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江同湖 同舟共濟 隔絕病毒 不隔人心 ——湖南擔當馳援湖北抗疫...

2020-12-14 湖南頻道

紅網時刻記者 顏新武 張俊 張金東 長沙報導

疫情面前,沒有彼此。同江同湖,同舟共濟!

面對嚴峻的疫情防控形勢,湖南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迅速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決策部署上來,深入踐行「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16字要求,在湖南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一手抓全省自身疫情聯防聯控、群防群治,一手抓社會動員、緊急馳援,湖南大愛無疆的「硬肩膀」與「熱肩膀」,譜寫出一曲曲同舟共濟、深情相擁的抗疫讚歌。

星夜馳援的湖南力量,都貼著主動請戰的動人標籤

湖南再派137名醫護人員馳援湖北。

武漢,是這次疫情的重災區,形勢極為嚴峻。

湖南湖北,同江同湖。鄰居有難,豈能坐視不管?熱血湘人,紛紛籤下請戰書,馳援武漢!

1月21日,一張從長沙南—武漢的高鐵票,見證最勇敢的「逆行」:中南大學湘雅醫院感染控制專家吳安華奔赴武漢,開展疫情一線指導救治和防疫工作。

隨後,湘雅醫院、省人民醫院、省中醫院、長沙市第一醫院、南華大學附屬醫院等醫院,無數醫護人員遞上「請戰書」,隨時準備奔赴一線。

1月23日,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決定成立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的預備隊,僅一天時間,就有400餘人報名「參戰」。

「我們深知這場戰役的艱巨性,我們深知肩負的使命和責任!我們是醫者,治病救人責無旁貸,我們是戰士,在疫情面前,我們理應站在最前沿。」

1月25日,正月初一晚,湖南省衛生健康委組建的137人醫療隊星夜啟程,緊急馳援湖北。

1月26日,正月初二下午,中南大學湘雅醫院5位護理專家組成的國家醫療隊奔赴湖北,承擔疫區重症危急患者的救治任務。

「不計報酬,無論生死」「我已經有兩個兒子,生死置之度外」……這些天,有太多感人的故事,令人心生敬意。

1月28日晚,湖南再次派出137名醫護人員馳援湖北黃岡,所有醫務人員僅用了1天半的時間,主動請戰,加入隊伍,並全面集合到位。省委副書記、省長許達哲代表省委、省政府在高鐵站為醫療隊壯行。

「參加,隨時待命」「已取消休假,隨時等候醫院通知」「我一定要到一線去」……

連日來,在湖南省各級各醫院的微信群裡,醫護人員請纓信息刷屏,強烈要求奔赴一線參與抗擊疫情防控救治工作。

火神山醫院建設現場。

在抗擊疫情的火神山醫院建設現場,也活躍著湖南人的身影。

1月24日,中聯重科緊急調集挖掘機、起重機、泵車、攪拌車等31臺大型設備馳援火神山醫院建設,除夕晚上「人歇機不歇」,施工人員僅僅吃了些方便麵和包子,又立即參與到工地建設中。1月27日,武漢新冠病毒感染專科醫院 ——火神山醫院第一棟樓完工!創造了中國速度,舉世矚目!

主動請纓的,除了義務工作者,還有民間人士。

「北京空運一批救援物資需要從長沙運送到湖北省黃石市中心醫院,招募司機」。1月25日23時許,德邦物流公司湖南工作群內出現一條信息,公司員工、黨員謝超峰及妻子直接回覆:「自願請戰,支援武漢」。第二天清晨6點,夫婦倆沒有吵醒熟睡中的父母和孩子,從老家桃江縣牛田鎮三塘灣村開車直奔長沙黃花機場,接到救援物資後直奔湖北,5個小時後,救援物資安全送達黃石。

他們中,有些是剛剛結婚的新人,有些是推遲結婚的準新人;他們中,有黨員幹部,也有普通職工。只因心有大愛而毅勇逆行。

援鄂物資源源不斷,大寫湖南人的愛心

1月28日,湖南醫護人員再次馳援湖北。

病毒無情,人間有愛。

儘管湖南的疫情形勢也很嚴峻,但湖南人的熱心卻沒有因此冷卻。

疫情爆發以來,湖南社會各界組織、企業機構、熱心人士紛紛動員起來,份份愛心,涓流成海。源源不斷的物資、現金都對準一個方向:武漢!

1月28日,一條「湖南農民一次性捐出15000隻醫用口罩」的抖音爆紅微信群。這個農民叫郝進,他是常德澧縣城頭山鎮黃河村一名普通村民,曾經在口罩生產工廠務工的他,家裡存放著當時用以抵工資的口罩,面對疫情發生後市場上出現的口罩供不應求的情況,他將家中留有的約15000隻口罩全部予以捐贈。

還有湖南衛視的節目主持人,汪涵和他的天天兄弟在捐款100萬元給武漢後,又採購5000件防護服,10000件N95口罩捐贈給武漢。

湖南廣電旗下芒果V基金代表湖南廣播影視集團向湖北省慈善總會捐款100萬元,用於幫助湖北抗擊疫情。

1月27日,湖南出版集團旗下嶽麓書社,為了讓全國所有初中生的母親不再擔心宅在家中的孩子沒有書讀,免費將896元/套的「小鹿聽課」上線各大網絡平臺。

長沙經開區企業遠大科技集團向包括武漢協和醫院在內的幾所醫院捐贈4臺具有殺菌作用的遠大靜電空氣淨化機和100多個帶有新風功能的移動肺保,讓白衣天使們呼吸更潔淨。

湖南企業鹽津鋪子向武漢捐贈醫用物資,支援抗擊疫情。1月27日,他們捐出的第一批價值約100萬元的醫用物資送往武漢市紅十字會和湖南省旺旺醫院,包括50臺/套專用消毒設備、26000個N95防護口罩、50000個N90及醫用口罩,2000套醫用防護罩(含防護眼鏡),以及一批防護服、消毒液等。

……

在這些湖南企業和湖南人的身上,我們看到了心憂天下、熱血擔當的湖南精神!

阻斷疫情不阻斷感情,隔離病毒不隔離愛

武漢人遊贇朋友圈編發的感謝信。

「疫情雖嚴峻,氣溫雖冷,但我們這一群武漢人的心是暖的!」

1月27日一大早,武漢人遊贇再也按捺不住內心的激動,編發了一條長達410餘字的朋友圈,以示對素昧平生的湖南株洲人的感謝。

1月21日,遊贇全家17人從武漢自駕前往廣東,經停株洲遊玩,不料疫情突發受困。就在這時,株洲人及時伸出了援手,彰顯出「湖南溫度」。

疫情擴散之際,時值春運,人員流動頻繁。媒體大數據顯示,「鄰居」湖南,是湖北人前往最多的省份之一。

面對滯留在外無法回家的湖北遊客,湖南開啟「暖冬」模式,設立定點酒店,安頓容納他們,慰藉了很多於春節在湘湖北人的心。

「我們不能隔絕愛!」「滯留在湖南的湖北人,必須妥善安置。」

面對武漢來長沙中轉團隊和來長散客,長沙市防病領導小組在每個區縣指定了一家酒店,並公布了對疫源地人員開放定點服務場所名單。對疫源地人員統一進行有無發熱、咳嗽等症狀排查,統一提供生活服務,統一進行醫學觀察和隔離。而前期已經入住酒店的湖北籍人員,基本上也是在酒店的指定樓層集中,並加強了檢測。湖南各地陸陸續續為湖北同胞設立了定點酒店。

「請轉發給武漢人:回不了家,湖南人不會讓你無處可留。」

從26日起,不少志願者在網絡平臺上尋找滯留湖南的湖北人,聯繫酒店和民宿。長沙民宿老闆還為湖北房客降低房費,讓他們安心入住。

「向湖南學習」「很暖心,好樣的」「湘鄂一家親」「湘楚一脈 唇齒相依」……湖南人民的熱情和大義,贏得了無數網友紛紛點讚。

疫情還在蔓延,大愛還在繼續,我們相信,只要有愛,我們定能同舟共濟、共克時艱!

來源:紅網

作者: 顏新武 張俊 張金東

編輯:張立

本文為紅網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連結和本聲明。

本文連結:https://hn.rednet.cn/content/2020/01/28/6656667.html

相關焦點

  • 致敬時代英雄 弘揚抗疫精神 湖北文藝工作者創作美術書法作品
    李乃蔚 國畫 《馳援》李鵬程 雕塑 《為逆行者點讚》病毒突襲而至,疫情來勢洶洶。面對突如其來的嚴重疫情,中國人民風雨同舟、眾志成城,同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迅速打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奪取了全國抗疫鬥爭重大戰略成果。在這場抗疫鬥爭中,我省廣大文藝工作者自覺擔當、主動作為,創作出了一批強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的美術、書法等優秀文藝作品,致敬奮戰在防控一線的戰疫者,書寫描繪全民抗疫的時代畫卷。
  • 紅河州馳援湖北第二批醫療隊隊員凱旋側記:不負使命不負卿 逆行...
    嚴冬馳援,暖春凱旋在離家近兩個月後紅河州馳援湖北第二批醫療隊的74名白衣戰士終於平安歸來人群裡,賀美蓮高興地對記者說,醫療隊隊員高敏是她未過門的兒媳婦,小兩口本來準備年後領證,卻因為高敏馳援湖北的決定而不得不推遲。自從高敏離家後,賀美蓮時常關注著醫療隊在嘉魚縣的工作動態,擔心得無法安眠。「現在好啦,平安回家了,全家人都放心了,結婚的事也可以提上日程了!」
  • 櫛風沐雨,篤定向前——寫在湖南取得疫情防控重大成果之際
    傾盡其力「集中患者、集中專家、集中資源、集中救治」,動員起社會力量開展大規模核酸檢測;構建遠程醫療會診平臺,短時間內迅速擴充抗疫物資產能;大膽使用新技術、新藥物,中醫藥大面積介入治療,從出生幾個月的嬰兒,到耄耋之年的老人,在與病毒較量中我們見證了一個個生命的奇蹟。「54天清零」「治癒率99.6%」,見證著湖南在抗擊大災大難時交出的優秀答卷。
  • 中國抗疫彰顯大國擔當(思想縱橫)
    習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的講話中指出:「大國更應該有大的樣子,要提供更多全球公共產品,承擔大國責任,展現大國擔當。」當前,人類仍在與新冠肺炎疫情進行鬥爭。戰勝病毒、應對危機,呼喚團結協作,呼喚大國擔當。
  • 湖廣大地多奇才
    從此湖北成了「千湖之省」,長江荊江段河道獨立出來,富饒的江漢平原形成。同時,長江之水倒灌進洞庭湖,使後者不斷擴大,極盛時成為「八百裡洞庭」,一度佔據中國最大的淡水湖泊之位。而注入洞庭的湘資沅澧四水,衝積成了洞庭湖平原,哺育了湖南的文明。一北一南,湖廣之地拜長江水系所賜,成為著名的魚米之鄉。   以江漢平原為例,這裡物產豐盛,「人人都說天堂美,怎比我江漢魚米鄉」所言不虛。
  • 守望相助,追求命運與共的中國擔當
    工廠停工、交通停運、經濟停滯,各國抗疫物資捉襟見肘,人們的生命健康受到嚴重威脅。生命至上。疫情在全球蔓延之際,中國抗疫鬥爭取得重大戰略成果,率先復工復產,向國際社會輸送了大量急需的抗疫物資。一箱箱碼放整齊的救援物資、一列列奮力疾馳的中歐班列、一架架平穩落地的貨運航班,將「中國溫暖」傳遞到世界,彰顯了中國負責任的大國擔當。
  • 2020年終專稿丨守望相助,追求命運與共的中國擔當
    疫情在全球蔓延之際,中國抗疫鬥爭取得重大戰略成果,率先復工復產,向國際社會輸送了大量急需的抗疫物資。一箱箱碼放整齊的救援物資、一列列奮力疾馳的中歐班列、一架架平穩落地的貨運航班,將「中國溫暖」傳遞到世界,彰顯了中國負責任的大國擔當。 投桃報李,馳援海外溫暖人心 猶記得,2020年早春,世界各國紛紛慷慨相助。
  • 人民日報連續7天發表評論文章 彰顯全球抗疫的中國擔當
    評論指出,疫情面前,中國人在空間上保持距離,卻在心靈上貼得更近,在全球抗疫中迸發出令人震撼的中國力量。這種力量的背後,是事不避難、義不逃責的文化賡續,是守望相助、同舟共濟的精神傳承,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職責擔當。我們堅信,萬眾一心,這場抗擊疫情的人民戰爭一定能打贏;眾志成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步伐必定勢不可擋。——攜手全球抗疫,中國支援見證「風月同天」。
  • 中聯重科、愛爾眼科、步步高和鹽津鋪子等公司成湖南抗疫...
    湖南省委書記許達哲指出,「湖南是全國抗疫鬥爭的重要戰場。在這場特殊戰鬥中,湖南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和黨中央決策部署,按照『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的總要求,迅速打響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僅用39天實現本土確診病例零新增,用54天實現確診病例清零,成為全國首個累計確診病例在1000例以上清零的省份,境外疫情輸入始終得到有效阻斷,交出了一份非同尋常的優異答卷。」
  • 上海馳援武漢「白衣戰士」凱旋 「抗疫歷程五顏六色」
    華山醫院供圖中新網上海3月31日電 題:上海馳援武漢「白衣戰士」凱旋 「抗疫歷程五顏六色」記者陳靜700多名馳援武漢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白衣戰士」31日乘坐「凱旋號」航班陸續抵達上海。回望從除夕匆匆離家至今,上海首批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副教授徐斌感慨萬千:自己會因為患者病情好轉、出院而由衷高興、自豪,也會因雖經全力救治病人卻告不治而沮喪。他感動於武漢人民的艱辛付出和志願者等的無私奉獻;無法忘卻告知患者家屬噩耗時的心痛。「曾有人讓我用顏色來概括抗疫歷程,我選擇五顏六色。」據悉,在全國330多支援鄂醫療隊中,華山醫院派遣人數名列前茅。
  • 中國抗疫必勝的邏輯
    這次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衝鋒在前、頑強拼搏,廣大醫務工作者義無反顧、日夜奮戰,人民子弟兵聞令而動、敢打硬仗,各地群眾識大體、顧大局,為抗擊疫情不遺餘力捐款捐物、獻計獻力,無不顯示出忠誠擔當、恪盡職守、愈挫愈勇的崇高風範。歷史雄辯證明,中國脊梁永遠堅韌不拔。新冠肺炎疫情難不倒中華民族,摧不垮中國人民,撼不動中國精神。
  • 全球戰「疫」鬥爭中的中國力量、中國擔當和中國精神
    中國戰「疫」到了最吃勁的時刻,中國的戰「疫」鬥爭是全球抗疫的重要主戰場,是全球抗疫大戰的第一道防線。在這場鬥爭中展現的中國力量、中國擔當和中國精神既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民族財富,也是世界人民和全球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共同財富。  中國力量展示制度優勢  新冠疫情自爆發以來,中國防疫戰「疫」的做法展現了中國速度、中國效率和中國戰果。
  • 山東新華醫療突擊隊攜醫療廢物處理設備馳援湖北
    大眾網·海報新聞淄博3月6日訊(記者 丁穩 劉懷遠)「新華醫療,國企擔當,武漢加油,中國加油。」「請大家放心,我們一定會努力完成好此次工作。」3月6日,山能新華醫療黨委書記、董事長許尚峰將「山東新華醫療馳援湖北突擊隊」旗幟授予8人突擊隊隊長李昌隆後,一套移動式醫療廢物處理設備連同山能新華醫療馳援湖北突擊隊從新華醫療醫用環保公司出發,馳援武漢。此前,新華醫療曾順利向武漢馳援醫療廢物處理系統,之前去武漢的4人已完成任務,正在武漢等待新的使命。
  • 農耕重心為何江南轉移到湖南、湖北?這句諺語的變化道出原因
    蘇湖主要指的是蘇州與湖州兩地,湖廣則指的是「湖廣行省」,湖南與湖北兩地。為何僅僅一百年時間,就發生了這樣的變化?還要從經濟轉型說起。 在宋之前,每個朝代的都城基本都設立在北方,比如唐朝的長安、洛陽等。但因為當時受到北方胡人的侵擾,比如「五胡十六國」時期,越來越多的北方人南遷。使得政權與經濟也發生了從北向南的遷移,而這個遷移,在宋朝完成。
  • 湖南未成年人童心抗疫:白衣天使打怪獸 我們畫畫加油
    圖片來源:湖南文明網湖南文明網2月21日訊(記者 彭團)當寒假遇上來勢洶湧的新冠肺炎疫情,來自湖南各地的未成年人化身一個個「小戰士」,用斑斕的畫筆,致敬「抗疫勇士」,抒發愛國熱情。我相信愛和善意比病毒蔓延更快,也相信病毒一定會被打敗!武漢加油!中國加油!愛會贏!
  • 東莞市莞城醫院:莞醫人同舟共濟做好外援內守工作
    東莞市莞城醫院全員同舟共濟,勇挑重擔,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力量。 同舟共濟 精心做好外援醫療救治工作 「每天都在酒店房間裡,持續等待的日子不好受,但內心也非常欣慰。」
  • 任仲平致敬偉大抗疫鬥爭:中國人民無畏,中華民族無懼
    從平地驚雷到山川肅靜,從八方馳援到同向同行,從曙光乍現到山河無恙,一個個畫面,一幕幕場景,鐫刻著一個民族的風雨無阻,烙印著一段歲月的盪氣迴腸。回顧抗疫歷程,這樣的鏡頭感人至深——「本來想是讓大家過個好年。現在疫情形勢緊急,不得不把大家召集起來,一起來研究部署這個問題。」
  • 安徽全力支援湖北支援武漢:同依大別山 共打保衛戰
    截至目前,安徽已派遣八批1305名醫療隊員馳援武漢,兩批9名檢測專家支援湖北;調撥醫用防護服22批13.3萬件,一次性手術衣3萬套,超額完成國家下達任務;支援武漢6臺奇瑞負壓救護車、300噸蔬菜;據不完全統計,省屬國有企業向湖北捐款2000萬元,全省各級紅十字會捐助800萬元,省總工會向湖北捐贈330萬元,為打贏武漢保衛戰、湖北保衛戰提供有力支持保障。
  • 「忠」「孝」本同根!100噸「忠橙」馳援湖北背後那些愛心企業的故事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縣委、縣政府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於2月22日捐贈100噸「忠橙」馳援湖北孝感、武漢。本次捐贈活動得到社會各界鼎力支持,縣內26家愛心企業和村集體、普通市民積極參與捐贈,有的無償捐果,有的無償洗果,有的無償提供運輸費用……真正發揚了「同舟共濟、守望相助、共克時艱」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