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清風自有明月照
序言:
熱播大劇《清平樂》,此劇改編自米蘭lady的熱門小說《孤城閉》。此原著小說《孤城閉》當初一經更新,便受到網絡上一撥人的廣泛好評。後經影視公司正午陽光主要改編製作,改名為《清平樂》。但此劇就目前看,和原著小說《孤城閉》的大致人物和事件發展是差不多的。
該小說《孤城閉》將故事背景拉到北宋仁宗年間,以小黃門(太監)梁懷吉的視角來講述了仁宗趙禎的宮闈秘史和朝堂糾紛,以及梁懷吉和康樂公主徽柔之間的情感糾葛。
這兩條大致的線穿插在一個輝煌的時代裡,時代人物諸如歐陽修、馮京、蘇軾、柳永、包拯、晏殊等人紛紛登場,如同在盛世裡綻放的一朵朵熱烈的繁花。
一、汝之蜜糖
作為堂堂一代大宋公主,小說中的福康公主徽柔,是宋仁宗趙禎的長女帝姬,她的生母是苗淑儀,她的嫡母是大宋當朝曹皇后。偌大的皇宮裡,都是她可以自由來去的地方。
她的父親宋仁宗趙禎對她極其寵愛。她想吃什麼,就馬上命人去給她做;她想穿什麼,就馬不停蹄地叫局趕製;她想玩什麼,就一刻不歇地陪女兒徽柔玩耍。
可以說,這個小姑娘徽柔就是泡在蜜罐子裡長大的孩子。在小說裡,宋仁宗趙禎有次病糊塗了,誰人都不能接近他,滿嘴都是胡話,就連曹皇后上前照顧就被罵作反賊,一併攆出去。只有他最珍愛的女兒福康公主能靠近他,安哄她的父親入睡吃藥接受治療。
可見,在最是無情帝王家,動不動就手刃骨肉,至親的環境裡,還有著這份對自己至親之人的信任和溫情。其實說到底,皇帝和公主也不過是父親和女兒這樣簡單而純粹的關係。
宋仁宗趙禎將福康公主徽柔視為自己的掌上明珠,外來的遼人求親,希望福康公主徽柔能和親遼國,好加強兩國之間的政治聯盟。
這在中國古代是常有的事情,諸如歷史上文成公主、寧國公主、金城公主等,作為兩國利益的政治紐帶,來促進兩國的外交走向和政治合作。當然,對於她們來說,幸不幸福這得看運氣了。
不幸的落得下場可能連普通人家的姑娘都不如,每天在生死不如的邊緣煎熬。這也不得不說是一種悲哀。宋仁宗趙禎就是看到了歷史上的諸多不幸,儘管國力不強,遼國又逼得緊,還是想方設法地幫自己的寶貝女兒擺脫了這次和親。
而且還把自己的女兒留在身邊,留到了二十歲才讓她出嫁出去。古時,女子大多二十歲或者二十歲之前出嫁,尤其是帝王家,很早就會被安排聯姻出嫁,以此來維繫皇帝家族對於朝堂勢力的平衡。宋仁宗能頂到朝堂這麼大的壓力,將福康公主徽柔最大限度地留在自己身邊,隨時地照顧她,也可以看出這位老父親的良苦用心,疼愛之深。
你說,在旁人看來,這樣一個享盡世間榮華富貴,萬般寵愛於一身的尊貴公主,有全心全意愛自己的父親母親,身邊有忠心耿耿的小黃門梁懷吉,四下宮人也都極盡順從她。這可是別人幾輩子都修不來的福氣。生活的蜜糖可以說甜到掉牙了,還有什麼是不滿足的呢?
二、吾之砒霜
然而,人們沒有完全設身處地地站在福康公主徽柔的角度,是沒辦法領會在蜜罐子慢慢被砒霜毒死地窒息和痛苦的。
沒錯,她福康公主徽柔是大宋朝第一公主,錦衣玉食,物質生活極好,要什麼就有什麼。可世界終究是公平的,你在等到了什麼的時候,你必然也會失去些東西。這種東西可能是她窮其一生都無法實現的。
福康公主徽柔自幼接受父親宋仁宗趙禎的教育——舉天下人之民力供養的帝王之家,從來都是不自由的;很多時候,你也沒有選擇的權利,但是義務必須不遺餘力地完成。
帝王之家的義務是什麼?是做好天下人的典範,這是多方面的,可能道德,可能是行為,可能是婚嫁——
宋仁宗趙禎一開始就告訴福康公主徽柔:越喜歡一樣東西,就越不能表現出你的愛。年幼的福康公主書不明白的,她從小就天真爛漫,無拘無束,父母的包容和保護,使得她不懂得如何隱藏自己的想法。
她的初戀是曹皇后的侄子曹評,他年少有為,他長相俊美,他才華橫溢。符合小女孩對愛情的一切幻想,青春期的戀愛是清新而苦澀的。她以為曹評就是她此生所託之人,她熱烈地釋放她所有的喜愛和熱忱,她想要嫁給他——
可她有選擇的權利嗎?
在帝王之家,她的父親尚且沒有這樣完全的自由,更別說她自己了。儘管他的父親宋仁宗趙禎對她寵愛有加,可朝堂和權謀政治可從來不講兒女私情。在天下人的注視下,他要將自己最喜歡的女兒嫁給他母家李氏之子,這是利益的劃分,也是帝王的表率。
任憑徽柔萬般懇求,一個仁慈的父親還是選擇了自己的責任。所以說,帝王之家從來都是身不由己的。
後來,徽柔被迫嫁給李氏之子李瑋,一個沒有任何感情基礎和共同語言的木訥男子。她是一代公主啊,她從小都沒有被強迫做過什麼。婆婆對她百般挖苦,尖酸刻薄,用迷藥逼迫徽柔和李瑋同房。她後來愛上的梁懷吉,又被幾番流放,甚至差點被拿掉了腦袋。她愛的得不到,她不愛的對她百般折磨和羞辱。
她被婆婆丈夫扇耳光,被他人監視囚禁,被百官唾罵失德。她披頭散髮,衣衫不整哭著奔跑在回宮的長廊上,她一遍又一遍地宮門,她想回到過去——
帝王子女的義務和窒息生活的摧殘,使她瘋癲得要燒房子。現在連她身邊唯一能依靠的黃門梁懷吉也被奪走。她在無盡痛苦和落寞中守著自己的「義務」老去,直至死去。
要知道,別人所羨慕的甜美幸福的快樂永遠都是短暫的,對於她人生的後半段——便只有被命運的砒霜消去生命的容顏和光彩,以及心中那份不願意藏匿的愛。
三、結局如何?
其實,結局如何也不再這麼重要。生命的長河從來都未曾中斷,也不會因為一個浪花的消逝就暗自神傷。
原著小說《孤城閉》的最後也說道:我們受益於這個時代,也終究被這個時代所傷。想來這原著小說也不過是後人結合歷史的臆想,年代多遠許多事情早已不可考究。在惋惜感嘆之餘,還是保有一份小確幸,我們生在今天,我們創造未來,我們把握命運,我們擁有選擇。
(圖片均來自網絡)