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長城國家文化公園是我國重大文化工程之一。根據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2019年年底印發的《長城、大運河、長徵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方案》(以下簡稱《建設方案》),長城等國家文化公園建設,計劃用4年左右時間,到2023年底基本完成。那麼建設長城國家文化公園的目標是什麼?為實現相關目標,國家出臺了哪些政策措施?具體到各省(市)有何進展?
建設長城國家文化公園的目標
除了建設完成時間方面的目標,中央有關部門負責人此前就《建設方案》相關情況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通過建設使長城等沿線文物和文化資源保護傳承利用協調推進局面初步形成,權責明確、運營高效、監督規範的管理模式初具雛形,形成一批可複製推廣的成果經驗,為全面推進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創造良好條件。
在建設範圍上,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包括戰國、秦、漢長城,北魏、北齊、隋、唐、五代、宋、西夏、遼具備長城特徵的防禦體系,金界壕,明長城。涉及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山東、河南、陝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15個省區市。
國家出臺了哪些政策措施
《建設方案》中明確要求,要完善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管理體制機制,構建中央統籌、省負總責、分級管理、分段負責的工作格局,強化頂層設計、跨區域統籌協調,在政策、資金等方面為地方創造條件。
據悉,在組織保障方面,我國成立了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發揮中央宣傳部、國家發展改革委、文化和旅遊部、國家文物局等部門職能優勢,形成推進合力。
在具體實施方面,據相關報導,文化和旅遊部牽頭制定《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實施方案》,明確建設範圍、建設內容、建設目標和主要任務,提出36項具體工作,並制定重點工作部內分工方案。同時,形成《長城國家文化公園重大工程建設方案》,初步梳理出一批國家及省級層面重點項目。加強與國家開發銀行等金融機構對接,完善多元化投融資機制,加快推進實施長城國家文化公園重大工程。
今年9月27日,中宣部宣教局副局長冷志明介紹介紹國家文化公園整體情況時透露,重點安排2020年文化旅遊提升工程第二批中央預算,支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目前協調指導地方上報16個標誌性項目,分別給予資金支持。
相關省市的進展
長城河北段依燕山—太行山脈而建,現存8個不同時期的長城近2500公裡。根據《建設方案》,長城河北段作為重點建設區於2021年底前完成。
「對標中辦、國辦建設方案,將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與京津冀協同發展、2022冬奧會籌辦等統籌推進,在文化和旅遊部的指導下,率先編制完成《長城國家文化公園(河北段)建設保護規劃》,沿燕山、太行山脈串聯起『兩帶、四段、多點』的空間布局和展示體系,同步指導各市編制好市級規劃。」河北省文化和旅遊廳黨組書記、廳長那書晨近日介紹長城國家文化公園(河北段)建設情況時說。
據了解,在體現「萬裡長城」整體辨識度的基礎上,長城國家文化公園(河北段)建設中,突出以「眾志成城 雄關天下」山海關、「堅韌自強 金山獨秀」金山嶺、「和平開放 大好河山」大境門、「自信自強 冬奧勝景」崇禮四個重點段為引領,精心構築民族性世界性兼容的長城文化地標、文化名片。
為高質量推進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河北多次組織長城國家文化公園項目推進會和現場調研督導,積極開展項目銀企對接、招商推介等活動。目前,長城河北段已落實資金52.11億元,已開工項目25個,太子城遺址保護利用、可閱讀長城數字雲平臺一期等項目已基本竣工,金山嶺文旅融合示範區提升等標誌性項目建設任務過半,中國長城文化博物館配套工程已啟動建設。
據了解,目前北京境內長城牆體包含明長城和北齊長城兩部分,總長520.77千米,其他單體建築1742座,涉及北京市平谷區、密雲區、懷柔區、延慶區、昌平區和門頭溝區等6個區。
12月11日,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黨組書記、局長陳冬在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推進會上表示,《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北京段)建設保護規劃》目前已基本編制完成,正在廣泛徵求意見。據公開信息顯示,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北京市)建設保護規劃範圍將按照《長城、大運河、長徵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方案》主體功能區要求,長城保護範圍和建設控制地帶的法定性邊界,以及北京市確定的長城文化帶建設範圍共同確定。
北京在推進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中始終把長城搶險作為重中之重。據了解,十八大以來,北京共開展長城搶險修繕工程49項,投入資金3.2億元。同時,北京按照區級統籌、鎮(鄉)級主體、村級落實的責任分工,設立專項資金,組建了一支400餘人的長城保護員隊伍,其中專職人員300餘人。今年9月,在北京懷柔箭扣長城腳下成立了全國首個長城保護修復實踐基地。
據介紹,甘肅境內長城修建始於戰國秦,總長度為3654千米,居全國第二。明長城長度為全國之首。
根據甘肅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規劃,初步確定長城國家文化公園(甘肅段)建設「338」的基本布局,即:建設敦煌漢長城、嘉峪關明長城、臨洮戰國秦長城3個綜合示範區,漢長城、明長城、戰國秦長城3個集中展示帶,臨澤、永昌、民勤、古浪、天祝、景泰、環縣、華池8個重點展示區段。
近年來,在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中甘肅針對土質長城保護難度大的實際,注重加大科技保護力度。據悉,甘肅投入2700萬元實施了10項全省重要點段長城搶險加固工程和「數字長城」項目,推動長城永久保存、永續利用。近年來,依託敦煌研究院建立的「國家古代壁畫與土遺址保護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突破並掌握了包括錨固灌漿加固技術、支頂加固技術、表面防風化技術在內的一系列土質長城保護關鍵技術。目前,申報相關專利50多項,獲省部級獎項3項,制訂了3項土遺址保護方面的國家標準,敦煌研究院牽頭的「乾旱環境下土遺址保護關鍵技術研發與應用」「風沙災害防治理論與關鍵技術應用」項目分別榮獲2017、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中涉及到的其他省市也在積極推進。在管控保護方面,內蒙古自治區政府與各盟市籤訂《長城保護工作責任狀》,將長城保護經費列入自治區級財政預算;在文旅融合方面,河南省提出建設魏長城大伏羲山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示範區,山西省提出建設廣武邊塞長城文旅融合區……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中國經濟網文化產業頻道在整理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進展相關資料時發現,各相關省(市)在推進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中大部分都制定了「路線圖」、「時間表」,各項工作正火如荼進行中。對於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中國經濟網文化產業頻道將持續關注,並推出系列報導,敬請期待。
(本文綜合新華社、中國文化報、文旅中國等媒體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