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籠寒水月籠沙,不止東湖與櫻花,門前風景雨來佳,還有蓮藕魚糕玉露茶……",武漢解封之際,央視名嘴朱廣權聯手直播帶貨一哥李佳琦為湖北合作了一次公益直播,幫助湖北振興經濟, 兩個小時賣出四千多萬的湖北商品,開啟了"小朱配琦"的線上營銷佳話。差不多在同一時期,故宮、陝西博物館紛紛推出文化直播,通過攝像頭和主播的專業講解,讓大家感受跨越千年的文化傳承。旅遊文化這些本被認為只有到達現場才能領略其獨特風光的產業,怎麼也紛紛開啟了直播之旅了呢?
這些現象看似是因為疫情事件導致的無奈之舉,但仔細想想其實也存在著必然的商業邏輯。疫情對企業產生的最直接的影響就是限制了人們的行動力,使得各個行業不得不敞開胸懷,進一步擁抱網際網路,以便讓自己有更多的機會展示在大眾面前,直播平臺就是這樣一個機會入口,它幫助企業將觸角伸到了之前不容易伸到的地方,接觸到了更廣泛的客戶群體。比如以前瞻仰傳統文化的途徑主要是實地遊覽,各種實物相比書本上的文字,予人的印象更加深刻,我們相信站在河南博物院的金縷玉衣前,和在書本裡看到的金縷玉衣圖片及文字描述,那種震撼,肯定不同。但是有了網際網路,到了線上,人們完全可以通過手機跨越千山萬水,再加上3D全息影像呈現技術,結合專業人士的實時互動,及時的問題解答,與現場參觀相比另有一番風味。就拿旅遊直播來說吧,通過攝像機就可以 360 度無死角看到故宮、秦陵裡老祖宗留下來的那些寶貴財富,期間考古專家還會為你詳細的講解背後的發掘過程和文化意義,這種方式給你的感受和實地遊覽無異,而且還讓人們隨時隨地以更低的成本,更全面的接觸到了企業信息,文化資訊。這種新型的純線上模式除了讓人驚訝於它的效果好外,還給各行各業都提了個醒,通過新技術、新視角開拓線上移動通道,拓寬傳遞企業客戶價值的渠道,肯定會給企業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上面我們說的是交易場景、生活場景,其實在辦公場景也一樣。以產業鏈協作場景為例,上遊供應商如果想就某項業務和甲方企業進行溝通、處理,起碼要經過兩道大門,一道是物理大門,一道是信息大門。想像一下,在現實世界中供應商要進入甲方企業辦公室,需要在大廈入口的登記簿上登個記,讓甲方企業人員領你入門,或者搞個內部臨時工牌,刷卡進門,高級一點的按下指紋,整個過程很麻煩;如果要進入業務系統呢?每次都要手動輸入密碼才能進入,如果要切換業務應用,比如從採購管理切換到供應商管理,又得再輸入一遍密碼。在實際業務操作過程中,頻繁切換業務系統非常正常,重複性輸入密碼進行切換是相當不經濟的行為。
既然如此,我們是否也能從生活場景中的直播方式得到一點啟示呢?直播提供的是線上入口,改變的是入口方式,辦公場景是否也能通過提供一種線上入口,來為企業和企業、人員和企業之間的交流互動提供更多的方便呢?答案當然是肯定的,都是線上入口,本質都是連接人與信息的實時互動通道,包含了連接、廣泛、人群、信息、個性、通道等關鍵詞,只不過服務對象不同,流量入口服務的是普通消費者,線上辦公入口服務的是工作人員。而且,隨著國家發改委、中央網信辦啟動"上雲用數賦智"行動的提出,企業越來越關注如何用數據和智能化手段來為業務賦能,所以入口的發展將會越來越智能。
致遠互聯移動協同運營平臺為企業的全體工作人員提供了便捷的、廣泛的、多面的、智能的、跨組織的工作入口,它是一道進入線上辦公大樓的大門,可以幫助企業人員連接需要的所有組織及機構的工作信息,是線上辦公路徑的起點,是扁平化縱深業務及組織、連接產業鏈和生態鏈等各方信息的智能呈現端。它不僅體現了未來企業邊界的廣度,也讓企業更方便的了解員工需求、工作習慣及行為模式。
下面,就讓小編也跟直播主播們學學,充當一次專業攝像頭+專業講解的角色,帶領大家走進致遠互聯為企業打造的雲上辦公室,來深入了解我們為企業打造的多功能辦公入口吧。
企業全員進入線上辦公室的"大門"
其實說白了,入口就是大門,是一道進入線上辦公大樓的大門。那麼既然是門,所有人都應該可以進入此門,也就是說,不論你身處哪個部門,置身於何種業務,身負幾種職能,都可以通過此門進入對應的工作空間,看到需要的信息,做相關的業務,開啟一天的工作。
致遠互聯移動協同運營平臺的移動門戶具有海量的模板,通過自定義配置能力,可以按照各類企業的業務特點配置多場景移動門戶,也可以按照企業的多種角色、應用、職能進行設置,形成服務多角色的全員辦公門戶。
滿足企業千人千面需求的多角色門戶。企業用戶會存在諸如經理、職員、主管、CEO等多種角色,一種角色往往代表著一種工作方式、一種崗位職責、一種隱私權限。致遠互聯門戶應用貫穿始終的角色管理將成千上萬的信息進行篩選,呈現與之相關、相匹配的信息,實現更聚焦、更輕鬆的工作方式。例如,對於員工來說,日常工作以做事為主,那麼就可以配置一個集日程、任務、IM、文檔協作、信息、待辦為一體的工作門戶,這樣就可以通過IM和同事、領導進行溝通,通過文檔協作和兄弟部門一起推進業務,通過信息掌握需要的資信,領導呢也可以通過員工日程和任務了解其當天的工作情況,以及通過待辦向員工推送需要做的事情。
全息呈現的多場景門戶。我們都知道,每個企業經營的業務差異性比較大,比如建築型企業以項目管理為主,政府類企業黨建是很重要的一塊,所以,致遠互聯移動門戶不僅能按照角色設置,還可以按照業務進行全方位,多角度呈現信息。比如人事經理比較關心招聘業務,那麼進入個人門戶,就可以看到諸如人事招聘需求、人事新聞、待辦的人事流程等信息統一匯聚到了門戶平臺;再比如企業的決策者需要掌握企業的業務運營信息,及團隊管理現狀,那麼就可以通過報表門戶眼觀六路耳聽八方,隨時隨地掌握企業信息。
移動門戶群系列呈現
進入了辦公的大門以後,企業人員需要找到自己相關的業務進行作業,所以下面我們的"攝像頭"就會帶領大家看看可以到達任意業務區域的"業務旋轉門"。
隨時隨地進入業務空間的"任意業務旋轉門"
記得以前看宮崎駿的名作《哈爾的移動城堡》,印象最深的就是那扇可以通往世界的任何地方的城堡大門,輕輕的轉下門把手,就可以在湖光山色的草原和世界上任何一座城市之間隨意切換,方便至極。致遠互聯統一移動門戶也可以為企業提供前往任意業務區域的"旋轉門",它高度集成企業多業務系統,分級分權聚焦各個角色關注的核心業務,移動延伸辦公維度,通過此門,企業人員可以快速在線上辦公室的各個業務空間往來穿行,便捷切換。
首先,多業務應用信息、文檔集中呈現,隨意切換。致遠互聯移動門戶通過門戶導航欄集成企業多業務系統,打通帳號系統單點登錄,將業務應用發布為雲之家輕應用添加至門戶常用應用;集成統一多個工作流入口至門戶待辦;集團或者公司發文、公文、文檔系統都可以通過門戶分級分權展示。
我們曾經服務過一家具有多家分子公司的建築類集團型企業。這家企業具有多個業務板塊,包含地產、教育、健康、科技等。以地產板塊為例,協同業務涉及的角色繁多,非常複雜。後臺好幾個業務系統,包含明源、競優、銀禾,以及用友的ERP軟體NC,該業務線的員工做業務不僅需要在這幾個後臺業務系統間頻繁重複登陸,而且每次登陸都佔用許可數,企業成本高,員工工作效率低。致遠互聯統一業務門戶可以幫助該企業將所有業務信息以待辦形式統一展示在個人空間,也可提供統一登錄的便捷入口,還可通過流程讓業務數據在協同及業務系統中來回穿行,形成一體化的業務協同體系,打破信息孤島。
其次,企業外部人員可以通過"業務任意門"前往任何的業務區域。實際的業務協同,有時候也需要外部的合作企業的用戶共同參與。致遠互聯移動入口不僅可以為本企業角色、業務、組織或特定個人創建專屬入口,還可以為企業外部門戶提供入口,連接與統一管理企業供應商、經銷商。還是以上述場景為例,該建築集團的採購人員需要協同處理上遊材料供應商一起檢查採購合同,就可通過致遠互聯移動平臺的虛擬組織將該供應商管理起來,讓供應商跨越組織結構的障礙,登陸平臺參與合同處理,從而打造企業內外部的協同門戶,連接賦能外部相關人員。
多業務系統及應用集成
上面說過,在現實世界中,我們需要"工牌"這樣的實物證明才能進到辦公室,在線上辦公不會也這麼麻煩吧?當然不會,致遠互聯的工作入口是可以全程靠刷臉進行自動識別的。
全程可刷臉的"智能門"
對於企業、員工來說,工作中,總是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工作群信息跳動不停,卻大多是與"我"無關的無用信息。就算有與"我"相關的信息,也很快淹沒在信息洪流中。能看的信息不重要,想看的信息被淹沒,導致工作無重心、不聚焦。員工解決這一問題,歸根結底要實現信息推送圍繞"我想看的"進行。
致遠互聯移動入口通過信息的智能排序、主動提醒,智能問答等智能手段,根據員工畫像,為員工提供個性化流程與知識推送,無論是"人找事"還是"事找人"都能為之提供靈活、快速的查詢需求。透過智能門戶,推送給員工想看的、相關的信息,解決工作聚焦問題,實現員工高效地工作。
智能問答,主動提醒,讓員工擁有千裡眼和順風耳。致遠互聯移動平臺在平臺的各個工作場景中都增加了AI、NLP等智能技術,如把手機拿起來自然就能登錄的人臉識別,指紋識別類智能登陸手段自不必說,查文檔時也不用一層層的點開頁面,只要智能工作助手小致說句話,資料就能自動呈現在你的面前。還有在協作的時候,只要工作流到了你這裡,涉及到的人,相關的單據、資料、合同馬上呈現在你的眼前進行主動提醒。致遠互聯移動平臺還提供一系列智能移動辦公方式如WIFI列印、視頻會議、投影、討論、外勤等,讓移動辦公體驗在效率、成本、便捷、智能等方面不斷提升。
智能展示場景數據,並進行信息的智能排序。如果說主動提醒和智能問答可以解決讓信息主動找人的問題,那麼信息的智能排序可以說是解決重要的信息精確的找到你。致遠互聯移動平臺信息在呈現時,會根據員工畫像,即通過員工需求、工作習慣和工作行為模式等信息按照輕重緩急合理呈現,聚焦相關的信息、重要的信息,提高員工工作效率。
智能問答及智能會議示例
一個好的商業模式發展到一定的時候就會形成平臺效應,入口要具有可成為平臺入口,甚至具有生態入口的潛質。
延伸企業邊界,進行聯合辦公的"生態門"
正如上文提到,好的商業模式要具有平臺的特徵,平臺的特點是具有連接、開放的特性,要具有許許多多可以向外延伸的觸角,來延伸企業邊界,即為了保持入口的生命力,企業入口需要在橫向和縱向雙向拓展以保持生命力。比如,在縱向上要能夠承載完整商業模式的產業鏈,包含上遊企業,中遊企業和下遊企業;在橫向上,要方便的和其他生態入口相互融合。
致遠互聯移動平臺便具有這種開放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內容融合,對接產業鏈數據信息。當然不同的企業和商業模式,他們的上遊中遊下遊,之間所處的關係是不一樣的,但是無論形式如何,它們之間的關係必然是相互依存的,假如沒有上遊企業提供原材料,沒有中遊企業連接其他相關的產業,或者沒有下遊企業生產產品並投入市場,那麼上遊的原材料資源也是無處可用,發揮不了任何價值。所以在信息化建設時,入口是否能融合產業鏈信息,在商業模式的構建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致遠互聯移動平臺在進行入口設置時,可以自由選擇關聯產業鏈數據並進行展示,形成內外融合的協作模式,提高產業鏈協同效率。
廣泛覆蓋,海量連接,對接生態鏈數據信息。目前市面上的商業生態非常多,用戶自由選擇的機會非常多,所以為了靈活連接、接入其他生態,讓致遠互聯移動平臺可以和其他平臺進行友好的"普通話"交流,致遠互聯移動平臺的入口支持多終端,如移動端、pad端、微協同等,並可以通過廣泛的接口可以自由接入企業微信、釘釘、華為雲WeLink等辦公生態,提供真正的萬物互聯智慧工作體驗。
M3 連接企業微信/釘釘/華為雲WeLink等公共入口
有了可以廣泛連接、智慧呈現的入口,如何才能更好的協作呢?在下一篇中我們將來和大家分享致遠互聯移動協同運營平臺的溝通及協作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