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新任總統何時上任?美國總統選舉與股市的關係

2020-12-22 綜投網

  美國總統選舉與股市的關係

  核心結論:過去歷次大選時短期市場漲跌無明顯規律,這次「郵件門」事件使得大選不確定性增加,避險情緒升溫,黃金、VIX指數上漲。回顧30多年曆屆總統周期,新總統的政策對市場影響偏中長期,與當時的經濟背景相關,利率和基本面決定市場趨勢。希拉蕊、川普最新支持率分別為47.5%、45.3%,差異縮小,兩黨政策都偏向貿易保護、基建,分歧集中在財政、金融、能源方面。

  美國大選與股市

  ——驢象之爭30年回顧

  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將於11月8日舉行,這將是美國第58屆總統選舉。回顧1980年以來的歷屆總統執政時期,從裡根時期(1981-1988)的供給側改革,老布希時期(1989-1992)的海灣戰爭、柯林頓時期(1993-2000)的「新經濟」,到小布希時期(2001-2008)的地產泡沫和09年以來歐巴馬時期的持續QE政策,每一任總統任期內經濟和政策方向都有明顯的特徵和變化。2017年新一屆美國總統即將上任,回顧歷任總統任期內的政策方向和經濟、市場變化,有利於我們更好的理解未來。

  1.總統大選,對市場有何影響?

  美國大選臨近,容易引發短期市場波動。10月28日,FBI宣布重啟調查希拉蕊電郵案,這一事件引發了近期的市場波動。10月28日以來標普500、道瓊指數、納斯達克指數分別跌幅1.3%、0.9%、1.8%,美元指數從99跌至97.7。美股VIX波動率指數從10月初的13上升至18.6。11月8日即將舉行美國大選,大選將如何影響股市?從歷史經驗來看,1980年以來,與普通年份相比,9次總統大選之後的11月份,標普500指數漲跌並沒有明顯的規律。除08年以外,總統大選之後11月份的VIX波動率指數變化同樣不大,說明歷史上總統大選對市場的影響偏中性。但這次大選不同之處在於,川普在競選期間發表的各種政策觀點比較激進,例如其抨擊美聯儲的低利率政策、主張貿易保護、建議對中國進口產品徵收45%的關稅、建議在墨西哥邊境築牆等。所以如果川普當選,政策不確定性增加將加劇市場短期波動,近期黃金價格上漲、VIX指數上升反映市場避險情緒已經開始升溫。而如果希拉蕊當選,由於其政策延續性較好,市場表現將更加平穩。

  總統換屆影響偏中長期。在4-8年的總統任職周期中,總統所推行的政策會對市場產生一定影響。典型案例如1981年裡根上任後,通過推行緊縮的貨幣政策和供給側改革使得經濟在1983年成功走出滯漲,股市見底回升;1989-1992年間老布希政府更偏向於軍事和外交,對外取得了海灣戰爭的勝利,但國內經濟卻在1991年再次陷入衰退,引發了股市再次調整;1992-2000年期間柯林頓總統重視鼓勵創新,推行「信息高速公路」戰略,推動了網際網路產業的發展並引發了後期的網際網路泡沫。但從更長期的視角來觀察,利率的長期趨勢變化是影響證券市場的重要原因,總統的影響較小。80s以來,除了小布希時期以外(2001-2008),標普500指數年化漲幅都在10%以上。股市持續上漲源於利率趨勢下行。1980年至今,聯邦基金利率從最高的22%降至當前的0.4%,美10年期國債利率從最高15.8%降至目前1.8%。在70年代,由於通脹高企,利率持續上行,證券市場表現較弱。尼克森政府時期標普500指數年化漲幅僅0.4%,在卡特政府時期標普500指數年化漲幅僅6%。但80年代之後,即使是經濟增速較低的時期,如老布希時期GDP平均增速降至2.3%的相對低位,但受益於利率下行,標普500指數的年化漲幅也達到12%。

  2.以史為鑑:歷任總統時期的政策及市場

  裡根時期(1981-1988):推行供給側改革,經濟見底回升。在1981年裡根就任美國總統之初,美國經濟面臨嚴重的滯漲問題,此外經濟還面臨例如政府開支過大、財政赤字、政府管制過多、稅率過高等問題。因此裡根政府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對抗通脹並刺激經濟增長的措施,其中主要包括:緊縮的貨幣政策以抑制通脹、減稅、壓縮政府開支、放開政府管制、減少國營事業等,這一系列政策措施也成為裡根經濟學的主要內容。緊縮的貨幣政策導致裡根上任初期的1981-1982年間經濟快速下行。幸運的是,1983年之後,供給側改革即開始見效,美國經濟開始見底回升。失業率從1982年11月最高10.8%開始回落,至1984年裡根總統參加第二輪選舉時期已經降至7.2%,其次美國GDP增速也快速從1982Q3最低-2.6%回升至1984Q1最高的8.5%。在裡根的第二個任期(1985-1988)內,美國經濟持續繁榮,失業率較低,股市持續上漲。在1982年7月之後,通脹降低,失業率下行,經濟改善,股市同樣見底反彈,從1982/7至1988年證券市場表現為牛市,標普500指數累計漲幅160%。

  老布希時期(1989-1992):加強政府干預,1991年經濟再次衰退。老布希上任初期,經濟主要面臨三大難題:財政赤字、貿易逆差、通脹壓力。布希總統上任後,政策上出現一系列變化:首先是在1989-1990年期間採取緊縮的貨幣政策,抑制通脹;其次是為了降低財政赤字,大幅壓縮軍費開支;第三個方面是改變了裡根時期減少政府干預經濟的做法,提出加強政府經濟調節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但實際上,削減財政赤字和加強政府干預的做法並未收到良好效果,經濟在1991年再次陷入衰退。失業率從1990年6月份的5.2%開始持續上升,最高在1992年6月達到7.8%,GDP增速從1989Q1的4.3%回落至1991Q2的-0.5%。由於任期內出現了經濟衰退且失業率較高,布希總統在1992年競選中失利,敗給了緊緊抓住經濟議題的柯林頓。在老布希總統上任期間,緊縮的貨幣政策和經濟衰退也引發了股票市場的大幅波動。在1989年10月13日標普500指數曾單日暴跌6%,在1990/7-1991/10標普500指數快速回落,從356點回落至298點,調整幅度達16%。

  柯林頓時期(1993-2000):鼓勵創新,迎來「新經濟」時代。以"重振美國經濟"的政策綱領當選總統的柯林頓上臺後,即針對裡根-布希政府遺留的兩大難題——巨大的財政赤字和沉重的聯邦債務,提出增稅節支、削減財政赤字的具體辦法,即對富人增稅、對中產階級減稅、精簡機構、削減政府開支,進行福利制度改革等等。在刺激經濟增長的政策方面,柯林頓主張增加公共投資;提倡「公平貿易」,把開拓海外市場、擴大對外貿易置於對外戰略的優先地位。產業政策方面,柯林頓政府鼓勵創新,扶持高科技產業發展,加大對高科技產業的傾斜政策,大力倡導「信息高速公路」等高科技產業,推動了網際網路產業的發展。在1993-2000年柯林頓總統任期之內,美國經濟迎來高增長、低通脹的新經濟時代。受益於柯林頓政府「信息高速公路」等高科技產業扶持政策,美國網際網路產業高速發展,並於1998年進入白熱狀態。證券市場受益於技術進步、經濟持續繁榮、一級海外1997亞洲金融危機引發的資金回流美國,最終導致了1998-2000年期間網際網路泡沫的產生。從1992年至2000年初網際網路泡沫破滅之前,標普500、道瓊指數、納斯達克最大漲幅分別達到280%、273%、790%。

  小布希時期(2001-2008):地產市場繁榮成為經濟主要推動力。2000年布希第一次成功競選總統時期,美國經濟正處於網際網路泡沫破滅,經濟快速下行時期。因此刺激經濟發展成為布希總統上任初期的首要任務,為刺激經濟發展,布希政府採取了擴張性的財政政策,即一方面大規模減稅,另一方面擴大政府財政支出。財政政策方面,布希政府減少稅收、擴大財政支出,並且重視社會保障和醫療改革。對外貿易政策上,布希主張刺激出口來促進經濟回升和就業增長,推行自由貿易和公平貿易。在「911」事件之後,反恐和國家安全也成為政策重心,隨後美國於2001年-2003年先後發動阿富汗戰爭、伊拉克戰爭等一系列反恐戰爭,投入了巨額的軍費開支。從2003-2007年,美國經濟逐漸復甦,但房地產市場繁榮成為經濟復甦的重要推動力。從2000-2005年期間,美國房地產市場持續繁榮,房價持續上漲,美國標普CS房價指數反映2000-2005年10個大中城市房價漲幅平均在14%以上,住宅類固定資產投資在整體固定資產投資中佔比從20%提高到30%。2004年之後,為抑制潛在通脹壓力和地產價格上漲,美聯儲採取了偏緊的貨幣政策,緊縮的貨幣政策導致2004、05年後地產市場快速降溫,也成為引發08年次貸危機的導火索。在小布希總統任期內,證券市場大幅震蕩。從2000/3-2002/10月,股市持續下行,標普500指數最大調整幅度53%。2002年10月後市場見底回升,證券市場持續上漲。從2002年10月至2007年10月次貸危機爆發前,標普500指數累計最大漲幅達91%。

  歐巴馬時期(2009-2016):QE時代。歐巴馬在2008年次貸危機爆發時期參加總統競選,因此上任初期政策以推動經濟復甦、創造就業為目標。從2008年至2012年末,美聯儲共推出了4輪QE計劃來刺激經濟增長。除此之外,其他的刺激經濟政策內容還包括:擴大政府開支、減稅、實施大規模金融救援計劃、房市救援計劃等一系列穩定經濟金融體系的救市計劃。在歐巴馬第二任期內,由於經濟緩慢改善,金融市場相對穩定,因此政策重心也有所改變,具體包括:財政方面,削減財政支出、向富人增稅,改革社會保障和醫療保健制度等;產業政策方面,重振製造業,宣布向製造業回歸,大力發展先進位造業。此外促進商品和服務貿易出口、完善金融改革、鼓勵清潔能源和多種能源共同發展等也是歐巴馬第二任期內的政策重點。從2009年以來,美國經濟緩慢復甦。失業率從09年7月最高的10%回落至目前的5%,失業率已經降至歷史低位。但經濟整體仍相對較弱,2016年二季度美國GDP增速僅1.28%,遠低於1990年以來美國GDP增速均值的2.6%。雖然實體經濟復甦緩慢,但美國持續的量化寬鬆政策推動了資本市場的繁榮,2016年美國三大股指包括標普500、道瓊工業指數、納斯達克指數均再創新高,三大指數從09年初市場底部以來累計漲幅分別為212%、180%、308%。

相關焦點

  • 80年代在任天堂紅白機上選舉總統:《美國總統大選》
    在2020年美國即將到來的總統大選舉,美國各個選舉人積極想辦法給自己拉選票,爾川普總統又要想盡辦法讓自己獲得連任,這下川普總統可有的可忙了。不過,1988年10月,也就是在31年前的美國總統選舉前夕,在任天堂紅白機fc上,突然出現了一款(在電視遊戲機平臺上)雖說並不空前,但顯然絕後的《美國總統大選》(アメリカ大統領選舉)遊戲卡匣。
  • 閒看風雲:現任美國總統什麼時間下臺,新總統什麼時間上任?
    第45任美國總統於2021年1月20日下臺,新總統於2021年1月20日就職bai。北京時間2020年11月8日,據美國多家媒體報導預測,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約瑟夫·拜登成功當選新一任美國總統。據悉拜登在賓夕法尼亞州贏得了選舉,並共贏得了273張選舉人票,比他接任總統所需的票數多了三票。
  • 美國大選2020在幾月 2020美國總統選舉日期
    新華社北京1月7日電特稿:2020年,國際上這七場選舉有看頭  新華社記者  2020年,從南北美洲到歐洲、亞洲,多個國家將舉行選舉。在民意分裂加劇的美國、陷入政治僵局的以色列、社會運動不斷的法國、國內局勢不穩的玻利維亞和委內瑞拉,以及韓國、斯裡蘭卡等國,各自的選舉都有哪些看點?  美國大選:川普能否連任?
  • 道,克裡姆林宮當地時間周一表示,俄羅斯總統普京正在等待美國總統...
    普京等待美大選官方結果,之後才會向獲勝者祝賀;①據外媒報導,克裡姆林宮當地時間周一表示,俄羅斯總統普京正在等待美國總統大選的官方結果,之後他會向獲勝者表示祝賀。克裡姆林宮發言人說,我們認為等待官方確定大選的最終結果是正確的。
  • 美國大選Q&A丨歷任美國總統創造了哪些「之最」?
    東方網·縱相新聞推出知識小錦囊之「美國大選」系列文章,著重介紹美國大選的一些基本選舉制度,其中還穿插介紹一些美國總統大選的歷史,幫助用戶更全面更歷史地看懂本屆美國大選。 距離1788年第一次總統選舉,到2020年已經過去了232年,每四年舉行一次的美國大選,今年是第59屆。在以往的58屆總統選舉中,共產生了44位總統。
  • 盤點:美國歷史上競選連任失敗的那些總統
    盤點:美國歷史上競選連任失敗的那些總統新京報快訊(記者 謝蓮 實習生 秦瀚傑)當地時間11月7日,據多家美媒報導,在2020年美國總統選舉中,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喬·拜登率先贏得了勝選所需的270張選舉人票。根據美國大選規定,在全國538張選舉人票中率先獲得270張選舉人票的總統候選人獲勝。
  • 總統選舉中 陰謀與醜聞永不變 十部與美國總統大選有關的政治影片...
    時光網特稿 距離2020年11月3日——美國第59屆總統的選舉日,已經過去了一周多的時間。北京時間11月8日凌晨(美國時間11月7日),據美國媒體測算,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喬·拜登,已獲得超過270張選舉人票。
  • 美國會毀於這次總統選舉嗎?
    圖片來源:Reuters這次衝突,為總統權力能否和平交接,蒙上了一層陰影。2020年美國大選,為什麼爭議頻頻,始終無法塵埃落定?一位川普支持者,在國會舉著內戰時期聯盟國的旗幟。圖片來源:Reuters直接原因,是因為川普始終沒有宣布敗選,而是不斷向支持者宣稱,存在廣泛的選舉舞弊和違規行為,導致自己的勝利被「竊取」。
  • 美國總統大選,「庚子魔咒」落拜登?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靜境,ID:FM18848】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之前,包括福克斯、美聯社、CNN、NBC的主流媒體紛紛表示,拜登已經超越270張選舉人票,成為美國新任總統。
  • 美國大選!美國司法部長:未發現會改變2020年總統選舉結果的大規模...
    事關美國大選最新消息!據美聯社(AP)報導,美國司法部長巴爾當地時間周二說,司法部還沒有發現會改變2020年總統選舉結果的大規模選民舞弊的證據。    上個月,巴爾向全國各地的美國檢察官發出指令,允許他們在2020年總統選舉之前對投票違規行為的任何「實質性指控」進行追查,如果這些指控存在的話。  當地時間12月1日,巴爾在接受美聯社採訪時表示,美國檢察官和聯邦調查局特工一直在跟進他們收到的具體投訴和信息。  大多數欺詐的主張都是非常特殊的一組特定的情況或行為。
  • 美國選舉人投票正式選舉拜登為下一任總統
    新華社華盛頓12月14日電(記者孫丁 徐劍梅)美國各地選舉人14日進行投票,正式選舉民主黨人約瑟夫·拜登為下一任美國總統。美國50個州和首都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當天分別舉行選舉人會議,投票選舉下任總統。最終統計顯示,拜登贏得306張選舉人票,尋求連任的現任總統唐納·川普獲得其餘232張。選舉人團同時選舉拜登的競選搭檔卡瑪拉·哈裡斯為下一任美國副總統。美國總統選舉實行「選舉人團」間接選舉制度。選舉人團由538名選舉人組成,獲得半數以上即至少270張選舉人票的候選人方能獲勝。
  • 選舉人團投票確認拜登當選美國總統
    據路透社報導,當地時間12月14日,美國選舉人團共538位選舉人按照各州選舉結果投下選舉人票,正式選出美國總統和副總統,確認民主黨人拜登贏得美國大選,成為下屆美國總統。拜登發文:感謝草根捐贈者為競選勝利出力在被美國選舉人團確認獲勝後,美國當選總統拜登發推稱:「令我永遠感到謙卑的是,有570萬人參與進來,為我們的競選活動的勝利出力。為了感謝大家,我們今晚將舉辦一場『草根捐贈者,感謝你』的(活動)。點擊這個網址,來加入我們。」
  • 美國2020年總統選舉提名、演講、辯論、投票、計票及結果
    圖片來源於網絡 美國全國選民投票日 美國總統選舉是美國的一件大事情,因此被稱為「總統大選日」,其宗旨是讓美國人民自己選出總統和其他部分官員。
  • 美國選舉人團投票正式確認拜登當選美國第46任總統
    美國總統2020年大選結果正式出爐。12月14日召開的美國選舉人團會議上,538位選舉人按照各州選舉結果,投下選舉人票,正式選出總統和副總統。來自民主黨的拜登(Joe Biden)和哈裡斯(Kamala Devi Harris)將分別出任第46屆美國總統和副總統。
  • 拜登:美國將重新加入世衛組織 美國大選後新總統什麼時候上任?
    當地時間11月19日,拜登在記者會上表示,在他就任美國總統的第一天,美國將重新加入世界衛生組織(WHO)和巴黎氣候協定,因為「我們需要為下一次大流行做好計劃」,「那些認為病毒最終會消失的想法是不太理性的」。今年7月6日,川普政府正式通知聯合國,美國退出世衛組織。  美國實行總統制,總統選舉每四年舉行一次。
  • 子夜法例:歷屆美國總統的任期最後,為什麼喜歡給繼任者挖坑?
    導語:子夜法例,指的是美國總統在任期的最後時刻,也就是新總統已經選出來,而舊總統還沒有上任的這段時間,舊總統強行推動的某些法例和行政令。其目的就是為了保護自己的「政績」,給繼任者挖坑。那麼這種變化是何時開始出現的呢?
  • 乘風破浪的華爾街與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誰能笑到最後?
    8月18日,美國前副總統拜登被正式提名為今年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對戰共和黨現任總統川普,美國總統大選將在今年11月3日舉行。毋庸置疑,大選結果將對投資者產生重要影響,因為下一屆政府所採取的政策組合將直接對華爾街股市的未來走勢構成主要影響。
  • 美國正經歷最難總統權力交接
    美國總統川普的侄女瑪麗·川普在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結果揭曉後對媒體預言。「他不只不會承認敗選……更糟的是,他不會參與所有能保證和平移交政權的安排……他將會一次又一次地崩潰,他從來沒經歷過這種情形。」瑪麗·川普是一名專業心理治療師,她是川普哥哥的女兒,她在選前出版有關川普家族史的一本書《我的家族創造了全世界最危險的男人》。
  • 美國大選:歷史上五次爭議激烈、影響深遠的總統選舉
    諸多跡象顯示,2020年川普和拜登之間的選戰將是一場火藥味十足的角力,其爭議和影響可能超過2016年;那次大選川普全靠選舉人團選票勝出。   美國歷史上曾經有過幾次觸發時局動蕩、影響深遠的總統選舉。
  • 美國總統卸任後,都會加入一神秘的「兄弟會」,但川普是個例外
    說白了,這裡的每一位成員都曾是美國最高的權利的代言人,當新總統上任之後,大多都會向這裡的老前輩們請教經驗並達成一致的關係,當國家遇到一系列問題時,這些俱樂部的成員們也會指點迷津,使美國度過難關得以更好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