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俄塔斯社12月10日報導,近日央視公布了這樣一條消息,我軍駐紮在海拔5000米的某師一線官兵已經開始在日常生活和訓練中使用單兵外骨骼。這款單兵外骨骼無需使用電源,能夠讓佩戴者負重大幅度增加,還能夠在高原山路上健步如飛。
海拔5000米以上的阿里邊境一線,某師官兵開始使用單兵外骨骼運送物資。高原上缺氧,日常巡邏和用背負的方式運送物資都會消耗大量的體力。據介紹某師官兵使用上這款單兵外骨骼後,大約能夠背負70公斤物資,並且不行速度4.5公裡每小時。通過特殊的結構設計可以將背負的物資重量轉移到地面,官兵們一次能夠攜帶更多的物資,並且行走起來也不覺得累。另外今年8月份,軍隊組織的衛生後勤集訓上,同樣出現了單兵外骨骼,女衛生兵使用外骨骼裝備後,能夠化身大力士,背起傷病員跑起來。
人們最理想的是有動力的外骨骼裝甲,但是當前電池沒有取得突破之前,並不實用。無動力的單兵外骨骼額更加的實用。單兵外骨骼通過結構設計將背負的物資重量直接傳導到地面,減輕對士兵的腰部、肩部和腿部的壓力。兵器集團202所開發的外骨骼能夠讓穿戴者背負35公斤、或者搬運50公斤的物資,平地步行的速度依然達到4.5公裡。數據顯示穿上單兵外骨骼後,人體能夠承受70公斤重物,行走時肩部承受的重量減少30%,站立時肩部減重50%,膝關節得到最大主力10Nm,並且不影響做各種靈活的戰術動作。
這一段視頻令印軍指揮官看的目瞪口呆,因為邊境印軍缺乏必要設施,很多設備都需要自己搬運,而在高原地區搬運更加困難。高原地區活動更加困難,平原地區氧氣含量20.95%左右,但是在5000米海拔上,含氧量只有12.95%,含氧量下降了8%。因此運送同樣的物資,在高原上要困難的多,人體的消耗要大得多。據統計,早高原上部署一名士兵,軍事物資的消耗量是平原地區的3到5倍。印度在前線部署了3.5萬名士兵,如果按照高原標準,就需要提供夠10萬人的物資,但是印度一側的基礎設施很落後,很多物資都需要人背上去,隨著降雪和氣溫下降,補給將越來越困難。目前印軍在班公湖部分地區的駐軍已經開始默默撤退。
我國是最大的工業化國家,2011年國內工業產值已經達到2.9萬億美元,超越了美方成為全球第一大工業國。並且我國建立了完善的工業體系,重工業和輕工業都非常完善,我國是最大的鋼鐵、水泥生產國。依託強大的工業實力,我國有能力開發和生產一些軍隊需要的裝備,單兵外骨骼只是其中之一。我們能夠自行生產先進的99A型主戰坦克、PCL-181榴彈炮、殲20隱身戰機。同時我國有先進的運輸系統,今年對峙發生後,位於湖北的軍隊可以快速通過鐵路機動的方式部署到高原上。印度與東方大國工業上的巨大差距決定了其軍隊根本不是我國的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