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1、夜航十二城
2、其他
3、且停亭
一、夜航十二城
1、鴻毛城:別稱「結果城」
出自司馬遷《報任少卿書》:「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用之所趨異也。」
之所以別稱結果,我個人理解是司馬遷的人物事跡,求得一個被施以極端侮辱的宮刑,也要「就極刑而無慍色」是為了完成《史記》這個結果?
2、條目城:別稱「無涯城」
這個城的條目可以引申為「知識」,那麼此城的出處就來自《莊子》:「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
知識是無涯的,以我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知識學習中去,多傻啊!
3、雞犬城:別稱「得道城」
此城之前文章有分析,出自淮南王劉安「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劉安)招會天下有道之人,傾一國之尊,下道術之士,是以道術之士並會淮南,奇方異術,莫不爭出。王遂得道,舉家升天,畜產皆仙,犬吠於天上,雞鳴於雲中。
4、規矩城:別稱「山上城」
這個我不知道。給一下自己理解,就是山上規矩的意思?
5、白眼城:別稱「無用城」
出自清朝詩人黃景仁《雜感》:「十有九人堪白眼,百無一用是書生。」
6、靈犀城:別稱「第一城」
此城城主是李清照,靈犀是傳聞中犀牛的角中有白紋如線直通兩頭,感應靈敏。因用以比喻兩心相通。
而第一的含義應該是說李清照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吧
7、垂拱城:別稱「家譜城」
這個城裡的NPC似乎都是帝王,而垂拱的出處是《尚書·武成》:「惇信明義,崇德報功,垂拱而天下治。」
多用作稱頌帝王無為而治。
上一章中腳踩白蛇的漢子是漢高祖劉邦,名為「全忠」的是梁太祖朱溫。
後來經過微信暱稱為「398」的書友解答:
買不起白鶴漢子的是春秋時期衛國第十八任國君「衛懿公」,終日只知奢侈淫樂,喜好養鶴,竟賜給鶴官位和俸祿,因此遭致臣民怨恨,最後據說他身上的肉被狄人分食。
耙耳朵漢子和他的砍人婆姨,說的應該是武則天與唐高宗李治。
《大唐新語》:「唐武后得寵,譖廢王皇后與蕭良娣(蕭淑妃)為庶人,囚宮中。帝念之,擬另處置。「武后知之,令人杖庶人及蕭氏各一百,截去手足,投於酒甕中...」
名為「普通」的是梁武帝蕭衍,一天只吃一頓飯,最後卻被活活餓死,曾經給傀儡皇帝蕭寶融送去生金吞服,年號有普通。
這位書友的知識非常淵博,佩服。
8、太平城:別稱「甲子城」
這個城的出處應該是東漢末年三國時期的黃巾起義,太平道創始人張角相約信眾在三月五日以「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為口號興兵反漢。
9、本末城:別稱「荒唐城」
沒有具體出處,來此處的修士似乎會修為顛倒。寓意本末倒置的荒唐?
10、推敲城:別稱「一字城」
大家應該都有所耳聞此城出處,也是「推敲」一詞的出處,唐朝詩人賈島所寫的一首詩,「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開始想用「推」字,又想用「敲」字,反覆思考沒有定下來,最後是韓愈對賈島說,用「敲」字好。
11、雜項城:別稱「爭渡城」
未找到出處,可能意為項目多而競爭大的意思。
12、容貌城:別稱「聲色城」
似乎是出自《仙劍奇俠傳4》中:「容貌美醜,皆是皮下白骨;表象聲色,又有什麼分別?」
有點佛家「白骨觀」的味道。
二、其他
1、李漁:
陳平安評價李十郎:「真是神仙中人,除了有件事不能學,其他學問,真是讓人神往,實在太厲害了。」
除了有件事,應是說李漁瀟灑風流,一妻數妾,還有客中買來的幾個婢姬。
2、同房
陳平安想在客棧內與寧姚同房,被寧姚一肘子打消念頭,後來支出裴錢和小米粒,又被寧姚喊回來聊天
3、桃亭與顧清崧
顧清崧就是陸沉的不記名大弟子,老舟子,境界不高,瘋狂挑釁大佬,還沒被打死。看來這條13境的大修士「桃亭」走的和他一個路數
4、阿良在亂葬崗
這裡是之前文中說的一個故事,阿良遇到一個「小丫頭」是只怕鬼的孤魂野鬼,後來阿良幫她安了個可以藏風聚水,可見天日的小窩,結果阿良下次再來的時候沒見到小丫頭,才知道有過路的仙師,不問緣由,給隨手斬妖除魔了。
有點長,我不貼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在「第六百六十九章 今天明天後天」找來看看。
5、劉十六的弟子
這個自封「旋風大王」的小精怪,是在曾經困住左右的「羽化福地」,劉十六破開天地來此,助左右脫困而出,後來在福地中找到的一個喜歡讀書的「小精怪」
三、且停亭
各位書友,說實話我感到有些累了,畢竟不比學生時代的時間悠閒。寫書評這件事本來最初是在三月初疫情期間在家的休閒之作。
後來四月份復工,到六月份換項目。我都儘量在工作之餘抽時間來讀《劍來》,寫章評。所以發布的時間都很不及時,但也在努力堅持。因為的確是有很多書友在激勵我,鼓勵我,甚至用打賞實實在在的金錢來表示對我的認可,真的非常感激、感謝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一些書友的誇讚之語也讓我表面謙虛之下有些喜不自勝。因為工作繁忙,很少抽出時間來回復各位書友的評論,但基本上都是看了的,還請各位多多見諒。
其實寫作的確是一件我很喜歡的事情,也樂與書籍、文字為友。今天在寫這篇分析的時候,看到「人生且停一亭,慢行不著急」時,突然有一種疲憊感。
其實每次章評2、3千字看似不多,卻也要耗費我2、3小時的時光。突然發現自己已經很久沒有時間看書了。
寫書評這件事不知道還能堅持多久,李漁是清朝的戲曲理論家,老家是浙江蘭溪的,但他卻給自己修建的一個亭子取了個很另類的名字,叫「且停亭」。
取意為人生旅程疲累,且到亭子裡停步小憩吧,當我們終日為事業而苦苦打拼,忘了享受生命的樂趣時,別忘了提醒自己:且停下來,欣賞啊!
亭有對聯一副:「名乎利乎道路奔波休碌碌,來者往者溪山清靜且停亭。」
且停亭,且停停,如果我有一天且停,也許有一天會和書友們江湖再相遇。
本文由「細品網文」原創,今天的分析到這裡就結束了,希望大家喜歡,歡迎各位書友討論、指正。最後希望大家搜索關注我「細品網文」,您的回覆和關注,是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