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背景
四川身處中國腹地。古往今來,因受地域眷顧,免了諸多戰亂侵擾。從炎黃時期,到封建諸代,黃河開坦流域之中原,群雄逐鹿,安穩也不過數十年。因秦嶺之隔,戰亂紛飛的歷史似乎都與四川無太大關係,繼而才有了天府澤國閒逸舒適的地域文化傳承。一把蒲扇,一聲蟬鳴,一碗蓋碗茶,一個樹蔭斑駁的午後——不用分說,這便是今時川人的恬淡生活。
衝突締造文明,文明孕育文化。那沒有經過侵擾的巴蜀文明,以及蜀地特有的熊貓文化和茶文化又是如何形成的呢?近日出版的長篇小說《熊貓茶神》作者王傑給予了如下回答。
「中國文明起源,有巢氏、燧人氏,都來自於人與自然的衝突。巴蜀文明的誕生也是民族遷徙、對抗、衝突和融合的最終結果。我們現在講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正是人與自然衝突過後的必然時期,在這個時期裡,一些在衝突中沉澱下來的東西被發現、被重視、被賦予內涵。比如四川的熊貓文化和茶文化。大熊貓這個物種,已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萬年,被譽為『活化石』,800萬年是什麼概念,我們現在追溯到的遠古人類,也就不到200萬年。只是它的四分之一不到。有史記載上古時期的黃河文明,迄今2500年,比起大熊貓歷史,都算不上零頭。再往近了說,真正發現大熊貓並開始關於其文明研究的起始時間呢?18世紀下葉,中國封建社會形如枯槁之時,一個法國傳教士在四川雅安寶興縣發現大熊貓從而向世界宣布,迄今也就150年。至於茶文化,四川更是源點,相關史料記載,中國最早種植茶樹的便是西漢時期蒙頂山茶祖吳理真。當時中原經過長期戰火紛爭,無暇西顧,四川偏安一隅,後秦漢統一,休養生息之際才誕生了茶文化。《熊貓茶神》,也就記錄了這麼個文化興起與傳承的事。」
據王傑介紹,《熊貓茶神》創作於2017年,是由閱讀悅讀、天地人和,以及九恆達文化公司共同運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發行的中國首部長篇茶道武俠小說。小說從完稿到出版歷時四年。
談及為什麼要寫熊貓與茶的故事,以及這本「茶道武俠」小說的創作靈感,王傑說,自己本是從事都市類寫作,在一次和朋友的聊天中萌生了要寫茶文化小說的想法。朋友曾家松是評茶員,在聊天中其感慨於中國茶文化認知面窄、流於表面,而熊貓本是四川特有文化,卻沒能被大肆宣揚,反而被美國好萊塢拍了幾部《功夫熊貓》,談之心痛。由於王旭烽已創作了《茶人三部曲》,難以超越,王傑便想何不把茶文化與熊貓進行融合,打造一部屬於我們自己的《功夫熊貓》?熊貓和茶,本是四川兩大文化烙印,二者融合起來不是相得益彰嗎?由此,便開啟了《熊貓茶神》的創作之路。為使小說內容更加豐滿,期間王傑兩次前往蒙頂山,了解蒙山長嘴壺茶藝《龍行十八式》;拜訪四川著名作家、《熊貓王》三部曲作者張戈(遺憾的是,張老先生已因病於2018年逝世)。
據悉,《熊貓茶神》也是一部奇幻動物小說,作者是以南宋時期為歷史背景進行的半架空創作。故事以南宋審安老人所著《茶具圖贊》為引線,牽連出東海日本國和北部蒙古對中原社稷的覬覦,以及熊貓一族尋找《圖譜》,護茶衛道、保家衛國的故事。書中旁徵博引,參考引用大量文獻,對中國唐宋時期制茶、點茶、鬥茶、飲茶以及長嘴壺功夫茶藝進行了深入淺出的介紹,並將鬥茶以武俠形式呈現,別具一格。出版社主編推薦該書為「一部盪氣迴腸的熊貓抗倭史,一部塵封歷史的茶藝教科書」。
說到《熊貓茶神》的文學定義,王傑笑稱,這部小說是他第一次跨界嘗試,字數不多,只有接近13萬字,算是一本「閒書」,談不上什麼文學定義。他只是想以讀者喜聞樂見的方式,熊貓或者武俠都行,把中國傳統茶文化記錄下來。當然,如果能推廣出去,那就更好了。
【作者簡介】王若我,四川綿陽人,青年作家,四川省作家協會會員,綿陽市青少年作家協會副主席。著有長篇小說《廢墟下的青春》《貳拾有柒》《熊貓茶神》,小說《廢》被地震博物館珍藏。
如何購買此書?
本書目前在京東、噹噹、天貓、拼多多等網際網路購物平臺均已上架銷售。
花開數回,願君採擷。
【精彩樣章】鬥茶
只見一尾守鶴從一錦盒內取出茶團,這茶團形似月餅,為蠟紙所裹,紙上圖繪絕妙,中間為一朝陽之鳳,四周輔以祥雲,大氣端莊,讓人看了便不忍拆開。一尾守鶴道:「此乃北苑貢茶小鳳茶,當今世上只此一枚。」說罷,便去其蠟紙,然後敲下一小塊置於茶碾,茶碾為鎏金銀質,這種茶碾盛行於盛唐宮廷,當時便已是希世珍物,如今幾百年過去,一尾守鶴居然擁有一具,還用於此次鬥茶。眾人大開眼界,雖然眾人對一尾守鶴為人嗤之以鼻,但茶無國界,茶又講究「至清至和」,所以在鬥茶本身這件事上,還是報以欣賞的態度。
阿木見一尾守鶴已開始點茶,便徑直也來到事先準備好的位置上,將一幹器具擺設好後,也從行李中取出一餅狀之物。黑熊蠱毒不解道:「阿木拿的什麼?」獼猴鬍子也是疑惑,看著阿木手裡的圓餅,認真說道:「我也不知道,可能是早上出門時候帶的燒餅。」只見阿木也打開油紙,敲下一小塊,置於茶碾,這茶碾與一尾守鶴的相比,倒是黯然失色了,它看起來普通至極,只是茶碾側身可有三字,上書「金法曹」。眾人眼光都聚焦在一尾守鶴身上,對阿木的器具倒沒多少關注。阿木屏氣凝神,卻並不著急碾茶。莫道道人見阿木靜心思考,於是大聲提醒道:「碾茶,切忌果斷,不可忘形長碾!」阿木猛地睜開眼,像是被莫道道人的話醍醐灌頂,臉上頓時露出喜色,說道:「多謝真人提醒!」一尾守鶴一邊點茶一邊觀察阿木,只見阿木動作嫻熟,並不像初次點茶,於是心下暗驚:「莫非這小子也精通點茶之道?」他不知道雖然阿木此次為初次點茶,但阿木作為茶靈,對茶藝有異於常人的天賦,還在隱逸村當茶肆夥計之時,阿木便已熟讀各類茶書,對點茶之法也瞭然於胸,後在清風觀又與莫道道人品茗論道,見識了莫道道人高超的點茶之功,心中早已記下了點茶的步驟要領,只是此時受「鬥茶」一事困擾,一時半會兒未能想起清風觀之事,好在經莫道道人提醒,及時醒悟了過來。
阿木也是在此時才突然明白當日在清風觀莫道道人傳授他《拜水十六式》時所說的那番話——記住沒有不要緊,只要看過,待其任督二脈打通,日後便自然會了。想當初在笠清茶肆與黑熊蠱毒比試長流壺,他也是這般一看就會!不一會兒,一尾守鶴與阿木都到了候湯的階段。鬥茶之要,候湯尤重,未熟則末浮,過熟則茶沉。這開水開到什麼程度將直接影響到茶的湯色及咬盞的時間,開水過早,茶末就會浮於湯麵,使湯色混濁;開水過晚,茶末就會下沉至盞底,便更談不上咬盞了。阿木謹記莫道道人所說的「背二涉三」,待沸水響過蟹眼片刻,便開始熁盞點茶。一尾守鶴倒也是精通茶道之人,也是在「背二涉三」之時開始熁盞點茶。莫道道人心下暗想:「本想著阿木能在這個環節佔據優勢,不想這妖僧居然也知『背二涉三』之法,看來不容小覷。」一想到一尾守鶴使用的茶團乃是絕世無雙的小鳳茶,而阿木所用的縱然是民間上品餅茶,在這候湯環節不能佔據優勢,也是斷然贏不了一尾守鶴的,心中不免驚慌。莫道道人向紫菱看去,卻見她若無其事,又像是成竹在胸的樣子,心中便更是疑惑了。
眾人見阿木點茶之功爐火純青,也都被吸引了過去,後來見雙方勢均力敵,索性將其二人圍成了一個圓圈。阿木點茶擊拂至三湯,突然想起陶榖在《清異錄》所述「注湯幻茶」的事,於是有了大膽的想法,只見他擊拂之時,手腕靈動,不多時湯紋水脈便成物象,時而山水、時而草木,變幻莫測。包括獼猴鬍子和紫菱在內的所有人,頓時驚呼不已!有人大驚道:「少俠年紀輕輕,竟然會這分茶之術,茶藝通神,實屬罕見!這世上早有耳聞有人能將湯紋水脈為成物象,卻也只是傳聞,今日得見,三生有幸!」那一尾守鶴見有人誇讚阿木分茶之術,心中又是一驚,會此等功夫之人,技藝當是何等了得。於是更不敢怠慢。一尾守鶴與阿木擊拂至七湯,同時喊道:「起!」只見二人茶湯「乳霧洶湧,溢盞而起」都是凝而不動,一時間不分伯仲!眾人屏氣凝神,盯著這兩盞茶湯,阿木也是異常緊張。這兩盞茶持續咬盞,都沒有露出水線的意思,過的多時,唯阿木那盞茶,乳霧漸消,漸漸臨近水線。一尾守鶴心中暗喜,道:「閣下怕是要輸了,這小鳳茶果然名不虛傳,縱然閣下技藝高超,但這茶品,卻是早已分了高低。」 阿木並未聽見一尾守鶴的話,他和眾人一樣,全神貫注地注視著兩盞茶湯。此時兩盞茶咬盞的時間早已超過平時民間鬥茶的極限,又過了一會兒,阿木茶盞泡沫還在漸漸消退,但一尾守鶴盞內茶湯卻突然像是決堤一般,迅速消散,很快便露出了水線!一尾守鶴大驚失色道:「這不可能!」但事實已然清晰。眾人所見,確是阿木勝出了!阿木平靜地說道:「沒有什麼不可能,在你的眼裡,可能除了我的技藝稍佔上風,或者你都不認為技藝比得過你,其他的茶具,茶都不如你是吧?你的茶具都是絕世珍品,你的茶團又是絕世無雙的小鳳茶。但是我想說的是,你恰恰錯了,我除了技藝是初次點茶略遜於你,其他的都比你強!」
一尾守鶴大怒道:「怎麼可能,老夫千方百計才得到這舉世無雙的茶具和茶團,自問這天下再沒比它們更好的了,怎麼可能輸給你?」阿木漫不經心地將他的茶團拿出來,只見這茶團比小鳳茶略大,上面所繪圖案倒是和小鳳茶一對,乃是一騰升的蛟龍,四周輔以祥雲,一尾守鶴驚道:「大龍茶!」
阿木道:「正是!」說罷又將茶碾、篩子、茶帚等物拿給一尾守鶴看,只見這三樣器具身上分別刻著「金法曹」、「羅樞密」、「宗從事」。一尾守鶴道:「這是什麼?」阿木道:「這便是你日思夜想、處心積慮想要得到的『十二法器』!」一尾守鶴作勢要搶,阿木早已判斷出他的意圖,論速度,一尾守鶴又豈是阿木的對手!?一尾守鶴像是高築的城堡陡然崩塌,惱羞成怒道:「原來你早就知道老夫的意圖?誠心使詐!」還不待阿木說話,紫菱上前說道:「不錯!我們早就知道你今日鬥茶是要用這小鳳茶,所以早就有所防備,剛才不過是要你掉以輕心罷了!我們也知道你叫我們去泉州,只是想拖垮我們。」一尾守鶴冷笑道:「你們還知道什麼?」
紫菱道:「我們還知道你這麼急於得到《茶具圖贊》,是因為忽必烈欲對倭國用兵,北條時宗的政權現在岌岌可危,你要再不把這蘊藏了治國大道的圖譜帶回去,你也別想再掌教『真言宗』了,好像,時間跟我一樣,都所剩無幾了,是吧?」一尾守鶴沒想到這短時間內,阿木他們已把這一切都探得如此清楚,於是也不再掩飾,繼續冷笑道:「不錯!看來你們已經學聰明了!」紫菱說道:「跟你這老狐狸鬥,不學一點狡詐又怎麼會贏?」言下之意是告訴阿木和獼猴鬍子他們,說早知道一尾守鶴要用小鳳茶來鬥茶也是誆騙他。阿木道:「既然勝負已分,那就履行諾言吧。把解藥拿出來。」一尾守鶴從懷裡掏出解藥,說道:「解藥就在我手上,這姑娘要是想活命,就先交出《茶具圖贊》和『十二法器』。」 紫菱道:「若是我們不交呢?」一尾守鶴哈哈笑道:「縱使你算計老夫這麼多,也始終棋差一招!老夫自認深謀遠慮,當時便擔心你這姑娘身上之毒不足以牽制茶靈,便把莫道道人也請了過來,但老夫還是覺得不放心……」說罷突然大喝一聲道:「弓箭手,放箭!」
主辦:綿陽市青少年作家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