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上班久坐,腰疼難耐
夜裡輾轉反側,不是失眠,而是腰疼
腰椎間盤突出,腰肌勞損.....
本來範姐認為腰椎間盤突出一般都會伴隨著中年危機奇襲而來,在三四十歲前浪裡高發。
BUT這個彈幕徹底暴露了後浪一樣很突出,大家一起痛定思痛。
腰椎間盤突出通常的表現除了腰疼外還會伴隨著放射性腿疼。臥床休息是腰椎間盤突出最好的休養方式,但是睡姿不對更傷腰:
1.側臥
普通人最推崇的睡姿,但是這種睡姿卻會讓腰椎跟脊柱長時間處於旋轉狀態,總之會引發腰椎間盤突出,更會引起腰痛。
2.趴睡
這個姿勢頭頸偏向一側,肌肉會很緊張,頸腰的肌肉是兄弟,直接引發頸椎病,間接引發腰部疼痛。
3.葛優癱式半躺
下班回來沙發上半躺式葛優癱特別舒坦,但是此時腰椎缺乏足夠的支撐,脊柱保持在側曲的狀態,腰痛豈能離得遠?
如何睡覺最合適?
仰臥時膝關節下方,膕窩處墊一個枕頭,頭部枕頭高低適中,頸部充分支撐。這樣骨盆不會過度前傾,腰背部肌肉得以放鬆休息。這種睡姿脊柱不會發生扭曲。
如果習慣了側睡的話,且要一腿屈曲,一腿伸直的朋友怎麼辦呢?其實很簡單,把手臂和屈曲的腿部墊高就好了。
7個護腰小竅門
1.單槓懸垂鍛鍊
拉單槓(動作一定要輕)實際上是利用人體自身重力達到牽引治療的效果,它不僅能使腰部得到放鬆,而且還能增強局部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
進行懸垂時,應注意放鬆腰部及下肢,使重量自然下垂,以達到牽引腰椎的目的。懸垂的上下動作一定要輕,避免因跳上跳下的動作過重而損傷腰椎,加重病情。
2.倒走法
雙手叉腰一步一步地向後倒著行走。每次約20分鐘,一天兩次,倒走能使腰部肌肉的血循環加快,改善腰部肌肉的營養供應。
3. 鍛鍊核心肌群
要增強腰椎的穩定性,必須增強腰部核心肌群的力量。
(1)「五點式」鍛鍊:身體仰臥,用頭、雙手、雙腳支撐,抬起腰部,使身體保持拱橋姿態。
「呼氣時抬起腰部,保持10到20秒,再吸氣放下。每天做3到4組,每組10次。」切記剛開始務必循序漸進,不能鍛鍊過猛。
(2)「飛燕式」:身體俯臥,將雙手、雙腳、頭部一齊抬起。
4. 手掌摩擦後腰
用雙手手掌摩擦後腰,直到身體發熱。「摩擦腰部能增加血液循環,刺激局部穴位。中醫上將痛點稱為『阿是穴』,平時多尋找痛點,多按揉。」
5.不要久坐久站,腰部不要受涼
6.適當的體育運動
慢跑或者是適當的遊泳,遊泳的泳姿很重要,其中蝶泳不適合腰椎間盤突出者。
7.中年人更需要補鈣
人到中年身不由己,鈣質大量流失,35+後就少喝碳酸飲料和咖啡,多喝牛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