訊(記者 馮佳志)作為人類獨具特色的文化瑰寶,非物質文化遺產承載著一個民族的文化記憶,彰顯著一個民族的智慧魅力。這場盛會,是在文化和旅遊部指導下,由河南省文化和旅遊廳、中共焦作市委、焦作市人民政府聯合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等太極拳7大社區所在省級文化和旅遊部門,共同謀劃組織的太極拳傳承發展大會系列宣傳推廣活動。當晚的太極拳發源地陳家溝,流光溢彩、驚豔炫目,古樸厚重中更添氣勢恢宏。太極拳傳承發展大會之全球太極人聚焦陳家溝歡樂行活動在這裡舉行。
  • 在陳家溝,感受太極拳文化
    在全中國乃至全世界太極拳愛好者眼中,焦作溫縣陳家溝,這個豫北普通鄉村充滿了魅力。作為黃河文化符號之一,太極拳將其對中國傳統哲學樸素深刻的理解融入拳法,蘊含了中華民族對搏擊之道的獨特表達,成為中國武術亮眼獨特的存在。
  • 探訪太極拳發源地陳家溝:習太極者「上至哼哼下至能能」
    【解說】「習太極者,上至哼哼,下至能能。」這句諺語,在太極拳發源地河南溫縣陳家溝廣為流傳。【解說】連日來,記者實地探訪,感受最深的就是陳家溝老幼婦孺習拳成風。當記者問正在打掃衛生的黃春英「會打太極拳嗎」?今年62歲的她二話沒說,放下掃把便演練起來。
  • 真正的太極拳發源地,隱藏在河南小縣城的小村裡,你知道嗎?
    真正的太極拳發源地,隱藏在河南小縣城的小村裡,你知道嗎?很多朋友都喜歡出去旅遊,旅遊不僅是為了欣賞美景、放浪形骸,也是為了探索內心的未知,豐富自己的經歷。河南稱得上是中華武術之鄉,「天下武功出少林」,少林寺就在河南嵩山,而隨著中華武術在歷史演進中的開枝散葉,也形成了很多招式各異的門派,這其中最為有名的,肯定就是太極拳了。國士鍾南山曾說,太極拳不僅能強身健體,還能幫助我們抵抗病毒。那麼太極拳發源自哪裡呢?你能相信,如此神秘的武術招式,居然來自於河南一座普通小縣城的山溝裡嗎?
  • 太極拳申遺成功!這一晚,太極拳發源地陳家溝驚豔了世界!
    全球太極人聚焦陳家溝歡樂行活動現場 徐宏星 攝這令人歡欣鼓舞的一刻,讓陳家溝成了歡樂的海洋,匯聚在這裡的來自全國各個流派的拳師們歡呼雀躍,熱烈慶祝太極拳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這一刻,也讓「全球太極人聚焦陳家溝」歡樂行拉開了太極拳傳承發展大會系列活動的帷幕。
  • 專訪太極拳發源地申遺人:希望做好太極拳術語翻譯 助其走向世界
    公開資料顯示,太極拳源於河南省焦作市溫縣陳家溝,距今有300多年歷史。太極拳申遺是如何準備的?作為太極拳的發源地,溫縣未來如何繼續發展太極拳?太極拳走向世界要注意些什麼?就此,新京報記者專訪了溫縣政協副主席、原溫縣太極拳申報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申報領導小組副組長嚴雙軍。
  • 探訪太極拳發源地河南陳家溝:人人都能「露兩手」
    圖為陳氏太極拳第十二代傳人、「八大天王」之一的張福旺接受中新網記者專訪。 闞力 攝圖為在陳家溝楊露禪學拳處,太極拳習練者在認真練拳。 闞力 攝圖為陳家溝村街頭,兩名路邊玩耍的小學生展示太極拳。 闞力 攝  圖為陳家溝一廣場上,60多歲的環衛工黃春英展示太極拳。她說,她從12歲起就拜師習練太極拳。 闞力 攝圖為在陳家溝,一名下班回家路上的保安大哥應邀向記者「露兩手」。 闞力 攝圖為陳家溝一餃子館的後院裡,當地村民教食客習拳。
  • 一個村 一部史——太極拳發源地陳家溝的百年滄桑
    新華社鄭州12月18日電 題:一個村 一部史——太極拳發源地陳家溝的百年滄桑新華社記者桂娟、李文哲進入寒冬臘月,82歲的張蔚珍本應在兒女城裡的家中,盡享天倫之樂。而他卻與老伴兒守在陳家溝村一隅的舊式小院裡,靜靜等待一個消息。
  • 溝通世界,世界的拳!美麗陳家溝!中國太極拳的故鄉!
    溝通世界,世界的拳!美麗陳家溝!中國太極拳的故鄉!這裡是太極拳發源地,剛柔相濟、動靜合分的太極拳架起這裡與世界溝通的橋梁,塑造了村民虛懷若谷、謹慎謙遜的性格,流動中的魅力充滿了朝氣。試問這裡拳風風濃濃幾許?「上至哼哼(指老年人),下至能能(指小孩子)」「喝喝陳溝水,都會翹翹腿」「會不會,金剛大搗碓」。有勇氣就能創造奇蹟。
  • 太極拳申遺成功,太極拳七大門派齊聚——陳家溝
    昨晚,為了慶祝太極拳成功申遺!太極聖地陳家溝隆重舉行了「全球太極人聚焦陳家溝」歡樂行慶祝活動,太極拳六大門派齊聚「光明頂」——陳家溝。太極拳式收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太極拳是由河南省牽頭申報,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四省市共同推動,成為我國傳統武術類非遺項目中唯一的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也是我國第41個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項目。
  • 七大社區「太極人」齊聚溫縣陳家溝,各領風騷,共「武」太極!
    七大社區「太極人」齊聚溫縣陳家溝,各領風騷,共「武」太極!,12月18日起,太極拳七大社區「太極人」齊聚溫縣陳家溝,開展太極拳專場展演活動,向世人展示博大精深的太極拳法。
  • 陳家溝在全國已布局4000餘家拳館
    今年,陳家溝國際太極拳交流中心的精彩賽事不斷,千名高手角逐的「王廷杯」公開賽剛落幕,百支代表隊爭霸的國際太極拳交流大賽又登場;溫縣趙堡鎮陳家溝村,武校和家庭武館裡,頗具氣勢的習拳隊伍和國內國外的眾多學員拳姿行雲流水……不負「朝陽產業」美譽,溫縣陳家溝太極拳產業現已成為當地支柱性產業
  • 12年等待 太極拳申遺成功
    太極拳是由我省牽頭申報,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四省市共同推動,成為我國傳統武術類非遺項目中唯一的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也是我國第41個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項目。太極拳源於溫縣陳家溝,距今有三百多年歷史。目前太極拳傳播到全球150多個國家和地區,習練者有4億多人,被公認為21世紀人類最佳健身運動方式。
  • 太極拳申遺成功!河南又多一張世界級名片!
    太極文化博大精深, 值得且需要被更好地保護和傳承。而新加坡更是在訪問後不久, 就向國家提出了外派太極拳師到該國授拳的想法。>·陳家溝建成的中國太極拳博物館,成了傳承太極拳文化的重要場所
  • 圈粉4億的頂流IP:12年等待 太極拳申遺成功
    太極拳是由我省牽頭申報,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四省市共同推動,成為我國傳統武術類非遺項目中唯一的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也是我國第41個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項目。太極拳源於溫縣陳家溝,距今有三百多年歷史。目前太極拳傳播到全球150多個國家和地區,習練者有4億多人,被公認為21世紀人類最佳健身運動方式。
  • 中國太極拳申遺成功 400架無人機共舞讓太極美出天際!
    央廣網焦作12月20日消息(記者 王勇生 張浩)2020年12月17日,中國太極拳正式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作為河南省第一個牽頭申報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的項目,此次申遺在河南、在焦作溫縣受到廣泛關注。
  • 圈粉4億的頂流IP:12年等待 太極拳申遺成功 - 東方今報數字報刊平臺
    太極拳是由我省牽頭申報,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四省市共同推動,成為我國傳統武術類非遺項目中唯一的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也是我國第41個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項目。    太極拳源於溫縣陳家溝,距今有三百多年歷史。目前太極拳傳播到全球150多個國家和地區,習練者有4億多人,被公認為21世紀人類最佳健身運動方式。
  • 太極拳申遺成功,作為發源地的河南陳家溝,一夜之間便全世界聞名
    但其中一項入選的項目是「中+馬來西亞」聯合申報,因此這次被收錄的純正本土非遺,還要數「太極拳」「太極拳」發源於河南省溫縣陳家溝,自明代末由陳氏創立以來,至今已有十幾代傳人,練習者遍及全球,是我國傳統武術文化的精華,也是我國傳統文化在海外傳播中十分成功的一個典型例子,學習太極拳的人遍及世界一大半國家,其中蘊涵的思想文化,不僅能使練習者修身養身,強身健體,更能豐富人們對自然能量
  • 隱藏的高手——探訪太極拳發源地陳家溝
    新華社鄭州12月17日電 題:隱藏的高手——探訪太極拳發源地陳家溝  新華社記者桂娟、李文哲  摘下聽診器,脫去白大褂,只見陳紹傑轉身走出門診室,來到村衛生室門口的空地上,起勢、拗步、雲手、蹬腳……一招一式,似春蠶吐絲綿綿不斷,太極拳的剛柔並濟盡顯其中。  45歲的陳紹傑是陳家溝人。
  • 太極拳入選非遺,會成為21世紀的流行運動嗎?
    是文化,也是體育 作為中國武術的一個項目,太極拳自17世紀中葉在河南省焦作市溫縣陳家溝村誕生以來,世代傳承,不斷發展,出現多個流派,並傳播至世界各地。據不完全統計,全球150多個國家和地區練習太極拳者已達數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